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講 創新能力:增強前進動力_八、營造良好的創新環境

八、營造良好的創新環境

人總是生活在一定的環境之中,對於培養創新能力來說,一個良好的環境尤其重要。建設一支高素質的創新型公務員隊伍,需要爲公務員的成長和創新能力的發揮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要創建和形成有利於創新活動的開展和進行,直至創新成果能順利和大量涌現的良好的氛圍。公務員創新存在較大風險,必須有一定的制度來解除公務員創新的後顧之憂,保障創新者的利益,否則就不會有人敢冒風險,敢去嘗試。儘管鼓勵創新者要“大膽去嘗試,大膽去闖”,但沒有相應的制度保證和提供良好氛圍,敢於在工作中嘗試創新的人將是寥寥無幾。因此要建立一套鼓勵創新的民主的政治氛圍,健全相應的法律法規,從制度上保證創新者的正當利益,逐步形成一種勇於創新,樂於創新的社會氛圍。有利於公務員創新的良好環境由以下幾個部分組成:

1.公平的競爭環境

社會發展的動力來自於競爭,創新的最根本動力也是源於創新,凡是有競爭,社會發展就迅速,創新就能不斷涌現。因爲通過激烈的競爭,能夠形成優勝劣汰的強大壓力,使人常有危機感,不能安於現狀,就會奮發有爲,努力創新。但競爭環境必須公平合理,讓競爭者遵循同一競爭規則,在大致平等的環境下進行競爭。這樣的競爭結果才具有可比性和說服力,纔是真正的優勝劣汰。

對於創新來說,公平的競爭環境尤爲重要,創新是突破前人、超越前人的事業,具有很大的風險性,本質上是一種競爭行爲,是對新事物的競爭和追求。公平的競爭環境能幫助創新者提供比較明確的預期,提供明確的競爭規則,有助於創新者樹立信心、樹立風險意識、樹立競爭觀念,敢於冒尖、敢於冒險、敢於開創前人沒有幹過的事業;公平的競爭環境有利於創新者排除非客觀因素,正確地總結經驗教訓,增強進一步抗拒風險的創新能力;公平的競爭環境能有效地保護創新者的利益,消除壟斷等不公平競爭行爲和邪惡勢力的干擾和破壞;公平的競爭環境有利於創新人才的培養和鍛鍊,使優秀人才在競爭中脫穎而出,實現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的目的。

2.民主的政治氛圍

民主的政治氛圍,是指在一個集體或政治組織中,每個成員都有自由探索新領域的權利,都有自由發表新見解的權利,都有進行平等競爭的機會。在這種集體氣氛中,每個成員既能爲組織的共同目標而努力,又可以發展個人獨特的興趣和才能。

在民主的政治氛圍中,集體的意志不承認絕對的權威,而是允許各種不同觀點自我論證;允許每個成員自由地提出自己的新思想,哪怕是公認不好的思想;鼓勵每個成員進行最大膽的聯想。這樣,在集體活動中就會不斷地有新思想的碰撞,有不同觀點的交叉滲透,就會不斷有突破,有創新。民主的政治氛圍下的集體能夠激發每個成員的參與意識和競爭意識,而不是用多數人的意志去壓制少數人的意見,不是用領導人的意志去打擊被領導者的觀點。這樣,也就能夠有效地喚起每個成員進行創新的主人翁感,能夠充分地調動每個成員的創新積極性,爲集體創新事業的成功奠定堅實的基礎。民主政治氛圍能保護創新者的利益,能給創新者以寬鬆的環境,鼓勵創新者敢想敢說敢幹,敢於探索嘗試。即使失敗了,在民主的政治環境下也能得到理解和寬容,因爲它是創新中的正常現象,是有益於整個創新和社會進步的。

民主的政治氛圍主要是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的政治法律制度、組織、設施和觀念、理論以及社會政治氛圍,其中對創新影響比較直接和重大的是民主的政治體制和政府制定的有利於創新的方針政策。前者稱之爲民主的制度環境,後者爲鼓勵創新的政策環境。對於公務員來說,民主的政治氛圍主要是爲廣大公務員提供一個暢所欲言的客觀環境,鼓勵和支持發表不同意見和不同行動方案的組織環境。

