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聖眷

bookmark

湖廣總督滿丕憂心忡忡的望着眼前的聖旨,他實在是沒有想到,如今迎來了這樣的一道旨意,有些惶惶不可終日。

鄭顯時正坐在下首,慢條斯理的飲茶,一副氣定神閒的模樣。

滿丕見到鄭顯時如此作態,也放下了一半的心,可是那一半還是吊在半空中,不上不下的,讓他感覺自己頗爲憋屈,不由得脫口而出:“還請先生救我!”

這一句話卻讓鄭顯時啞然失笑,笑呵呵道:“大人何處此言?”

滿丕不想再玩這種繞圈圈的遊戲,便急道:“如今官場誰人不知?皇上這是要拿我等來殺雞儆猴來了!”

其實滿丕心中還有半句話沒說出來,那就是皇帝也太不近人情了,可是真的說出來,可是在誹謗聖君,縱使在密室中,滿丕也不敢冒這種險。

可不是嘛,在如今天下官員的心中,原來的聖君好爸爸康熙皇帝,如今卻如同惡鬼一般,讓他們這些大清朝的官員,吐出原本已經吞下去的肥肉。

滿丕心中同樣是做此想法,只是不敢明着埋怨,可是心裡卻已經恨不得康熙皇帝當場去世。

其實縱觀大清歷代帝王,康熙皇帝對大臣們是真的不錯了,誰人不知兩江總督噶禮貪贓枉法,可結果又如何,噶禮與張伯行互參案發生時,康熙帝本來心裡就傾向噶禮,若不是噶禮母親向康熙帝直言噶禮貪狀,這案子也就不了了之了。

可是在滿丕這樣的人心裡,這一切都彷彿天經地義一般。

鄭顯時又豈會不明白這位東主的心思,當下便呵呵笑道:“大人莫急,這一番針對的看似是地方督撫要員,其實並非如此。”

滿丕一臉疑惑,“那皇上如此大張旗鼓幹嘛?這天下還有哪些人值得皇上如此對待?”

鄭顯時心中暗道,這位東主不愧是個飯桶——除了撈錢,其他啥都不會!不過好在這位大人也知道輕重,對鄭顯時倚重有加,財帛女子如水一般撒了下去,因此鄭顯時倒也是頗爲盡心盡力。

當即,鄭顯時也不賣關子了,輕聲道:“天子一舉一動都有深意,這聖旨前面雖然對地方督撫都是呵斥,可畢竟沒有真正大加責罰,說明對於地方督撫,天子不過是高高舉起,輕輕放下,既是給地方督撫大人們留個裡子,也是給天子自己的臉上添上光。”

“至於真正的裡子,就在於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地方實力派身上,這纔是天子想要對付的,不過地方實力派的實力也非常雄厚,跟各位大人也是扯不開的關係,因此爲了避免空耗,纔給各位大人提個醒。”

“總的說來,大人這次不必過於擔心,這矛頭也不是向着咱們來的,大人大可以事不關己高高掛起,這有什麼事不是有現成的人去做嘛,到時候做好了大人有功,做差了也有旁人背責。牽連不到大人半分干係。”

這一番話如同撥雲見日一般,讓滿丕心裡的陰雲給徹底驅散了,只是這人雖然膽子不大,可貪慾卻不淺,知道自家無事,便想着怎麼在這件事中得到最大的利益。

一邊想着,滿丕一邊試探道:“若是如此,本官也當爲皇上分憂纔是,否則豈非枉顧時代國恩?只是這如何做,卻還需要先生示下。”

鄭顯時心裡嘆了口氣,這位大人是真是啥都想咬上一口,也不看看這是個什麼局面!

表面上看來,清廷對地方實力派是佔據了絕對的上風,可對於地方督撫而言絕非如此,二者之間摩擦的力量之大,是完全有能力將幾位督撫送進牢房的,若非真正有本事有實權的人,豈敢輕易摻和?

想到這裡,鄭顯時只好苦苦勸道:“大人,此時內裡兇險,實在不宜過於深入啊!大人千金之子,坐不垂堂,豈能爲了這點利益置身家性命於不顧!”

滿丕此時卻呵呵一笑,“先生多慮了,於本官而言,所謀求者不過是天恩聖眷,若是能夠藉此機會成就一番事業,縱使受點委屈,可在皇上心裡肯定也會不一樣了。”

話說到這一步,鄭顯時自然是無話可說,只好強打起精神來,低聲道:“若是大人有心爲朝廷分憂,可千萬記住三點!”

