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武昌!武昌!

bookmark

咸寧縣,清軍大營。

傅爾丹騎在馬上,看着遠方已經化成一片火海的村落,臉上浮現出一絲殘忍的微笑。

一大羣清軍成羣結隊從廢墟里跑了出來,他們人人身上掛滿了劫來的財物,甚至還有一些女人穿的衣物,上面沾滿了斑斑血跡。根本不用問,就知道這一羣人剛剛到底幹了什麼,可是對於這一切,傅爾丹都絲毫不在乎。

傅爾丹從來都不是那種愛民如子的將領,可以說爲了勝利,他願意去使用一切手段,哪怕是遭到萬人唾罵也在所不惜,正如同傅爾丹當年攔下康熙的驚馬時的情景,爲了能夠實現自己的理想,他願意付出一切代價,甚至包括他自己的生命。

“傅將軍,這裡離武昌只有二百里路,以傅將軍當下的行軍速度,恐怕需要五天左右才能抵達城下。”

黃如鬆臉上帶着笑容,他眼看着傅爾丹旗下的清兵殺掠自己的同鄉,卻沒有絲毫的愧疚之心,甚至臉上還時時掛着笑意,以迎合傅爾丹這些大人物的歡心。

“嗯,你放心,等我打下了武昌,一定會爲你向聖上請功!到時候榮華富貴,唾手可得!”傅爾丹卻是看都不看他一眼,只是意興闌珊望着遠方的廢墟,低低嘆了口氣。

傅爾丹不是在爲這些受難的百姓而嘆氣,僅僅只是因爲那個人不在,他最不服氣的那個對手,那個被世人吹捧爲將星下凡的年輕人。只有擊敗他,徹底殺死他,才能向世人證明,誰纔是天下第一的大將軍。

不知何時,從黃如鬆身邊出現了一個年輕人,他跪在了地上,將額頭死死貼住地面,聲音有些顫抖。

“啓稟大將軍,小人願以身價性命求得大將軍一件事。”

“何事?”

“小人願親自手刃寧忠源及父子二人,以報家父之仇!”

說道最後,那年輕人擡起頭來,正是當年的撫標參將陳禮之子陳世恩,他臉色微微漲紅,咬牙切齒道:“若不是當年我父早已知曉寧賊有不軌之心,又豈會遭人暗害?”

“這二賊暗害我父,又想迫害於我,所幸我舅公早年間名聲不顯,與我家少有來往,後來便小人接了去,這才保住了小的一條性命,苟活於今日。可是小人不敢忘記此仇,還請大將軍成全!”

傅爾丹笑了笑,這種小人物的報仇故事,對於他而言實在是見得太多了,他可沒啥興趣去聽。至於將寧家父子交給他來手刃,那更是不可能的,除了當今皇上,誰還敢在此事上多一句嘴?

“此等國事豈是你等粗鄙之輩能妄言?來人,掌嘴!”

隨即便有一名侍衛,手裡拿着一個竹板,將陳世恩按在地上,噼裡啪啦抽了十下,這下卻是將陳世恩的牙齒都打了個乾淨,一張嘴全是血。

黃如鬆被嚇得連忙跪在了傅爾丹的馬前,一邊搧着自己的嘴巴,一邊討好道:“大將軍,我這外甥孫實在是不懂事,倒惹怒了大將軍,是小人的過錯,小人願意捐獻白銀千兩,米穀三百石,還請大將軍大人大量,寬恕一二。”

“哼。”傅爾丹只是輕輕哼了一聲,便驅馬離開了此地,這就表示同意了,黃如鬆也算是個機靈人,便立刻將陳世恩給帶了回去,延請醫師醫治,當然這一面的米穀銀兩也不敢怠慢,連忙安排人送到了軍中,只是這麼一來,卻是心裡後悔莫及,早知道如此,這陳世恩不救也罷,心裡便對這個外甥孫更是厭惡了幾分。

傅爾丹在咸寧待了三日,進行了簡單的修整,便一路向武昌進發,經過了多日的大戰,此時的傅爾丹兵力也不過只有五千五百人,若是尋常想要拿下武昌自然是不可能的事,可根絕他得到的消息,此時的武昌城內空虛,所有的守軍都被寧忠源給帶了出來,在前幾天的大戰中損失慘重,此時的武昌空有堅城之名,卻無實際的防守兵力。

因此現如今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若是能夠把握住,恐怕能夠一舉拿下武昌,沒有了武昌的復漢軍,不管先前怎麼蹦躂,可最終都是一條被抽走了骨頭的蛇,再也做不出什麼威脅了。

傅爾丹想到這裡,心情亦是振奮無比,便抓緊催促軍需官,速速將這段日子的糧草徵集補充完畢,便又抓了數千名壯丁,押着物資一路北上武昌。

.............................................................................................................................

