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6章 連擊

bookmark

於洪武的軍隊之所以能得到攻城演武第一名,關鍵就是他有絕活,他手下有一支一百五十人的竿軍,由五十名進攻士兵和百名撐竿手組成,利用竹竿攀爬上城,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將五十名士兵送上城頭,很多時候,守軍明明知道他有這樣一支軍隊,但依舊防不勝防。

關鍵就在於光送上城樓還不夠,還要有強大的戰鬥力,能支撐住敵軍反撲,掩護主力軍殺上城頭,所以五十名進攻士兵從數萬士兵中挑選出來,精瘦、勇猛,武藝高強,像五十隻豹子,個個能以一敵十。

此時,距離關城兩百步外,三千名宋軍士兵注視着黑黝黝的關城,天公做美,沒有月色和星光,烏雲底垂,關隘上漆黑一片,但最東面掛着一盞燈籠,就彷彿懸在半空,在黑夜中格外刺眼。

燈籠當然並不是半懸在空中,而是掛在烽燧的煙囪上,使於洪武看清了烽燧的大概輪廓,漆黑的夜晚使於洪武改變了作戰計劃,他們不用走懸崖,而是直接上城,緊靠烽燧一頭上城,利用時間差奪取烽燧和城牆。

但時間已不容他們再猶豫,於洪武低喝一聲,“上!”

一百五十名竿兵爬起身,在關城東面疾速飛奔,後面三千士兵也迅速向關城靠攏。

夜色深沉,一百五十人已漸漸靠近了城牆,此時他們距離城牆還有三十餘步,已經準備就緒。

他們用的竹竿並非普通竹竿,長約四丈,非常堅韌,不易折斷,進攻士兵抱着竹竿在前面,腰佩戰刀,後背盾牌和一支精鋼短矛,兩名撐竿士兵站在後面,長得身材高大,強壯無比,他們不需要太高強的高強,但需要超越普通人的體重和力量,能支撐住士兵上城,在上城階段,兩名撐竿者纔是重中之重,

他們已經訓練了數千次,早已配合得熟練默契,這時,城頭上幾名巡哨士兵去了西面,機會來了,爲首指揮使低喊一聲,一百五十名士兵同時奔跑起來。

五十名進攻者奔至城下,一躍而起,在城牆上疾奔,後面的百名撐竿者緊握長竿向前奔跑,上城只是一瞬間的事情,五十名進攻者已經奔到城頭,在長竿奮力支撐下,他們紛紛躍上了城頭。

城頭上,近百名士兵正裹着毯子靠牆而睡,誰都沒有想到死神從天而降,殺戮驟然而來,很多人還沒有醒來,便被精鋼短矛瞬間刺穿了咽喉,當場斃命,城頭上恐慌地騷動起來。

另外還有十名士兵是負責解決烽燧,烽燧靠山體而建,高兩層,頂層有火油和柴堆,六名士兵架起了兩座人梯,另外四人攀着人梯跳上了屋頂,將火油和柴堆扔下城牆,其餘六人則殺進烽燧內,裡面熟睡中的五名士兵還沒有醒來,便被殺死在夢中。

百名撐竿士兵已經放下了竹竿,利用上面拋下的十座繩梯迅速攀爬上城,他們的任務是奪取並開啓城門。

就在一百五十名士兵上城的同時,三千士兵也奔跑起來,城頭已經被完全控制,城門吱吱嘎嘎被拉開,三千士兵洶涌地殺進關城內

這時,五十名進攻士兵已經不見了,他們在一名投降士兵的帶領下,沿着一條小路向山頂攀去,數裡外的山頂上還有一座烽燧,這座烽燧距離關城太遠,聽不見關城內喊殺聲,但能看見關城上的烽燧火光。

不僅如此,山頂上烽燧還能清晰看見黃河上的情形,如果幾百艘戰船在天亮後渡河殺來,烽燧上的守軍也能看見,會立刻點燃烽火,通知南面十里外的另一座烽燧。

而南面的烽燧雖然看不到孟津關的烽火,也看不到黃河上的情況,但它能看到洛陽城,它的任務就是通知洛陽城。

三座烽燧便構成了北邙山的警報體系,敵軍從北面黃河進攻,洛陽就會立刻得到消息。

此時已快到五更時分,黃河北岸的兩萬騎兵開始率先登船,騎兵們牽着戰馬一個接一個上了船隻,他們的任務也非常緊張,要連續渡河兩次,第一次要渡過兩萬騎兵,這兩萬騎兵將直接殺向洛陽城,如果能直接殺進城內,當然最好,如果殺不進城內,也可以殺奔新安縣,截斷新安縣一萬守軍的退路。

這就是楊再興的最佳方案,這個方案的最大特點就是快,但對進攻士兵的要求也非常高,必須環環相扣,一環失敗就得不到最好的戰果。

率領兩萬騎兵的主將正是李慕清,另一名統制大將是李復興,他將率兩萬軍隊攻打虎牢關,最後由呼延雷率一萬軍扼守偃師和孟津關。

“不知對面的情況怎麼樣,有沒有奪取孟津關?”大將李復興沉聲問道。

李慕清望着黑沉沉的對岸,緩緩道:“於洪武應該可以,連殿下都對他有信心,我們更應該相信他。”

“其實拿下孟津關我也認爲問題不大,關鍵是烽燧,我們應該做好最壞打算。”

李慕清笑了起來,“不過就是少殲滅一萬人而已,關鍵是你,奪取虎牢關,截斷金兵的西援之道,這纔是此戰的重點。”

“我也相信自己能成功!”

