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窮兵黷武

安德:“在來東非前,我就託人向洋商請教過,他們說歐洲諸國相互征伐,戰爭不休,尤其是德意志地區,衆國林立,極爲好戰,而普魯士又是其中最爲窮兵黷武的一個,聽聞其歷史上有個“士兵國王”,其他君主也多是如此,就比如現在的威廉一世,在位期間就先對北方鄰居丹麥王國發動戰爭,現在更是和法蘭西爭雄,不知最終鹿死誰手。”

李格:“這普魯士,聽起來好像和暴秦有些相似啊!不行仁政,恐將二世而亡!”

安德:“世嚴兄!慎言,我們如今所在東非王國可就和這個普魯士有所淵源,萬一被有心之人聽了去可就麻煩了!”

李格:“這是何故?”

“你可能以爲所謂東非王國和普魯士扯不上關係,實際上他們是一家人,這東非王國的康斯坦丁國王原來就是普魯士王室的親王,他們都是普魯士王族。”

李格:“原來如此,不過一個在歐羅巴,一個在阿非利加,兩國之間聯繫上恐怕不是多麼親密,一兩代還好,以後可就難說了。”

李格的意思就是東非王國和普魯士的關係就如兄弟分家,別管現在怎麼樣,未來都是各過各的。

安德:“話雖如此,可兩國的制度人文可能是最相似的,這普魯士窮兵黷武,東非王國恐怕也是不遑多讓。”

李格:“只有親自到了東非才知道傳言並不是假的,而是客觀描述,所謂國雖大,好戰必亡,東非一蕞爾小國,卻處處能見到軍人,這樣的國家,民衆生活一定是不幸的。”

安德搖搖頭道:“世嚴兄,恐怕你說的有些絕對了,國雖大,好戰必亡,但是後面還有一句天下雖安,忘戰必危,如今我們遠東面臨的不正是後一種困境麼?再說了,事無絕對,我們不能因爲一個國家軍人多,就說是錯誤的。”

李格:“這可是老祖宗傳下來的經驗!”

安德:“普魯士這個國家,地理位置過於危險,如果不全民皆兵,那隨時都有滅國風險,西方夷人又都不修德行,所謂春秋無義戰,目前歐羅巴諸國就停留在我們幾千年前的狀態,所以普魯士現在的方式對於他來說可能是最好的。”

李格:“那東非也和普魯士一樣麼?普魯士處在四戰之地,東非王國應該不太可能吧!所謂逐鹿中原,那是四方想要擴張都要取得中原,畢竟誰也繞不開中間的地方,這東非王國聽名字就知道是處在阿非利加洲的東部,很明顯不是四戰之地,有必要維持那麼多軍隊!”

安德:“你說,有沒有一種可能,這個東非王國是入侵的一方,所以軍隊數量多,伱看,康斯坦丁國王來自普魯士,而我們古籍上記載此處是古代崑崙奴的地盤,前朝鄭和曾到訪此地,可是你我昨天在達市見過多少崑崙奴?”

李格:“這……好像還真沒有多少。”

安德:“就是如此,而且這東非王國還在我們東方招募移民,那你說東非王國如何養活這麼多移民?”

李格:“肯定要有足夠多的糧食。”

安德:“這就對了,糧食不可能憑空變出來,而是從土裡長出來,而這土是在土地上,那康斯坦丁一個歐羅巴人,他哪來的土地?”

李格:“你是說,搶過來的!”

安德:“難道不是麼!總不可能是土著把他請過來的,所以這個東非王國的軍隊是用來幹什麼的,不言而喻。”

李格:“真蠻夷也!”

此時維也納的恩斯特打了個噴嚏:“誰在說我壞話!”

安德:“普魯士四周皆是強國,而東非王國周圍可不存在什麼強大國家,所以德意志人到了東非,其軍隊就不是用來自保的,而是用來搶土地的。按照西洋人的說法,世界分爲五大洲,我們天朝國土如此龐大,卻也僅僅是亞細亞洲上的一個國家,那阿非利加洲想來也是不小,所以東非王國的狼子野心也就暴露無遺,或者說毫不掩飾。”

李格:“嗯,有道理,不過東非到底有多少軍隊,人口有多少,面積有多大,其周邊是否有類似政權,畢竟不可能只有康斯坦丁一個聰明人,其他西洋國家應該也會對阿非利加洲感興趣吧!”

