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 光明大道

在擁有後世的見識和這輩子的帶兵經驗之後,寧渝對於士官的建設是非常重視的,畢竟在如今的戰爭當中,一批能打能殺的精銳骨幹士卒,將會直接決定戰力的高低,而基礎士官的建設,也就成爲了關鍵所在。 ✿TTKΛN ✿C○

寧渝望着臺下的諸位將領,高聲道:“你們都是將軍,也都是軍心之所在,可是光有軍心還不夠,需要手腳,需要血肉,而那些基礎士官,就會成爲你們的手腳,你們的血肉!”

衆人聽完以後,雖然有些老派將軍還是有些不以爲然,可是有很多年輕的將領,特別是從雛鷹營出身的將領心裡,卻開始深思了起來,他們即便是不在乎底層的士卒,可是不會不在乎寧渝的想法,既然當下寧渝都這麼說了,肯定是有一番用意在裡面的。

針對底層的士兵,寧渝專門設置了上士、中士、下士和軍士長四個等級,其中軍士長更是分爲三級,一級軍士長地位堪比少尉,二級軍士長地位能夠比擬少校,而三級軍士長地位能夠比擬大校,目的自然是爲了提高士官的地位。

經過了這一番授勳定銜之後,寧渝可以說在原本就已經穩固無比的軍心基礎上,再加上了一道保險閘,而復漢軍的憲法在得到了軍隊的保障之後,也將會更有底氣。

........

在整個二月份,寧渝在湖廣幾乎是掀起了一股滔天巨浪,從田畝稅收制度,再到《欽定大楚憲法》,這一條條一款款將人心都給攪得熱血沸騰起來,當然也並不是所有人都在爲復漢軍叫好,不少利益受損的士紳大族雖然不敢明面上有什麼動作,可是背地裡的這閒話可就說個不停了。

長沙城內,此時就因爲《欽定大楚憲法》一事,在士紳當中惹起了不少的波瀾,特別是作爲長沙的望族王氏,就有些義憤填膺的感覺了。

“你說這楚王爺到底是怎麼想的?這好端端的皇帝不做,偏偏要鬧這個什麼狗屁憲法?這隻要當了皇帝老兒,還不是他說什麼就是什麼!”

一名頭髮花白的老者臉上帶着幾分不解,作爲王氏的族長,由於復漢軍田畝制度改革一事,導致王老爺子對復漢軍懷着深深的意見,只是畏懼復漢軍的兵威,不敢有所動作罷了。

一名中年人嘆口氣,他從桌子上端起了一碗茶湯,低聲道:“老爺子,就別爲皇帝老子操心了.....咱們王家這一次要交的田賦,可比往年高出了好幾倍!損失實在是太慘重了......”

王老爺子冷哼一聲,“咱們苦,其他大族也好不到哪去,他們不願意出這個頭,咱也不能做這個出頭的釘子.....且等着吧,等到局勢再變一變,咱們再伺機而動。”

中年人微微苦笑了一聲,心裡也知道眼下只能如此,也不好再多說什麼,只得退下去了。

除了王家以外,很多大族也都在觀望着,他們要麼期盼着滿清能夠打回來,要麼就是期盼着將來寧渝當了皇帝——這樣一來,就會別的東西去束縛住寧渝的手腳。

可是並非所有人都這麼想,至少對於湖南的商賈而言,眼下的這個大王簡直是最好的大王了,取消了絕大多數的關卡,也取消了那些莫須有的苛捐雜稅,眼下他們儘管還是很辛苦,可是賺到的銀子卻多了許多。

商賈們滿意了,農人們也滿意了,因爲在寧渝新的田賦制度下,已經徹底取消掉了火耗還有一些其他的苛捐雜稅,再加上攤丁入畝和士紳一體納糧的制度,使得許多隱戶都敢於出來了,因爲他們沒有田地了,自然也就不用再交賦稅了。

只是到了民間時,也就變成非常奇怪的情況,士子鄉紳當中一部分人在藉故否定《欽定大楚憲法》,而商賈和農人們卻表示擁戴復漢軍,雙方吵吵鬧鬧的時候,並沒有耽誤這一部憲法的最終出臺。

