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非洲新玩家

就在遠東援助團在達累斯薩拉姆市待着的時候,非洲大陸上正在發生新的變化。

1871年5月13日。

在爭取到英國人支持後,意大利王國走上了還債的道路,而意大利王國已經窮的連只剩債務,所以只能通過殖民將債務轉嫁出去。

意大利王國的一個步兵師在紅海沿岸的阿薩布港登陸,意大利政府正式開啓了自己的殖民道路。

這對於意大利王國來說十分重要,如果不能通過殖民路線緩解民衆的怒火,意大利王國隨時可能原地爆炸。

阿薩布港。

經過簡單的恐嚇,在5月13日上午,意大利王國政府將埃及人從阿薩布城內驅趕出去。

厄立特里亞畢竟距離埃及本土過於遙遠,對付魯巴蒂諾公司這樣的殖民團夥,對於埃及的阿薩布城守軍來說輕而易舉,但是當意大利王國陸軍上岸後,阿薩布城守軍立刻放棄了堅守,整個阿薩布城守軍才一個營兵力,在意大利的一個師兵面前差距明顯。

而且最糟糕的是城內和碼頭的魯巴蒂諾公司適時發動叛亂,佔領了包括碼頭在內的一系列重要設施,爲意大利王國陸軍登陸爭取到了寶貴時間。

意大利王國阿比西尼亞遠征軍第一師首戰告捷,從埃及手中拿到了這塊重要據點。

在第一師進入阿薩布城後,魯巴蒂諾公司老闆薩佩託親自前來迎接:“薩繆爾將軍,你好,我是魯巴蒂諾公司老闆,朱塞佩·薩佩託!”

第一師師長薩繆爾:“朱塞佩·薩佩託先生,感謝你對祖國的支持,意大利人民是不會忘記你的功勞的。”

薩繆爾是意奧戰爭中戰績最亮眼的將領,一路通過戰功,從連長升爲旅長,開戰到結束沒有一場敗績,但是因爲友軍無能,意大利王國還是失敗了。

戰後,意大利王國陸軍在對戰爭覆盤時發現薩繆爾這個平民出身的將領比那些屍餐素位的意大利貴族軍官要強的多,雖然,陸軍高層幾乎都是貴族出身,不妨礙他們將意大利的失敗歸結於敵人過於強大,而同樣面對奧匈帝國,爲什麼薩繆爾就能戰績出色呢!

對啊!爲什麼?那肯定不是因爲意大利王國陸軍無能,畢竟奧匈帝國是世界頂級列強,我們意大利王國打不過才正常。

至於薩繆爾,他可以不斷勝利,那是因爲他是一個同阿爾布雷希特一樣天生的軍事人才。通過拔高敵人,拔高同僚,陸軍方面就可以將自己的罪責擺脫掉。

薩佩託:“哪裡,薩繆爾將軍,和我相比,伱纔是意大利王國真正的英雄,可惜你出現的太晚,如果早一點成爲高級將領,那一定能帶領意大利王國取得勝利!”

薩佩託沒有恭維,他是真的這樣認爲,經過意大利王國陸軍包裝後的薩繆爾已經是意大利的國民英雄,用來挽回意大利王國民衆那僅剩的可憐自尊心。

薩繆爾:“不不,薩佩託先生,意大利要走出危機,需要所有意大利人共同出力,失去誰都不行,我也只不過是一個運氣比較好一點的意大利人罷了,但是我們整個國家的命運卻沒有我這麼幸運了,這對於每一個意大利人來說都是痛苦的,所以我們應該團結起來共同抗爭意大利這悲慘的命運!”

薩繆爾向來都是在外人面前顯得謙卑的人,所以在戰爭到來前,都一直籍籍無名。

他並不善於包裝自己,這對於他的晉升之路很不友好,如果在和平時期,他一定不會發跡,但是偏偏他遇到了戰爭,而且是在意大利王國最悲慘的時候。

而薩繆爾之所以能在戰爭爆發前坐到連長這個位置,靠的是自己的才學,初中學歷,讓他在意大利擴軍時自動成爲一個連長。

雖然出身平民家庭,但是薩繆爾家並不是很窮,甚至有些小富,這也是他能完成初中學歷的原因。

薩繆爾雖然被吹爲名將,裡面有意大利陸軍包裝的成分,但是自身是有真正本領的。

在其與奧匈帝國作戰時,一般都比較穩重,在敵強我弱的態勢下,絕不輕易冒險,但是一但發現奧匈軍隊的破綻,立刻像雄獅一樣狠狠地撕咬敵人,同時在敵人援軍到來之前,快速溜走,絕不戀戰。

薩佩託:“將軍!您過謙了,這次我們的敵人不是奧匈帝國這樣不可戰勝的存在,僅僅是東非的一個土著國家,所以我相信王國軍隊會輕易解決阿比西尼亞的。”

薩繆爾搖搖頭道:“我們不能輕視任何對手,哪怕是土著也一樣,就像歐洲,戰前誰也不會想到普魯士能夠輕而易舉的擊敗強大的法蘭西一樣,如果對敵人不夠重視,貿然進攻,只會留下破綻,被敵人擊敗,這是我在奧匈帝國軍隊那裡學到的經驗!”