安德:“不好說,這些東西我們怎麼可能接觸到,我們也僅僅是通過達市來管中窺豹罷了,這些數據,除非東非王國願意告訴別人,我想應該沒有哪國政府會這麼蠢,要我是東非王國政府,那肯定不會交待這些數據悶聲大財。至於東非周邊是否有類似政權,那肯定是有的,海對岸就有個桑給巴爾蘇丹國,在船上時聽水手們說過,這東非王國就是從其手裡搶走了其大陸部分國土。”

李格猜測到:“還有大不列顛,我想大不列顛國應該也有人在阿非利加有領土的,他們不是號稱日不落麼,所以應該在非洲有不少殖民地,還有法蘭西大概也是如此。”

透過達累斯薩拉姆市的繁榮,李格二人可不相信其他殖民者會放着這麼好的地方視而不見。

安德:“也許這也是東非王國拼命擴軍的原因,英法是世界強國,要真是來非洲競爭,東非拿什麼抵抗,只能靠全民皆兵這個方式,站穩腳跟。”

顯然兩人誤解了東非,把移民當成東非軍隊,東非軍隊雖然多,可也沒有那麼誇張,畢竟七百多萬平方公里的國土,確實有這方面需要。

第46章 船隊第1069章 德國討論第569章 以下犯上第1137章 領土交易第31章 部落衝突第1117章 輿論第186章 “三線”計劃第1178章 萊茵市弊端第228章 留學生第723章 東非的戰略目標第141章 中亞馬匪第888章 萊茵市選址第780章 追蹤第99章 岸防炮第1177章 東非的“老朋友”第211章 “口袋”計劃第1183章 撒哈拉鐵路第517章 過剩第224章 國王瀑布第414章 新漢堡港第629章 教育第958章 巴拉圭第1190章 南方國家盛會第673章 象牙第1333章 1919年第856章 最後的準備第968章 分歧第307章 德國誕生第1121章 康斯坦丁離世第688章 巡邏兵第81章 煤礦第746章 士氣可用第835章 大鐵路藍圖第181章 武裝使團第1224章 收網第118章 啤酒館聚會第278章 三千多公里第818章 馬普托鐵路第1276章 酒精第249章 熱度第405章 運河背後第810章 海岸線第333章 三角聯盟第275章 南部界限第1309章 領土置換第42章 移民熱潮第815章 馬達加斯加島軍事管控區第440章 太美麗了,維也納!第1168章 法國前線第1038章 資源城市問題第462章 由德國引發的危機:狼來了!第970章 世界第四第464章 勸說第947章 全洲黑人人口第1065章 黑人天堂第940章 遷都工作開啓第1113章 大借款第1182章 中間商第475章 出手第933章 法國主導第1177章 東非的“老朋友”第647章 準備第945章 空軍第1319章 擴軍話題第1243章 東非自導自演第1228章 內陸水運貝爾港第507章 兩頭通吃第269章 大津巴布韋遺址第70章 蒙巴薩第706章 東阿外交關係升級第326章 “中央運河”工程第411章 斐迪南海軍學院第1266章 富瓦河水庫第167章 文化滅絕第1339章 相互吹捧第86章 咖啡第570章 投降!第1057章 軍火生意先行第244章 轉敗爲“勝”第1086章 以法國爲底線第591章 歸途第874章 推銷移民地第812章 驅趕葡萄牙人第1350章 達成一致第1213章 三五計劃成績第526章 文明燈塔第218章 跑歪的會議第611章 打入內部第872章 棉花擴產第635章 第三百三十六 五萬以內第610章 軍事顧問團第727章 艦隊第448章 1874年行政區劃第702章 東非的“政治資產”第90章 新行政區劃(彩蛋章地圖供參考)第114章 東非的聖誕節第26章 遠道而來的人們第961章 危與機第587章 東美“西進運動”第784章 自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