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源頭

bookmark

崔萬採明白一點,那就是這個所謂的復漢政務大學,絕非字面上那麼簡單,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它改變了傳統士子的進身之階。

自隋唐以來,科舉制開始奠定了傳統的官僚晉升基礎,從原來的的門閥擴大到了寒門子弟,當然真正的寒門並非真正的農家子弟,而是指小地主階層,也就奠定了日後的士族政治,一直延續到了明清之際。

可如今的復漢政務大學,看似只是換了一層皮,可實際的內容是完全不同的,不教孔孟,等於是從根本上掘了儒家道統的根,其次從復漢政務大學畢業的學生,看似只是最低的從八品小官,可是隨着時間的增長,再加上寧渝這位少將軍的扶持,將來是這些人是遲早要邁上高位的,會自成一個派系,自然也就不用擔心受到打壓了。

等到這批人成長了起來,到時候不光寧渝的地位無可動搖,他們所能帶來的改變也是非常強大的,到時候寧渝想要做什麼,就再也無人能夠阻攔了,自然可以放手而爲。特別是這批人在官場上孤立無援,只能向寧渝緊緊靠攏,這樣用起來也會很順手。

看着寧渝如今稍顯成熟的臉龐,崔萬採在心裡倒是暗歎了幾分,如今這個好學生的成長速度,已經超越了崔萬採的想象,那就是當所有人都還在考慮眼前這場反清之戰時,寧渝已經在考慮十年後的班底了。

寧渝望了一眼老師崔萬採,微微笑了一笑,他自然明白,這番瞞天過海的舉動就算能瞞住其他人,也是瞞不住自己這位老師的,笑道:“屆時我復漢軍政大學,以大都督爲校長,教育全校師生,而我本人親自擔任祭酒,管理學校一應事物,至於崔先生可爲教育長,負責編審教材和主管考覈。”

這個又是校長又是祭酒的,讓寧忠源都聽得有些摸不着頭腦,“這個祭酒我倒是明白,不過讓我這個武人來當大學校長,恐怕天下人都會不服的。”這話倒是實在,衆人都有些疑惑不解。

寧渝自然不會告訴在座的衆人,自任校長可是後世一位光頭的得意之舉,有了這個校長的師生名義,拉攏心腹自然方便了許多,至於教什麼東西,那都是心照不宣的,當下自然也沉聲道:“大都督可不要小看這個名義,等我復漢軍政大學落成之日,這全校子弟自然都是大都督的的學生,大都督對他們自然是恩同再造,若是大都督不肯,這學生們的心都不會安的。”

崔萬採亦是點頭相和,寧忠源這才答應了下來,嘴角也不由自主上揚了起來,笑道:“既然有了這政務大學,是不是還得有一所專門培訓軍官的學校?”這舉一反三的能力,卻是讓寧渝也表示欽佩。

寧渝點頭道:“稟告大都督,自然如此。這所新的軍官學校命名爲復漢講武堂,日後我軍所有的基層軍官都將會來此輪訓,主要分爲三個進修班,分別是基礎軍官輪訓班,中級軍官輪訓班和高級將官進修班。”

“其中基礎軍官輪訓班主要培養軍中骨幹即各營營長、及各連連長,目前可分爲步、騎、炮等科目,主要包括基礎戰略戰術能力、兵種指揮能力、武器操作規範以及相關的政治課程,只要找好相關的教官,便可以着手抽調軍官前來輪訓。”

“中級軍官輪訓班則主要培養軍中的各師師長、師參謀長、各團團長以及團參謀長,主要包括相關的戰略指揮能力、協調指揮能力以及相關的政治課程,具體可以下去規劃。這部分的軍官同樣是採用輪訓的方式,一點點來培養到位。”

說到這裡,寧渝稍微頓了一頓,環視了一眼在座衆人,他們的表情都凝重了幾分,不過這也是很正常的,相對於前面的復漢政務大學,這個復漢講武堂的權利着實大了許多,會直接牽扯到許多人的利益,自然會表示更加重視。

“至於最後的高級軍官進修班,目前考慮到我軍的規模還不夠大,暫時先不開通,等到我軍的人數到了十萬甚至幾十萬的時候,很多人都會成爲我軍的第一批軍長甚至是方面軍的司令,到時候是需要通過這個高級軍官進修班的。”

“最後要說的是,所有的基礎軍官和中級軍官的晉升,必須要先通過講武堂的考覈,這是鐵規定,任何人哪怕是大都督也不能隨意更改。”在這一點上,寧渝用少見的強硬語氣強調着。

寧忠源畢竟是從戰場上摸爬滾打出來的,他當即就意識到了這個講武堂的厲害之處,那就是通過這個講武堂,可以把軍內大大小小的權利都集中在上位者的手中。

從目前來說,無論是綠營還是復漢軍,本質上都是屬於軍閥。綠營的兵將雖然採用了一定的分離手段,可是改變不了這一本質,所以寧忠源造反時,漢陽營的綠營兵丁纔會跟隨他一起造反,因爲他們都是從寧忠源手上討飯吃。

