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5章 奧蘭治人起義

布隆方丹的奧蘭治人好說話,但是並不意味着鄉村的奧蘭治人和城市裡一樣。

因爲奧蘭治自由邦和原德蘭士瓦共和國經濟相似度差不多的原因,大多數奧蘭治自由邦人生活在鄉村。

而鄉村的奧蘭治人又各個依附在大地主之下,所以鄉村的奧蘭治人並不比城市好管理,而且因爲上次突然涌入的德蘭士瓦人數量很多,又進一步壯大了德蘭士瓦鄉村的力量。

而德蘭士瓦臨時政府同時看上了奧蘭治鄉村,其爪牙,德蘭士瓦復國軍開始了“下鄉”。

在布隆方丹等城鎮,德蘭士瓦復國軍還比較容易得手,但是出了城,他們就碰上了硬釘子。

布隆方丹西部的博斯蘭德村。

一隊德蘭士瓦復國軍騎兵,試圖進入博斯蘭德村進行徵稅活動。

“什麼!徵稅?”博斯蘭德村的村長卡里姆有些好笑的看着這羣惡客。

“卡里姆村長,這是布隆方丹總督府的命令,所以還希望你能理解政府的難處。”

在卡里姆面前,這些德蘭士瓦復國軍軍人並不敢囂張,因爲卡里姆旁邊有二三十人拿着武器對他們虎視眈眈。

“這可真是笑話,我在奧蘭治生活了這麼多年,就從來沒有交過稅,你們還是第一批敢在我手裡要錢的人。”

卡里姆並不是開玩笑,兩個布爾人國家,就和之前的美國一樣,根本沒有收稅部門,所以卡里姆爺爺輩就沒交過稅。

“現在時代變了,卡里姆村長,以前奧蘭治是我們布爾人統治,現在大家都在英國人統治之下,自然法律和其他方面也照着英國來!所以你不能拿老一套傳統來看現在。”

“呸,當初老子就不同意什麼併入開普敦,我們奧蘭治自由邦完全是被一羣膽小鬼出賣了,現在果然,英國人翻臉了,我告訴伱們,什麼所謂稅收一毛錢沒有。”卡里姆硬氣的說道。

“卡里姆村長,我勸你還是老老實實把錢連了爲好,英國人的實力可比我們布爾人強多了!”

“呵呵,英國人確實強,可那要看他們在哪個位置,本來奧蘭治自由邦完全可以掌握更多的自主權,要不是你們這些德蘭士瓦人爲虎作倀,心甘情願的做英國人的狗,哪有現在這麼多麻煩!”

“隊長!”

果然在卡里姆的嘲諷下,有復國軍士兵很是惱怒,因爲復國軍絕大多數都是德蘭士瓦人,所以他們看向自己的隊長,希望能給眼前這個老不死的奧蘭治人一個教訓。

但是復國軍隊長並沒有這麼做,奧蘭治自由邦民間力量並不差,尤其是鄉村,有自己的自發組成的武裝力量,他手下就十幾號人,所以並不想現在就和卡里姆這個老傢伙翻臉。

如果現在翻臉,那自己一行人恐怕今天就沒了,先不提卡里姆身邊二三十人的民兵,他們還能繼續從村子裡叫人,要是被圍住,那今天自己肯定是沒有好果子吃。

這就是全民皆兵制度的好處,而當初東非之所以能輕易拿下德蘭士瓦共和國,完全是憑藉人數優勢取得的。

東非單單是軍隊數量,就快趕上德蘭士瓦共和國全國四分之一人口了,而且上來就沒有手下留情,給德蘭士瓦共和國準備時間,所以德蘭士瓦共和國自然無力應對。現在卡里姆應對復國軍的情況完全不同,復國軍又經過三個月的擴充,現在也才勉強達到六千多人規模。

而奧蘭治自由邦的村落不在少數,卡里姆所在的博斯蘭德村就是其中之一,這些村落大多都以奧蘭治人爲主,而德蘭士瓦人更多是城鎮和礦山,所以能取得英國人的信任,用來制衡奧蘭治人。

在城市,英國人拉偏架,所以德蘭士瓦人可以胡作非爲,而鄉村就是另一番景象,甚至奧蘭治人早就不滿英國人的區別對待,鄉村之間正在進行串聯,想要把英國人連同他們的走狗趕出奧蘭治自由邦去。

所以卡里姆接着叫囂道:“哼,你們這些德蘭士瓦人,還想收稅,真是活膩了,老老實實在布隆方丹待着多舒服,別以爲手裡的有武器就可以爲非作歹,下次再敢來博斯蘭德村,我一定讓你們見見血。”

“好,很好,卡里姆村長,看來你已經做出了選擇,希望你不會爲今天的話感到後悔,我們走!”德蘭士瓦復國軍的隊長不得不下令撤退。

然後這一支復國軍小隊趾高氣昂的進村,現在又只能灰溜溜的撤回布隆方丹,當然,他們並不在意,回去向政府彙報,然後再來找博斯蘭德村的麻煩。

不僅僅是博斯蘭德村,今天布隆方丹周邊,很多村落都上演了這一幕,只不過各個村子的選擇不同,有的像卡里姆一樣硬氣,有的則因爲還是招來布隆方丹城內大軍圍剿,所以選擇忍氣吞聲,還有一些村落髮生了流血事件,但是吃虧的主要是德蘭士瓦復國軍。

