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更求粉.
永平十八年九月初二,對於張家平反來說,是個重要的日子,這一日,黎章見到了從西北趕來找師傅秦楓的方虎,他帶來了鄭葫蘆的一封信。
看完信後,黎章當即赴七裡灘中軍營寨求見將軍顧澗。
原來,從八月上旬起,靖國西北的元國、東北的金國、西邊的蕃國、西南的南雀國、東南的水國,紛紛都往邊界集結大軍,對中原虎視眈眈。
元國率先開戰,這一次,他們聯合金**隊,在雲州邊界與常勝將軍汪正柏對陣。
靖軍與元軍大戰的時候,被金軍偷襲,大敗,常勝將軍汪正柏戰死。
消息傳到朝廷,永平帝召集朝臣緊急商議對策。
正吵翻天的時候,二皇子秦源從凌雲關送來奏摺,保舉鄭昊(葫蘆)和洪霖二人爲將軍,分別領軍抵禦蕃國和接替汪正柏鎮守北疆。
洪霖也就罷了——他本出身將門——提拔鄭昊遭到了無數朝臣堅決反對,說他“一介鄉野少年,年輕識淺、經驗不足、難當大任云云”,並推舉刑部尚書汪正鬆領兵出戰。——汪正鬆兜兜轉轉的,在大理寺呆了幾年,又回到刑部當尚書去了。
趙耘斥責這些人:“明明是文官不知兵事,偏還喜歡指手畫腳。鄭昊行不行,統領邊關多年的二皇子心中最有數,難道二殿下會拿國家安危不當數?”
汪正鬆則向永平帝奏道:“非是微臣貪生怕死,然人貴有自知之明。臣弟智謀高過微臣,卻依舊兵敗,若是微臣出征,亦不過如此。邊關戰事不止一年,無數小將嶄露頭角,陛下都看在眼裡。當有所決斷,切莫聽書生紙上談兵。”
永平帝看着吵得一團糟的朝堂,甚至連幾位皇子都參與進來了,讓他嗅到一股不尋常的味道。
這一次,皇帝沒有任何猶豫,很快做出了決斷。
兩年前,他就聽信了趙耘的“神龜護國”論:啓用張楊,果然效果顯著;二來,清南村不斷涌現文臣武將,還有無數大夫。更令他堅信“神龜面世乃是受紫薇傳召,護佑大靖”。
如今邊關烽煙四起,羣狼窺伺。他不敢有半點怠慢,懷着虔誠的心思,任命鄭昊爲將軍,從西北分兵八萬赴西部甘州科勒城,抵禦蕃**隊;任命洪霖爲將軍。趕赴雲州接替汪正柏。
七裡灘中軍營寨,黎章對顧澗道:“將軍,此次大戰非同小可,周邊各國都連橫起來,咱們自然不能只顧自己。末將以爲,若是趕在南雀國發動前。暗出一支奇兵,協助西邊的鄭將軍,先敗了蕃國。那時南邊戰事自然就輕鬆了。”
他拿出一張地圖,仔細地將整個局勢分析給顧澗聽。
出乎意料之外,顧澗並沒有驚詫,反而問他出兵暗襲蕃國有幾分把握。
黎章道:“末將並不敢說有十分把握。然這兩年來,爲防南雀國連橫蕃國。末將借練兵的機會,數次派人往西路探查。並以商賈的名義在沿途城鎮和村寨建立據點,購置軍需糧草,分散存放。因此,這次末將可輕裝上陣,真正做到奇襲。”
顧澗聽後,目光炯炯地看着他道:“當日何老將軍派你等去南雀敵後,只授予‘臨機應變’四字;今日你率軍西進,本將軍也要將這四字授予你,切莫讓本將軍失望!”
黎章驚喜地問道:“將軍答應了?”
他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原以爲要磨纏幾天工夫呢,誰料三兩句話的工夫,將軍就同意了。
顧澗肅然道:“爲什麼不答應?本將軍智謀有限,若再不敢放手用人,將何以作爲?”
黎章一震,當即拜伏在地:“末將得將軍知遇之恩,沒齒難忘。將軍放心,末將此次只帶三千人——多亦無益,即便不能成功,於西南軍也不會有大損失。”
顧澗微微一笑,擡手命他起來,問道:“只帶三千人?”
黎章點頭道:“是。末將打算悄悄出兵蕃國,連胡將軍和汪將軍也不告訴。不是不信他們,而是這樣纔可瞞天過海,造成末將仍舊在蜈蚣嶺的假象。自己人都不知,自然敵人更不可能知道了。”
顧澗不住頷首,又跟他密議半天,才發下令箭讓他去了。
等黎章走後,一箇中年儒生從帳後轉出來。
顧澗忙請他坐下,問道:“周先生覺得黎章此去勝算如何?”
周先生對他抱拳道:“將軍,在下原本對西行只有五分把握,聽了這黎章的安排,已經有八分勝算。將軍只管等着黎將軍捷報吧。”
原來,這位周先生是顧澗新收的謀士,他二人分析近來周邊局勢,早有暗出奇兵偷襲蕃國的舉措,卻與黎章不謀而合,是以當時就答應了他。
顧澗聽了周先生的話,暗自得意,捻鬚微笑不止。
當日何老將軍斥責他“既判明敵情,卻優柔寡斷,乃爲將者大忌”,他可是記得清清楚楚。何老將軍在西南耗了兩年,最後靠着三員小將,賺了個“忠勇公”的爵位,他難道不會學嗎?
