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六章掌控

書房外,茂盛的大樹上,不知棲息了多少蟬蟲,蟬鳴聲貫徹整個夏天,本來煩熱的天氣,更顯得炙熱難當。

在田忠的指揮下,宦官們拿着杆子,不斷地粘蟬蟲,從而減少對皇帝的干擾。

整個皇宮都是這般,蟬鳴聲讓人睡不着午覺,干擾清夢,不說那些懷孕的,就言那些皇子們,可得打擾他們睡眠。

皇帝也阻止不了,也不想阻止,油炸蟬蟲不香嗎?這要是裹上面包糠,隔壁小孩都饞哭。

對於禁軍,已然有了分權制衡,並不會出現趙匡胤那種黃袍加身的場景。

當然,隨着趙匡胤登基稱帝,李嘉對於軍隊又看緊了幾分,整個五軍都督,前、中,後,左、後,五個都督,都沒有設置,只是都督同知進行管理,同知下,又有僉事等卑官,他們纔是五軍都督的主要組成部分。

五軍都督的都督,將會被安置老臣,武官的頂層,目前而言,整個大唐還沒有適合的。

“除了禁軍有地方、中央之分外,我欲重設地方軍隊,維護地方安穩。”

皇帝淡淡地說道,這個亂世他最不放心的,就是軍隊,所以,改革一向是軍隊的慣例。

對此,王寧倒是不吃驚,皇帝的想法,總是有許多。

南漢之前的軍隊,中央是禁軍,地方則是鎮兵、團練兵,街兵,以及土兵。

鎮兵,顧名思義就是藩鎮的兵馬,基本上就在邊疆重地,自中宗劉晟繼位屠戮諸弟後,節度使就再也沒上位過,鎮兵基本上屬於朝廷。

左右街兵,與團練兵一樣,都是地方組織的兵馬,自衛隊,屬於安保部隊。

土兵,則是蠻寮羈縻州的蠻寮士兵,一般情況下會聽從指揮作戰。

“裁撤鎮兵、團練兵,以及土兵,從中新篩選,建立衛兵制。”

隨後,皇帝仔細地介紹了一下他的構想。

他準備廢除那些腐朽多年的地方軍隊,然後篩選,組建一隻一萬五千人的衛兵,一府設一衛兵馬,專門負責平叛工作。

衛兵,駐紮在府城,以及那些重要的城市。

與衛兵相配合的,則是巡檢營,他們負責緝盜拿匪,維護地方治安,差不多相當於武警部隊。

設立的巡捕司,則行使司法權,消防,城管等職位,就是警察的擴大版。

小偷賊人有巡捕司,盜匪有巡檢營,叛亂抵禦外敵,則需要衛軍。

“而且,廢除藩鎮,從今日起,節度藩鎮將不再實授,只是虛銜!建武鎮,寧遠鎮,靜江鎮,將撤銷節度幕府,裁撤這些吃乾飯的傢伙!”

李嘉鄭重地說道:“藩鎮,乃是禍國之始!”

“臣亦是如此認爲!”王寧拜道。

“將這些儘快的安排,待十一月底,必須全部遷徙到長沙,到時候就不好安排了!”李嘉嘆口氣,說道:

“軍隊北上,乃是遷徙之徒中,最要緊的事,咱們不再走靈渠,再從湘江北上,而是走千辛萬苦的修建的府道,長沙府到承天府,死了幾百人,可不容易啊!”

“諾——”王寧點頭應下,很是認真。

“對了,如今隨軍學堂,在禁軍中如何了?”李嘉還是沒忘記自己設立隨軍學堂的初衷,就是爲了普及士兵文化,樹立忠君思想。

這麼多年過去了,想必是應該有些效果了。

“回稟陛下,隨軍學堂置辦的很少紅火,都頭以上,都能識得公文軍令,隊正、夥長,識字不過千,不得勝任。”

“目前,所有人都將軍規,背的滾瓜爛熟,識字三百,這是軍中最起碼的水平!”

王寧其實對於隨軍學堂都設立,一直不太瞭解,在他的印象裡,軍人不就是佈局的莽人,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纔是武人的常態,突然要求武人識字,着實有些突兀。

當兵打仗,不就是貴族刀劍就上嗎?認識那麼多字幹嘛?

“陛下,士兵們日日操練,已然是天下難得的精兵,如今又是識字,怕是影響了他們的訓練,用槍桿子的手,來握筆桿子,着實有些不合情理!”

