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章 財政盤點

寧渝這一席話,卻是掀起了軒然大波,衆人在臺下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程老爺子笑了,“渝兒所言不無道理,可是這巧婦畢竟難爲,咱們復漢軍如今多大的盤子,渝兒你應該也是知曉的,前些日子連東征的錢糧都拿不出來,何談加餉?”

衆人一聽卻是不自覺都點了點頭,大傢伙這段時間過的可是緊巴巴的,就連寧忠義也輕輕點了點頭,他作爲樞密院的樞密副使,在前些日子制定新的軍費方案的時候,可沒少掉頭髮,跟政事堂的人也是天天互相扯皮,這沒錢的日子可真不好受。

崔萬採臉上帶着笑,在這個時候他得幫自己的弟子一把,便輕聲道:“老太公擔心的確實有道理,不過錢糧一事也分緩急,等到江南初定以後,咱們的稅收想必也能再上一個臺階,到時候再加餉銀未嘗不可,如今民心事關重大,這弊政倒是可以先去掉。”

程老爺子也是嘆了一口氣,他苦笑道:“若真能去掉弊政,於我復漢軍收復民心亦是頗有好處。可現如今大傢伙都缺銀子,真要是能夠加薪加上去,倒也無妨,想來那些當官吃餉的,也不會有太大的意見。”

沒有太大的意見,不代表完全沒有意見。寧渝自然能聽懂老爺子說的這些話,想要改革,完全不觸碰別人的利益是不可能的,只是這個過程需要從緩,快刀斬亂麻固然好,可是不一定承受得住猛藥。

寧渝臉上帶着幾分笑意,朝着程老爺子深深鞠了一躬,感慨道:“外公行事穩重,正是小子應該學習的,只是我復漢軍眼看着就要進江南了,這天下的民心,卻是不得不多顧忌幾分。”

寧忠源見其他人沒有了反對,也就正式向目前的弊政開了第一刀,正式下了命令。也就是從今日往後,徹底取消所有的耗羨,此外再不許派捐,針對今年所得的耗羨銀都交布政司庫,一來抵補官庫虧空,二給官員作養廉銀,此策將在湖廣和江西以及安徽四省鋪開。

在針對養廉銀製度上,寧渝採取的是每年公佈一次的方法,不過並不會實際全部給與,而是僅僅只給與十分之三,若是連續十年無貪腐罪狀,則再給與十分之三,至於剩下的十分之四,得要等到官員致仕以後,進行發放。

爲了拉攏這些給復漢軍辦事的官員們,寧渝在養廉銀子的額度上定的非常高,大概是薪餉的兩倍,也就說一個七品的縣令,如今每年的餉銀在四十五兩左右,但是每年的養廉銀卻有足足的九十兩,而官員在當年只能拿到二十七兩,想要把剩下的帶走?那就別犯事。

這一個舉措卻是相當不錯,至少許多復漢軍官員的臉上都露出了幾分喜色,畢竟眼下的復漢軍是一個新生的集體,在清廉度和效率上,本來就非常不錯,許多人確實是頂着這幾十兩銀子過活,生活過得緊巴巴的,有了這個養廉銀,自然不願意再冒着風險去盤剝百姓了。

接下來,便是到了重頭戲。寧忠源派人將今年的賦稅賬本抱了過來,道:“這些便是咱們去年的全年收入和支出,算是咱們如今的所有家當了,這當家做主的,心裡還是得有本賬,還請右參議跟大家說說吧。”

寧忠景手中掏出了一個小小的冊子,輕聲道:“先說一個大概,去年我復漢軍全年收入白銀約八百萬兩,可是支出白銀卻足足有九百萬兩,可謂是大大的虧空。”

衆人前面先是聽到了這個收入八百萬兩,臉上便是一喜,可是再一聽就感覺不對勁了,這支出居然有九萬兩白銀,頓時倒吸了一口冷氣。合着大傢伙這拼了一年性命,居然還虧了一百萬兩。

