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八章 氐王,你已大禍臨頭

bookmark

一語落地,關平之言忽然令劉伽恍然大悟。

是呀,現在己軍被困於此,此消息必定會被曹軍大肆散播,羌人想必要不了幾日就會知曉他們目前的困境。

以關平的身份前去勸說實屬不智,白馬氐王饒是在親近漢軍,也會優先考慮響應己方究竟值不值。

此時間,劉伽對於關平的先見之明又是多了一絲敬佩,面上洋溢着崇敬之色,拱手道:“多謝少將軍解惑,伽受教了!”

五百餘騎士繼續幽寂的向白馬羌主營地行進着。

行進途中,關平面露思索之狀,又緩緩說着:“劉伽,待入羌營以後,你便迅速悄然前去摸清白馬羌內各部落的分佈情況或者拿到一副地圖。”

“諾!”

號令傳下,劉伽面色鄭重拱手接令道。

“此事切不可疏忽,些許我軍想要說動楊家父子出兵相助,少不得多費費腦子。”

眼見着關平如此鄭重其事的交待着,劉伽也瞬息之間警覺起來,牢牢將此事記在了心上。

時間一分一秒相過,漢軍騎士約莫距離白馬羌主營地約只有十餘里時,此時關平卻忽然眉宇緊皺,好似發生了戰事一般。

沉吟良久,才忽然揮刀厲聲道:“劉伽,這附近似有人影,你速速領一隊軍士悄然摸上去探查一番,將之全部捕獲,我估計這可能是羌人各部落的細作。”

“既然如此,我軍遠道而來也並未準備厚禮,就清除這滿山的羌人探子作爲見面禮吧。”

“羌人細作?”

說罷,劉伽鄭重接令,遂領了十餘卒棄了戰馬向各處山林間悄悄行去。

至於麾下部衆也隨後在關平的統領下向兩側的密林中隱藏起來,等候指令。

……

白馬羌由於地處隴西西南以及武都西部的丘陵地段上,這一處獨特的地形孕育着羌氐各部卒的生活。

在白馬氐王楊駒響應馬超兵敗以後,其麾下部族實力便大幅縮水,現如今這段丘陵上也承載着分裂後的三大部落。

位於丘陵左右兩端的則分別是強端氐人所部,以及符氏部落,正中間土地稍微肥沃的地段則是以楊駒父子控制的羌地。

白馬羌。

白馬氐王庭。

此時,大帳中一衆身着稍顯怪異的羌人服飾,看其裝束應是白馬羌的各級族長或者渠帥匯聚一堂,正在緊緊傾聽着會議內容。

上首王位處,一約莫年過四旬左右的中年羌人男子,頭仿造漢人裹綸巾,兩耳旁亦是鑲起數顆綠白色的寶珠,一看就知是貴人。

此人便是如今的白馬氐王楊駒。

“諸位,本王此次之所以召集汝等前來,乃是近日來強端所部頻頻躁動不已,廣遣細作日夜監視本王的王庭所在,其餘各部落同樣遭受着襲擾。”

“自兩年前強端此人勾結曹賊企圖謀白馬羌位時,便已經展現出野心勃勃的跡象,現其又有所動作,恐怕此次他所圖非虛。”

說完這些,楊駒面露嚴肅之狀,沉聲道:“故而本王才特意召見諸位前來共商對策,若強端當真敢率衆來襲吞併我部,應當採取怎樣的措施呢?”

此話剛落,下方一身材魁梧的部落族長接話說着:“王,雖然強端部現如今廣遣斥候分散於王庭四周,此舉已有不妥冒犯王之處,但好歹強端並未明目張膽來襲,我軍還是應當採取時刻防禦的態勢,不應出兵驅逐,以免矛盾進一步激化。”

片刻功夫,這位族長卻有些不想多生事端的心思,聽聞了此話反應不明顯,反而做出了一副和事佬之狀。

此語落罷,楊駒面上有些不悅,但還是忍耐了下來,只是冷眼斜了其一眼,繼續說着:“不知其餘諸位可否還有其他的意見呢?”

片刻功夫,又一員身長八尺有餘,但面上卻有些身性儒雅、隨和的羌渠拱手高聲道:“王,依小帥之意,強端此人早已是狼子野心之徒,其企圖篡位自立爲羌王的心思早已昭然若揭。”

“畢竟,早在當年此人爲了王位不惜違抗王的指令勾結曹賊企圖暗害王,這等人既然現在又開始有了新的動作那必然會有一系列周密計劃展開的。”

“而據小帥猜測,強端針對我部的計劃極有可能是暗中收集王庭的守備情況,好制定一舉突襲成功的計劃也!”

此話落定,這位羌渠又想了想,接着提議道:“王,當務之急下,我軍應當大肆派遣數波來使前往符氏部落探查一下,先看看符氏的態度如何是否有出兵相助強端共破我軍的想法。”

“在下已獻策完畢,還請王上定奪!”

這話落下,頓時便引來了帳中諸衆的紛紛側目。

耳聽着此人的提議,楊駒腦海裡迅速盤算了起來,良久才說着:“你的意思是若符氏部落無異於相助強端的話,那我軍便結交其心,一力將強端給剿滅?”