“不,隨軍學堂乃是合乎情理的!”李嘉斬荊截鐵地說道:

“不識字,何以知忠義?若是不識字,也容易被將校矇騙,歷年來的矯詔還少嗎?”

“而且,隨軍學堂不只是要堅持辦下去,而且需要大操大辦!”皇帝沉聲說道,目光炯炯有神,散發着別樣的光彩:“隨軍學堂不過是粗淺的識字罷了,我意欲設立演武堂,用與將校!”

“演武堂?”王寧吃驚道。

“當一個軍官,與普通的兵卒是兩碼事,士兵只需要聽從軍令,往前衝就行了,而軍官,則需要知曉排兵佈陣,糧草輜重,配合主陣,獨當一面,學的東西有很多!”

“所以,每個獲得功勳而需要提升的軍官,以營正爲始,就需要來到演武堂進行學習了,至少需要半年的學習,才能升指揮使!”

皇帝的思想總是那麼多天馬行空,從隨軍學堂,又變成了演武堂,王寧已經麻木了,他思量了片刻,已經明白,皇帝如此的複雜,就是爲了掌控軍隊,不然他人奪去。

“演武堂之設,乃極佳之策!”王寧說道:“臣建議,讓軍機處與五軍都督府共同置辦演武堂,從而爲我大唐培育出像李績、蘇定方那般的文武帥才!”

“嗯!”李嘉很滿意這樣的回答,他也爲自己這麼晚纔想起設立演武堂而感到懊悔,又踱步幾下,說道:

“讓演武堂與太學互爲鄰居!”

“不止要大辦演武堂,也要重新大辦太學!”

自從李嘉登基後,對於太學一直很敏感,看顧有加,因爲他之所以能夠進入廣州,還不是劉鋹將那些太學生們看押進了牢房,從而爲他帶來了契機。

所以,他對於太學,一直密切關注着,生怕有人煽動這些吃飽了沒事幹的太學生,進行亂搞。

隨着時間的逝去,他又開始需要太學了,需要重視它,從而掌控天下讀書人的思想。

掌控武人的思想不夠,還需要掌控讀書人的思想。

感言第1237章第四十二章不過如此第五百三十九章悍勇第1250章文教第八百九十九章人心第五百六十一章恰逢第兩百八十五章處置安排第四百三十八章試射第四百九十五章驕兵第五百九十七章條件第1235章第兩百一十六章論功行賞第1216章忌憚第四十一章大食商人第八百五十四章殿試第八百零一章無言第七百五十七章第一百九十七章攻心爲上第四百零四章如意第1339章第六百二十六章兩千萬貫第1210章夏王第1323章胡昌翼第一千零三十七章溫末歸第一千零三十六章東海馬第六百三十二章第1144章後宮第1372章重甲步兵第七百四十三章海外熱捧第七百八十一章歪主意第四百三十八章試射第五百二十九章發動第四十三章登聞鼓上第五百三十四章震懾第一百三十三章隨手安排第三百四十九章紛亂第1289章心情第五百六十二章有我無敵第一百一十章嶺南不安(中)第四百零二章大理第兩百三十五章大興科舉(完)第四百八十九章皇甫繼勳第三百八十二章冰寒第二十八章後備計劃第1149章第八百零六章公主第七百一十九章第1278章拉薩第四百一十三章靈渠第1340章落下第九百二十章白重贊第八百六十四章第兩百六十四章楚國不靖第1395章遷徙豪強第七百九十二章輜重營第三百九十章懷孕第三百三十章世家心思第五百九十九章借錢第一百八十章相守相思第1319章就國第三百七十五章南下第三百五十五章條件第1124章討論第七百五十九章開京之盟第1114章利刃第1318章澎湖縣第七百一十二章第1340章落下第兩百二十二章登基爲帝第一千零九十八章第三百六十六章白役第一百六十四章牽扯不清第兩百三十章求婚湖南第兩百四十九章金山之城第六百零七章搪塞第七百七十五章拍賣第九百五十七章信步第1186章第兩百二十八章來的突然第三百三十八章期待第一千零四章第1227章家宴第三百三十九章快活第一千零二十四章第四百六十五章面見第一百一十四章番禺李氏第九百零二章進軍第1307章愛憐第一千零九十六章第五百九十一章詩詞第九百六十八章江豬第九百一十一章牙癢癢第八百三十四章再起第一千零二十九章橫切與豎切第四百五十一章長沙府第三百九十九章名單第五百九十九章借錢第六百八十三章張天師府第六十章新舊交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