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一章 知縣懲團丁 侍郎到衡陽

導讀:劉長佑與彭玉麟雙雙來見王睿,團丁不僅未要回,還遭王大人好一頓奚落。可謂乘興而來,敗興而歸。

王睿這麼做,顯然是要殺一殺團練的威風。

得知曾國藩到了衡州,趙大年驚慌失措,王知縣卻不慌不忙。

湖南官場,分明又要有一場好戲要演。

(正文)彭玉麟得到新選的防地柵欄被燒燬、留護團丁被知縣投進大獄後,先騎馬飛快地趕進縣城向劉長佑通稟。

劉長佑不敢怠慢,一面派出快馬進省向曾國藩報信,一面會同彭玉麟,帶上五十名親兵,到縣衙找王睿要人。依劉長佑的打算,無論理虧理直,當務之急,是先把人要回來。

得知劉長佑與彭玉麟來到了縣衙,王睿一面命人升堂,一面把兩名湘勇從牢裡提出來,跪在堂下受審,一面把劉長佑、彭玉麟請進公堂。王睿這麼做其意自明,要公事公辦。

到了堂前,劉長佑用見上憲的禮節與王睿見了面。彭玉麟因有過功名,只好自稱學生對着王睿行了大禮。

禮畢,王睿請劉長佑坐下,卻沒有理會彭玉麟。彭玉麟無法,也不想計較過多,只好站在劉長佑身邊。

王睿問道:“劉大人,本縣正要升堂問案,您老來辦何事?”

劉長佑用手指着跪在堂前的團丁道:“父母大人容稟,下官此來,是要領人的。”

王睿眯起眼睛道:“劉大人是說他們兩個嗎?這兩個人您是領不走的。他們犯了大罪,本縣正要嚴懲他們!”

彭玉麟這時問道:“學生想請父母大人明諭,他們兩個到底犯了何罪?莫非防地的柵欄,是他們兩個燒燬的?”

王睿笑道:“你是一個被革除了功名的秀才,本縣能開恩讓你站着講話,已經是在擡舉於你。你還是儘早把嘴閉上,免得惹老爺我生氣。”

劉長佑忙起身道:“王大人容稟,彭大人是團練大臣曾大人札委的辦差委員,就算不比照八品軍功行事,站着同您老講話總不會錯。關於這一點,發審局早有公文。”

王睿一聽這話,忙讓人去查發審局兩月之內下發的公文。

不一刻,一名師爺拿着查到的公文遞給王睿。

王睿二次眯起眼睛把公文看了一遍,忽然一笑說道:“哦,果然是個八品軍功。倒是本縣怠慢了。來人,給彭八品放座。”王睿這樣稱呼彭玉麟,已經不僅僅是輕漫,顯然是在嘲諷了。

有人很快擺上一把木椅。彭玉麟施禮謝過,這才坐下。

王睿道:“團練是用來剿賊的,不是用來擾民的。關於這一點,團練曾大人早有明示。本縣奉知府衙門之命去辦公事,這兩個不知天高地厚的東西竟敢阻攔!這還了得嗎?本縣一定要重處!”

一名團丁這時大聲道:“小人冤枉!小人是奉彭大人之命看守營地,父母大人到了營地就拔柵欄,又都堆到一起燒燬。小人怎敢不上前阻攔?小人若不阻攔,怎好向彭大人交代?”

王睿大喝一聲:“好個大膽的狗東西!本縣與劉大人講話,哪容你插嘴!快來人,給本老爺掌他狗東西的嘴!”

劉長佑忙道:“王大人且請息怒。團丁不懂事,您老不要與他一般見識。下官只想請教大人一句:彭大人選好的團練營地,莫非對地方有了什麼妨礙?”

王睿道:“本縣是奉命行事,對地方有無妨礙,二位大人到知府衙門一問便知。本縣如何曉得?”

