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聯姻

bookmark

薛觀和劉如全見到寧渝的態度堅決,當下也就不再堅持,先行迴轉,打算再商量一番,他們自己心裡也明白,此番若是不能功成,回到白蓮教內也無法交差。

寧渝也不置可否,對於白蓮教一行的目的,他心裡自然是清清楚楚,恐怕弄武器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還有試探復漢軍的心思,所謂依附於復漢軍麾下,本身就是一個誘惑復漢軍的香餌,如果真的給他們大塊大塊肉,反而說明覆漢軍確實有吞併對方的想法,會讓對方產生警惕。

像如今這般,只拿出二十門清軍的舊式火炮,反而會讓白蓮教放下警惕。這一舉動並非寧渝沒有戰略眼光,實在是因爲跟白蓮教的相處,是非常複雜的一件事。

對方有反清的意識和舉動,就說明是可以團結的對象,但是在團結過程中,如果過於靠近,不免會受到影響,此外也會讓白蓮教中人心生警惕。

關鍵是對方的位置實在是很關鍵,從河南直下便是湖廣,正好卡在與滿清的中間,這讓寧渝有些投鼠忌器。若是做的太過火,恐怕反而會把白蓮教給退走了,到時候就沒人來當這個擋箭牌了。

過了幾日,薛觀找到了寧忠景,言語中透露出了一個意思,那就是希望能夠把白鶴道總舵主陳道顯的小姐陳采薇嫁給復漢軍的少將軍,以此實現聯姻,兩家也可並肩作戰,共抗清軍。

至於原先的條件自然也有所更改,火炮是可以商量的,新式的雷式炮若是不足就算了,清軍舊式火炮還望復漢軍能夠多調撥一些,這對於復漢軍而言影響也不算很大。

寧忠景得知這個消息,找到正在爲軍校一事忙碌的寧渝,將對方的意思簡單透露了一下,隨後半開玩笑道:“若是能以此栓住白蓮教,倒也是個不錯的買賣。”

至於寧渝再多個女人的事情,在寧忠景看來實在是沒什麼大不了的。

可是寧渝心裡卻有些膩歪,他是記得那個陳小公子的,也就是陳采薇,可是他對於白蓮教這內部的複雜關係卻搞不明白了,好奇道:“這個白鶴道什麼時候跟白蓮教搞到一起去了?”

嚴格來說,這二者還真不沾邊,因爲白鶴道的宗旨十分明確,那就是反清復明。而白蓮教就不一樣了,誰是朝廷他就反誰,從元到明,再到清,沒有它不反的,這也是爲什麼白蓮教的罵名遠揚了,在大多數人看來這實在是太荒謬了。

寧忠景倒是對這其中的事情頗爲了解,嘆息道:“原先的白蓮教其實很鬆散,下面也有很多分支,像什麼老官齋、八卦教這些,白鶴道原本在襄陽活動,後來不知怎的,也成爲了白蓮教旗下的一個分支,而且在教中的地位頗高,僅次於教主劉如漢。”

“這次的薛觀也可以說是陳道顯的一個代表,想要將陳家小姐嫁給你估計也是出於陳舵主的私心。這一次出使,看來在白蓮教那邊的內情也很不簡單。”

“這件事,跟我父親說了沒有?”寧渝感覺自己腦袋有點暈,這種所謂的聯姻,在他看來是最爲不保險的,沒有人會把江山寄託在一個女人的身上。

寧忠景自然明白寧渝這句話的背後含義,笑道:“這件事還沒有說,我這邊也想聽聽你的想法,如今你也是復漢軍的少將軍了,從大局來看,要不要答應這次的聯姻請求?”

“三叔!”寧渝有些苦惱地捏了捏眉心,“您這又是‘復漢軍的少將軍’,又是‘從大局來看’,我似乎完全沒有拒絕的理由。”

寧忠景拍了拍寧渝的肩膀,似乎又找到了一些當叔叔的感覺,笑道:“你小子心裡明白就好,這件事從目前來說,對復漢軍是有利的,而且還能通過陳家的關係,在白蓮教裡插下一根釘子,若是將來有變,這根釘子便是致白蓮教於死地的關鍵所在。”

說道此時,寧忠景的臉色有些凝重,經歷了戰爭和囚禁的這位寧家老三,性格上更加內斂而陰沉了,連同他的兒子寧千秋也是這般,這讓寧渝不得不爲之感慨,他們父子對於寧家犧牲的太多了。

過了兩日後,復漢軍高層也針對這件事進行了探討,在關於如何對待白蓮教一事上,所有人都很贊同聯姻,就連寧渝自己,也越來越擅長從大局的角度出發,自然也不會有什麼反對的意見,便召見了還在等待的薛觀二人。

等到二人進入復漢軍都督府之後,看到寧忠源端坐在主位上,心裡明白這正主要來,當前便作揖行禮,口中唸誦:“恭賀大都督萬安!”

