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游擊戰

bookmark

“敵進我退......敵退我追......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有那麼點意思。”寧忠源眼神一亮,卻是不由自主唸了起來,緊接着又問道:“你這套戰法倒是不錯,若是執行得力,恐怕清軍還真的拿你沒奈何。”

寧渝在心裡微微一笑,開玩笑,這可是經過了漫長的戰爭考驗的,是游擊戰理論中的精華,若真是用來應對清軍的圍剿,便是再合適不過了。

“不過執行此法,需得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絕不可固守一城,正所謂‘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的道理。”

隨着寧渝娓娓道來,寧忠源越發地感覺怪異,這般精髓的戰法理論,若非常年在戰場上摸爬滾打,尋常人哪裡懂得這個?這寧渝雖然也打過幾仗,可畢竟年紀有限,這一套又是從何學起?難道這天下還真有生而知之的奇才不成?

此時的寧渝卻沒發現寧忠源神情中的怪異之色,繼續口若懸河,滔滔不絕道:“通過運動戰的方式將清軍分別聚殲,這樣一來清軍就不可能集中力量來攻我湖廣,在戰場上我軍也就掌握了主動權,有了主動權自然有了發展的良機,屆時等我軍發展壯大後,便可伺機打上一次真正的決戰,將整個南面抓在我復漢軍手裡。”

寧忠源問道:“若是清軍不管你,直接全力攻我湖廣又當如何?”這番考慮其實他並非不知道,只是還想再考驗寧渝一番。

寧渝哈哈大笑,“若是就此全力攻我湖廣,我自然攻其腹心,從安慶直下江寧,這天下可就亂起來了。至於我湖廣則不用擔心,我已經發明瞭一種新的東西,名爲水泥,屆時只要用此物,我湖廣一帶防線自可確保無虞。”

水泥的出現,是寧渝思考許久以後,才讓工匠試製出來的,主要是通過對石灰石礦進行開採、破碎,並通過各種方法運輸至石灰石庫,將石灰石原料與少量粘土質原料、校正原料經破碎後,按一定比例配合、磨細並調配爲成分合適、質量均勻的生料。

隨後將生料放在窯裡煅燒以後,最後加上一些石膏,就能製作成比較初級的水泥,雖然在技術條件上比不上後世的水泥,可是使用起來的效果也非常明顯,通過使用這種水泥,能夠有效承載火炮的轟擊,對於守城方而言尤其有利。

正因爲整個過程並沒有特別複雜,因此寧渝還專門選擇了復漢軍旗下的聾啞人生產,便可更好的保守住秘密,水泥的出現對於戰爭而言的意義其實還是很重大的,至少對於防守方而言是大大的利好。

康熙六十年正月下旬,寧渝帶着樞密院的大大小小官員,前往漢陽槍炮廠舉行開工儀式,這個新的漢陽槍炮廠整個規模是原先寧家槍炮坊的數倍,所能容納的工人數量更是超過了萬人,規模在目前整個亞洲,都能算得上一等一。

不過最大的問題就在於,目前復漢軍麾下的成熟工匠數量卻不夠多,多番蒐羅也只有千餘名成熟匠人,不過寧渝對此也有安排,那就是給這些工匠每人都派遣幾個幫工學徒,並且允諾,只要每帶出一個學徒,就賞白銀十兩,因此這些匠人倒也比較熱情。

雷駝子成爲了新的漢陽槍炮廠的廠長,此時也是滿臉喜色,一路之上對寧渝介紹道:“稟告少將軍,漢陽槍炮廠從從下個月開始就可以初步產燧發槍了,至於炮的話,需要兩個月左右,原先老的槍炮坊會承擔一部分的槍炮生產。”

“至於整個槍炮廠想要全力生產,估計還需要一年左右,到時候無論是設備還是工人,都能夠基本滿足生產上的要求,到時候我軍年計劃生產量,能夠達到三萬杆燧發槍和五百門新式火炮。如果給我三年時間,這個量還能再漲上一半。”

寧渝一邊聽着,一邊用鉛筆在本上記着,這些數據十分關鍵,將會直接決定後面的擴軍計劃以及戰役計劃,因此容不得寧渝不小心。

對於目前的武備而言,寧渝心裡是有些着急的,原因很簡單,目前的清軍在裝備上還是很不錯的,火器化的比例是在逐年提高的,傳統的刀盾弓箭手正在大幅度減少。如果復漢軍在這方面再不抓緊,很有可能會被清軍給徹底壓制住。

無論性能上比清軍強大多少,也不能忽視數量的差距,特別是在這個派隊槍斃的戰爭年代,有時候就是比誰的槍和誰的炮更多了。當然,寧渝心裡也明白,此時的滿清的火器製造是有很嚴重的問題的,京師的火器營拿的傢伙事其實還不如南方一些鎮子出產的火槍,像廣州那邊的很多鳥槍,就明顯比京師造更精良。

此外清軍的貪腐也是令人歎爲觀止的,這一點也決定了清軍在造火器時是拿高價造劣品,若是膽子大上一些,清軍一杆槍收二十兩白銀都是正常的,造出來的火槍不光是質量差,而且價格奇高,導致大量的軍備費用沒有花到實際上去,以致於綠營兵當時拿的火槍,其實連根燒火棍都不如。

