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在東南

1893年3月(光緒十九年二月),雖是春分剛過,可於位於東南的福州卻已經能夠感覺到濃濃的春意,甚至可以感覺到絲許春燥,作爲通商口岸的福州或許是因爲衆多傳教士於福建省內傳教,於洋人接觸極多的關係,去年推行的新政並沒有遭到多少牴觸。,

當然這也與閩浙總督卞寶第的持穩有很大關係,福建的新政不同於北洋的銳意進取全方面的推行新政,也不同於湖廣以財源爲核心的新政,卞寶第推行新政除去鼓勵工商外,也就是效仿北洋對苛捐雜稅加以整理以確保稅源,除此之外,怕也就只有警察以及新軍可爲新政的一部分,或許是無意爭奪天下的原因,使得福建之新政更多的是依靠百姓自主推動。

雖是自主可卻又因官府鼓勵,使得福州城外涌現了一片西式廠房,在新政推行以來從南洋歸來的華商紛紛於福州、廈門等地創辦工廠,正是這些大小不一的廠房和諸如機器米廠、繅絲廠等工廠使得福建顯出了幾分勃勃生機。

3月的福州城正值春暖之時,城內的大街上這會正在安裝着路燈,在街頭上來回巡邏的警察,保障着城中的治安,而在這看似穩定的背後卻是暗流涌動——年前先是總督大人患病的消息傳到,到現在又傳出了總督大人病重的消息,若是在過去,人們至多也就是些許惋惜,而今時卻不同往日。

過去,這總督也好、巡撫也罷,都不過是朝廷的官兒,人死如燈滅,於朝廷來說無非就是下旨褒獎一番死者的功績,於地方上而言。無非就是走馬的官兒再換上一位。可那畢竟是過去,現在“九督議政”之下,天下之權盡歸九督,至於那朝廷早都成了一個擺設,如若總督大人病故,那會是何人接任總督?

是大公子?還是朝廷重新委上一位?

從年前的“偶感風寒”再到年後各方人物紛紛探視。此時的福州城吸引着全中國的眼睛,畢竟未來閩浙總督之位的歸屬,直接關係到九督的利益。

作爲“九督”之一的閩浙總督卞寶第於這地方總督中其出身到也算是歸正——咸豐元年的舉人,從刑部主事一路坐至閩浙總督。而現在其卻極有可能成爲第一個“下位”的總督,如何能不引人注意?

而在這萬衆矚目之中,正月十五將過時,一個好消息從總督府中傳了出來——大人身體漸愈,甚至在正月十五時,還設宴宴請了府中幕僚官員。人們都爲卞寶第渡過了這一難關而高興,不料一月之後他的病情猛然陡轉,甚至相比先前更加嚴重一些。

今天,剛一起牀卞寶第便忽覺精神很好,他叫家人拿幾張報紙給他看看。作爲其長子的卞緒昌便找出幾張送了過來,若是說推行新政之後,什麼最是新鮮,怕就是這一張張新聞紙了。新政解除了報禁,任民辦報。且不說他地,單就是福州城便有多達十餘份報紙,不過現在卻已經到閉四五家了。

從兒子手中接過報紙後,卞寶第戴上老花眼鏡慢慢翻閱。依如往日一般,他試圖在報紙上尋找着與官府、官員相關的文章,過去他倒是沒有意識到報紙的重要。而在過去的八個多月間,他正是通過報紙將摘掉了那些欺上瞞下的官員頂戴,這報紙的監督之用,着實於他這樣身居高位者有利,甚至這報紙現在都因爲民申冤而得了“青天”之名。

當然。沒有人知道,去年卞寶第不過只是借報紙監督之機,對福建、臺灣的官場加以整治,將大批的官員換上了自己人,從而達到收權於總督府的目的,不過這一切不過只是剛剛開始,但現在這一切似乎因爲他的身體全給耽誤了。

“若是能再給我兩年的時間……”

心裡這麼想着,卞寶第看了一眼旁立着的長子,自己這個兒子雖說年輕時隨侍自己於湘、閩等省任所,雖說事親極孝但屢試不弟,卻是卞寶第心底的遺憾。他能鎮得住這閩浙的天下嗎?

這個問題讓卞寶第的眉頭猛然一皺,儘管在內心深處,他仍視自己爲大清國的忠臣,但這並不妨礙他同李鴻章結爲兒女親家,將女兒嫁與其三子,至於六子又是張之洞的大女婿,看似與北洋結爲一體的他,同樣也在爲自己作着打算,這兩頭下注便是其一。

可現在呢?

若是自己撒手歸西,自己的這幾個兒子能撐得起閩浙的門面嗎?

基於對其它八督的瞭解,卞寶第非常清楚,對於那些總督來說,他們自然希望閩浙能歸於卞家,這將會開創一個先河!但是開了這個先河的卞家能守得住這份基業嗎?

