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巡視

bookmark

寧渝這一次是做好了吃苦的準備,因此進入鄖陽以後,連鄖縣都沒有進去,直接撇開了郭崇,帶着自己的人馬,開始諸縣走訪。

鄖陽府的府治位於鄖縣,除此外還有竹山、房縣、竹溪、保康以及鄖西五縣,寧渝過鄖縣而不入,直奔鄖西而去,這讓隨行的警衛營營長寧四疑惑不解,遂問道:“少將軍,這鄖縣就在近前了,怎麼不去看看?”

寧渝笑了笑,耐心解釋道:“鄖縣作爲勳陽的府治,想必是諸縣當中發展最好的,那就沒必要先去看了,等看完下面五縣,再看看鄖縣,恐怕感覺又不一樣了。”

寧四嘿嘿一笑,“原來少將軍就像吃那甘蔗似的,先從苦的一頭開始吃,吃到後面就越吃越甜了,這下小的可是明白了。”

寧渝有些哭笑不得,寧四這番話說得雖然粗淺,可畢竟也是這麼回事。不過在寧渝的設想當中,還有一點,那就是巡視五縣能夠更清楚的認識到目前的勳陽府,而鄖縣的發展情況恐怕會使得他一葉障目。

二月初春,氣溫逐漸在回升,士兵們感覺手腳都暖和了幾分,雖然道路有些艱險,可行起軍也更快一些,不過一天的功夫,便趕到了鄖西。

到了鄖西之後,寧渝的眉頭這才緊緊皺了起來,因爲形勢比他想象的還要嚴峻,整個鄖西縣城裡,盡是一些草屋棚子,大量的流民就在此地聚集,艱難求生。

這些流民見到寧渝等人,慌不迭跪倒在地,一個個面有菜色,從他們襤褸的衣裳可以清晰地看出他們瘦弱的身軀,一些孩童持着樹枝站在遠處,沒有打鬧嬉戲,只是一臉畏懼地望着寧渝等人,這裡已經很少有外人會來了。

望着這些人,寧渝頭一次感覺自己有些無力,他有很多話想說,可是說了又能如何呢?面對這樣的情形,說什麼都已經沒有用了,他們需要的是實實在在的土地,實實在在的糧食,實實在在的肚皮。

而這些正是目前的寧渝所無法提供的,當然寧渝也可以不聞不問,就像清廷的官吏一樣,將這些人的生死暫時拋之腦後,只要不出亂子就行,可是真的行嗎?根據原來寧渝的回憶,再過個幾十年,這裡所爆發的一場震動天下的流民起義,將會對清廷造成一次嚴重的打擊。

如果寧渝沒有處理好這裡的災情和流民,到時候這股力量打擊的自然就是復漢軍自己了。唯有給他們一口飯吃,才能改變這樣的局面。

寧渝正在思考時,前方卻突然出現了一陣騷亂,惹得身邊的侍衛都是一陣緊張,許多人都在議論紛紛,還有意無意將眼神瞟了過來,這倒讓寧渝有些疑惑,便不由得走上前去,看見一個老漢正在鞭打一名少年。

少年衣着襤褸,身上雖然也是傷痕累累,可臉色卻堅毅如鐵,壓根就沒有哼上一聲,隨着鞭子不斷落在了少年身上,打出一條條血痕,反倒是身旁圍觀衆人一個勁地勸阻着老漢,讓其手下留情。

那老漢卻也是絲毫不顧,一下卻比一下打得更狠,嘴裡唸叨着:“娃兒,這是你的命勒!你莫要怪我老漢勒!”

少年終於承受不住,在老漢的鞭打下昏了過去,只是昏倒前還下意識護住了身後之人,那是一個蓬頭垢面的小少女,年齡不過十一二歲的樣子,她看向衆人的眼神裡,充滿了畏懼的色彩。

老漢終於停下了鞭子,望人羣裡梭巡了一遍,隨後又將目光聚集在寧渝身上,往寧渝旁走了幾步,然後直接跪了下去,將額頭抵在了地上,磕出了幾道紅印子。

“求少爺活命啊!老頭子實在是沒有辦法了!若非還有半點希望,老頭子又豈會賣掉自家的細女子?”老漢一邊說着,一邊涕淚橫流,看上去倒顯得幾分可憐與幾分可氣。

寧渝心裡大概已經明白了幾分,恐怕又是一出賣兒賣女的慘事,深深嘆了口氣,道:“你想讓我如何救你?”

聽到寧渝語氣裡的緩和之意,老漢大喜,一把將身後的小少女推了過來,高聲道:“少爺,我就把她賣給您吧,只求您賜下幾兩銀子,有個飯吃就行了,老漢就感念您的大恩大德了!”

亂世人不如盛世犬,可這裡的百姓,卻幾乎沒有過上幾日好日子。

寧渝心裡微微一緊,下意識用手指指向了少年,“那他呢?”

卻不料老漢一陣緊張,將那暈倒的少年攬在懷裡,也不敢觸怒寧渝,只是低聲道:“他不賣的,他不賣的。”

這番厚此薄彼的做法,卻讓寧渝有幾分惱火,“哼,賣女養兒,你倒是打得好算盤!”