而復漢軍雖然也難免存在貪腐行爲,但是畢竟是初創期,很多人的心氣還是非常高的,因此沒有大面積的貪腐,這一點也決定了在火器的成本和質量上,目前的復漢軍是要勝出許多的。

在新的軍隊編制規劃中,寧渝針對目前的主力軍和守備軍進行了進一步細分,其中主力三個師使用的槍械都是最新的燧發槍,炮也是最新的六斤炮和八斤炮,當然這部分軍隊目前只有一萬五千人,到時候會擴充到三萬人,每個師的將會變成一萬人的整編師,能夠承擔單獨一個方向的戰役目標。

至於守備軍原先的三個團經過擴充也會變成三個師,這三個師團則採用之前的小師編制,每個師只有六千人,分別會鎮守在荊州、宜昌和武昌等地,這三個師的武器只有一部分是燧發槍,其餘是以繳獲的清軍鳥槍爲主,並且會參雜一定的刀牌和弓箭,再加上每個師會有十門炮,因此用來防守倒也足夠。

至於剩下的最後一些人,寧渝還是打算編爲獨立的城防團,這些城防團基本是以冷兵器爲主,每個團不過一千五百人,覆蓋到目前復漢軍所有的府,每個州府會建立一個,目前整個復漢軍佔據了湖北的九個府,分別是武昌府、漢陽府、黃州府、荊州府、襄陽府、鄖陽府,安陸府,德安府和宜昌府,還有一個荊門州。

這樣一來,整個復漢軍的兵力層次就會劃分爲三個,分別是作爲野戰主力部隊的三個師一共是三萬人,作爲守備主力的三個師一共是一萬八千人,作爲城防體系的十個團一共是一萬五千人,加在一塊差不多就有六萬三千人,無論是對於後勤還是對於武器裝備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唯獨人,寧渝卻有的是,因爲他馬上就要去鄖陽府了。

第二百二十章 奔襲北硤關(三)第三百一十四章 除舊迎新第二百七十一章 兄友弟恭第一百六十四章 君臣相得第二百六十一章 康熙駕崩第五百六十四章 不能打了第五百八十二章 獵熊計劃第二百八十四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第一百六十七章 生死搏殺第三百六十九章 牛痘法問世第四百七十七章 大決戰之大戰寧錦第一百八十三章 豈有意乎?第三百零七章 裁撤綠營第二百五十二章 皇上又暈了第五百四十三章 責任內閣制第九十五章 陳小公子第二百一十七章 決戰練潭鎮(十)第四百八十一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一)第三百五十一章 到底要不要跑路?第兩百零一章 看試手,補天裂第八十三章 奪嫡第六十四章 戰起第三百三十二章 玉石俱焚第一百八十三章 豈有意乎?第二百六十三章 胤禛繼位第五百三十八章 廣州碼頭第一百九十二章 人心思變第一百五十章 傷亡第二百四十章 戰康熙(十)第五百八十三章 乾隆跑路了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許將軍見太平第二十五章 敢問大志?第一百八十二章 怒火攻心第六章 雛鷹營第二十五章 敢問大志?第八十六章 西攻南守第三百六十二章 兩廣盡收第五十二章 加快速度第四百零二章 夔州戰起第五百一十一章 重建都護府第四百二十九章 處置老八第三百二十三章 槍和骰子第五百一十二章 分封建國第四百三十八章 爲萬世開太平第三百五十六章 慘烈與悲壯第五百六十一章 九死一生第五百二十七章 蒙古大汗第三百三十九章 多走走,多看看第二百七十五章 兵進江南第三百二十五章 釐定制度第五百一十九章 血雨腥風第四百六十八章 帝國的餘暉第七十章 震動天下第五百五十二章 分稅制改革第四百一十一章 工業1.0計劃第四百零三章 上當了第四百五十一章 聯合大義軍第一百零二章 以血換鐵第二百六十三章 胤禛繼位第二百二十六章 血戰桐城(下)第一百二十五章 堂堂正正第五百六十章 陰差陽錯第一百六十章 天下大吉第二十二章 制炮第一百五十章 傷亡第五百三十四章 最好的時代第四百七十一章 大決戰之遺詔留書第四百五十六章 長劍在手第二百三十章 雷霆手段第五百八十一章 顛覆俄羅斯帝國第一百九十三章 緩兵之策第一百八十二章 怒火攻心第兩筆七十九章 利益攸關第三百二十章 登基爲帝第四百四十六章 沒時間了第五百一十六章 不需要談判第二章 奴才第二百零八章 決戰練潭鎮(一)第四百四十七章 妥協的藝術第五章 家族產業第五百五十章 大帳驚變第二百六十章 福禍所依第二百四十五章 秘密武器第三百零八章 攤丁入畝第二百三十章 雷霆手段第三百一十三章 撈錢是王道第三百九十九章 打掃乾淨第九章 雲夢礦鹽第一百一十五章 稱王第二百七十三章 內憂外患第三百三十章 大清真的要完了第七十六章 設伏第四百三十四章 割地皇帝第一百二十二章 博弈第四百六十九章 大決戰之天津登陸第二百三十章 雷霆手段第四百三十四章 割地皇帝第四百八十一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一)第二百九十七章 離心離德第四百零七章 國無信則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