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節 背敵攻堅

bookmark

古迅雷到達納拉布賴的時候,第三步兵師還在繼續進攻,第一騎兵師只將炮兵留了下來,而張曉林已經率領部隊殺到了北面的橋樑附近,並且建立了橋頭堡。在讓第二騎兵師協助第三步兵師進攻,另外把第四步兵師與第五步兵師的炮兵都投入了戰鬥之後,古迅雷帶着警衛營去了北面的橋頭堡陣地。當他趕到的時候,張曉林已經安排了兩個摩步營守住橋頭堡的北面,另外把騎兵團也放到了北面去,只在南面留下了一個摩步營與三個騎兵營。

“半個小時前,偵察分隊與美軍的偵察部隊遭遇,現在正在趕回來。”張曉林的神色有點緊張,他在地圖上標出了雙方偵察部隊遭遇的地點,“距離我們大概只有30公里左右,美軍的大部隊距離我們不到50公里,就算美軍放慢推進速度,也最多隻需要3個小時就能到達。”

“比我們預料的還要快。”古迅雷的神色立即就陰沉了下來。

“美軍肯定知道我們攻佔了岡尼達,而且知道我們將立即攻打納拉布賴,所以纔會加速前進。”張曉林看了眼天色,“不過,美軍到達的時候已經傍晚了,他們需要時間準備進攻,戰鬥肯定在夜間進行。”

“儘量守住橋頭堡,另外,多埋設地雷。”

“我們沒有足夠的地雷,只有步兵師有。”

古迅雷點了點頭。“我立即讓第四步兵師過來支援你們,讓第四步兵師在南面設置防禦陣地,你們在北面儘量拖延美軍。只要我們打下了納拉布賴,那麼就可以收縮防線,而在此之前。無論如何,也要頂在這裡,不能讓美軍渡河!”

張曉林長吸了口氣,他也知道時間的重要性。

第四步兵師在四點的時候就轉移了過來,按照古迅雷的命令,在河岸的南面設置了縱深防禦陣地,同時第一騎兵師也收縮了北岸的防禦陣地,將兩個騎兵營撤了回來,只留了一個騎兵營在北岸阻擊美軍。爲了擴大防禦範圍。步兵師在河岸上設置了大量地地雷。另外,兩個師的炮兵都在五點左右轉移了過來,部署在了第四步兵師的防線後面,此時。美軍的先頭部隊已經出現在了張曉林的視野裡面。在發現橋樑已經被佔領了之後。美軍先頭部隊沒有急於進攻,而是停下來等待主力部隊到達。

此時。攻打納拉布賴的戰鬥已經進入到了關鍵階段。雖然納拉布賴的美澳聯軍也就那麼幾千人而已,但是這支部隊的官兵已經知道,增援力量就在不遠處,而他們的任務就是堅持到援軍到達。在有希望的時候,美澳聯軍官兵戰鬥得極爲頑強,這給古迅雷手下的官兵們製造了不小的麻煩。

六點剛過,最後一輪執行航空支援任務的轟炸機在納拉布賴城區上空投下了炸彈。轟炸機是在極限作戰半徑上執行轟炸任務地,在投下了炸彈之後都立即飛走了,而沒有多耽擱時間。只有那些執行轟炸任務地戰鬥機在戰場上空盤旋了大概二十分鐘。並且不斷的掃射着暴露出來地美澳軍人。可是,此時天色已經暗了下來。這些戰鬥機也要準備撤離了。

第四輪進攻在六點二十分,也就是戰鬥機剛飛走之後就開始了。納拉布賴是一座有利於防禦的城鎮,美澳聯軍將反坦克陣地直接設置在了城鎮的街道上,使進攻的坦克無法有效的摧毀這些反坦克火力,而且步兵的推進速度也不是很快。總體來說,這類城市戰對進攻一方是極爲不利的,即使有坦克支援,也難以迅速攻破敵人的防線。

“安排兩個坦克營從西面包夾,由兩個步兵營協同作戰。”古迅雷親自在指揮攻打納拉布賴的作戰行動,“等下,第三步兵師在南面牽制住敵人的主力,炮火準備時間十五分鐘,你們晚十分鐘進攻,在敵人的注意力都轉移過來之後,就立即突擊,直接朝鎮子中心進攻,儘快打垮敵人,明白嗎?”