“王上所言正是,小帥確是此意。”

羌人渠帥拱手迴應着。

而此時楊駒卻望着帳中左側當先的一員年過二旬,身着華麗的服裝,眼見其眉宇間緊皺,面上露着絲絲憂愁之色,不由忍不住開口問着:“萬兒,你眉頭緊皺不已,可是覺得有何大事要發生?”

此話落下,楊千萬才逐漸醒悟過來,連忙拱手還禮道:“哦,父親是這樣的,如今強端所部的細作正潛藏於我部王庭四周……”

只說,就在楊千萬分析正精彩絕倫之際,王帳外卻是忽然一陣沉重的腳步聲匆匆響徹着,片刻後一位羌人侍衛奔進,急匆匆的拱手稟告着:“啓稟王上,王庭之外有一支身着漢軍軍服的騎士,約莫五百規模左右,現正抓捕着一隊羌人細作而來,爲首一漢將正高聲嚷嚷着要面見王上。”

“不知王上可否相見?”

此話一落,楊千萬話語被打斷本就心有火氣,此刻卻是怒火沖天,怒喝道:“見什麼見,沒見我部正商討着重大軍情嗎,王上哪有空前去處理漢人之事?”

話落,他頓了頓,語氣稍緩,又說道:“前年的漢中大戰,我部響應其軍卻付出瞭如此慘重的代價,還望父親此次不管漢軍來意如何,都要持着一副置之不理的態度。”

眼見着楊駒無迴應,羌人侍衛吞了吞口水不由小心翼翼道:“可……可漢將卻言,若氐王不見,則我部轉瞬間便將大禍臨頭也!”

“不知王上是否召見此漢將?”

此話一落,楊駒卻有些面露冷笑之意,隨即沉聲道:“大禍臨頭?”

“此漢將倒是有些有趣,既然如此,本王理當一見,見識一下他所說的大禍如何?”

說罷,楊駒便安排侍衛前去領漢將入內。

第十章 攻城第三百四十五章 關興逞威第九十三章 夜戰第二百三十七章 占城稻第八十二章 瞞天過海第一百六十五章 吳地震動第四十章 “自信”的夏侯楙第二百七十章 要上天?第一百四十一章 陣斬吳將第八十八章 三江口第三百七十六章 風起隴西第四百零七章 以少勝多第二百二十三章 論穿山甲的養成第一百九十章 陽謀第四百五十七章 大魏吳王,懼我關平否?第一百零四章 難道,你以爲只有你會算計?第三百二十六章 孟起,敢戰否?第二百二十二章 禦敵之策第二百四十九章 入蜀之議第二百二十五章 各有算計第二十四章 李基的逃生旅程第一百零八章 走公安第九十六章 爭執第一百二十五章 斷聯繫你二百二十章 士家的小算盤(求訂閱)第九十四章 血戰第一百九十五章 以鬥爭求和平第二百八十二章 賞識第一百二十章 襲漢津(第四更)第四百八十章 復出第四百五十七章 大魏吳王,懼我關平否?第一百零三章 算計第四百一十三章 遺策定關中第一百十九章 以城換子(第三更)第十六章 密謀第四百七十六章 遺言第四百六十七章 山越叛第五十一章 信件第四百七十章 南北對峙,天下二分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軍已至第四百零六章 石陽反擊戰第一百二十二章 夜訪第四百七十二章 江南防線第四百七十二章 江南防線第九十九章 白衣渡江第四百八十三章 克復中原第二百八十一章 挑釁第四百四十章 民心所向第七十六章 神醫第三百三十三章 出子午第四章 軍令狀第四百六十五章 扣押第二百八十三章第二百三十一章 吳人欺我刀劍不利乎第四百八十一章 卻月陣第二百三十二章 將軍第一百零八章 走公安第二百三十七章 占城稻第四百七十一章 下海第四百四十八章 桃園情第四百二十四章 臨危間誰可爲大漢奉獻也?第九十五章 搏戰,赤壁第二百零六章 分設州郡第一百二十章 襲漢津(第四更)第五十四章 作亂第三百十八章 戰前規劃第二百五十章 擺駕魏王宮第四百四十九章 永安託孤第四百三十四章 關平抑豪強第三百九十八章 匆匆三年第三百七十四章 就你也配與本將交手?第九十八章 鑿冰第二百三十四章 見招拆招第二百九十章 培養第八十八章 三江口第一百一十二章 呂蒙的打算第三百零八章 難民思歸第三百八十七章 覆滅之第一百七十四章 謀算第三章 古書激活第二百二十五章 各有算計第二百八十九章 天府之國第四十四章 匯合第四百三十三章 兵寇晉陽第三百三十八章 漢胡不兩立第二百三十四章 見招拆招第四百一十三章 遺策定關中第二百九十八章 定涼之謀第一百八十二章 睥睨萬軍第三百四十七章 請君入甕第二百七十四章 以爵抵罪第一百章 徐晃,行動了第一百零九章 公安之變第一百三十二章 定計第二百七十二章 刀神第一百零六章 關羽,不能殺第三百七十章 擊掌盟誓第二百七十六章 戴罪立功第一百十九章 以城換子(第三更)第三十九章 水賊內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