這時,一名士兵跑來稟報:“啓稟統制,兩萬騎兵已全部上船。”

李慕清點點頭,對李復興笑道:“那我就先走一步!”

“祝將軍馬到成功!”

李慕清帶着十幾名親兵催馬上了第一艘大船,船隻收起船板,十幾名船伕搖動大型船櫓,船隻開始緩緩向對岸駛去。

指揮使劉真率領五十名士兵已經到了山頂,山頂上怪石嶙峋,長滿了雜草和荊棘,烽燧就在百步外,清晰可見,前面卻沒有路了,是一條兩丈寬,十幾丈深的溝壑,溝壑上原本有一塊很寬的長木板,可以直接充當小橋,但被守烽燧的士兵抽到對面去了,每隔三天過來送一次補給,他們纔會把木板推過來,也算是最後一道防禦。

而山頂上找不到一棵樹,所以需要從山下攜帶木板或者梯子上來,但中途要攀爬懸崖,談何容易。

負責帶路的降卒已經事先告訴了他們,但五十名西軍士兵並沒有把這個困難放在心上。

這個小困難確實難不倒西軍士兵,爲首指揮使劉真令道:“用鉤爪!”

一名士兵將繩索甩過去,繩索上的三爪鐵鉤鉤住了對面一塊大石,士兵們將繩索緊緊拉住,一名士兵靈活得像猴子一樣,攀着繩子迅速爬過了溝壑,木板被守軍擡進了烽燧,只能繼續依靠繩索。

這名士兵便將兩股繩索牢牢系在一塊大石上,對面的士兵便一個接一個爬過來了。

“將軍,那邊有兩座大帳,每個大帳各住二十人,烽燧裡面只有三五人左右,但要當心他們點燃大帳,效果也是一樣。”

既然是降卒,那他也是西軍一員,這名降卒轉換角色很快,已經把自己視爲西軍一員。

劉真點點頭,對一名都頭道:“王都頭率十名兄弟去對付烽燧,其餘弟兄跟隨我去對付大帳。

五十名士兵兵分兩路,向各自的目標摸去。

第837章 罷相第1319章 喜憂第1157章 全殲第四百六十三章 收割第1311章 崔家第五百二十四章 再攻第1454章 初談第四百七十章 糧盡第921章 加入第四十一章 狼兵第五百九十一章 博弈(十三)第五百四十一章 趁亂第877章 報復第二百三十章 回軍第1313章 傳信第1438章 新宮第889章 財源第八十九章 新將第1260章 妥協第五百一十三章 兄弟第六百八十八章 步兵第五百七十四章 腹黑第一百五十章 虎穴第二十九章 警訊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 北征第一百章 夜訪第一百七十六章 窮寇第879章 梳理第1124章 虛與第五十一章 決戰(上)第六百一十章 水殺第1071章 建議第六百章 情報第一百八十七章 屠堡第1437章 殺雞第1466章 補救第六百三十九章 爭奪(下)第1509章 安置第908章 滅亡第1313章 傳信第六百四十一章 開價第七百二十六章 燭道第1324章 要價第1117章 漢陽第二百一十四章 換俘第1314章 火攻第1360章 出兵第十章 人心第一百七十九章 提醒第1058章 夜襲第四百二十二章 求救第1393章 策劃第五百八十八章 博弈(十)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高麗(下)第四百五十一章 送信第四百六十六章 俘獲第七十一章 激辯(上)第1205章 任務第一百三十八章 屠場(中)第1234章 查漏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隱情第二百七十六章 脅迫第五百六十六章 警告第七百五十章 策劃第四百九十九章 風起第1516章 雍南第二百三十九章 月黑第二百九十四章 內應第979章 火攻第五百五十四章 戰機第六百四十五章 機密第四百四十章 暴亂第三百一十章 泄密第1180章 軍詢第五百三十二章 初攻(上)第899章 赤塘(下)第1498章 瑞兆第1225章 救急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 決策第1106章 小店第五百八十二章 博弈(四)第一百五十二章 交代第959章 鄭家第一百四十二章 奇兵第1382章 航道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 改國第1428章 驚訊第1443章 補給第1223章 歷城第1081章 反間第1329章 太學第925章 入甕第900章 党項第1094章 條件第四百一十六章 遷徙(上)第1483章 突襲第1265章 絕境第1047章 凱旋第一百四十章 突圍第一百七十八章 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