彭玉麟強壓住滿腔的怒火,起身說道:“大人容稟,學生所選駐防營地,完全是按着曾大人所示辦理。所選營地,無不是廢棄、荒坡,而且都遠離村莊。以防給百姓造成不便。”

王睿道:“你們說的這些都不錯。但要在本縣駐防大批團練,無論怎樣,都該知會本縣一下。現在可好,當地百姓上控到了知府衙門!你讓本縣作難不作難?這件事,本縣怕曾大人誤會,已經稟告了巡撫衙門。我們都等着巡撫衙門的批覆吧。”王睿話此,又用手指着跪在堂下滿臉不服氣的團丁道:“這兩個妨礙公務的狗東西,本縣是一定不能輕饒的!你們兩個回去後,也要告誡一下各營管帶,一定要約束好團丁,不要胡亂生事。否則,本縣的板子是不長眼睛的。二位大人若無其它的事,就請各回本營辦差去吧。本縣這裡,還有案子要問。”

王睿笑着站起身來,略拱了拱手道:“本縣公務在身,恕不相送。”

劉長佑和彭玉麟無奈,只好雙雙起身,施禮後退出。

二人剛走出衙門,團丁的慘叫聲便從裡面傳了出來。劉長佑與彭玉麟雙雙一愣。

曾國藩的車轎夜半時分才趕到衡陽。

曾國藩見縣城萬籟俱寂,甚是祥靜,便命人先擇驛住下,待天明以後再去團練衙門。

衡州本處要衝,原是湖南境內最不安靜的一個府。但因劉長佑到後,團防嚴密,部署適宜,現在竟是湖南最平靜的區域。

約兩刻鐘左右,必有一隊湘勇持械從街區走過,梆子聲也此起彼復,很有太平時節氣氛。

曾國藩見此情景,不由對劉長佑又增加了幾分信賴和器重。

天將拂曉,東方還是一片朦朦朧朧的白光,曾國藩已帶着親兵營,走進了衡州團練大臣的轅門內。

聞報,不多一刻,劉長佑與彭玉麟各帶隨員迎了出來。

用早飯的時候,曾國藩簡單向二人問了問事情的經過。

飯畢,稍事歇息,曾國藩同着劉長佑、彭玉麟,在兩哨親兵的保護下,乘轎來到知縣衙門。

曾國藩從團練衙門動身的時候,先打發人去知府衙門請趙大年到縣大堂問話。

得知曾國藩到了衡州,趙大年大吃一驚,早飯也未及用,便匆匆忙忙乘轎向知縣衙門飛奔。因時候太早,趙大年身邊只帶了兩名屬官、四名衙役。

曾國藩等人到了縣衙大門口,早已有親兵提前通報了進去。

但王睿並不慌張,先梳理好辮子,穿好官服,又把縣丞、捕廳等一應屬官傳齊,這才由他帶着,有條不紊地迎出衙門。

禮畢,王睿把曾國藩、劉長佑、彭玉麟三人請進大堂落座。

蕭孚泗俟王睿等人走進衙門,便把親兵都分佈到縣衙的大門外和二門內。曾國藩在衡州險吃大虧,蕭孚泗不能不格外用心。(本章完)

