歸降的事解決了。
夜裡,趙匡胤自刎而亡。
皇宮傳來消息,王繼恩快馬奔馳,來到晉王府,見到了早已經沐浴完畢,甚至已經換上了一襲素衣,大吃大喝的趙光義。
一旁,符昭壽淚流滿面,抽泣不已。
問聽到急促的腳步聲,趙光義渾身一震,他擡起頭,停下了筷箸,就見王繼恩淚痕累累,快步而來,鞋履都不曾脫掉,直接一個長跪,匍匐悲切道:
“陛下,駕崩了——”
嘩啦——
趙光義手中的筷箸掉落,滾動了幾圈,在桌角停了下來,他艱難地擡起頭,聲音沙啞,亦或者是吃多了,問道:“幾時去的?”
“子時二刻——”王繼恩抽噎道。
“與兩個皇子深談到了子時,陛下就沐浴之後,換上了鎧甲,在殿中自刎而亡——”
“兄長比我先去了。”
趙光義愣神,然後看着淚流滿面的符昭壽,說道:“在我臨死之前,能有你相陪,真乃幸事。”
“就讓妾身隨你而去吧!”符昭壽哭泣道,眼圈紅腫,難以自已。
“你隨我去,那孩兒怎麼辦?”趙光義搖搖頭,說道。
趙光義如今僅有一子,才一歲,名喚趙德崇,也是長子,後來趙元佐,二十七歲,子嗣單薄。
如果符氏也跟隨他一起去,那孩子就難保了,相反,藉助符家的聲望,他的子嗣還能保住,所以,符昭壽不能死。
“你嫁與我多年,夫唱婦隨,相敬如賓,如今,我趙氏蒙難,只能將小兒交託與你了,這是我最後的請求。”
趙光義沉聲道,似乎想起了趙氏日後的處境,他不由得悲從中來,說道:“亂世以來,坐上這皇位的就沒有好下場,朱氏,李氏,石氏,劉氏,皆族滅,雖然得到了唐國的保證,但這趙氏,也猶未可知。”
“這天下,實在是亂的太久了,希望你,以及趙家後人,能長享太平吧!”
到了此時,他迫切的想看自己的長子一面,但卻知曉,這樣只會嚇着他,甚至搞不好會夭折。
最後,他問王繼恩道:“兩位皇子如何?”
“陛下讓其送到了原先的潛邸,並且嚴令其不得出來。”王繼恩磕頭道。
“這樣也好!”趙光義隨即對着哭紅眼的符氏說道:“我死以後,等候唐國的封賞後,就不要去往大名府,你父親樹大招風,你們只要待在京城,藉助其威名,就能無恙。”
“是!”符氏抽泣道。
見到交代的都清楚了,趙光義望了望窗外的天空,明月高懸,想必明朝又是一個大晴天。
“罷了罷了,時也命也——”
拿起桌案上的長刀,趙光義對着喉嚨就是一揮,他的五官因爲痛苦而皺起,然後倒在了符氏的懷抱中。
“三郎——”符氏大哭,聲音嘶啞。
王繼恩眼瞅其沒了氣息,又小心翼翼而退,不由得悲從中來,去往了宰相府。
趙普心緒不寧,正用筆墨揮灑着字帖,他的兒子在研磨,因爲錯漏,滿地都是紙張。
一個趙字,他來回反覆寫了不下百遍。
這時,王繼恩終於過來,臉上滿是淚水,哭道:“回稟相公,陛下駕崩了,晉王也緊隨而去。”
“陛下——”趙普雙腿一軟,直接倒下,一旁的兒子連忙攙扶。
皇帝的駕崩,不亞於抽掉了他的魂魄。
而趙光義,他一向是爭鋒相對,但聞聽他的死訊後,也悲從中來。
趙普癱坐着,雙目無神,不知道在想什麼。
過了好一會兒,他纔回過神,問道:“陛下可有什麼交代?”
“陛下交代,只希望相公能夠存留趙氏一絲血脈——”
王繼恩說道。
“我就算是拼了這條老命,也會做到的。”趙普凝重道,知遇之恩,難以計量。
如果唐國不遵守諾言,食言而肥的話,他必然要其付出代價。
一旁的王繼恩聞言,也低着頭,跪求道:“還望相公救我一命——”
“你不過是一介宦官,唐國不會在意你的。”
趙普隨口說道:“但,如果你嚴肅大內,使得皇宮太平無事,甚至保存內宮的錢財珠寶,想必唐主也會另眼相待的。”
“多謝相公指點!”王繼恩連忙拜下。
而這時,趙普顧不得其他,又吩咐家奴道:“去請王溥王相公,魏仁浦魏樞密過來,我有要事相商!”
後周的三位宰相,範質,王溥,魏仁浦,範質死去多年,唯獨後兩人一直活着,在如今這個時刻,正好讓他們出來商議如何歸降!
他們有經驗,見多識廣!
王溥如今才四十有五,正是年輕力壯之時,而早到乾德二年(公元964年)正月,就被罷相,只有太子少保一職。
他出身名門,乃是前唐時五姓七望之一,太原王氏的分支,祁縣一房,也算是官宦子弟。
後漢乾祐年間,中甲科進士第一名,任秘書郎,再到廣順三年(公元953年),用時不超過五年,就官至宰相。
換句話來說,他是跟隨郭威的從龍之臣,所以才如此飛躍,三十歲就成爲了宰相。
所以對於後周,他的感情是最深厚的,知遇之恩,比趙普只多不少,這天底下能有幾個帝王提拔三十歲的宰相?
不過,收到郭宗訓的信件後,他沉默了。
宋國覆滅在即,他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開心,而一旁的魏仁浦則問其原因。
王溥說道:“雖說打的是剿宋助周的旗號,但咱們心裡都明白,這不過是口號罷了,也就是喊喊,實際上卻是另一回事。”
“與其這般,還不如讓宋國繼續下去,至少對於趙匡胤,咱們還是比較熟悉的。”
“齊物啊,齊物,事到如今,難道咱們還有別的選擇不成?”
魏仁浦一向心中開朗,寬容大度,他笑道:“唐國北上,剿宋爲真,助周是假,這是人所共知的事情,而趙匡胤以德報怨,忘恩負義,辜負了世宗皇帝的一片恩遇,此時的境況,就是他一手造成的。”
“我也被寫了一封信,皇帝勸我歸順唐國,做內應,勸說百官和平交接。”
“汴梁城外十萬大軍,我又怎敢辜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