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解酋頭希晏進京

由於是加急信件,因此王厚數日後便收到了高俅手書。如今他乃是一方帥臣,自然不比當年蹉跎歲月,對於高俅這個舉薦者更是感恩戴德,但凡有事奏報朝廷則必先知會。此番接到手書,他的第一反應便是朝廷有所措置,及至展開觀看之後,他卻有些愣了。

西北軍中藩漢雜用乃是一貫的舊例,而高永年更是以麾下藩兵衆多積功累累而廣爲人知。這一次,高俅特地來信卻是爲了提醒他讓高永年防備那些羌人親兵,是不是太過小題大做了?儘管心裡很有些嘀咕,但他還是反反覆覆思索了幾遍,一想到多羅巴蹤跡全無和西夏的蠢蠢欲動,他再也不敢輕視這種可能,連忙派人去請童貫。

倘若說童貫最初擔任監軍的時候還只是離開大內禁中建功立業,那麼,一年多的仗打下來,他的野心便不可抑制地膨脹了開來。如果不是每次在封賞之外還會接到趙佶嚴厲的申飭,恐怕他早就直接插手軍政了。但是在現如今,他至少在面上仍保持着對王厚這個主帥的尊重,一聽得京中來信更是提起了十分精神。

“高永年在羌人之中頗有威望,麾下羌兵不少確實是事實,可是,他在西北打了這麼多年仗,始終沒有出過任何紕漏,高相是不是太過小心謹慎了?”無獨有偶,童貫和王厚的想法一模一樣,略一沉吟便笑道,“高相一定是在京城中聽到了什麼風聲,所以才提醒一聲罷了。既如此,王帥便遣人知會高永年一聲。讓他心裡有個數就夠了!”

王厚聽童貫如此說,正好合了自己的意見,想了想便立刻動筆寫成了一封急信。又命人送往鄯州給高永年。如今雖然西北戰雲密佈,但畢竟仍未殃及鄯州一帶。因此這主帥監軍兩人一忙活,便把這件事丟在了腦後。他們並不知道,僅僅是數月後,這讖語便險些成了現實。

雖然奉命押解谿賒羅撒,但接到了政事堂密令之後。姚平仲便捨棄了原本準備好的囚車,用了一輛堅固結實地馬車運送谿賒羅撒上京。他帶着百多人日夜兼程地趕路,沿途幾乎只在驛站中歇了三次。他和麾下軍士固然還能支撐得住,谿賒羅撒卻已經有些吃不消了。

自忖到了京城也是死路一條,谿賒羅撒這個在青唐呼風喚雨的羌族王子乾脆不肯吃飯不肯喝水,若不是姚平仲喝令人強行給他餵食灌水,恐怕早就死在了半路。饒是如此,一行人也足足用了十二天方纔趕到了京城。

由於谿賒羅撒屬於叛臣,因此既不歸刑部也不歸大理寺,姚平仲將人一解到京城。便有政事堂書吏帶着公文自去安置,也省卻了姚平仲一番麻煩。他乃是奉旨回京的武官,因此未得聖意不敢私自回家。只得于禁中之外等候,那一身戎裝頓時引得無數行人駐足,就連一些低品文官也不時投來好奇地目光。

“看,那個就是單騎拿獲青唐王子的少年將軍!”

“左右不過十六七歲嘛。真那麼了得?”

“那當然,人家可是山西姚家地人!”

“怪不得,關中二姚當初可是赫赫有名,果然是將門虎子!”

聽到耳邊各式各樣的議論,姚平仲頓時覺得心潮澎湃,暗暗握緊了拳頭。身爲姚家子弟,他既知道身上責任深重,又知道在外不能有半點舉止失當,因此這一年多在軍中可謂是奮力爭先,終於拿到了這麼一次大功。他一面在心中打點着待會面聖時的對答,一面想着家中情形,一時竟是呆了。

一個高高瘦瘦的內侍一溜煙地自禁中跑了出來,左右掃了一眼便直奔姚平仲而來:“可是姚指揮?”

姚平仲一個激靈回過神來,應聲答道:“正是末將!”

