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7章洛陽危機

bookmark

主考官已定下來。

整個朝堂,瞬間就安靜了。

實際上,對於這樣的國家大事,基本上是乾坤獨斷,就連宰相們,也不敢多言。

按照道理來說,宰相們擔任主考官,那豈不是讓他們拉幫結派,結黨營私嗎?

如果是明清那樣,基本上都是有六部侍郎,尚書等中青年官吏,擔任,畢竟他們權力不大,不容易對皇權造成壓力。

實際上,壓力並沒有減少,只是往後挪了。

挪到了十年後,二十年後。

這些中青年主考官,升任六部九卿乃至於宰相,基本上是兩三步,七八年的功夫。

等到他們位居頂層的,那些進士們,自然也就成長起來,位居官場中曾,如此,高中層相互聯繫,足以形成盤根結錯的黨派關係。

而宰相們擔任主考則不然,他們已經處於最頂層了,意味着精力和年紀的流逝,即使他們培育勢力,等到長成時,早就致仕了。

三年一次,政事堂宰相們各自輪一遭,反而頗爲促進政事堂的平衡,不至於一家獨大。

當然,這只是理想中的狀態,每一項新的事物,新的機構,新的想法,都需要進行實踐,多年的運轉之後,才能正常。

如果當李嘉發現,這種行爲不利於皇權,他就會立刻遏制。

兩千名舉人,伴隨着其奴僕,數千名高消費者的入京,讓整個洛陽的物價開始飛漲。

但隨即洛陽府尹得知這情況後,立馬拿出常平倉進行拋售,物價隨之穩定下來。

皇帝對此頗爲讚賞,百姓們也歡心雀躍。

京城的治安,這一段時間也是超負荷運轉,但依舊是堅持下來,並不見什麼毛病。

也因此,李嘉特地將李懷恩叫來,褒獎一番。

對此,李懷恩頗爲矜持地說道:“微臣不敢居功,此乃是諸位同僚一同努力所致,微臣不過是尺寸之功罷了。”

“我又不是瞎子,你的功勞我還是能看見!”

皇帝不以爲然的搖搖頭,隨即問道:“今次,我來問你,洛陽城,作爲一國之都,可有什麼缺憾?”

聽到這話,李懷恩陷入了思考。

按照道理來說,選擇洛陽城是皇帝一意孤行的結果,也是大勢所趨的必然。

在這種情況下,洛陽必須是完美的,且是最後合適的。

但他擔任洛陽府尹一年多來,感覺到非常的麻煩,簡直是一籮筐,這些自然不能一一向皇帝訴說。

思量再三,他言語道:“陛下,洛陽之缺,唯一可稱得上的憂患的,就是人口。”

“人口?” щщщ☢ тт kán☢ C〇

李嘉頗有些詫異,看着自己的這位得力干將,說道:“洛陽難道不是人口越多越好?多了才能收的上賦稅!”

“陛下,多有多的好,但洛陽卻不宜再多的人了!”

李懷恩苦口婆心地說道:“自從洛陽建都以來,雖然擴建了新城,但卻彷彿一個漩渦,不斷的吸收着附近州縣的百姓。”

“其不僅帶來巨大的管理難度,更是讓附近的州縣,人力不足,家中的勞力不足,耕種都成了麻煩。”

商業的發展,就是這般。

在人口較少時,它會吸收本來就金貴的農業人口,開墾荒地,種田,勞役,軍隊,都需要人,青壯的大漢。

而目前,據李嘉的統計,全國人口只有三千多萬,接近四千萬。

看上去倒是不少,但實際上,四百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這點人是完全不夠的。

“附近州縣本就殘破,人力不足,這也就罷了,甚至許多百姓,田地都不在種糧,反而種一些瓜果蔬菜,滿山遍野都是,就是爲了供給洛陽。”

“這很好啊!水果蔬菜可以滿足洛陽百姓的生活,還可以給農民帶來更多的收入,兩全其美!”

李嘉想了想,種糧的收入肯定是比不上種菜種水果,更搞錢的經濟作物,讓百姓們過上富裕的生活,這不是很好嗎?

“陛下,您所言不差,但知其一,而不知其二。”

李懷恩這時候,卻顧不得皇帝的身份了,似乎是壓抑了許久,一下子就傾訴而出:

“據微臣所知,洛陽的人口,神武八年,不過三十萬,九年,四十萬,去年五十萬,再加上走動的,差不多近七十萬。”

“每月耗費的糧食,約莫一百五十萬石。”

“河南府這些年,輸送洛陽的糧草越來越少,幾乎都是靠漕運補給洛陽的口糧,其超過了五成。”

對此,李嘉頗爲不以爲意道:“不是有洛口倉等倉儲嗎?足夠洛陽百姓所用兩年了。”

“陛下!”