想到閩浙的基業,卞寶第卻又想到了浙江巡撫袁世凱,儘管在名義上浙江屬於閩浙,但現在那也只是在名義上,在李鴻章的支持下袁世凱在浙江大刀闊斧的推行着新政,以袁世凱之才,又豈是緒昌所能抑制,如若他日……史書中那充滿血腥味的一幕幕卻不時的於卞寶第的心底浮現出來,以至於他的後背全溼成了一片。

可該怎麼辦?

難道要把閩浙交出去?交給誰?

交給袁世凱?

那無疑等於交給他的兒女親家李鴻章,一但李鴻章獲得閩浙,東南之地將盡爲北洋所據,到那時候……張之洞那邊又要如何交待?於張之洞而言,其又豈不希望得到閩浙,圖壯自身。

如此這般一想,卞寶第反倒是後悔起自己當初的兩頭下注了,若是沒有兩頭下注,現在這局面又豈會如此,無論是將閩浙交予張之洞或李鴻章,對於他們兩來說,都是極大的助力,甚至這將決定天下將來的歸屬,到那時,其又豈會虧待作爲其親家卞家?

親家!

卞寶第的心思微微一沉。他意識到自己最大的劣勢是兩頭下注,同樣最大的優勢也是兩頭下注,無論最終是李鴻章亦或是張之洞他們中的得了這天下,都不虧待卞家,可如若自己給了一家,卻忽視了另一家。那又豈不是得罪了另一家?

瞧着身邊恭立着長子,哎……想到自己的幾個兒子,無一人能繼承家業,卞寶第的心情變得越發的沉重起來,將來,將來怎麼辦?

就在這時,突然,報紙上的一則新聞引起了卞寶第的注意。那新聞上說,近日太后與皇上及各國公使、武官以及新聞記者於京郊南苑參觀八旗新軍第一鎮舉行春操。新軍之威武震動全場,引各國矚目,新聞上又說,朝廷於京城再練八旗新軍第二鎮,當下西苑以及南苑兩地分駐有兩鎮新軍,兵力多達兩萬五千人。

“八旗新軍、八旗新軍……”

於心底反覆唸叨着這句話,卞寶第又豈不知所謂的八旗新軍,是恭王用硬扣出來的銀子。點選旗兵青壯操練的新軍,也許是因爲這新軍關係到朝廷的生死。所以恭王等人對新軍極爲關注,更是全力支持榮祿以厲法重整八旗子弟,從而創造出今天舉世矚目的成就。

“若是這兩鎮新軍練成……”

看到這裡,卞寶第的心裡卻突地虛恐起來,數十年來早就習慣了做爲臣子的他,至少在去年從未想過有一天會與朝廷決裂。若非是唐浩然的一招“八督議政”,加之朝廷對漢臣的不信任,他又豈會同各督沆瀣一氣,與其說他當初是支持“八督議政”,倒不如說他支持的是“八督自保”。

現在瞧着朝廷那邊苦心操持着新軍。一副銳意進取的模樣,他的心思卻又根着浮動起來,儘管心知朝廷大練新軍,是大傢伙把其逼得無路可走,但卻又不得不承認若是朝廷如此銳意進取,只恐怕將來……

將來這天下到底歸誰?

李鴻章?張之洞?唐子然?想着朝廷的變化,卞寶第的心底卻又沒了底,若是他日朝廷重定天下,會不會追究當年的“八督議政”之責?這朝廷雖說是滿洲人的朝廷,可於老百姓的眼裡,畢竟是朝廷,想到這,卞寶第又想到去年在福州城中士子張貼的文章。

作爲讀書人,卞寶第心底覺得的那文章寫得有道理,這朝廷終歸是朝廷,“狄夷入中國則中國之,中國入狄夷則狄夷之”,這都多少年了,怎麼還能扯着“漢滿之分”,更何況大家都是朝廷的臣子,世代受朝廷之恩,若是當真記較起來,大傢伙豈不都是漢奸?

漢奸!

那個詞讓他的額頭冒出些許冷汗來,那心中頓時便更加糾結了,一方面是深知自家全無角逐之力,甚至若是由兒子接總督之位後極難自保,而另一方面卻又是現實的困頓以及未來的不定,着實讓卞寶第難爲起來,心底的不安反倒是越發強烈起來。

這國局如此,究竟該如何選擇?

心底這麼思索着,卞寶第的神情卻是越發的凝重起來,無論是張之洞也好、李鴻章也罷,他都已經做好了安排,甚至就是東北的唐浩然那裡,他都把三子派往東北進入大學,以圖來日結交,可,這,這就穩妥了嗎?

妥當嗎?

初來福州城的王闓運,雖說臉上還帶着舟船勞頓的苦狀,可是他整個人卻顯得極爲興奮,且不說他的建議被張香帥採納,單就是距離成功的咫尺之距,便足以讓自認爲碌碌無爲一生的王闓運爲之激動,也正是內心的這份激動,使得他在得到張之洞的同意後,即乘船離開武昌,從上海登上前往福州的輪船。

雖說那輪船沒有一日千里的速度,可一日數百里的快速,短短數日便從遠在千里外的武昌來到了福州,着實讓他激動了一番。

“叔嶠,現在老夫終於知道,爲何香帥一意主修鐵路了,有這輪船、鐵路之便,又豈會再有千里之距?”