“原來你就是聖上一直記掛的那個少年將軍!”那高瘦內侍上下打量了姚平仲,突然笑道,“聖上在福寧殿召見你,只有高相一人在那,你用不着緊張,跟我來吧。”姚平仲見來人一團和氣不卑不亢,不由暗自點頭,連忙跟在了那人後面。一路走着,他便聽到那人不停地向自己說着宮中近況,顯然是在提點面聖時應該注意地地方,不免揣測起了其中奧妙。待到臨近福寧殿時,那人方纔轉過身來:“剛纔那些都是曲押班交待小人告訴姚指揮的,聖上最喜年少將軍,姚指揮少年得志,此番必定能得重用,小人便在此先恭賀了!”

對方突然這彎腰一禮頓時讓姚平仲措手不及,只是一愣,對方便又站直了身子,這一禮竟是生受了。記起祖父教導的不能隨意交結內臣,他只得淡淡地問了一句:“你叫什麼名字?”

“小人樑師成。”進得大殿後,他還在思考那個樑師成究竟在打什麼主意。及至下拜面君,他方纔把一應雜亂的情緒全都丟在了腦後,專心致志地應付起現在的場面來。果然,只是片刻,他便聽到頭頂上傳來了一陣爽朗的笑聲:“姚家果然是後繼有人,當日朕沒有看錯人,這樣的少年英才,不去戰陣上建功殺敵豈不是可惜了?起來吧,朕倒想看看這一年你有什麼長進!”

姚平仲依言起身擡頭,見御座上的天子官家正饒有興致地打量着自己,連忙低垂着頭不敢仰視。但只是這一眼,他便瞟見了一邊的高俅,心中頓時大定。

“不錯,人是瘦了些,但精氣神似乎與以前不同了!”趙佶滿意地點了點頭,突然朝着旁邊的高俅道,“不到十七歲便有這樣地成就着實難得,他既然已經在戰陣上立了功,朕倒有些不捨得再讓他冒這樣的風險了。伯章,不如直接編入捧日諸軍……”

“聖上此言差矣!”高俅見趙佶又犯了這老毛病,連忙笑着打斷道,“將門子弟正應該縱橫沙場建立功勳,姚君瑞也是在戰場上磨練了大半輩子方纔最後任了殿帥,聖上現在將他留在了京城,豈不是磨折了一員大將麼?”

“哈哈哈,伯章說的是,是朕想左了!”趙佶醒悟到自己失言,立刻遮掩了過去。”西北還有地是仗要打,當初神宗皇帝宿衛王恩也是憑一己之力在羌人之中豎不世威名,如今你也曾經充任朕的班直,不過十七歲便能在沙場建功,將來必定會爲朕寫下一段佳話!”

“聖上謬讚,臣愧不敢當。”姚平仲慌忙退後一步拜謝道,“臣蒙聖上欽點於西征軍中效力,自然應當殫精竭慮報效皇恩。”

“唔,好!”趙佶聞言更覺大悅,他如今自己都不過二十出頭,對於這些和自己年紀相近的人自然是好感多多,“你如今是馬軍營指揮使?”

“是——”

“先後兩次建功仍爲一營指揮是不是封賞太輕了?”

高俅知道這句話是問自己的,不由被噎得一愣。這還太輕,要知道,先前若不是王厚力薦,姚平仲最多得一個步軍指揮使便了不起了,哪裡會升得那麼快?可天子官家嫌慢,他也只好朝姚平仲丟了個眼色,這才欠身答道:“聖上,希晏兩次戰功共轉了六官,這已經是相當重地封賞了。他還年輕,聖上總不會讓他今後無可晉升吧?王處道兩次突出其功,朝中已經有人頗有微詞,聖上若是愛惜他,不妨等他再立奇功時封賞也不遲。”

趙佶這才釋然,當下又問了姚平仲軍中景況以及西北形勢,見其對答如流不免欣喜,最後便轉頭朝高俅道:“既然不便加官,他留在熙州也是閒置,畢竟那邊最近不會有什麼大戰事。伯章,你看呢?”

聽到趙佶的話,高俅突然心中一動,腦海中轉過了無數念頭。幾乎是頃刻之間,他便爲之前一直頭痛的問題想到了一個答案,此刻順勢建議道:“聖上既然這麼說,臣倒真的有一個好主意。聖上已經下令改鄯州爲西寧州,而那一帶雖經安撫,卻仍舊是羌人衆多。知西寧州高永年的麾下以劉仲武爲副,蕃漢混雜,比起蕃將來,漢將反而更少一些,不如將希晏補進去?”