3.自由的文化環境

文化環境,是創新的各種精神條件的總和,主要有教育、科技、文學藝術、道德、宗教、哲學、民族心理、傳統習俗、社會風氣等。其中對創新影響最大和最直接的是科技文化。科技是創新的直接手段,是創新的起碼條件,現代公務員掌握必備的科技知識,能夠運用現代的科技手段,是從事創新的基本條件。不僅如此,文學藝術、道德、宗教、哲學、民族心理、傳統習慣、社會風氣、組織文化等,對創新也有着重要的影響,具有潛移默化的作用

,不容忽視。特別是組織文化,對創新的影響是直接的。積極的組織文化,能使人精神振奮、樂觀積極、勤勞樸實、道德高尚、勇於開拓、勇於創新;消極的組織文化,導致組織消極渙散,成員不思進取,悲觀消極,無心開拓,無心創新。

有利於創新的文化環境必然是自由的環境,需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組織的創新受社會和時代大環境的制約,這就要在全社會創造一個自由的社會環境,在這個大前提下,創新是自由的,自由的想象、自由的思維、自由的意識和自由的活動合在一起形成一種自由的文化環境,人人都敢想敢說敢幹,創新的成果成倍地增加,社會也因此而大爲進步。因此,我們要努力營造一個有利於創新的自由的文化氛圍,形成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局面。

此外,自由文化很重要的方面是要有寬容的社會環境和風氣。愛因斯坦說:“寬容意味着尊重別人的無論哪種可能有的信念。”寬容要求對人尊重。尊重並不等於支持或者同意,但也決非漠不關心,而是能夠理解、諒解和有所追索。寬容也要求有信念。信念是經過獨立思考後的產物。信念是多種多樣的,不同的信念都應該受到尊重。寬容的氛圍能夠保障和促進人們的創新活動,原因有二:一是人們發現和掌握的真理總是相對的、暫時的,不可能有誰發現和掌握了全部的真理。真理總是要繼續向前發展的。歷史事實反覆證明,多種觀點的自由討論,多種方案的並存和競爭,是正確決策和創新的最好途徑。寬容的氛圍正是爲實現這種自由討論和平等競爭提供了社會心理上的保證。二是每個人創新個性的發展和優化需要寬容的社會風氣和組織氛圍。越是具有創新能力的人,越是有自己獨特的個性表現形式。他們不會隨波逐流,不會輕附衆議,而是常常違反慣例,被人們側目而視。倘若沒有一種寬容的社會風氣和組織氛圍保護這些人張揚自己的創新個性,他們的創新力也就必然會枯萎和泯滅。

4.健全的法治環境

創新是在一定社會條件下開展的帶有突破性的創造新事物或發現新規律的行爲,因爲它的突破性和開創性,它的存在和發展離不開法律保護,需要在一定的法律環境下才能保持正常的運行。一方面,創新不能是從事違犯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爲,違犯了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另一方面,創新總是對原有秩序的某種打破,是突破現有狀況的行爲,對於創新行爲不能隨意追究創新者的法律責任,扼殺創新行爲,要給創新者留有足夠的法律空間。否則會阻礙創新的進行,使社會秩序趨於凝固。這兩方面的要求使得法律要健全、客觀、公正,能正確區分正當和不正當的行爲,法律之於創新的意義非同一般。

創新之前和創新過程離不開法律的保護和監督,創新成果出來以後也需要健全的法律保護。法律對創新的監督和保護是全過程的。首先,創新者需要依靠法律提供安全穩定的社會秩序,通過法律保護創新者的生命和財產安全,在一個沒有安全保障的社會裡,創新會大受影響。其次,需要法律保護創新過程的順利進行。創新的物質、技術條件,信息傳輸、資金投入,技術開發、市場營銷等,無一不依賴法律的保護。最後,創新成果、創新者獲得的物質利益等也需要法制來保護。如知識產權保護法、專利法、發明法、合同法等都對保護創新成果有重大的作用。此外,創新人才的培養,創新成果的擴散和利用等,也需要健全的法律環境。因此,建立健全法制環境,養成人們依法辦事的良好習慣和社會氛圍是創新順利進行的基本要求。

廣大公務員是國家法律體系的執行者,肩負創造良好法律環境的社會使命,社會法律意識和法律觀念的培育,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公務員隊伍的法律素質。公務員要在工作中開展有效的創新,離不開對法律的遵守,廣大公務員應該學會在法律的規制和保護下,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既爲社會開創良好的創新法制氛圍,也要學會用法律武器維護和保護自己創新的正當權利,開創我國機關的創新工作新局面。