寧忠源一臉笑意,“前些日子聽說白蓮義軍已經起兵,我是非常振奮的,因爲在抗清之路上,又多了一個朋友。”話說到這裡稍微頓了一頓,相信這背後的潛臺詞能夠讓薛觀聽懂,繼續說道:“如今白蓮教想要親上加親,我復漢軍自然是樂意之極。”

薛觀也笑道:“如此甚好,少將軍英姿勃發,我白蓮教陳家小姐亦是絕色佳人,二人相配天造地設,教主也會欣喜不已。”一時間場面上皆大歡喜,衆人相賀不止。

寧忠源又道:“既然我二軍如今已成姻親之約,那麼對於貴軍自然也會鼎力相助,到時候會贈與貴軍火炮四十門,各式鳥槍一千杆並各類彈子火藥一應等物,至於其他的,貴使可還有要求?”

薛觀和劉如全對視一眼,當下神色有幾分欣喜,便徑自拜謝了寧忠源,隨後便與寧忠景商量了婚期,至於那些火炮和鳥槍,當下便直接開始準備運往汝州城下,此時那裡已經是圍得水泄不通了,若是打下了汝州城,那麼白蓮教自當一飛沖天。

這些運走的火炮和鳥槍本身都是一些繳獲的清軍舊物,再加上原先的槍炮坊還在正常運轉,因此每個月也能提供大量的槍支火炮,正好可以將這些舊物逐步更換下來,那麼提供給白蓮教也正好可以一舉兩得。

按下這邊不提,寧渝此時心裡卻有了一些其他的想法,等到薛觀和劉如全走後,這才興奮地揮手道:“我軍機會來了!”

寧忠源也微微一笑,手指指向了輿圖上湖南方向,道:“既然河南變起,我軍全取湖南的時機也就到了!”

第一百四十七章 何爲臣道第二百五十章 照樣打崩第四百五十九章 下定決心第五百六十三章 慘烈搏殺第一百四十章 備戰第七十三章 再見崔姒第四十八章 密探第一百四十七章 何爲臣道第二百四十九章 上天恩德?第四百二十二章 對薩摩藩之戰第三百五十八章 酒醉入韶州第兩百零二章 孤城日漸危第二十章 匯通錢莊第一百二十一章 生死第一百九十二章 人心思變第三十八章 資本力量第三百零六章 李馥歸降第二十四章 嚴肅軍風第四百五十二章 運籌帷幄第五十九章 壯志雄心第四百一十七章 祭奠永曆帝第五百七十三章 我要當大汗第三百三十三章 誅清逆,平人心第一百四十九章 穴地攻城第四百二十五章 最後一擊第一百八十章 正面會攻第二百一十四章 決戰練潭鎮(七)第五百七十三章 我要當大汗第三百四十一章 因地制宜,產業升級第三十五章 雷式型燧發槍第四百二十二章 對薩摩藩之戰第七十二章 擴軍第三百七十一章 鳳翔之變第四百三十一章 加強宣傳第二百四十七章 跑或降第一百二十八章 還能怎麼打?第五百四十一章 朝堂政鬥第五百二十六章 木蘭閱兵第一百三十九章 噩夢第五百八十五章 鐵路興國第三百零六章 李馥歸降第四百三十四章 割地皇帝第五十七章 拿下第四百三十四章 割地皇帝第一百四十二章 打還是不打?第三百三十六章 創建報紙第八十一章 監察院第四百二十六章 大戰餘音第二百九十一章 佈局第二百五十七章 奪嫡之爭第二百四十一章 王對王第三百零二章 改造儒家第五百章 陛下要賴賬第四百五十三章 做個厚道人第五百六十五章 貓捉老鼠第五百一十章 飛蛾撲火第四百九十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十)第二百三十九章 戰康熙(九)第四百八十一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一)第三百八十章 日本故人第四百九十九章 黃河清,聖人出第五十七章 拿下第二百七十四章 謝主隆恩第四百一十九章 德川綱吉第三百三十二章 玉石俱焚第三百一十章 寧家大業第五百零七章 三宣六慰第五百七十章 靠不住的準格爾第三百一十一章 你來當皇帝第四百二十二章 對薩摩藩之戰第五百四十九章 冊封藏王第三百八十五章 金銀本位制度第四百零一章 馬種改良計劃第七十九章 吃麪第二十七章 檢閱第八十章 勸降第二百四十五章 秘密武器第九十三章 仙桃營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義凜然第二百九十章 收買人心第四百八十六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六)第四百二十四章 拿下鶴丸城第七十九章 吃麪第十八章 收徒第三百二十三章 槍和骰子第四百四十六章 沒時間了第六十七章 抉擇第二百五十一章 擲彈營,萬勝!第四百四十二章 開始收網第四百八十三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三)第三百五十四章 咬下一塊肉來第二百五十六章 康熙醒了第三十五章 雷式型燧發槍第一百三十一章 稱王第八十三章 奪嫡第三百七十五章 請君上路第二百一十六章 決戰練潭鎮(九)第五百八十二章 獵熊計劃第四百四十九章 割讓領土第一百六十五章 朔本清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