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八章 遠交近攻

歸根究底,和北羅德西亞的斯拉夫人建立起來的關係,在於雙方都拿着對方的把柄。作爲一羣在非洲腹地的白人族羣,人口還不多。

北羅德西亞的斯拉夫人,一旦到了殖民時代過去,必然會陷入黑人的重重包圍當中。

雖然米哈伊洛維奇等人,以從前塞爾維亞和克羅地亞的軍事組織做好了準備。從現在就已經開始佈雷進行防備。

但如果這件事一旦暴露的話,必然會被整個非洲的黑人國家圍攻。這種未來的威脅下,北羅德西亞只能抱緊倫敦的大腿。

艾倫威爾遜想要複製這種穩定的關係,而現在英屬馬來亞就存在大量的戰俘。而英屬馬來亞的主要族羣,是和日本仇深似海的華人。

這個想法其實說出來一點不復雜,簡單來說就是借用這些可以算是日本精銳人口的人頭,提振一下馬來亞的士氣。同時斬斷日本和英屬馬來亞本就沒有聯繫。這樣推行反日教育也就容易多了。

反日教育當然是要推行的,因爲從時間上來說,英屬馬來亞的競爭對手必然是日本。

處在思考當中的艾倫威爾遜,其實並不方便見客,只是問了幾個問題,留下兩人喝了幾杯便讓他的兩個華人朋友回去,好空出來時間仔細推敲。

這個想法也是纔剛剛出現,雖然一切順利的話,可能收穫是巨大的。但一旦要是不順利,可能會把他本人都搭進去。所以一定要好好的策劃一下!

如果能夠保證成功的話,未來的好處可是非常多的。甚至可以提前擊碎日本發展起來之後的雁型陣列產業佈局。

“你是去參加核試驗了?怎麼回來之後悶悶不樂的?”英格麗·褒曼摸着男人的臉,不明白怎麼艾倫威爾遜,這幾天整個人像是變了一樣,雖然還是很有衝勁,但好像不怎麼愛說話了。

當然是想怎麼把腦袋一拍的想法變成現實,不過他不能說,只是嘆了一口氣,故作沉重道,“只不過是一個殺人利器又多了起來,有什麼好高興的。人類總是謀劃着互相殘殺。”

謀劃着互相殘殺的就是他自己,但在英格麗·褒曼面前,什麼炮擊雅加達的事情是不能說的,那都是口誤,是誤會。他只不過是一個和平愛好者,爲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擴散憂心忡忡。

但英格麗·褒曼不知道,被迷惑的她還湊了過來,安慰着男人,“這不是你的錯。”

“如果華盛頓和莫斯科,能夠爲了全人類的福祉銷燬這種武器就好了。”艾倫威爾遜演上癮了,滿臉的憂國憂民。

但哪怕就是美色當前,夾雜話術已經成了本能的艾倫威爾遜,說話也是留有餘地的。

美國可是人類的希望,蘇聯也是平等的象徵。兩個世界的榜樣銷燬核武器是可以的,英國一個普普通通的殖民國家,沒有那麼崇高的理想,還是保留核武器比較好。

這一番夜話也不是沒有作用,兩人自然而然的開始纏綿起來,所謂春宵一刻值千金。

在英格麗·褒曼離開吉隆坡之前,他希望在九個多月後能夠聽見一個好消息。這就不枉他幫助英格麗·褒曼涉及路易威登的經營。

現在英格麗·褒曼已經常住法國了,作爲一個法國發展事業的電影人,有一部分法國最知名的奢侈品公司股份,這不是很正常的麼?

所謂專員的悠閒生活,就是開着瑞典豪車,體驗硬件上的優越感。

可是快樂的日子總是這麼短暫,艾倫威爾遜還是開着銀魂把英格麗·褒曼送到了機場。

“親愛的,回去之後別忘了報平安。”衝着英格麗·褒曼的臉蛋唑了兩口,艾倫威爾遜才戀戀不捨的目送對方登上飛機。

之後他就返回了大印度尼西亞主義的總部,吉隆坡馬來亞高級專員行政公署,順便從私人秘書那裡拿到了,關於蘇加諾猛烈抨擊英國核試驗,讓英國和荷蘭、葡萄牙把分割的印尼國土拿回來的報紙。