“西寧州?”

聽到這三個字,趙佶和姚平仲同時思索了開來,一個在考慮是不是太危險,一個卻在掂量高俅的用意。最後,趙佶略有猶豫地點了點頭:

“那便照伯章的意見辦吧,不過,須得讓一個人和他同去。就是那個……上次那個和姚平仲一同作爲騎兵,並繳獲谿賒羅撒黃屋篩旗的於達,就是他了!”

皇帝御口一張便爲西寧州多了一千人,高俅頓時苦笑連連。不過想到不久之後那邊很可能會有大戰,他也懶得出言駁斥。多了兩營一千人也好,再加上還有劉仲武在高永年身邊看着,如果仔細些決不至於發生那種問題。對了,劉仲武……他似乎會有一個相當了不得的兒子,究竟叫什麼來着?天哪,自己爲什麼就沒有過目不忘的記憶……)

第7章 紛至沓來第6章 急中生智巧脫身第25章 防星變未雨綢繆第16章 雷霆大怒重發落第25章 防星變未雨綢繆第18章 訪密友才女問計第21章 舊主逝女真建國第5章 賀升遷雄心萬丈第38章 興學校各持己見第36章 談將帥痛陳時弊第40章 自古沙場埋忠骨第25章 偕使團奉旨回京第16章 佳兒佳婦佳偶成第39章 雙管齊下第32章 所謂江湖第24章 微服行驟聞噩耗第37章 柳暗花明第37章 三言兩語收名臣第14章 除夕紀事第35章 慰孟後官家疑心第15章 元旦大朝第38章 已是大限將到時第18章 說諸酋動之以利第31章 寶物無雙第33章 未雨綢繆第38章 動殺心高俅放權第39章 調兵將上下齊心第34章 公主府彗星突見第33章 狹路相逢第10章 病西施沉痾得解第11章 明算計暗度陳倉第9章 風波再起第28章 名將宗澤第28章 高嚴對酌謀靖國第40章 自古沙場埋忠骨第30章 一朝風雲突變起第22章 爲聖心各用機謀第39章 調兵將上下齊心第40章 謝幕亦是開幕曲第1章 已是窮途末路時第10章 和氣生財結四方第25章 偕使團奉旨回京第36章 一語驚人第14章 守株待兔擒正着第21章 舊主逝女真建國第12章 家有賢妻好兒女第3章 驚天秘聞平地現第36章 通訊息英娘求援第15章 兩虎相爭未必傷第12章 東風漸起人心拂第34章 賢內助指點迷津第32章 賀帝壽暗度陳倉第17章 風起朝堂第28章 高嚴對酌謀靖國第3章 一波未平一波起第13章 鷸蚌爭漁翁誰屬第39章 三人行之主心骨第40章 爲招納紛爭再起第39章 出重拳腥風血雨第36章 聞敗訊內外驚心第37章 蔡王府獄第20章 迎親前夕各奔忙第1章 病勢沉內外憂心第16章 懲治惡奴第27章 峰迴路轉第24章 聞絃歌不知雅意第2章 烏蒙王不請自到第25章 殿帥府官家臨奠第11章 姻緣天定佳偶成第39章 棄興州敗走西北第6章 陰差陽錯巧結緣第29章 驕貴胄各懷鬼胎第24章 弄虛作假第10章 以牙還牙後報來第8章 遊西湖各得其所第6章 蘇子由千里回京第39章 一朝人死如燈滅第7章 王府密謀第31章 李伯紀直言不諱第17章 因別情婚事生波第31章 入雲龍回京救場第16章 懲治惡奴第24章 聞絃歌不知雅意第14章 夏遼各有不解情第17章 兵分兩路各奔忙第2章 福寧殿官家說親第18章 御前交鋒第38章 縱敗將女真求和第33章 見嬌婿語重心長第21章 句句問心解籤人第35章 王府大變第10章 尋藉口官家教子第34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35章 王府大變第37章 獲賊首塵埃落定第7章 高郎道觀遇段郎第19章 似是相識故人來第10章 尋藉口官家教子第30章 巧舌如簧第9章 詢力士驚聞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