到了二月底的時候,謎底即將揭開,而崔萬採等人也是一副精疲力盡的模樣,制定這個憲法並不算難,真正難的是多方之間利益的權衡,這種勾心鬥角的感覺,幾乎讓崔萬採以爲自己在製造黨爭,只是在寧渝的大力堅持下,終於給完成了。

就在寧渝審覈這一本經過了衆人精益求精的祖宗家法時,江寧方向也來了消息,天壇已經完全給建好了,就等着寧渝這個皇帝去登基了。

“王上,那幫子讀書人到現在還在鼓譟不停,說什麼當下登基方爲大事,所謂憲法實在是太荒謬了......臣以爲,不如把這幫子讀書人給抓起來,送到前線去!”

寧忠義的臉上帶着幾分怒意,他是瞭解憲法的根底的,自然也清楚這本憲法出臺的意義,絕不是那麼簡單的,至於現在反對的人,明着是反對憲法,實際上是反對當下復漢軍的一系列政策,這就是掛羊頭賣狗肉的操作了。

寧渝嘿嘿一笑,他擺弄着手裡還散發着油墨味道的《欽定大楚憲法》,臉上閃動着一絲莫名的微笑。

“不急不急......咱們先把這個拋出去,給他們先瞧瞧再說,真要是他們先不客氣了,那孤也就不客氣了。”

武昌城內,經過了數天的刊印之後,《欽定大楚憲法》終於開始在城內發售了,當然對於大部分的普通老百姓來說,這本書跟他們沒有半文錢的關係,可是對於士紳大族們而言,卻是第一時間買了回去。

“什麼?士農工商四民平等?取消匠戶戶籍限制?人人都能參加科考?”

“豈有此理,這天下禮法最大,豈能取消跪拜之理?若是那幫子窮骨頭見到本老爺都不下跪,這天下還有王法嗎?”

“當今的王上實在是太重商權了,這商賈之道不過是囤積居奇,爲國爲民實爲大害,豈能堂而皇之登堂入室?”

士紳們看完了以後,卻是跳了腳,他們看着那裡面的一行行字,卻是感覺都是十惡不赦的大罪,如今卻被堂而皇之給寫了出來,他們聚集在一起,研究這裡面的每一處條款,可是還沒等全部看完,整個人便有些承受不住......

“不行,絕不可讓此憲法通過,否則我詩書傳家之尊嚴何存?”

一大幫子士紳和一些讀書人開始打算串聯,集體來反對這一件事,他們認爲如今的復漢軍不過是佔據了南方數省,爲了穩定肯定會選擇平息掉他們士紳的怒氣,到時候一定讓這個所謂的憲法變成劈柴燒!

可是能買《欽定大楚憲法》的不僅僅只是士紳,識字的也不僅僅只有讀書人,商賈們同樣買回了這一本《欽定大楚憲法》,在讀完後卻是感覺大大舒了一口氣,實在是這裡面的內容太讓人驚喜了!

“嘿嘿,那幫子讀死書的書呆子,豈能懂得我等商賈之道?沒有了商賈和工匠,如何才能富強國家?”

“哼哼,欺負誰不會讀那些《四書》《五經》似的,我也會讀!沒有考取功名,也敢妄稱自己是讀書人?”

很快,這一本《欽定大楚憲法》便開始在武昌城和周圍的府縣裡流傳,對於那些讀書人而言,這本憲法裡的內容簡直是在挑戰他們的認知極限,而對於商賈們來說,卻彷彿是無價之寶。

當然除了這些東西以外,其實這本憲法裡還有很多內容,比如皇帝是全軍的最高統帥,再比如只有皇帝有權利修改憲法等等,說白了這本憲法對於皇帝的權力是進行了一次再放大,可是在眼下這個階段,卻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士紳與商賈雙方互噴的時候,誰也沒有辦法去顧忌到君權的膨脹,而且這對於他們來說是理所應當的事情,畢竟誰讓人家是皇帝老子呢?在沒有人反對的情況下,反倒是這些擴大君權的條款,並沒有引起什麼爭議。