滿丕笑呵呵的應了,只是內心是怎麼想,恐怕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一,決不可爲難湖廣的在冊官員將領及親屬,這些人雖然位卑言微,可畢竟是一個龐大的羣體,又互相聯結,牽一髮而動全身,一旦亂起,便成大人之過。”

滿丕仔細想了想,心裡覺得也是這麼個理,畢竟自己手下當差的那些人,也都屬於這一個羣體,若是得罪了他們,怕是什麼事情都難做了,因此便點點頭,表示認可。

“二,決不可過於打壓大商大族,他們往往根基深厚,而且背景通天,因此對這些人也不可過於苛刻,否則一旦成反撲之勢,也會引來許多麻煩。”

滿丕內心有些不願,道:“可此次聖上明旨嚴禁開礦,而那些私礦的背後,都是這些大商大族,若是不打壓這些人,又如何能談得上爲皇上分憂?”

鄭顯時心知對方已經鑽進錢眼裡出不來了,便嘆道:“若是大人執意如此,老夫也不用再說這第三點了。只是,如今老夫已經年邁,還有家中老母需要侍奉,還請大人恩准老夫卸去這幕僚一職,回鄉盡孝吧。”滿腔的淒涼,卻是再也難以掩蓋。

滿丕故作姿態,“先生怎出此言?若先生棄本官而去,將來本官又該如何行事?”

鄭顯時心知對方毫無誠意,也不再去顧忌,低聲道:“大人簡在帝心,頗得聖上青眼,將來縱使有些坎坷,想來也會無事,必將青雲直上。還請恕老夫年邁,回鄉侍母了。”

滿丕一聽此話也不再盛情挽留,只是臨行前又贈給了鄭顯時白銀三百里,以供川資之用。

不過就在鄭顯時走後,滿丕卻延請了另一位文士作爲幕僚,此人名爲杜秀夫,才名雖然不顯,卻是個善於撈財的好手,二人原本就相識已久,如今更是如遇知己,想着該如何切分湖廣這塊肥肉了。

第三百一十一章 你來當皇帝第四百九十三章 弘曆登基第二百二十七章 康熙倒下了?第一百四十一章 戰臨江第一百四十三章 以命換命第十二章 問責第三百二十九章 工業革命的前夜第二百一十三章 決戰練潭鎮(六)第四百八十五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五)第四百三十章 俄人來使第三百二十八章 廉恥與風骨第三百四十章 縣令們也要多學習第五百三十章 東北開發第一百五十章 傷亡第一百三十章 歡欣第七十五章 圍城打援第一百三十五章 南下?東進?第五百二十九章 利於千秋第三百五十七章 水師的末日第四百零八章 你們想造反嗎?第二百五十章 照樣打崩第四百七十一章 大決戰之遺詔留書第八十章 勸降第一百四十三章 以命換命第五百七十七章 進軍星星峽第四百一十三章 賣個好價錢第五百二十九章 利於千秋第兩百零三章 堅城不可拔第四百六十四章 要打就打山海關第六十八章 兵敗如山倒第一百二十二章 博弈第五百五十一章 大汗易位第十二章 問責第四百九十一章 出關!出關!第九十四章 溜了第四百一十九章 德川綱吉第九章 雲夢礦鹽第五百二十八章 一個都跑不了第二百一十九章 奔襲北硤關(二)第二百二十九章 朕還沒死第四百零四章 頂不住就是死第十九章 火炮第五十五章 夢繞神州路第四百四十五章 自信姿態第四百九十六章 遼東屯田策第一百四十五章 圍城第三百二十一章 廢除賤籍第五百七十章 靠不住的準格爾第二百四十章 戰康熙(十)第二百二十七章 康熙倒下了?第五百四十七章 帝國的朋友第三百五十二章 擴八旗,開滿洲第四百四十九章 割讓領土第四十一章 鐵與血第二十六章 寧家別院第四百六十三章 九門提督第二百五十四章 嶽鍾琪的野望第二百九十六章 龍興之地第二百四十五章 秘密武器第二百二十九章 朕還沒死第二十九章 炸了第五百七十六章 三大進程第四百四十六章 沒時間了第七十章 震動天下第五百零四章 進攻盛京第三百五十五章 都沒有退路了第二百二十三章 八旗勇士第一百五十七章 奇襲之策第五百七十二章 恬不知恥第三百九十五章 聯土抗楚第三百七十五章 請君上路第一百章 年關第五百零三章 濟州島第一百五十二章 義陽三關第三百一十七章 雍正的新藥第一百六十八章 九江血(一)第二十七章 檢閱第三百三十章 大清真的要完了第二百九十九章 希望之地第二百二十五章 血戰桐城(中)第一百二十九章 喜迎大捷第二百四十九章 上天恩德?第三十一章 大怒第五百三十八章 廣州碼頭第三百九十五章 聯土抗楚第四百九十七章 朝鮮利益第四百四十五章 自信姿態第二百九十章 收買人心第十八章 收徒第四百六十七章 人心思變第七十四章 大冶第五十一章 聖眷第五百七十五章 一勞永逸第一百四十二章 打還是不打?第二百二十五章 血戰桐城(中)第二百六十五章 超級爛攤子第一百一十七章 出征第三百五十七章 水師的末日第一百六十三章 湖廣決戰?第七十三章 再見崔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