寧忠景將衆人的神色收入眼底,他也不禁露出幾分苦笑,以前這算寧家的帳的時候,頂天了也就幾十萬兩銀子的賬本,這一下子就上千萬兩的開支,卻是讓他大腦都有些充血了。

“先說進項,去年的進項主要還是集中在湖廣,至於江西和安徽則需要從今年纔有進項,在湖廣的田賦和人頭賦佔據了大頭,在三百五十萬兩白銀左右,而工商稅還有礦稅等,加起來有一百五十萬兩白銀,這是咱們實際上收上來的東西。”

“那不是還有三百萬兩嗎?”鄭先疑惑不解地問道,其他人臉上也頗爲好奇。

寧忠景笑了笑,“還有三百萬兩,都是大都督一路攻伐下來的收穫,特別是將荊州八旗的銀錢土地全部收繳後,再加上收繳那些支持大清的地主豪紳的財產後,咱們這塊卻也弄到了三百萬兩銀子。可是很明顯,這一部分的銀子只能算是一時之財。”

“可是這麼一來,今年就算是徹底沒有了錢,楚王爺跟湖廣商會籌措了三百萬兩的軍餉,才足夠填補虧空,只是這三百萬兩白銀,將來卻是要還的。”

衆人這一聽才明白,原來這錢還是吃大戶吃來的.....只是所以人都明白,像這種錢頂多也就是收一次,畢竟那些人都已經被弄去挖礦了,再想去吃大戶,就只能吃他們在座這些人了。

鄭先又急急忙忙問道:“那九百萬兩白銀的支出又是怎麼回事?”

寧忠景先是望了寧渝一眼,這才恨恨道:“還能是怎麼回事?這大炮一響,黃金萬兩,我們從前年打到今年,處處都沒停過斷過,再加上剛剛建好的漢陽槍炮廠和漢陽鐵廠,還有那幾十座礦山,這銀子可不得像水一般流出去.....”

寧渝卻是有些尷尬地笑了笑,可是他也很無奈啊,這面臨着清軍二十萬人的圍攻,自然要在其他方面對復漢軍多一些加強,要是沒有功勳田和大把的銀子,誰願意跟着他寧渝去賣命?

不過寧忠景也就是開個玩笑罷了,他笑道:“當然了,這錢咱們得花,要不然康熙也不至於氣死在北方不是......”

崔萬採接過了話頭,“所幸的是,這筆銀子當中,大部分都是給咱們的復漢軍花的,那些槍炮還有講武堂,後面也不需要這般大規模投入了。因此即便是今年咱們的軍隊會擴充到十三萬人,但是實際上的花銷也不會特別高。也就再漲上一些罷了。”

“此外,在這九百萬兩白銀當中,也不全是軍費,咱們還有三百萬兩白銀是投入到了地方上去了......湖廣也是打了一年的仗,許多老百姓的日子都被打爛了,這各方面又得花上一筆錢.....”

鄭先原先也是個生意人,對於崔萬採所說的自然能夠明白,只是他心裡細細思考了一番卻是依然搖搖頭:“可即便如此,咱們今年的收入依然難以支撐大軍所需......”

寧渝此時卻是再次站了出來,“諸位,針對如今的財賦,我大軍今年開支應該還算充分,因爲如今我復漢軍已經就江南的旗田,跟湖廣和江西的商會達成了一致,那就是利用未來的五十萬畝旗田來進行抵押,摺合白銀七百五十萬兩,等到我大軍入江南後,若是無力償還,則將田地直接授予商家。”

這一席話當中,所透露出來的信息量卻是非常大,讓所有人都微微一窒。他們當中已經有人開始盤算了起來,也就說從去年到今年,這幫子商會拿出來的白銀已經有一千萬兩之數了,雖說算是掏空了三省的老本,可是這個數字依然十分恐怖。

湖北、湖南和江西嚴格來說,工商之風並不算濃郁,比起江南卻還是要差上許多,可是就這麼三省的商會,經過這麼多年的折騰,也能掏出這一千萬兩白銀,着實讓許多人感覺到震撼。

