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侯府危機】(第一更)

(感謝大盟、小胖、xathena、趙無恤2014、彪哥???)

~~~~~~~~~~~~~~~~~~~~~~~~~~~~~~~~~~~~~~~~~~~

建昭四年(前35年),春,長安。

涇水、渭水清澈奔流,龍首山如龍盤臥,灞橋兩岸,春風綠野,楊柳吐枝,萬物重生,一派欣欣向榮。只不過,天生萬物,自有衰榮,有生必有死,納新必吐故。當長安城又一次迎來新季之時,這座城裡,一位顯赫人物正步入生命最後一刻。

正月十八,戚里,富平侯府,第四代富平侯張臨,苦苦支撐病軀一年,始終未能等回獨子。終於在這一天夜裡,於昏迷中大罵“逆子死於野”,繼而又呼“我兒胡不歸”。就在這罵與呼的反覆中,撒手人寰,年三十七。

富平侯辭世,天子震驚,百官震動。

正月十九,天子下詔,賜東園(專爲皇家諸侯製造隨葬品的官署)秘器十二品以葬,斂以玉衣,並賜號“富平共侯”,極盡哀榮。

而與富平侯離世一併引起世人矚目的,還有一樁富平侯府家事——富平侯唯一的嫡子張放,遊劍塞北,一直未歸。

關於這位富平侯世子的行蹤,張府其實一直在隱瞞,直到去歲處暑之後,富平侯病倒,宮中及官員前來探視,這才發覺府中少了一個重要人物。父病重而子遠遊,這在以孝治國的漢朝來說,是不能容忍的。天子震怒,百官物議,敬武公主連夜進宮謝罪。

而當敬武公主出宮後,奇怪的事發生了,天子在此事上表現出與之前不同的緘默,而以天子言行爲風向標的百官自然集體失聲,有關這位富平侯世子的物議也漸漸平息。取而代之的,是另一位張氏子弟的良好風評。

張承彥,杜陵張氏分支,陽都侯之後。不過,與富平侯不同,陽都侯二世而不存,其封爵食邑早已去封除國。所以張承彥雖同是張氏之後,卻與平民無異。不過富平侯張臨平日裡還是挺拂照這個旁支侄子的,而張承彥也知恩孝敬,在張氏嫡子未歸的情況下,毅然儘子侄之責,晝夜照料,形容枯槁,看上去他本人更像一個病人。

如此孝行,自然是朝野褒掖,與他那個不孝無德的堂弟放一起,這對比更是強烈,陽都後人張承彥之名漸漸傳開。

又半年過去,直到翌年冬春之交,富平侯辭世,而世子始終未歸,這又一次點起朝野義憤之火。而漩渦的中心,富平侯府,此時已陷入悲痛急怒之中。

正月二十,這是祭奠富平侯英靈的第一天。主持儀式的,是富平侯張臨的未亡人敬武公主。

這位年不過三旬,昔日風華絕世的美婦已完全變了模樣。她頭束白綾,身着孝服,不施粉黛,由此臉色的蒼白與眼圈的青黑格外明顯,整個人給人一種憔悴至極的感覺。而厚厚的白裘,襯着細長的玉頸,更顯得身軀瘦弱,惹人生憐。

丈夫新喪,兒子年餘沓無音訊,甚至無法趕回治喪……種種嚴重後果,憂憤交加,鬱結於心,致使這位原本身骨子不錯的大漢長公主整個垮了。若不是強撐着主持祭奠,只怕早就頂不住了。

現在唯一能給她安慰的,就是她還有個好侄兒——門堂階下,那模糊在淡淡雪花中的頎長人影,不斷向前來拜祭的賓客鞠躬回禮。雪花早已落滿他的一身,每一鞠躬,幘頭與雙肩的雪粒灑落,雪粉飛揚……

此間事了,一定要奏明天子,好生褒獎這位侄兒,敬武公主如是想。

正思慮間,一陣踢踏腳步入耳。敬武公主忙振起精神,恭迎入堂祭拜者。一般千石以下官員,只在堂下祭拜,能登堂入室者,非貴即故,縱是公主之尊,亦不敢怠慢。

但見堂前門檻處四人一字排開,在侍者服侍下解下厚麾,脫去革履,整衣着襪而入,向敬武公主行禮:“金氏四子,拜望英靈,請公主節哀。”

敬武公主欠身屈膝:“未亡婦謝過金氏仲昆。”

嗯,來者正是與富平侯張氏並稱“金張”的大漢權貴典範之一,城都侯金氏四昆仲:金常、金敞、金岑、金明。

一般認爲,金氏發跡,肇始於武帝朝的輔政大臣金日磾,但嚴格的說,這“金張”的“金”,並非指金日磾的直系後裔,而是金日磾的弟弟金倫。因爲金日磾的秺侯爵位只傳了二世便絕嗣了,而金倫這一系則代代不絕。論功祿,金倫根本沒法與兄長比,但最後得以廟享並代代恩寵的,卻是金倫一族。由此可見,縱有造化之功,不及造人之能。

金氏昆仲,既是高官顯貴,亦是張氏故舊,登堂入室,望棺而拜,理所當然。

禮畢之後,本應退下,金氏家主、城都侯金常猶豫了一下,還是開口道:“我等與共候,俱是至交,心有所慮,不敢不言,還望公主恕罪。”

敬武公主欠身施禮:“未亡婦豈敢,賢昆仲但請直言無妨。”

金常道:“恕常無禮,如此大事,未見富平侯子身影,敢問公主,少侯仍在否?”