第十三章 塔齊布抵任 江忠源論戰第二十三章 咸豐帝驚慌 洪上帝繁忙四十九章 天降棗紅馬 侍郎要守制一百零七章 呈文遭駁斥 明府話情由七十一章 援師遭重創 王錱發神經四十七章 督撫相掣肘 團臣請王命一百一十章 公文抵官棧 知縣犯躊躇八十章 巡撫心懊惱 統領杖營官八十三章 菜圃不藏身 軍門發疑問八十八章 江臬司造簰 曾大人問案六十九章 標協鬧意氣 撫臺有算計一百一十章 公文抵官棧 知縣犯躊躇第七章 相國參侍郎 曾府有喧譁一百零四章 購船到益陽 連夜刻官防第三十四章 楊時潮升官 徐有壬怒發第十九章 曾彭談水師 仇家到眼前六十四章 侍郎奉密諭 知縣把頭低七十二章 老胥吏發威 造船廠無影第三十章 團練非兒戲 《七規》又《十制》第十六章 皇帝悼師傅 守城靠菩薩一百章 同知說真言 觀察遞手本第二十七章 鮑春霆砸鍋 教堂裡探險三十七章 道長贈謁語 夜半參協臺第二十一章 兵勇相毆鬥 清德斥鮑超一百零六章 湘鄉有密函 恩師追門生九十章 哨長求活命 流星夜歸來一百一十七章 王錱改旗號 侍郎駁聖諭一百二十章 畿輔燒戰火 親王督大軍五十二章 駱撫臺設套 徐藩司拋餌第二十三章 咸豐帝驚慌 洪上帝繁忙四十九章 天降棗紅馬 侍郎要守制五十四章 紅單難入洋 朝廷亂更張六十三章 侍郎究根底 撫臺險氣瘋五十四章 紅單難入洋 朝廷亂更張六十六章 鮑起豹發難 新寧勇潰散七十章 副將犯官癮 獄目打協臺五十六章 青麟變和尚 聖諭到武昌一百一十七章 王錱改旗號 侍郎駁聖諭第三十五章 水上飄自裁 駱撫臺救駕五十五章 候補道求缺 五爪龍現世一百一十九章 衡清更章程 勝保忙善後九十四章 提、協有轇轕 侍郎定死活八十八章 江臬司造簰 曾大人問案第三十三章 武昌城收復 發審局被砸五十二章 駱撫臺設套 徐藩司拋餌第三十一章 《十制》慮長遠 國葆回原籍一百零三章 頭號心歡喜 太守好莫名七十三章 曾國藩流淚 彭玉麟練兵一百一十五章 秀全擴後宮 秀清先調包第三十五章 水上飄自裁 駱撫臺救駕四十一章 老秀才發達 發審局被圍第六章 皇帝熔金鐘 琦善被起用第十一章 國潢遭申飭 長沙建大團第二十二章 軍門來問罪 撫臺亂扯皮一百一十八章 季高薦能員 潤芝無着落九十九章 太平軍兵盛 衆英雄到衡一百零九章 惡吏鬧官棧 王鐸進船局一百一十七章 王錱改旗號 侍郎駁聖諭一百零一章 武昌城解嚴 崇撫臺用計第十七章 虛銜遭革除 明相贈兵書九十六章 安慶被打破 恭王遭反駁七十八章 侍郎有悽楚 百姓說官府第二十章 衡陽剛脫險 省城生是非七十一章 援師遭重創 王錱發神經六十一章 知縣懲團丁 侍郎到衡陽一百零六章 湘鄉有密函 恩師追門生六十一章 知縣懲團丁 侍郎到衡陽五十四章 紅單難入洋 朝廷亂更張九十二章 團練圍綠營 提督動虎威第六章 皇帝熔金鐘 琦善被起用第十五章 黃團練駕鶴 劉長佑接團第四章 長毛有真假 知縣發橫財九十三章 軍門要滅口 協領挨軍棍一百零四章 購船到益陽 連夜刻官防七十八章 侍郎有悽楚 百姓說官府七十一章 援師遭重創 王錱發神經七十二章 老胥吏發威 造船廠無影九十七章 左季高回籍 王璞山進省八十章 巡撫心懊惱 統領杖營官一百零八章 老友聚衡州 左府有事端一百二十章 畿輔燒戰火 親王督大軍四十四章 團臣審都司 管帶遭暗算九十九章 太平軍兵盛 衆英雄到衡七十八章 侍郎有悽楚 百姓說官府第二十三章 咸豐帝驚慌 洪上帝繁忙第二十七章 鮑春霆砸鍋 教堂裡探險八十四章 老翁安新家 鐵鍋變成缸第十五章 黃團練駕鶴 劉長佑接團五十五章 候補道求缺 五爪龍現世第三十一章 《十制》慮長遠 國葆回原籍七十五章 彭劉話拖罟 孚泗挑大樑四十六章 協臺巡防務 遊戎話苦衷第三十五章 水上飄自裁 駱撫臺救駕第六章 皇帝熔金鐘 琦善被起用第二十六章 岳陽縣稍穩 赤壁城響槍第十六章 皇帝悼師傅 守城靠菩薩一百一十四章 湘勇忙出省 綠營忙過年第十九章 曾彭談水師 仇家到眼前一百零三章 頭號心歡喜 太守好莫名第二十二章 軍門來問罪 撫臺亂扯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