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戰列

凌晨兩點半,雙方偵察艦之間的戰鬥結束。

此時,雙方的偵察艦都用雷達探測到了對方的主力編隊,而且都及時發出了報告,雙方主力編隊的距離還不到六十公里。

因爲羅成剛在半個小時前就下達了戰鬥命令,所以第33艦隊已經排好了戰列。

最前面的,依然是旗艦“河北”號,然後依次是“河南”號、“山東”號、“山西”號與“直隸”號。羅成剛沒有把三艘大型巡洋艦編入主力戰列,而是與四艘防空巡洋艦組成了第二戰列,位於主力戰列的側後方,順序依次是“北京”號、“天津”號、“柏林”號、“長沙”號、“南昌”號、“廣州”號與“臺北”號。按照羅成剛的用意,第二戰列的任務是對付美軍的大型巡洋艦與重巡洋艦,只有在必要的時候,纔會讓三艘大型巡洋艦參與主力決戰,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傷。

當然,羅成剛認爲,美軍指揮官也會做類似的編排。

事實上,萊特編排的戰列與羅成剛的猜測有很大的區別。

在第72艦隊裡,萊特把八艘大型戰艦全都編在了主力戰列裡面,順序依次是旗艦“依阿華”號、“新澤西”號、“馬薩諸塞”號、“亞拉巴馬”號、“北卡羅來納”號、“印第安納”號、“阿拉斯加”號與“關島”號。因爲早就把四艘重巡洋艦派出去執行偵察任務。所以萊特沒有組建第二戰列。只是讓四艘重巡洋艦返回之後,與四艘輕巡洋艦組成了單獨的巡洋艦編隊。

顯然,萊特的戰術意圖也很明確,那就是在戰列決戰中取勝。

以當時的情況來看,萊特編排的戰列更有優勢,如果美軍能把握住這個機會,肯定能夠重創第33艦隊,甚至能夠擊沉幾艘中國海軍的主力艦。只是,萊特嚴重低估了中國海軍大型巡洋艦的戰鬥力。

接近到三十公里左右的時候,羅成剛發現。美軍戰列裡有八艘主力艦。

這個時候,羅成剛做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即沒有把第二戰列裡的大型巡洋艦抽調出來加強主力戰列,而是繼續讓第二戰列單獨行動。

後來。有人認爲,羅成剛此舉是造成第33艦隊損失慘重的主要原因。

只是,以當時的情況來看,羅成剛的決定沒有錯。

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羅成剛已經根據雷達探測到的情況,初步判斷出,美軍中的兩艘大型巡洋艦在戰列的最後面。也就是說,萊特也是把最強的戰艦放在了前面,與第33艦隊的情況一樣。

這樣一來,即便羅成剛讓三艘大型巡洋艦加入主力戰列。局面也不會有太大改觀。

要知道,在八對八的情況下,肯定會有一艘大型巡洋艦直接面對美軍的快速戰列艦,而這將是整條戰列中最薄弱的環節。換句話說,如果這艘大型巡洋艦迅速敗下陣來,那麼戰列的整體性就會遭到破壞。

相反,如果讓大型巡洋艦單獨作戰,也許能夠收到預料之外的效果。

這就是,讓第二戰列集中炮火對付美軍戰列中最後面的兩艘大型巡洋艦,爭取以火力優勢迅速解決掉這兩艘戰艦。顯然。美軍不會指望用大型巡洋艦上的十二英寸艦炮來對付中國海軍的快速戰列艦,所以美軍肯定會讓這兩艘大型巡洋艦去對付第二戰列,能夠用來對付主力戰列的就只有六艘戰列艦了。

這樣一來,雙方主力戰列的對比成了五比六。

雖然有差距,但是這個差距並不明顯。按照依次交戰的原則。將由兩艘實力偏弱的美軍戰列艦對付位於主力戰列最後面的“直隸”號。雖然“直隸”號是中國海軍五艘快速戰列艦中艦齡最長的一艘,而且在之前參與的海戰中表現不算最好。但是在一九四三年初的大規模改進之後,“直隸”號的戰鬥力已經有了大幅度增強。論作戰能力,“直隸”號並不比其他四艘快速戰列艦差。