當然,湖廣商會相對來說要更爲特殊一些,因爲整個湖廣商會的幕後組織者就是寧家本身,特別是將私鹽和鐵器拿進商會運作之後,所創造的利潤也是極爲嚇人的,歷史上的川鹽與淮鹽被打出去了不說,楚鹽也已經走進了河南、江西、安徽等諸省。

寧渝臉色有些凝重,他望着衆人感慨道:“我復漢軍之所以能起家,表面上是藉助火器之利,可是火器之利也離不開工商扶持,否則這一千萬兩白銀從何而來?”

“如今我軍財政改革,自然不能再將整個工商排斥在外,這個道理,我想諸位應該是明白的。”

衆人默然,他們知道眼下已經到了關鍵時候了,那就是針對工商地位的問題。而這個問題在這個時代是沒有答案的,甚至可以說是不允許有答案。

前面說了,所謂的三省商會,其實都是依附於各大士紳家族而存在,像當年所謂的八大皇商,依附的自然便是天底下最強大的皇室,那些稍小一點的商會,依附的則是各省各府裡的士紳,屬於共生共存的關係。

商人在這個時代沒有獨立的資格,如果沒有依附的政治力量,那麼遲早會被人一口吞下去,可是這樣的工商,發展勢必會受到許多的影響,自然無法成爲真正有力量的階層,也就沒辦法爲工商爭取更多的支持和幫助。

如果將時間再倒退五百年,寧渝是絕對不會選擇支持工商的,因爲環境不允許,確確實實扶持不起來,還會得罪整個天下的士紳,這樣的賠本買賣寧渝不會去做。

可是如今時代不一樣了,就在西方的殖民者在全世界跑馬圈地的時候,若是再去一味顧忌士紳的利益,恐怕這個天下就算得到了,也只是一個由漢人做主的滿清王朝,在本質並沒有太大的區別。

寧渝心裡明白,想要在這個年代完成這一點,就需要解放資本的生產力,也就是要充分支持資本進行生長,從而真正成爲一個能夠發揮出力量的階層。

“如今,我打算在攻下江南之後,推出一系列扶持工商的條例,包括從根本上改善工商行業的地位,從四民之末變成四民平等,允許從商者參與科舉,保障他們的財產安全,取消一系列不合理的厘金與關卡,打造一個良好的營商環境,從而促進工商百業的發展。”

寧渝的話如同一塊石頭丟進了水池子裡,瞬間便激盪起了無數的水花。衆人的情緒彷彿一下子就給引燃了,在臺下小聲竊竊私語起來。

崔萬採望着那個站得挺拔如鬆的好學生兼好女婿,心裡卻是涌現出一片快意,他辛辛苦苦種下的種子,又辛辛苦苦澆的水,今天終於長成了一顆參天大樹,能夠爲更多的人遮蔽烈日的暴曬。

程老爺子飽讀詩書,曾經還做過康熙的戶部右侍郎,對於工商一事並不算陌生,當即嘆息道:“渝兒此番的想法卻是有些激進了,所謂商礦行業,向來是因利得而聚,因利失而亂,縱使初始能得大利,可是利盡之後,只會留下越來越多的亂攤子。”

程老爺子所說的還是很有道理的,因爲這個年代根本沒有所謂的勞動保障,特別是在開礦的時候,基本上就是用人命去挖礦,有礦的時候萬般好說,也不會引起什麼大亂子,可是等到礦被挖光了,那麼剩下的人也就失去了活命的辦法,隨後也就成了流民。

早在康熙二十一年的時候,大清王朝曾經面臨過銅貴銀賤的問題,當時的雲貴總督蔡毓榮在省會及祿豐、蒙自、大理設爐鑄錢,將故明沐氏莊田及入官叛產,均令變價,以裕錢本,用這種方式倒是鑄造了不少錢。