不過老漢這番行爲卻得到了周旁許多人的理解,有的說什麼‘養兒到時候還能送終’,還有的說‘傳宗接代’云云,渾然不顧小少女呆滯的眼神和驚恐的神情。

老漢卻一臉悲痛,坐地大聲嚎哭了起來,將這過去的往事,揉進了胸膛裡,然後一五一十道了出來,

原來那少年本是他大哥的兒子,後來一家人都給餓死了,就剩下這個娃,從此就跟着老漢討生活。可是這兩年年饉差,都沒有糧食吃了,老漢不願辜負大哥所託,便想着將自家的小女賣掉,養活這個少年。

這一番話之後,卻讓寧渝有些傻了眼,他自以爲智計過人,常常以人世間的常見的陰暗來衡量所有人,如今卻是得了一番教訓。

老漢賣掉自己的親生女兒,只爲了養活大哥臨時前託付給自己的侄子,放在這個年代,只會被人稱爲有情有義,若是寧渝阻攔,反而會惹人非議。

“別賣了!我會給你們出路。”

正在老漢驚訝不已時,寧渝就這麼站在了一處山坡上,下面的百姓都呆呆地望着這位少年將軍,一時間安靜無比。

“我叫寧渝,是復漢軍的少將軍,我向你們許諾。”

“給我三年時間,你們將不會再被餓死。”

“給我三年時間,你們也能堂堂正正活在世上!”

寧四望着自家的少爺,心中突然明白了,過去少爺常常唸叨的一句話。

大丈夫行於世,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第二百九十九章 希望之地第四百四十一章 新舊碰撞第二百四十二章 刺刀對刺刀第兩百零一章 看試手,補天裂第三百五十三章 攻佔西安第十章 尋礦第一百八十八章 臨戰大祭第四百七十八章 大決戰之不惜一切第三百五十四章 咬下一塊肉來第五百八十章 畢其功於一役第一百九十三章 緩兵之策第四百九十六章 遼東屯田策第四十五章 湖廣商會第二百五十八章 喪事喜辦第四百八十六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六)第五百七十七章 進軍星星峽第五百一十九章 血雨腥風第二百二十章 奔襲北硤關(三)第二百六十三章 胤禛繼位第一百四十三章 以命換命第三百九十八章 一把來個大的第五百七十三章 我要當大汗第二百四十一章 王對王第二百四十六章 鐵騎衝鋒第二百五十章 照樣打崩第五百零二章 朝鮮失陷第四章 失親孩童第二百一十三章 決戰練潭鎮(六)第四百二十五章 最後一擊第四百三十四章 割地皇帝第二百七十四章 謝主隆恩第四十八章 密探第八十四章 太宗故事第二零五章 白蓮內鬥第四百二十章 天朝貨幣第二百二十四章 血戰桐城(上)第三百七十四章 還能叫八旗新軍嗎第三百五十章 水陸齊攻第二百四十一章 王對王第三百九十五章 聯土抗楚第三百七十五章 請君上路第三百六十七章 汪景祺的新事業第一百四十三章 以命換命第十八章 收徒第四百五十七章 死中求活第四百一十五章 雍正立祠第三十七章 軍事編制第二百六十章 福禍所依第四百五十章 北伐前夕第四百五十三章 做個厚道人第三百零五章 親征杭州第四百六十一章 各爲南北第一百一十七章 出征第三百三十三章 誅清逆,平人心第三百七十四章 還能叫八旗新軍嗎第七十二章 擴軍第二百七十三章 內憂外患第五百三十八章 廣州碼頭第七十四章 大冶第二百五十六章 康熙醒了第二百二十三章 八旗勇士第二百五十三章 大戰落幕第五百六十一章 九死一生第一百二十七章 血戰第七十八章 投降第四百八十二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二)第四百三十九章 得鬧一鬧第一百二十九章 喜迎大捷第二百六十九章 財政盤點第五百三十八章 廣州碼頭第三百二十五章 釐定制度第二百九十章 收買人心第九十七章 天崩第三百一十章 寧家大業第四百七十六章 大決戰之漢臣處境第二百三十一章 戰康熙(一)第一百二十九章 喜迎大捷第一百八十七章 奇貨可居第二百一十九章 奔襲北硤關(二)第一百四十章 備戰第三百四十二章 蒸汽機的野望第四百零六章 營嘯之變第五百五十一章 大汗易位第一百八十三章 豈有意乎?第四百四十八章 不救大清救八旗第三百二十章 登基爲帝第四十六章 內部審查第四十七章 寧千秋第五百五十三章 皇家公學第四百一十八章 重任在身第三百八十五章 金銀本位制度第五百零四章 進攻盛京第九章 雲夢礦鹽第四百九十六章 遼東屯田策第二百九十二章 江陰抗清第三百三十一章 效仿班定遠第一百八十四章 財政賦稅第二百九十八章 八爺黨覆滅第四百四十九章 割讓領土第三百七十一章 鳳翔之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