按照羅成剛的判斷,美軍六艘戰列艦最後面的,肯定是兩艘“北卡羅來納”級。

顯然,這兩艘美軍戰列艦就算集中炮火對付“直隸”號,也未必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幹掉“直隸”號。

相反,“直隸”號對“北卡羅來納”級的威脅非常大。

要知道,“直隸”號的主炮與其他四艘快速戰列艦一樣,也配備了鎢合金穿甲彈,火力非常兇猛。在美軍的六艘快速戰列艦中,防護最爲薄弱的就是“北卡羅來納”級,在第二次新喬治亞海峽海戰中,甚至沒有能夠擋住二百八十毫米鎢合金穿甲彈,就更別說應付三百八十毫米鎢合金穿甲彈的攻擊了。

當然,優勢依然在美軍手中。

美軍六艘快速戰列艦,總共有五十四門十六英寸艦炮,如果使用重彈,一次齊射的彈藥投擲兩超過了六十噸,而中國海軍的五艘快速戰列艦隻有四十門三百八十毫米主炮,即便使用鎢合金穿甲彈,一次////齊射的彈藥投擲量也不到四十噸。在火力密度上,美軍更是中國艦隊的一點三五倍。

只是,決定炮戰勝負的,不僅僅是主炮數量與彈藥投擲能力。

在夜間的遠距離炮戰中,炮擊的準確率,也就是火控系統的性能要比主炮數量、以及炮彈重量重要得多。

當然,炮彈的威力也很重要。

雖然六艘美軍快速戰列艦配備的是清一色的十六英寸艦炮,而且十六英寸重型穿甲彈的質量超過了一點一噸,但是根據中國海軍在戰後做的測試,即便用MK7型艦炮發射十六英寸重型穿甲彈,其威力也比不上中國海軍的三百八十毫米鎢合金穿甲彈,特別是在射程超過二十公里的時候,三百八十毫米鎢合金穿甲彈的穿甲能力有很明顯的優勢,且造成的損傷要比十六英寸重彈嚴重得多。主要就是,在採用鎢合金提高炮彈的密度之後,可以相應的增加裝藥量。中國海軍在大戰期間獲得的第一種三百八十毫米鎢合金穿甲彈的裝藥量高達七十七公斤,而美軍的十六英寸重彈的裝藥量只有三十四公斤。此外,鎢合金屬於硬質合金,在高速撞擊後很容易破碎,因此鎢合金穿甲彈在爆炸之後,能夠產生更多的破片,對艦體內目標的殺傷力比普通穿甲彈高得多。

當然,關鍵還是在火控系統上。

雖然美軍的六艘主力艦都配備了雷達火控系統,但是在此之前,美軍從來沒有在戰鬥中使用過雷達火控系統。也就是說,美軍還沒有掌握這種火控系統,更不清楚雷達火控系統存在的弊端。

顯然,對中國海軍來說,這些都不是問題。

要知道,中國海軍使用雷達火控系統的時間已經超過了一年,而且參加了多場海戰,早就掌握了使用雷達火控系統的技巧。此外,當時配備給大型戰艦的,已經是第二代雷達火控系統,重點解決了海面雜波干擾,並且具備了直接測量彈道的能力,因此能夠精確修正彈道偏差。

與第一代雷達火控系統相比,第二代雷達火控系統的性能先進了許多。

比如,第一代雷達火控系統只能夠通過測量炮彈炸起的水柱,來大致確定彈着點的與目標的距離,從而修正彈道。顯然,這是很低下的測量方式,而且誤差很大,精度根本無法滿足炮戰需求。