如今的復漢軍,這一點更是非常的強烈,雖然經過了原先的改編和整編,可是在各師師長和各團團長,手上最受看重的還是原先那幫子家丁心腹,他們忠於復漢軍,但是更忠於這些各師師長和各團團長,從這一點上來說,跟綠營是沒有本質的區別的。

之所以演變成這個模樣,很大程度上是因爲士兵的前途掌握在了軍官的手中,即晉升的機制完全是憑藉軍官的感官,而如今寧渝的意思,就是將晉升機制收攏在復漢軍大都督手上,只有通過考覈才能競爭,這樣士兵就不會一味聽從自己的將軍。

衆人此時的臉上都有一定的異色,心裡自然也估摸透了這個復漢講武堂的根腳,可是卻難以反對,這一來是因爲如今大部分中高層軍官都是寧、程、鄭家的子弟,二來也是因爲寧渝在軍中的威望,已經變得非常高了。

寧渝環視了一眼衆人,將心裡原來的另一個想法卻是先擱置了下來,那就是後勤獨立制度,這一刀若是砍下來,從此再也不用擔心有人在復漢軍內挾軍自重了,可畢竟如今還需要這些人來打江山,如果從一開始就搞得這麼狠,恐怕人心就散了。

第八十章 勸降第一百四十三章 以命換命第三百三十四章 星辰大海第一百五十六章 跳出棋盤第二百九十七章 離心離德第五百七十九章 朕不想再跑了第二十章 匯通錢莊第二百九十七章 離心離德第二百七十七章 東進之路第四百七十七章 大決戰之大戰寧錦第二百零六章 成大事者第一百一十二章 湖南攻略第三十七章 軍事編制第一百五十四章 提前來到的決戰第五百一十七章 金幣還是友誼第二百二十五章 血戰桐城(中)第五百六十三章 慘烈搏殺第五百三十七章 瓷器與火槍第三百七十二章 接管大軍第二百一十三章 決戰練潭鎮(六)第三百三十二章 玉石俱焚第二百三十六章 戰康熙(六)第六十八章 兵敗如山倒第三百六十三章 歐洲的中國熱第三百三十七章 清流與濁流第四百八十六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六)第四百九十二章 前途未卜第一百二十四章 相持第一百九十一章 安慶暗戰第四百五十六章 長劍在手第三百七十一章 鳳翔之變第二百二十五章 血戰桐城(中)第一百五十七章 奇襲之策第三百三十六章 創建報紙第一百八十七章 奇貨可居第四百五十四章 天命昭昭第四百六十六章 隆科多之死第八十九章 初戰第三十五章 雷式型燧發槍第三百五十四章 咬下一塊肉來第九章 雲夢礦鹽第四百二十五章 最後一擊第四百零七章 國無信則衰第四十章 出鞘第一百七十八章 勸降可行?第三百八十三章 十年海軍第三百五十六章 慘烈與悲壯第五百五十章 大帳驚變第一百二十一章 生死第四百五十七章 死中求活第一百二十八章 還能怎麼打?第三百七十七章 海外來客第五百零七章 要跑路了第三百三十九章 多走走,多看看第二百四十九章 上天恩德?第二百八十八章 新式火器第五百八十一章 顛覆俄羅斯帝國第五百四十九章 冊封藏王第三百五十四章 咬下一塊肉來第三百八十五章 金銀本位制度第四百七十三章 大決戰之再戰寧錦第一百一十六章 刺刀第七十九章 吃麪第五百四十七章 帝國的朋友第四百六十章 難當的大清官第四百七十三章 大決戰之再戰寧錦第五百七十五章 一勞永逸第一百八十八章 臨戰大祭第二百九十一章 佈局第二百零七章 強行成親第四十六章 內部審查第三百一十六章 差了點什麼第一百三十七章 觸目驚心第三百一十二章 撲朔迷離第四百八十一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一)第四百五十八章 孤臣之道第三十章 真正的戰爭第一百二十一章 生死第一章 夢裡夢外第三十五章 雷式型燧發槍第二百七十七章 東進之路第三百三十五章 眼裡還有君父嗎第三百九十五章 聯土抗楚第四百五十八章 孤臣之道第四十四章 雷式炮第五百七十二章 恬不知恥第三百三十四章 星辰大海第三百五十八章 酒醉入韶州第五百五十章 大帳驚變第五百二十章 歸化城第五百零七章 要跑路了第四百二十五章 最後一擊第七十八章 投降第五百零七章 要跑路了第四百五十八章 孤臣之道第四百一十三章 賣個好價錢第五百五十四章 噶爾丹策凌的奮起第五十章 千古聖君第三百七十八章 來人!上地球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