5.基本的經濟保障

社會的存在和發展是建立在一定的經濟基礎之上的,人們的一切社會活動都離不開一定的經濟基礎,創新是一種嘗試性的活動,存在較大的風險,在很多時候需要很大的投入,創新活動需要一定的物質對象、物質能源、物質手段,需要一定的基礎設施,這些都是由經濟環境提供的。沒有相應的經濟支撐,創新活動很難正常開展下去。

創新既需要經濟

上的付出,也需要創新者付出時間和精力,需要知識和智慧,這些東西與經濟環境也有密切的關係。創新者的知識和智慧不是天生的,是在實踐活動中形成和發展的,而實踐活動主要是經濟實踐,人們主要是在經濟活動中形成了知識和智慧。創新的時間和精力,也離不開經濟的支撐,經濟越發展,人類生產和生活的自動化水平越高,花費在常規性和程序性事務方面的時間就越短,就越有時間和精力從事創造性活動。隨着當代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在一些領域,人工智能不但取代人的體力勞動,而且取代人的部分腦力勞動,使人們更有時間和精力從事創造性勞動。此外,創新者從事創新活動需要一定的經濟基礎,創新者需要進行日常生活的開支,需要有一定水準的生活標準維持生活的安定。同時,創新目標的確立,主要是經濟發展要求的;創新機遇的捕捉,主要是在經濟活動中實現的;創新內容的豐富,也主要是經濟發展的要求。可以說,經濟環境不僅是創新的條件和手段,而且是創新深入和擴張的動力。

公務員擔負着社會公共事務的管理職能,既需要爲社會發展和社會創新創造一個良好的經濟環境,要從事創新,也要相應地獲得一定的經濟保障,有比較完善的物質條件和經濟保障從事各項工作,在物質上保證創新的必要良好心態。

6.良好的激勵機制

人都是可以被激勵的。心理學實驗證明,在一個具備良好激勵機制的環境中,人們的工作積極性提高了,個人的能力可以發揮出80%~90%;反之,在缺乏有效激勵機制甚至是負面激勵的環境中,積極性不能有效調動起來,個人能力只能發揮出20%~30%。可見,合理地利用激勵手段對於提高人們的創新有重要意義。

一般而言,人們行爲的動力主要來自於兩個方面:一是這項行爲目標實現的可能性大小。一項行爲目標實現的可能性越大,行爲的動力也越大;實現的可能性越小,行爲的動力也越小。二是行爲實現以後滿足自身需求的程度。這種需求既有物質利益需求,也有精神需求,與人們的利益直接相關的、能夠給人帶來較大利益的行爲目標,而且具有較大可行性的行動會使人產生較大的行爲動力;相反,只能給人帶來較小利益的行爲目標,或者是希望渺茫的行爲目標只能使人產生較小的行爲動力;不能給人帶來任何利益的行爲目標,也就不會使人產生任何行爲動力。

激勵手段有內外激勵之分,外激勵手段主要通過使用可激勵創新者的外部因素,例如外界的環境因素、工作中的任務、工作中的獎懲、他人的褒貶態度等,去調動創新者的創新動力。比如在整個社會增加創新者的工資收入,提高創新者的社會地位,改善創新者的工作環境,這些措施都可以有效地激發創新者開拓創新的積極性。對創新者來說,如果他的創新成果能得到社會的承認,能得到合理的評價,並同相應的物質和精神回報結合,那麼,就會在創新者心理上形成一種良性循環的發展過程,更加有力地促進創新能力的發揮。內激勵手段主要通過喚起創新者自身內部的因素,如個人的愛好、興趣、願望、覺悟、意志和事業心等等,使創新者不斷強化自己的創新動機。自我強化手段不同於外部激勵手段。首先,它主要是由創新者自己自由支配的一種積極強化手段,它的運用主要取決於創新者自己,只要自己有強化動力,這種手段隨時都可以運用。其次,它的績效評定標準取決於創新者自身的感受和主觀評價。也就是說,它有一個自己評定自己工作的內在目標。這個目標可能與集體的目標一致,也可能與集體目標毫不相干。最後,它包含對其他活動的自我否定的內容。如創新者爲了實現自己設定的創新目標,要求自己不完成該目標就不出去旅遊。總之,自我強化手段對人們的創新活動有重大的直接的影響。研究證明,凡是熱心於創新活動並且績效顯著的人,都是經常從事自我強化的人。

提高公務員創新能力,要從完善公務員創新的激勵機制着手,一方面要爲公務員的創新提供一個良好的激勵機制,對於取得創新成果,開創工作新局面的公務員及時地給予相應的回報和晉升;另一方面,公務員自己也要不斷給自己以積極的創新心理暗示,強化創新動力,激勵自己以更高的熱情從事創新活動。

深度思考

1.公務員創新活動的程序是什麼?