“老師所言極是,香帥主修鐵路其意在於連接南北,而這輪船之快亦遠非木船所能比……”

相比於一直深居於內地的老師,雖說老師現在看似接受了西洋之技,但楊銳卻因多次乘船、乘火車的原因,對鐵路輪船之便早已深有體會,自然也沒有了王闓運這會的感嘆。

“哎,只可惜……”

坐在馬車上,瞧着車外福州的熱鬧,王闓運又把話峰一轉。

“可惜了這個地方啊!”

感嘆之中,王闓運的聲音略微壓低,用帶着湖南口音的官話對楊銳說道。

“若是香帥能以鐵路連至福州,那湖廣自可以閩浙聯成爲一體,非得可充實以實力,亦可得港口之便,只可惜……”

只可惜他這趟來非但不是要把這閩浙之地納入湖廣,甚至還要把這片寶地送予他人,相到那日提及“破勢”時,張香帥臉上的迷茫,王闓運的脣角不由微微一揚,這天下誰人能知道,現如今北洋是大勢所在,又豈有人能明白,想與北洋抗衡者,必先破其之勢,方可能有一番作爲,但是……

於心底沉吟着,王闓運的眉頭不時緊皺,破北洋的勢是一方面,可在另一方面,這件事卻又是兵行險着,若是破了這個勢,那些原本爲北洋大勢所壓的各方又將會如何?

任何事情都有利弊兩面,正如這破北洋之勢一般,成了,或可破北洋當前如日中天之勢,可另一方面,卻又可能倒置張香帥好不容易籠起的幾方合作土崩瓦解。

“只希望,那些人不至那般短視吧!”

默默的於心底尋思着的時候,馬車恰好駛過閩浙總督府,瞧着總督府門外的穿着新式軍衣,甚至就連那辮子都剪短至脖頸的新軍,王闓運的雙目微微一斂,對身邊的徒弟吩咐道。

“叔嶠,咱們今個先回去休息,這幾日,你去打探一下,探聽一下近來臣帥的身體,還有……”

話聲微微一壓,那看似有些昏花的目中精光一閃。

“把咱們要傳出去的話,讓人在市間傳出去,還有那幾篇文章儘量登在所有的報紙上,那些人辦事,總是讓人不放心,有些事情咱們還是要親自去辦一下……”

(謝謝毗沙門天99、天下縱橫有我、teng584584、wpohun、諸夏鬼、panzertank、k88yrd、teng584584、煩躁de燕子、問韻、雷神之組等各位書友的打賞,弱弱的求一下定閱和月票,無論您看的是不是正版!帝國的朝陽讀者交流羣:150536833歡迎你的加入)

第182章 情報決定一切第123章 歷史的巧合第168章 筆刀第243章 第二太平洋(上)第12章 袁氏之心第113章 北洋的春天第33章 何爲騙第150章 前奏第155章 雷動第170章 海軍的大腦第232章 尋求第106章 師生間第161章 忠誠之士第136章 鐵路第317章 自作聰明第339章 無憂宮第132章 海軍的春天第361章 失敗第190章 不列顛治世第152章 杭州義第291章 決戰第153章 杭州義(中)第202章 聖彼得堡的決定第127章 鐵路工地第134章 南浦第101章 委員會第41章 嫁衣第239章 開創時代第296章 覺醒之日(上)第86章 新的責任第287章 決戰(二)第17章 玩第144章 新加坡盛宴第1章 袁世凱的心思第41章 嫁衣第207章 魔鬼第113章 國商第306章 臣民與國民(上)第333章 德意志第74章 海洋的召喚第26章 日子第167章 新世紀第305章 驚雷第42章 大清國的希望第170章 旅順口(中)第45章 興業第51章 北洋軍械局第95章 謀劃第242章 夜戰第358章 陰謀第47章 武備學堂第102章 海洋第24章 對牛彈琴第378章 不列顛的決定第256章 疑人不用第16章 善後第35章 臺北第198章 不同之處第176章 交談第39章 求援第26章 亞洲病患第324章 金陵事第85章 未來的基礎第47章 流亡者第6章 眼光第222章 試一下第29章 投身第213章 末日(中)第50章 革命第295章 風雲際會第94章 倫敦的雨衣第101章 板上之肉第314章 爲天下第105章 我是誰?第71章 試驗室第100章 擇才第244章 啓航第109章 遠東第28章 壓迫第115章 鐵廠第115章 鐵廠第247章 私利第42章 恭王第123章 目標:本州第140章 出航第327章 去向第176章 心生異第175章 最終決定第235章 四九城第116章 興亡百姓苦第170章 海軍的大腦第45章 興業第79章 小玩意第373章 雖遠必誅第78章 轟鳴第100章 乘機第54章 鹿兒島第6章 眼光第380章 德意志的決定第12章 鴻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