武昌城,先下是人心一片混亂,儘管復漢軍將消息已經是封鎖得死死的,可還是有人將楚王負傷的消息傳了出來,還有人說什麼楚王已經死了,現如今秘不發喪,是等着世子回來繼位呢。

這些傳言都傳得似是而非,卻也能攪動人心,不少人都屬於那種牆頭草的,見得復漢軍勢大便想着蹭些油水,現如今看到復漢軍又是種種不妙,心裡便又想着劃出界限來,人世間所謂的人心冷暖,倒是展現的淋漓盡致。

楚王府裡的氣氛是一片冷肅,下人們都不敢大聲說話,儘管一些人偶有猜測,卻也不敢表現在面子上,端茶遞水時的表現與往常一般無二,這也是因爲現如今的楚王府,也不一樣了。

在目前的楚王府裡,有兩個主子可是惹不得,一個是老太太,那是久經風雨,不說話都能給人壓迫感。另一個是指的剛入門沒多久的世子妃崔姒,而不是真正的楚王后。

畢竟楚王后的性子軟綿,不太愛管事,平時也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過去了,大傢伙也都是敬着她,心裡卻沒有多少畏懼。

可是世子妃崔姒卻不一樣,她原本就家學出衆,後來還曾幫着寧渝一起處理過軍內的文書,作風乾練硬朗,尋常的問題可是難不倒她的,而且楚王后對她也是頗爲看重和信任,便將府內的大大小小雜事,均交給了世子妃崔姒,樣樣都處理得井井有條,因此在府裡的威望日隆。

“早先跟你們幾個說過,這給楚王爺的湯藥,要先經過三道複檢,今日卻只有兩道,缺的那道自己去府裡領罰去。”

“是。”

“過會我親自侍奉老太君的晚膳,你們備些清淡好入口的,記住了?”

“是,奴婢們記住了。”

崔姒穿着一身素淡的寬花邊的小襖,外面繫着一件五彩夾金線的斗篷,整個人的氣質顯得極爲高雅,只是做起事來卻依然保持着雷厲風行的模樣。

自從嫁給寧渝之後,崔姒便一直在向着一個賢妻良母的方向去努力,只是相較其他人,她時常對自家丈夫在外打仗也頗感興趣,常常會寫信給寧渝詢問一番,若是戰事順利,則心裡也會高興三分,戰事不順,則還會在信裡寬慰寧渝一二。

只是少女新婚燕爾,就面臨着長期的分別,倒讓心裡多少有了幾分委屈。

“這個冤家,也不知到打到哪裡了,這些日子竟然連個信件都沒有了。”

第三百零四章 先殺楊宗仁第六十三章 反旗第一百二十九章 喜迎大捷第二十九章 炸了第一百七十七章 關鍵抉擇第五百八十二章 獵熊計劃第八十四章 太宗故事第三百七十九章 良機已至第一百五十七章 奇襲之策第一百八十一章 生或死第二百二十九章 朕還沒死第五百四十七章 帝國的朋友第二百三十八章 戰康熙(八)第五百四十八章 攻佔拉薩第一百六十一章 一日破城第五百二十八章 一個都跑不了第十二章 問責第十六章 拜師風波第一百一十五章 稱王第四百九十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十)第三百章 浙江呂家第八章 何爲教書?第四百五十三章 做個厚道人第四百五十七章 死中求活第二百四十四章 決死之爭第五百二十二章 出使漠北第十九章 火炮第四百四十二章 開始收網第一百零九章 募兵第二百零九章 決戰練潭鎮(二)第四百八十八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八)第三百三十八章 魏武捉刀人第十四章 私鹽之利第三百七十八章 來人!上地球儀第三百三十一章 效仿班定遠第五百六十七章 戰漠北第三百九十章 誰買誰就是傻子第二百五十八章 十四爺要奮起第四百四十九章 割讓領土第五百六十七章 戰漠北第五百七十一章 統合漠北第四百九十八章 政爭紛紛第二百六十八章 廢除弊政第四百三十三章 今非昔比第三百五十二章 擴八旗,開滿洲第三百九十八章 一把來個大的第二百四十四章 決死之爭第三十三章 後患第兩百八十一章 江寧諜影第三百九十一章 讓人心跳的數字第二百五十三章 大戰落幕第一百九十七章 琢磨琢磨第三百零九章 立國稱制第六十八章 兵敗如山倒第七十九章 吃麪第三百九十九章 打掃乾淨第三百三十三章 誅清逆,平人心第三百八十章 日本故人第二百三十一章 戰康熙(一)第八十三章 奪嫡第五百八十一章 顛覆俄羅斯帝國第三百六十四章 陳采薇有喜第五百五十七章 敲詐勒索第四百一十二章 給資本套上籠子第一百八十一章 生或死第二百三十九章 戰康熙(九)第五百四十四章 競爭上崗第一百六十八章 九江血(一)第五十五章 夢繞神州路第一百二十九章 喜迎大捷第三百五十一章 到底要不要跑路?第五百零三章 濟州島第二百九十八章 八爺黨覆滅第二百六十五章 超級爛攤子第二百七十六章 君父之憂第八十一章 監察院第一百七十七章 關鍵抉擇第五百五十九章 三路會攻第三百零六章 李馥歸降第四十一章 鐵與血第四百九十五章 祭祀崇禎第九十七章 天崩第十章 尋礦第六十七章 抉擇第五百七十九章 朕不想再跑了第一百四十二章 打還是不打?第四百九十八章 政爭紛紛第四百五十一章 聯合大義軍第一百四十二章 打還是不打?第二百二十二章 針鋒相對第二百二十五章 血戰桐城(中)第二十四章 嚴肅軍風第九十五章 陳小公子第三百七十六章 忠於陛下,忠於祖國!第五百一十章 飛蛾撲火第十章 尋礦第一百七十六章 武昌!武昌!第一百零七章 勳陽府第一百六十一章 一日破城第五百二十二章 出使漠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