報紙的背面是老調重彈的大印度尼西亞理想,馬來亞高級專員行政公署,當然是大印度尼西亞主義的巢穴,甚至進門到了二樓左拐,就是印尼事務辦公區,還有艾倫威爾遜的心腹之人進行操辦。

印尼事務辦事處的主要目的,就是散播大印度尼西亞主義,指導印尼境內的印尼人,到底怎麼談、怎麼愛國。

煽動民粹,鼓動印尼表達對歐洲殖民者對抗的民意,這個歐洲殖民者也包括澳大利亞。

長長的赤道將地球劃分成南北兩半。由於歷史和地理的原因,大部分南半球的國家經濟相對落後。但澳大利亞卻是南半球的例外。由於英國遺留下的制度和人才,加上國內豐富的資源,澳大利亞成爲南半球少有的富裕國家。

作爲南半球的主要國家,澳大利亞又因爲土地貧瘠,無法真正成爲一個自立的強國,所以爭取其他白人國家支持,對周圍國家採取進攻性防禦就非常正常。

手伸的非常遠,甚至將觸手伸向了十萬八千里之外的中國,經常對中國指手畫腳。雖然明面上澳大利亞經常針對中國,看似中國成了澳大利亞的重要對手,但實際上那不過是聽從美國的命令意味更多一些。

這不是說澳大利亞反感美國的指導,作爲對美國支持的交換,澳大利亞可能並不反感。至於這麼做是否合算,澳大利亞人認爲是合算的,英國早已經衰落,澳大利亞只能聽從美國的指導。

實際上幾十年後,英國這麼喜歡反覆橫跳的國家,也因爲殖民體系被拆了,失去了一直以來的左右逢源,不得不更加倚重美國,澳大利亞的迴旋餘地更小,美國說什麼澳大利亞都要照辦。

深知做美國敵人是危險的,做美國盟友是致命的艾倫威爾遜,知道一旦殖民地丟乾淨,英國就是任由美國指手畫腳的應聲蟲,所以一直努力避免這種未來,更遑論澳大利亞。

真正令澳大利亞最爲害怕,對澳大利亞構成直接威脅的國家,是印度尼西亞。

澳大利亞不能成爲一個真正的獨立強國,因爲澳大利亞就是一個資源國的盤子。而且這個盤子在澳大利亞人口如此稀少的情況下,可以讓澳大利亞人過上非常輕鬆的日子,甚至比英美兩國都愜意。

知道澳大利亞從二戰之後,就一直對東印度羣島繃緊神經的艾倫威爾遜,早在前任馬來亞高級專員傑拉德·愛德華還在的時候,就告訴對方,如何激起澳大利亞反感,那就是散佈大印度尼西亞主義。

因爲荷蘭人離開之前,對印尼進行了系統性的破壞,加上分割了兩個最大的島嶼。甚至還支持亞齊的反印尼叛亂,這種人走了仍然伸出黑手搗亂的行爲,搞得新獨立的印尼十分惱火。

大印度尼西亞的思潮比歷史上更加猛烈,爲了團結全國人民,從蘇加諾開始印尼就積極奉行對外拓展的戰略,試圖通過將注意力集中到外部的方式加強國內的統一。但這一戰略引起了澳大利亞的強烈不滿,

現在艾倫威爾遜面對的情況,就是澳大利亞更加主動的拓展和維持歐洲國家的關係。

澳大利亞雖然知道美國現在比英國強大,但是印尼周邊的馬來亞、新幾內亞、帝汶島分別屬於英國、荷蘭和葡萄牙,這些老牌殖民者存在感更強。

印尼還同時對三個殖民國家保留的領地有野心,澳大利亞就成了支持三國留下來的堅定盟友,所以前幾天的颶風行動,澳大利亞軍方的代表出現,就一點不意外了。

對於英國核試驗成功的消息,澳大利亞表達了不亞於英國的興奮之情,在澳大利亞看來,這是澳大利亞安全增添了一份保障。

看完印尼的情報,再看澳大利亞的反應,其實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在面對印尼的問題上,澳大利亞和英國、荷蘭、葡萄牙是站在一起的,這就有助於平衡美國的影響力。