直接測量炮彈的彈道,對提高炮擊精度、甚至是提高開火速度有很大的幫助。

原因很簡單,在測出了炮彈的彈道之後,就能大致計算出彈着點,也就能夠大致判斷出偏差有多大,從而可以直接修正炮擊參數,然後重新開火,而不是等到炮彈落到目標附近之後才能再次開火。

要知道,在遠程炮戰中,炮彈的飛行時間並不短。

如果交戰距離爲二十公里,那麼炮口初速在每秒九百米左右的炮彈需要一分鐘左右才能飛完全程,而戰列艦主炮的射速基本上都在每分鐘兩枚以上。顯然,在以往的炮戰中,戰列艦不可能以最快速度開火。通過雷達火控系統解決了彈道修正問題之後,就能讓戰列艦以最快速度開火。

顯然,這是美軍戰列艦不具備的能力。

如果把開火速度算上,那麼美軍六艘戰列艦的火力反而不如中國海軍的五艘戰列艦。

也正是如此,羅成剛纔對這場戰鬥很有信心。

同樣的道理,在用五艘快速戰列艦咬住美軍的六艘快速戰列艦之後,羅成剛自然有理由讓第二戰列去對付美軍的兩艘大型巡洋艦。

事實上,羅成剛把希望就寄託在了第二戰列身上。

如果第二戰列能夠迅速取得勝利,那麼至少三艘大型巡洋艦能夠參加主力決戰,用來對付美軍最弱的兩艘快速戰列艦,而主力戰列裡的五艘快速戰列艦則能夠集中力量對付另外四艘美軍戰列艦。

到這個時候,雙方的兵力對比將發生反轉。

當然,前提條件是,在第二戰列取得勝利之前,羅成剛直接指揮的主力戰列至少得保持足夠的戰鬥力,絕對不能敗下陣來。

第500章 深入內陸第76章 最後的考驗第36章 狼子野心第99章 賣國與亡國第62章 搭檔第186章 炮戰革命第508章 錯誤的進軍第321章 迷霧第581章 印象第442章 證明第28章 皇儲給力第153章 錯失良機第21章 大清首輔第369章 禍起蕭牆第76章 左顧右盼第84章 核心之爭第149章 感情與職責第46章 聯軍第233章 生不逢時第98章 伏擊圈第118章 急流勇退第528章 包圍與突圍第95章 參戰陰謀第190章 狂熱時代第276章 爾虞我詐第564章 夢想與現實第224章 一個人的戰爭第59章 帝國軍人第70章 圈套第420章 新挑戰第180章 成功抓捕第461章 虛驚一場第298章 主力艦的舞臺第607章 放權第500章 深入內陸第167章 前奏第199章 改造第112章 親兄弟明算賬第137章 綱領第528章 包圍與突圍第135章 出路第325章 好運壞運第230章 嘗試第175章 好消息第145章 搜尋第171章 殊途同歸第630章 霸權第21章 特工的本色第32章 立場第109章 最後時刻第36章 叢林求生第25章 死有其所第156章 戰略偵察機第49章 中國式奇蹟第300章 艦隊出發第568章 登陸成功第9章 被妞泡第368章 以退爲進第50章 我行我素第173章 香蕉貿易第448章 糧草先行第1章 新皇登基第197章 利器第400章 兩害相權第63章 體能極限第404章 毀滅之路第627章 應急手段第431章 冒險第44章 萬不得已第534章 功敗垂成第530章 避重就輕第242章 一舉超越第48章 天上掉餡餅第86章 相互妥協第150章 爭分奪秒第187章 優勢第23章 最後的陣地第366章 雞肋第478章 接二連三第58章 面對偉人第35章 雪中送炭第492章 多用途第91章 棟樑之才第373章 決戰在即第53章 跑步前進第152章 足跡第310章 勇猛精神第439章 木已成舟第501章 不堪用第78章 新任務第25章 能打就打第152章 正面決戰第58章 面對偉人第168章 拋磚引玉第177章 緊急行動第94章 混血兒第20章 強者第39章 朽木難雕第376章 有備而來第29章 落荒而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