可是問題隨後也就來了,十幾萬礦徒匯聚於雲南,卻出現了一個說法,就跟程老爺子那個說法一樣,認爲礦徒易聚難散,遲早會出事。

康熙聽到了這個說法後,便以爲頗有道理,隨後也就出臺了禁礦令,整個大清的採礦業也就急轉而下,再也不復當年的繁榮。

如今這個問題卻是擺在了寧渝的面前,他笑道:“外公所言不無道理,可是如今我復漢軍旗下也有礦山幾十座,採礦工人高達數萬人之多,如今卻並無這類問題。原因便是,我復漢軍所採取的措施,完全可以杜絕這個問題。”

第五百七十六章 三大進程第四百三十六章 反擊開始第四百八十八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八)第五百七十五章 一勞永逸第二百四十一章 王對王第五百七十六章 三大進程第一百四十五章 圍城第一百一十四章 親征第三百七十三章 毒丸計劃第三百六十六章 得過苦日子第三百五十六章 慘烈與悲壯第三百五十章 水陸齊攻第四百四十二章 開始收網第三百六十二章 兩廣盡收第一百六十八章 九江血(一)第五百零七章 要跑路了第一百五十九章 有進無退第五百三十八章 廣州碼頭第三百八十七章 科技飛躍第一百七十二章 九江血(五)第一百七十七章 關鍵抉擇第四百六十三章 九門提督第五百二十八章 一個都跑不了第三百五十五章 都沒有退路了第五百七十五章 一勞永逸第四百七十七章 大決戰之大戰寧錦第四十四章 雷式炮第二百四十四章 決死之爭第一百八十八章 臨戰大祭第二百三十六章 戰康熙(六)第五百零六章 共君之制第九十四章 溜了第四百六十二章 京師變故第三百七十一章 鳳翔之變第十六章 拜師風波第四百六十三章 九門提督第三百九十一章 讓人心跳的數字第二十一章 鑄炮坊第三百一十二章 撲朔迷離第三百零五章 親征杭州第二百二十二章 針鋒相對第三百九十章 誰買誰就是傻子第一百四十一章 戰臨江第五百二十二章 出使漠北第四百零三章 上當了第二百六十八章 廢除弊政第二百七十三章 內憂外患第八十五章 戰前第五百三十五章 海參崴第一百五十六章 跳出棋盤第一百零五章 頭疼第一百六十四章 君臣相得第二百四十章 戰康熙(十)第三百零二章 改造儒家第二百五十七章 奪嫡之爭第二百五十一章 擲彈營,萬勝!第六十五章 排對排第二百三十章 雷霆手段第四百二十三章 水師大戰第三百七十九章 良機已至第一百二十章 後路第四百七十三章 大決戰之再戰寧錦第二百六十四章 大整軍第七十九章 吃麪第五百五十八章 混亂的俄羅斯第六十章 父子第三百四十四章 七千萬斤鐵第二百三十九章 戰康熙(九)第一百八十三章 豈有意乎?第三百零四章 先殺楊宗仁第一百五十六章 跳出棋盤第五百七十章 靠不住的準格爾第三百五十章 水陸齊攻第二百六十四章 大整軍第二十二章 制炮第一百章 年關第二百五十二章 皇上又暈了第三百八十二章 不做賠本買賣第四百八十五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五)第五百四十四章 競爭上崗第兩百零一章 看試手,補天裂第二百四十九章 上天恩德?第四百九十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十)第一百八十三章 豈有意乎?第四十三章 表彰第五百二十六章 木蘭閱兵第四百三十章 俄人來使第三百零七章 裁撤綠營第四百零八章 你們想造反嗎?第五百零七章 要跑路了第一百六十七章 生死搏殺第四百零一章 馬種改良計劃第五十三章 禍事第一百六十七章 生死搏殺第一百八十五章 安慶第五百四十四章 競爭上崗第二百九十九章 希望之地第十二章 問責第五百五十六章 區區十萬人第四百四十八章 不救大清救八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