2.公務員應如何培養創新思維方式?

3.公務員創新的方法和藝術有哪些?

(本章完)

第十一講 心理調適能力:塑造健康人格_二、心理健康的標準第四講 公共服務能力:練就新型角色_六、掌握現代公共管理的方法與技術第二講 政治鑑別能力:點亮指路明燈_四、不斷提高自身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第七講 溝通協調能力:搭建和諧心橋_七、掌握科學的溝通協調方式與技巧第五講 調查研究能力:爭取發言權利_六、掌握科學的調查研究方法第十一講 心理調適能力:塑造健康人格_二、心理健康的標準第八講 創新能力:增強前進動力_六、鑽研創新方法八、積極培養有序應對突發事件必需的心理素質第七講 溝通協調能力:搭建和諧心橋_七、掌握科學的溝通協調方式與技巧第四講 公共服務能力:練就新型角色_八、掌握應用電子政務的知識和技術第六講 學習能力:完善自我修爲_一、學習的意義與本質第九講 應對突發事件能力:信步疾風驟雨_一、突發事件的內涵第七講 溝通協調能力:搭建和諧心橋_五、溝通協調要堅持民主集中制第九講 應對突發事件能力:信步疾風驟雨_五、及時發現帶有傾向性和潛在性的問題第十一講 心理調適能力:塑造健康人格_一、心理壓力的內涵、來源和作用第十一講 心理調適能力:塑造健康人格_二、心理健康的標準第二講 政治鑑別能力:點亮指路明燈_三、公務員政治鑑別能力的內涵第九講 應對突發事件能力:信步疾風驟雨_一、突發事件的內涵六、快速分析突發事件的原因、影響和應對措施第七講 溝通協調能力:搭建和諧心橋_六、溝通協調要錘鍊語言文字技能第三講 依法行政能力:樹立法治標杆_六、遵守行政執法的具體要求第四講 公共服務能力:練就新型角色_六、掌握現代公共管理的方法與技術第八講 創新能力:增強前進動力_三、公務員創新能力的內涵第七講 溝通協調能力:搭建和諧心橋_二、影響有效溝通協調的因素第四講 公共服務能力:練就新型角色_五、遵守公務員職業道德、公務員紀律與行爲規範第五講 調查研究能力:爭取發言權利_三、公務員調查研究能力的內涵第十一講 心理調適能力:塑造健康人格_三、公務員心理調適能力的內涵第三講 依法行政能力:樹立法治標杆_六、遵守行政執法的具體要求第五講 調查研究能力:爭取發言權利_五、調查研究要堅持黨的羣衆路線第六講 學習能力:完善自我修爲_一、學習的意義與本質第三講 依法行政能力:樹立法治標杆_三、公務員依法行政能力的基本內涵第九講 應對突發事件能力:信步疾風驟雨_二、國內外應對突發事件的經驗第三講 依法行政能力:樹立法治標杆_六、遵守行政執法的具體要求第五講 調查研究能力:爭取發言權利_一、調查研究的內涵與要素第一講 公務員通用能力:全面提升素質_二、公務員通用能力的內涵第六講 學習能力:完善自我修爲_六、合理安排學習時間第七講 溝通協調能力:搭建和諧心橋_七、掌握科學的溝通協調方式與技巧第五講 調查研究能力:爭取發言權利_一、調查研究的內涵與要素第二講 政治鑑別能力:點亮指路明燈_七、自覺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六、快速分析突發事件的原因、影響和應對措施第十一講 心理調適能力:塑造健康人格_六、塑造良好的個性與提升自尊自信自愛第五講 調查研究能力:爭取發言權利_六、掌握科學的調查研究方法第十講 與媒體打交道能力:與媒體良性互動_五、高度重視運用新媒體第二講 政治鑑別能力:點亮指路明燈_五、樹立正確的政治觀念第二講 政治鑑別能力:點亮指路明燈_六、正確把握時代發展要求與科學判斷形勢七、控制公共服務的成本與培養高效工作意識及技能第八講 創新能力:增強前進動力_一、創新的內涵第七講 溝通協調能力:搭建和諧心橋_三、公務員溝通協調能力的內涵第十一講 心理調適能力:塑造健康人格_七、掌握科學有效的心理調節方式第一講 