當然這種設想全都是建立在英國本身仍然能保持一定實力的前提上,一旦英國最終下跪了,說什麼都沒用。

“一定要在馬來亞站穩腳跟!”艾倫威爾遜把報紙收起來,凝神片刻拿起來電話道,“拿一部分日本的材料過來,馬上。”

腦海中艾倫威爾遜有關於日本的資料,但缺少的是現在這個時間段的情報,兩相對照才能想出來給競爭對手埋雷的辦法。

比如日本推崇的雁行模式,艾倫威爾遜知道是知道,他日本連紡織業都沒有開始發展,日本雁行模式都沒個影子,這就屬於暫時無用的記憶。

但也不是完全無用,他可以提前破壞,雁行模式最先是日本提出來的,指的是東亞地區的經濟發展像大雁飛行一樣,排出有序,層次分明的陣型。而在這一模式下,日本處於領頭雁的位置,韓國,新港臺即所謂的四小龍緊隨其後,處於第二梯隊;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印尼等東盟國家處於第三梯隊;而處於雁行陣列最後面的,是中國。

這個排列通俗一點解釋,就是日本帶領要麼是分裂分子、要麼是反華國家的第二隊列,帶着一羣前殖民地,把有仇的中國踩在腳下,永世不得翻身。

第二十七章 孟買第五百一十章 提交報告第1636章 試探性戰略進攻第五十五章 這是蘇聯的問題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肯尼迪的老朋友第1702章 契丹人太想進步第四百二十九章 我非常痛心第三百六十一章 帝國需要你第八百六十一章 有能量的小圈子第三百一十七章 印度的富豪們第1728章 艾委員長第九十六章 美差第1655章 布政司司長第三百零九章 嚇一嚇真納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聯合國決議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不屈鬥士卡斯特羅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地中海對峙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出訪英聯邦第二百二十章 鐵腕領袖第九十七章 大選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調查大臣第八百八十四章 巔峰時代第五百八十四章 艾德禮訪美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榮譽和懲戒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政治資產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地中海對峙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百分之十第三百六十三章 未來的德國總理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首相的海軍第三百三十五章 宗主權,就不給第二百九十三章 先賺他一個億第七百五十二章 全都是演員第六百一十九章 給美國遞刀第三百八十章 恢復中的英國第八百九十四章 建立駐澳英軍第六百四十八章 親密盟友的分歧第二百五十八章 英美特殊關係第七百三十九章 當然是原諒她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連爸爸都騙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投石問路第四百零九章 帕梅拉的效率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求援第四百零九章 帕梅拉的效率第六百一十章 一拍即合第六百零一章 億頂王冠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尼克松的麻煩第二百二十二章 煮酒論英雄第九百零四章 四大建設第一百九十二章 兩翼齊飛計劃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赴任倫敦第九百三十六章 事業單位改革第1589章 一盤大棋第七十三章 一個小目標第八百七十六章 進階駙馬第四百三十九章 杜威是熱門第九百一十二章 非洲在我筆下第一百零六章 峰迴路轉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產房傳喜訊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首相的海軍第七百六十五章 幫法國義不容辭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新移民法第一百二十三章 波恩(求首訂)第一千零五十章 誰的責任?第1580章 對內閣出重拳第六百七十六章 蒙巴頓的支持第四百五十三章 倫敦假日第1549章 淡化處理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美國一定會勝利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戰後重建第二百四十八章 價值連城的資料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日韓就是代價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羅德西亞王室領地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達卡陷落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政治也要平衡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華沙機場第八百一十二章 地鐵晚點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儲備糧改革第五百一十七章 巴黎統籌委員會第1760章 五傑和鑽石再就業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文化強國戰略第七百一十九章 好事都想着美國第1656章 利用團結工會第二百九十九章 雙喜臨門第六百二十九章 世界中心日本第五百九十三章 靜坐請願第1635章 想回家麼?第八百九十六章 救火隊員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應對總罷工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新的航空市場第1741章 進擊的沙皇第八百五十九章 盟友越發的可疑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新移民法第七百七十九章 法國賺大了第八百四十四章 慕尼黑專家第1749章 一家團聚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溫暖的邁阿密海灘第九百二十章 小威爾遜出生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對準法國第七百四十八掌 奠邊府打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