敬武公主臉色一白,輕聲道:“吾兒尚在,冰雪難行,故而……”

金常搖搖頭:“父逝兒不歸,無論是何緣由,必遭御史彈劾,削戶降俸那是輕的,若是物議沸騰,只怕爵位難保。”

敬武公主咬着嘴脣:“吾兒身在胡地,身不由己……”

一旁的侍中金敞聽不下去了,忍不住道:“春季乃行葬之季,共侯之棺最多隻能停放三日,若三日後出殯,何人扶棺?”

敬武公主身軀一晃,有些站不穩了,左右侍女慌忙扶住。

金敞之言直擊要害,若三日後無後嗣扶棺,按世俗禮法,將視爲絕嗣。若是普通平民,絕嗣也就絕了,頂多家裡的兩畝地便宜了族人而已。但身爲大漢侯爵,那可就大不一樣。“無嗣國除”,這是漢律規定的。倘如此,富平侯便將終結在這一世。到那時,那位富平少侯無論歸與不歸,都將無力迴天。

金常深深一嘆:“秺侯之事,當爲前鑑。”

敬武公主渾身發軟,如果說金敞之言直擊要害,那金常之言便是當頭一棒。

秺侯是誰?就是輔政大臣金日磾。論位高權重,論帝王恩寵,第一代富平侯張安世猶有不及。即便如此,當金日磾之子無嗣,亦無奈除國,何況張氏乎?這是金常以自家之事,對敬武公主的警醒。

直到金氏昆仲告退離去,敬武公主還呆呆立着,神思不屬。

第四十三章 【追兇八百里】第九十四章 【風雪夜話】第三百四十六章 【報 應】第一百九十五章 【令人無語的制勝之器】第二百三十六章 【迅疾營救】第八十二章 【牛 人】第三百一十七章 【一曲斷魂】第一百九十四章 【求 打 臉】第三百五十七章 【麻煩的選擇】第四百零七章 【虎圈陰謀(一)】第一百五十一章 【登 場】第三十五章 【甘 露】第一百六十六章 【把臉湊上來】(第二更)第二十九章 【羣體催眠】第四百二十八章 【天下誰屬】第二十二章 【奇兵破賊】第十六章 【暴 行】第二百零四章 【賊心不死】第三百五十章 【又一個作死】第四十一章 【血 債】第四百一十章 【虎圈陰謀(四)】第二百四十四章 【抉 擇】第一百七十三章 【逆子變孝子】第三百八十九章 【陶晟的選擇】第二百一十三章 【太子壽儀】第四百零三章 【一招絕殺】第九十四章 【風雪夜話】第十六章 【暴 行】第二百九十九章 【未知的危險】第三百四十六章 【報 應】第一百三十五章 【收 獲】第二百一十五章 【少女心願】第四百二十一章 【聯手殲敵】第八十一章 【霹 靂】第一百五十六章 【服 喪】第七十九章 【拒 援】第一百六十六章 【把臉湊上來】(第二更)第三百九十九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四百二十七章 【長安落日】第二百七十四章 【皇太后也要懟(下)】(第三更)第二百零五章 【佳人可入畫】第六十一章 【落 水 狗】第三百七十七章 【要開始了】第一百三十五章 【收 獲】第二百七十六章 【石顯的末日】第四百二十五章 【斗轉星移】第二百五十八章 【摘星城入手】第三十一章 【勇闖黑霧嶺】第三百六十四章 【設 局】第四百二十章 【皇太后受死】第一百四十章 【商 貿 城】第三百八十一章 【信我者,得重生】第一百一十六章 【利 益】第四十六章 【天黑請閉眼】第四百一十四章 【將計就計】第五十八章 【同舟共濟】第二百三十六章 【迅疾營救】第一百五十九章 【功罪之爭】第八十二章 【牛 人】第一百六十七章 【兩個蘿莉引發的血案】(第一更)第二百零八章 【愚蠢的報復】第三百七十八章 【看不見的陷阱】第二百五十三章 【昭君!昭君!】第一百六十章 【拋磚引玉】第四百一十一章 【自食其果】第二百五十九章 【移民新策】第二百八十一章 【西出陽光有故人】第七十三章 【危 局】第一百一十章 【審 訊】第八十章 【浴血孤城】第二百二十六章 【狙擊昭君(五)】第三百五十七章 【麻煩的選擇】第二百三十四章 【身陷囹圇】第三百一十七章 【一曲斷魂】第三百八十六章 【驚天一爆】第二百一十八章 【匈奴人來幹什麼?】第一百四十二章 【東 歸】第一百五十章 【侯府危機】(第一更)第三百七十章 【開始行動】第二百六十六章 【暗 算】第三百二十二章 【戰雲萬里】第八十一章 【霹 靂】第六十章 【漢軍後裔】第二百八十八章 【張放很生氣】第三百八十五章 【點 火】第二百七十章 【嚐嚐這個】第一百五十九章 【功罪之爭】第三百五十八章 【雷霆手段】第三百二十八章 【昭君夫人】第四百零四章 【誰也不是吃素的】第二百三十八章 【險 勝】第三十八章 【佳人有邀】第十四章 【重見光明的希望】第三百六十四章 【設 局】第一百五十一章 【登 場】第二百章 【竟 爭】第四百二十八章 【天下誰屬】第一百七十七章 【富平侯的家底(下)】(第三更)第六十二章 【意外的援手】第一百九十五章 【令人無語的制勝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