公務員通用能力:全面提升素質_一、我國的公務員隊伍與公務員制度第三講 依法行政能力:樹立法治標杆_五、堅決維護憲法法律權威第一講 公務員通用能力:全面提升素質_三、實現公務員隊伍的觀念轉型第七講 溝通協調能力:搭建和諧心橋_五、溝通協調要堅持民主集中制第十講 與媒體打交道能力:與媒體良性互動_六、不斷加強網絡媒體誠信建設第三講 依法行政能力:樹立法治標杆_三、公務員依法行政能力的基本內涵第十講 與媒體打交道能力:與媒體良性互動_六、不斷加強網絡媒體誠信建設第九講 應對突發事件能力:信步疾風驟雨_一、突發事件的內涵第五講 調查研究能力:爭取發言權利_四、調查研究要樹立實踐第一的觀點第二講 政治鑑別能力:點亮指路明燈_六、正確把握時代發展要求與科學判斷形勢第六講 學習能力:完善自我修爲_八、建立和融入學習型組織第二講 政治鑑別能力:點亮指路明燈_四、不斷提高自身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第六講 學習能力:完善自我修爲_八、建立和融入學習型組織第十一講 心理調適能力:塑造健康人格_七、掌握科學有效的心理調節方式第七講 溝通協調能力:搭建和諧心橋_七、掌握科學的溝通協調方式與技巧第一講 公務員通用能力:全面提升素質_四、加強以能力建設爲導向的公務員培訓工作八、積極培養有序應對突發事件必需的心理素質第六講 學習能力:完善自我修爲_六、合理安排學習時間第二講 政治鑑別能力:點亮指路明燈_一、政治的內涵第八講 創新能力:增強前進動力_五、培養創新思維方式第六講 學習能力:完善自我修爲_六、合理安排學習時間第九講 應對突發事件能力:信步疾風驟雨_五、及時發現帶有傾向性和潛在性的問題第十講 與媒體打交道能力:與媒體良性互動_四、建立健全新聞發言人制度第六講 學習能力:完善自我修爲_四、樹立終身學習、全程學習和系統思考的理念六、快速分析突發事件的原因、影響和應對措施第十一講 心理調適能力:塑造健康人格_四、堅定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第四講 公共服務能力:練就新型角色_二、中國特色的公共服務模式第二講 政治鑑別能力:點亮指路明燈_六、正確把握時代發展要求與科學判斷形勢一、依法行政的內涵、重要原則、基本要求與指導思想第十一講 心理調適能力:塑造健康人格_三、公務員心理調適能力的內涵第五講 調查研究能力:爭取發言權利_三、公務員調查研究能力的內涵第二講 政治鑑別能力:點亮指路明燈_三、公務員政治鑑別能力的內涵第九講 應對突發事件能力:信步疾風驟雨_一、突發事件的內涵第二講 政治鑑別能力:點亮指路明燈_八、公務員政治鑑別能力培養的原則與方法第八講 創新能力:增強前進動力_七、投身創新實踐第八講 創新能力:增強前進動力_四、培育創新意識第三講 依法行政能力:樹立法治標杆_五、堅決維護憲法法律權威第六講 學習能力:完善自我修爲_四、樹立終身學習、全程學習和系統思考的理念第十一講 心理調適能力:塑造健康人格_三、公務員心理調適能力的內涵第八講 創新能力:增強前進動力_七、投身創新實踐第三講 依法行政能力:樹立法治標杆_七、敢於和善於同違法行爲作鬥爭第五講 調查研究能力:爭取發言權利_五、調查研究要堅持黨的羣衆路線第十一講 心理調適能力:塑造健康人格_二、心理健康的標準第九講 應對突發事件能力:信步疾風驟雨_三、公務員應對突發事件能力的內涵第七講 溝通協調能力:搭建和諧心橋_四、溝通協調要樹立全局觀念和協作意識第七講 溝通協調能力:搭建和諧心橋_六、溝通協調要錘鍊語言文字技能第十講 與媒體打交道能力:與媒體良性互動_三、自覺接受媒體的監督第九講 應對突發事件能力:信步疾風驟雨_四、科學制定應急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