而卡里姆也不會坐以待斃,今天得罪了布隆方丹城內的復國軍,所以他們這些奧蘭治人開始了全國大串聯。

奧蘭治人各地的大地主們開始互通書信,包括城市內早已經被德蘭士瓦人架空的原奧蘭治統治者也開始蠢蠢欲動,準備配合鄉村的行動,重新奪回布隆方丹等城市的控制權。

1881年2月28日。

不甘心被奪權的奧蘭治布隆方丹城市議員和奧蘭治市民率先打響了推翻英國人和德蘭士瓦人聯合暴政的第一槍。

憤怒的奧蘭治人衝擊警察局,兵營,以及傀儡議會政府,還有德蘭士瓦臨時政府。

奧蘭治人對德蘭士瓦人和英國人進行了洗劫,但是很快,在德蘭士瓦復國軍的鎮壓下,奧蘭治人的反抗宣佈失敗,德蘭士瓦臨時政府接管布隆方丹,並且對城內的奧蘭治人以牙還牙,許多參與暴亂的奧蘭治人被處死。

3月,奧蘭治各地鄉村,宣佈成立新的奧蘭治自由邦政府,並且把英國人和德蘭士瓦人定義爲侵略者,雙方正式形成對峙。

開普敦政府則給予德蘭士瓦共和國支持,對奧蘭治人進行圍剿,並許諾鎮壓叛亂後,把奧蘭治人的部分土地贈予德蘭士瓦共和國。

東非也接到了奧蘭治自由邦爆發內戰的消息,除了國防安全局的情報外,還有奧蘭治人新政府派人越過邊境向東非求助的原因。

面對這種突發情況,東非政府也必須馬上做出決定,是否支持奧蘭治人,且怎樣支持奧蘭治人,東非又能獲取哪些利益。

從邊境到東非中央政府有電報傳信,所以在3月12日東非政府就獲得了消息,而此時奧蘭治人已經和英德(蘭士瓦)聯軍發生好幾次交火。

奧蘭治人雖然佔地利優勢,但是物資和軍火消耗很快,若無外部支持,很難和英德聯軍對抗。

第996章 西部人口預期第229章 開足馬力第1284章 法國人的家底第200章 分裂第71章 海底電纜第1008章 分析第984章 一五計劃之鋼鐵產業第975章 外交風雲第878章 無線電第926章 機耕路第510章 給英國找點事做第1329章 兇名在外的劊子手第5章 火熱的製造業第495章 準備反攻第561章 海軍抵達第106章 《東非與莫桑比克互不侵犯條約》第698章 魚餌第70章 蒙巴薩第937章 戰爭倒計時第111章 第一百一十像 文明論第804章 獅子大開口第257章 雙方算計第1318章 歐洲形勢第1120章 巴爾幹戰爭爆發第365章 詐騙式移民第942章 宣戰第1000章 兩條腿走路第547章 登陸第488章 情報戰第825章 不同抉擇第201章 走馬上任第926章 機耕路第1076章 南洋勸業會第98章 遊歷第1109章 四國會議第694章 訛詐第151章 在法國第1000章 兩條腿走路第779章 登陸成功第858章 蔫壞的英國佬第1251章 二手艦隊第282章 “進步”的桑給巴爾蘇丹國第752章 軟柿子第525章 血清第1038章 資源城市問題第894章 能源格局第172章 擴張和移民問題第1380章 前線戰場第103章 “大殺器”第819章 1890年人口第1197章 老天爺賞飯吃第513章 抉擇第1230章 水權第972章 新興產業強國第1294章 俄國變天第166章 招聘廣告第888章 萊茵市選址第758章 331師第614章 尼古拉特斯拉第1336章 鐵路強國第924章 海洋第898章 太特市第1108章 比利時人的震撼第164章 肉類第881章 經濟作物機械化的可行性第769章 籌碼第823章 西海岸開發第270章 忠心愛國的威尼斯商人第1111章 佈局遠東第187章 勸說第1235章 難以預料的發展第460章 衝突第703章 有軌電車和東非電力發展機遇第1329章 兇名在外的劊子手第882章 出口第1000章 兩條腿走路第195章 拜訪第311章 意大利王國的想法第282章 “進步”的桑給巴爾蘇丹國第384章 臨危受命第1171章 新達爾馬提亞王國第872章 棉花擴產第117章 天倫之樂第936章 軍售第652章 經濟收入第237章 小了,格局小了。第28章 “圈地運動”第313章 盜版“斯圖加特”第981章 捷徑第1368章 魯道夫的人口計劃第721章 1885型重機槍第941章 “萊茵帝國”第907章 三通政策第446章 災情第948章 奪取馬尼拉第1337章 麥哲倫海峽第1279章 溫斯頓的計劃第819章 1890年人口第4章 萬事開頭難第308章 滲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