薩佩託有些懷疑薩繆爾的本事了:“實際上,英國人只用極少的殖民地軍隊就使得阿比西尼亞帝國四分五裂,皇帝自殺,所以阿比西尼亞並不算強,或者說很弱。”

薩繆爾:“英國人可以做到,不代表意大利就能做到,因爲我們兩國的目的就不同,英國人發動戰爭的原因是爲了示威,而我們意大利是爲了整個民族的生存空間,這有本質區別,英國人發動的戰爭只會讓阿比西尼亞帝國的野心家配合他們來把自己的皇帝拉下水,而我們意大利民族的目的是爲了獲得土地,這對於阿比西尼亞帝國來說就是要他們的命,他們會團結起來,在整個埃塞俄比亞同我們抗爭,哪怕戰鬥到最後一人。所以我們的每一步都馬虎不得,必須在阿比西尼亞翻車,意大利已經把未來的命運賭在了這裡。”

薩繆爾很清楚,意大利王國入侵阿比西尼亞和英國有本質不同,英國人只是爲了霸權,意大利則是單純對“敵人”進行亡國滅種活動,把土地騰空,養活意大利本土。

意大利王國接下來每一步都必須設計好,不能讓阿比西尼亞帝國發現自己的真實意圖,要保證阿比西尼亞帝國一直分裂,無法團結在一起,這樣意大利王國才能對阿比西尼亞帝國的勢力各個擊破。

第461章 弗里德里希第965章 德國人的震撼第650章 牛糞經濟第1218章 佔領扎林蓋第482章 波斯尼亞第1218章 佔領扎林蓋第1034章 汽車之都第824章 機械化和開荒第174章 食品產業獨立第231章第825章 不同抉擇第122章 北境開發第46章 船隊第937章 戰爭倒計時第468章 西南非洲第883章 全面東非化第638章 利益交換第960章 開闢新市場第1046章 毅力號戰列艦第1098章 造船業影響第712章 鐵路所見第887章 北方八市第197章 建議第1057章 軍火生意先行第1328章 “阿奸”賽義德第628章 引入外資第828章 奧蘭治人口危機第805章 漫天要價,就地還錢第263章 放長線釣大魚第1176章 萊茵帝國東征第819章 1890年人口第527章 東英(印)貿易第1141章 學習第43章 行政區劃第978章 後續影響第1196章 達累斯薩拉姆市鍊鋁廠第311章 意大利王國的想法第770章 安哥拉遺產繼承第385章 煽動第911章 工業基礎的重要性第1330章 選定地點第973章 籌備第1228章 內陸水運貝爾港第1002章 人人如龍第1095章 《東,英和解條約》第1180章 東華商業聯盟第252章 戰爭爆發第842章 優勢互補第999章 新制鹼工藝第13章 國際調停第880章 安哥拉農業第963章 合作想法第427章 赫爾曼親王號第1167章 工程奇蹟第702章 東非的“政治資產”第917章 東,法邊境衝突第692章 差距懸殊第920章 圖謀棉蘭老島第391章 羊入虎口第308章 滲透第874章 推銷移民地第1153章 雷霆手段第943章 馬尼拉灣海戰第1320章 東非軍改第115章 聖誕節後第840章第582章 地理分界第858章 蔫壞的英國佬第36章 濱海區第337章 美利堅老鄉第474章 討論第9章 接觸戰第942章 宣戰第1071章 計劃尾聲第1128章 開端第733章 四面楚歌第615章 交流電第1335章 初級工業強國第138章 第一百三十六 那基瓦力湖戰役第311章 意大利王國的想法第859章 登陸,被俘,遣返第231章第454章 軍演第112章 人口和農業第202章 收攏軍權第842章 優勢互補第472章 備戰第1220章 萊茵人第205章 別說沒給你機會啊!第194章 迎接第1330章 選定地點第914章 他鄉故知第918章 《東,法領土確認協議》第59章 桑給巴爾宮廷政變第844章 魯道夫第25章 軍事工業初級門票第593章 巴爾特庫姆造船廠第344章 印度洋之都達累斯薩拉姆第772章 心態第211章 “口袋”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