當然這樣一來,寧渝的目的也就是達到了,他當然知道不可能依靠一部憲法就能控制住士紳,也不可能通過一部憲法就能扶持其工商來,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他添加的這些私貨,足夠保障皇帝能夠大權在手。

簡單來說,《欽定大楚憲法》配合着其他的條款,在實質上將商賈和士紳之前的聯繫給切斷了,而君權的擴大才說明了一點,那就是這本憲法真正代表的還是皇帝的利益。因此它跟後世的憲法完全是兩碼事。

雙方吵吵鬧鬧,可是也沒辦法拿對方如何,也只能捏着鼻子認下了,而寧渝在經過了這一番鬥爭之後,面前的這一道光明大道也算是徹底鋪好了,而登基加冕的日子就要來了!

第三百五十九章 攻惠州第四百七十章 大決戰之生死博弈第二百六十二章 圖窮匕見第五百七十八章 嚴正抗議的大英帝國第三百六十一章 致命一擊第一百二十九章 喜迎大捷第一百一十五章 稱王第二百二十九章 朕還沒死第四百四十四章 士紳的本質第三百八十二章 不做賠本買賣第五百六十四章 不能打了第二百六十五章 超級爛攤子第五百三十二章 高瞻遠矚第一百二十七章 血戰第一百零六章 游擊戰第一百九十四章 戰前摩擦第二百九十章 收買人心第五百零一章 清兵入寇第五百五十三章 皇家公學第一百三十章 歡欣第兩百八十章 兵圍江寧第五百五十九章 三路會攻第二百七十五章 兵進江南第四百一十七章 祭奠永曆帝第六十五章 排對排第五百四十二章 黨爭要公開第五十五章 夢繞神州路第三百四十五章 掌控基層第一百二十七章 血戰第四百八十二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二)第五百六十七章 戰漠北第七十八章 投降第七十章 震動天下第三百八十二章 不做賠本買賣第二百六十一章 康熙駕崩第三十三章 後患第三百九十章 誰買誰就是傻子第五百三十一章 證券交易所第二十七章 檢閱第二百九十五章 密摺參奏第五百六十一章 九死一生第五百六十二章 炮兵對決第四百八十三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三)第五百章 陛下要賴賬第一百七十九章 堅不可摧第二百九十章 收買人心第四百八十八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八)第三百三十一章 效仿班定遠第五百一十八章 大清的土地第三十章 真正的戰爭第三百零六章 李馥歸降第一百七十章 九江血(三)第十一章 殺人立威第二百四十四章 決死之爭第五百四十六章 南洋聚寶盆第三百七十一章 鳳翔之變第五百五十章 大帳驚變第十八章 收徒第三百零七章 裁撤綠營第三百零六章 李馥歸降第五百四十章 京察處理第二百四十七章 跑或降第三百一十章 寧家大業第五百一十五章 雙方心機第二百五十一章 擲彈營,萬勝!第七章 思想教育第五百六十六章 戰漠北(一)第二百七十二章 官商勾結第一百一十七章 出征第七十章 震動天下第二百七十五章 兵進江南第二百八十三章 坐斷東南戰未休第二百五十八章 喪事喜辦第三百七十一章 鳳翔之變第二百七十五章 兵進江南第四百二十二章 對薩摩藩之戰第三百四十章 縣令們也要多學習第五百章 陛下要賴賬第一百七十章 九江血(三)第二百五十二章 皇上又暈了第二百五十六章 康熙醒了第三百八十八章 暗流涌動第二百九十章 收買人心第七十八章 投降第八十五章 戰前第四百五十四章 天命昭昭第四百零一章 馬種改良計劃第五百二十九章 利於千秋第二十章 匯通錢莊第九十六章 高價第三百零一章 復漢軍在行動第三百一十五章 議定國號第八十五章 戰前第五百三十三章 海上霸權第四百四十八章 不救大清救八旗第九十七章 天崩第二十六章 寧家別院第四百八十章 大決戰之大夢初醒第四百零四章 頂不住就是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