說到這,李懷恩不由得鄭重其事道:“除了洛陽,開封也不差分毫啊!如果洛陽的人口得不到控制,那麼,用不了幾年,整個河南府,幾乎無有貢獻多少糧食了。”

“到時候,不僅洛陽,汴梁依靠漕運,整個河南府,也都得依靠漕運而食。”

“這是爲何?”李嘉被他說糊塗了。

“整個河南府的百姓,將不再種糧,瓜果蔬菜將佔據良田,而剩餘的百姓,則熱衷與商人爲伍,販賣行走,不爲種田。”

李懷恩彷彿發覺了天大的事情一般:“農乃百業之基,河南府的農耕即將毀於一旦,還望陛下早施良策!”

“朕明白了!”

李嘉揉了揉眉毛,有些犯愁。

這種就是封建時代經常遇到的,商業與農業搶人口。

帶來的後果,就是河南府這個洛陽的自留地糧倉,將會被玩壞,洛陽糧食自給率降低對於漕運的依賴,將會更加厲害。

如此,倉儲糧食再多,但這是天下百姓的,賑災,動兵,都依靠它,其並不是洛陽的糧倉。

這結果,完全不符合朝廷的規劃。

漕運不只是爲了糧食,還有商業,一旦漕運主業變成了運糧,那與明清時期的大運河有何不同?

被掐了脖子,就得餓死。

而且,河南府除了洛陽外,還有一個汴梁,而且兩城的距離也不遠,這就相當於在河南府放兩個無底洞,怎麼能撐得住呢?

在古代,養一座百萬人口城市,就得千萬人供養。

河南府一次性養兩個,遲早得被吸乾。

“洛陽人口,已經足夠多了!”

八十萬人,讓李嘉吸了口冷氣,簡直是一步一個坎,洛陽發展太快了。

“必須採取措施,將人口降下去!”

第三百八十七章經濟第五百七十一章非夷狄作禽獸事第兩百零三章梅山之亂(上)第1321章皇事第五百五十五章蛆蟲第五十二章別樣占城第七百零六章惡月第七百八十章後續第一百九十八章安南之歸(上)第1118章親臨第一百七十五章欺上瞞下第1278章拉薩第七百四十九章逃離第三百六十六章白役第1320章千歲第1382章第1258章偷樑換柱第六百三十四章聚宴第七百三十九章條件第六十六章儋州府衙(下)第五百五十一章金陵變化第四百四十五章頭重腳輕第八百二十七章南鄭(先更後改)第八百八十八章待會填充第八百七十八章吳越第五百七十章自薦第三百九十章懷孕第五百六十七章發家致富第八百七十八章吳越第兩百九十二章北巡楚地第兩百二十章穩定朝政第四百三十二章腹心之疾第九百四十章孟昶死了第一千零三十五章第兩百四十章榜下捉婿第1385章分以四國第六百二十八章夏稅總數第1138章尊老第一百九十九章安南之歸第四百六十一章嫦娥與后羿第1388章黃龍府第八百九十六章軍糧第四百四十一章熱潮第六百八十八章民變第七百二十四章晉陵縣第1267章第1401章入祀第一千零九十章人心第三百四十一章功利第1234章鬧劇第八百六十三章都督第1279章城下之盟第三百四十八章遮掩第一百四十六章修養生息第1152章心思第八十四章大事不好第三十二章夏日避暑第八百五十八章誠懇第1240章興復隴右第六百一十七章大勢已定第兩百七十五章不得安寧第九百二十五章第1320章千歲第1328章第1401章入祀第八百一十一章播州楊氏第兩百三十一章陰謀詭計第兩百四十四章任重道遠第八百五十九章拮据第四百一十二章半年第1107章人口(加更,求票、求訂閱)第1316章第六百八十七章太上皇李維特別編——越南第一百三十六章番禺戰慄(3)第五百七十三章屯田之劣第五百一十九章腳氣第兩百四十八章利益動人第三百五十四章誘惑第六十九新的展望第七百六十六章主考官(求票,求訂閱)第一百七十六章悠哉悠哉第兩百二十九章露布報捷第九百三十八章大勝第1148章御前第八百八十八章揚州第五百一十一章殺價第一千零九十五章雁門關第1272章蒙兀部落第五百三十五章雨花臺第兩百五十八章獨斷專行第兩百四十章榜下捉婿第六十二章錦衣歸鄉第1315章水師第一千零三十九章北巡第三百九十章懷孕第兩百六十六章初掌蠻軍番外4——再興第六百四十五章大動作第一百三十三章隨手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