這一次,黎章會給他帶來什麼驚喜呢?
黎章回到蜈蚣嶺,召集手下將官議事。
他先解說了靖國周邊局勢,說南雀國已經派青鸞公主爲帥,再犯眉山,命令胡鈞和汪魁嚴防蜈蚣嶺,決不可放外人進入;然後,他派指揮使魏銅率三個營,共三千人,去蜈蚣嶺北面的山中操練。
分派完畢,各人領命去了。
當晚,魏銅就率兵出谷去了,林聰本在魏銅手下,自然也跟着去了。
可是,去的卻不是林聰,而是黎章——時隔三年,林聰再次改裝成黎章的模樣,替哥哥坐鎮蜈蚣嶺。將軍不會整天出現在人前,真假自然更難分辨了。
永平十八年九月十日,鄭昊率軍主動進攻蕃國。與蕃國大將那日鬆在砢威城下連戰數場,趙鋒、李敬武、劉井兒、劉水勝(老鱉)、鄭青山等一衆小將,個個如狼似虎,加上鄭昊智謀奇出,那日鬆接連大敗。
小將統領指揮,小將出戰,這支靖軍的大小將領全是十七八到二十出頭的少年,竟然沒有一個超過三十歲的,那日鬆真是鬱悶到吐血。
但他是個老謀深算的傢伙,仔細琢磨後。覺得如今靖國四面用兵,定難以長期支持,眼下不宜與他們正面大戰。拖得越久,勝算越大。
於是,他便龜縮在砢威城內,任靖軍如何叫戰,再也不出來了。
若是靖軍攻城。他還巴不得呢——沒有幾倍兵力,想拿下砢威城,那簡直是做夢!
靖軍連續叫戰數日,蕃軍也不理會,氣得鄭昊挖地道、炸城牆,還往城內放了一回毒煙。挖空心思想點子,總也不見效果,全是白忙活。
那日鬆見此情形。樂得開懷大笑,自以爲得計,一面更加謹慎防守。
而鄭昊早在三日前,就密令趙鋒、老鱉、劉井兒和李敬武四人,各自挑選一百軍士。全是以一當十的勇士,分散悄悄出營。直奔蕃國王城——達旺城。
他們在預定地點和黎章派來接應的人會合後,一齊散佈在達旺城外等候。
早有扮成商賈的西南軍士混入王城內,時辰一到,迷藥下毒,迅速攻佔了東城門,然後放信號通知附近的趙鋒等人一齊殺入。
混亂中,黎章帶來的三千軍士從各個角落鑽出,迅速彙集成一支強兵,守城的將官看見這支從天而降的靖軍大驚失色,急調人馬抵抗。
然而,三千人是不多,可來的都是精兵,打頭的更是強將。趙鋒等人和黎章匯聚,真乃風雲變色,加上他們早有準備,個個身揣迷藥石灰,遇見人多的時候,就大把撒出去。
蕃軍措手不及,混亂中又不知到底來了多少敵人,因此四下奔逃,哪裡是他們的對手。
不到兩個時辰,蕃國王城陷落,國王王后以及一干大臣悉數被擒獲,只有少數人逃走,黎章他們也不追趕——正是要他們逃出去,通知砢威城的那日鬆將軍和其他各地的守軍。
從達旺城逃出來的蕃軍奔到砢威城,那日鬆將軍聽說凶信後,簡直不敢相信。
他恨得咬碎牙關——怪不得鄭昊每日都想出各種法子攻城,雖不湊效,然靖軍也無損傷,原來真正拖延的是他們,自己還像個傻子一樣,躲在城內高樂呢!
正切齒痛恨地想主意,就聽外面喊殺震天,原來鄭昊將同樣的法子用到砢威城來了,那些逃兵有真有假,靖軍已經混進城來,真正的攻城戰開始了。
永平十八年九月下旬,西部大捷報入京城:鄭昊將軍聯合西南靖軍滅了蕃國,蕃國國王王后以及一干朝臣均被俘獲,另俘虜蕃軍八萬,只餘那日鬆率殘兵數千人,逃入鹽湖背後的天山深處。
正是早朝的時候,這消息震驚了滿朝文武,一時間,金鑾殿上落針可聞。
永平帝滿臉呆滯,幾乎不曾暈過去。
這纔多長時間?
任命鄭昊爲將軍不過一月工夫,他居然就滅了蕃國!
趙耘見此情形,立即出列,跪地高呼:“此乃天佑我大靖!吾皇萬歲萬萬歲!”
頓時,滿朝文武都跟着向皇帝祝賀,山呼萬歲。
永平帝好容易驚醒過來,整肅心神,志得意滿地站起身,環視匍匐在大殿內的朝臣,不禁感慨萬千:果然天佑大靖!神龜護國之說不假,從清南村出來的人就是不同凡響。
鬧哄哄地恭賀過後,永平帝當堂宣佈:赦免張家流罪,所抄的家宅田產除已經發賣的,悉數歸還,另外,起用張楊爲戶部右侍郎,並賜京城府邸一座,田莊數個,另從黑莽原劃五千畝田地給張家,補當日抄家損失。
因爲,鄭昊在捷報後請求皇帝:要用這滅國開疆拓土之功,換取張家平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