第二騎兵師摩步團地團長點了點頭,在他看來,這是一個艱鉅而又光榮的任務。

“給每個步兵班增加一挺機槍,另外,多帶手榴彈,自動武器。堅決不要與敵人纏鬥,儘快打垮敵人的防線,只要你們完成了突擊,那麼敵人的注意力就會轉移過來,到時候,我們只需要半個小時的空當,爲正面突破爭取到足夠的時間!”古迅雷合上了地圖,“炮火準備半個小時後開始,我們沒有多少時間了,快去做進攻準備吧!”

三個師的炮兵部隊裡的上百門火炮集中使用時的威力是相當驚人的。炮火準備從七點開始,持續了十五分鐘的時間,接着,第三步兵師的三個營,在部分坦克與裝甲車輛的掩護下向美軍陣地發動了第四輪突擊,而之前在前沿陣地上牽制美軍的步兵也跟隨在坦克後面投入了進攻。

古迅雷是在戰場後面觀察戰鬥的,對任何一名裝甲部隊的指揮官來講,他們最不願意打的就是城市攻堅戰。

在俄羅斯戰場上,古迅雷就多次吃過城市攻堅戰的苦頭。特別是在俄軍死守某座城市的時候,如無萬分必要,古迅雷絕不會讓他的坦克去攻打這座城市。裝甲部隊最拿手的是大兵團野戰,這樣才能把裝甲部隊的速度,火力,以及防禦能力徹底發揮出來,而在城市攻堅戰中,訓練有素的,而且有足夠的反坦克武器的步兵足以對裝甲部隊構成致命的威脅。在西歐戰場上,也出現過類似的情況,只要防禦一方的兵員素質足夠優秀,有足夠的反坦克武器,而且防禦足夠堅固的話。那麼用裝甲部隊去攻打城市,這幾乎是在自投死路!

在之前地戰鬥中,古迅雷也一直在避免進攻城鎮。即使是在沃爾卡,阿米代爾,塔姆沃斯,裝甲部隊都沒有直接攻打城鎮,而是通過攻打城鎮周圍的重要目標而瓦解敵人的防禦,或者是迅速突擊,沒有給敵人準備抵抗的時間。可現在,他卻不得不讓裝甲部隊去攻打納拉布賴。美軍的主力部隊已經到達了,如果還不能迅速打下納拉布賴的話。他就將腹背受敵,而這正是兵家大忌。

古迅雷很清楚,美軍已經在強攻北面的橋樑了,從那邊傳來的火光。以及爆炸產生的半球形閃光就能判斷出來。美軍也知道納拉布賴堅持不了多久了。纔會拼命的進攻。雙方都在搶時間。如果美軍無法在納拉布賴被攻佔之前渡過北面的那條河流的話,那麼美軍就將被擋在納拉布賴北面。如果美軍能夠及時衝過來的話。那麼古迅雷就必須得考慮該怎麼保命了。

步兵的進攻相當堅決,前面三輪進攻都被敵人給擋了下來,這已經讓第三步兵師的官兵有點惱火了。第三步兵師的師長甚至直接到前線去督戰,打到現在,竟然讓司令官親自來指揮戰鬥,這對第三步兵師來說,簡直就是最大地恥辱。而在這一刻,軍人與生俱來的榮譽感被徹底的激發了出來,就算對這些新兵來說——也許他們現在已經不算是新兵了——榮譽感仍然驅使着他們不畏犧牲地向前衝鋒。

作爲第一批上岸的部隊。第三步兵師沒有趕上參加攻打麥誇里港的戰鬥,卻在後面圍殲美軍機動部隊的戰鬥中立下了重大功勞。第三步兵師作爲主力步兵部隊的地位已經得到了承認。而這次,第一步兵師與第二步兵師都在後方休整,第三步兵師是唯一參加前線作戰的主力步兵師,比起後到的另外六個步兵師,第三步兵師的地位明顯要高得多。在攻打塔姆沃斯的時候,古迅雷沒有讓第三步兵師衝上去,主要就是考慮到第三步兵師也需要時間休整,可這卻讓第三步兵師地官兵很是不滿。現在,他們終於打上了主力的位置,可卻在一個僅僅只有3000名美澳聯軍防守的城鎮面前駐足不前,這讓所有官兵都覺得丟臉。

十分鐘內,第三步兵師的進攻部隊向前推進了大概200米,這比之前三次進攻的推進距離還要遠,敵人的第一道防線已經快要被攻破了,而且越來越多的敵人正在朝這邊趕來。可同樣的,第三步兵師的傷亡也極爲巨大。第一批投入戰鬥的那個營已經被撤了下來,100多人,只有100多人走出了戰場。

“不能這麼打!”古迅雷也急了起來,這還只是個開始,他可不想在納拉布賴浪費太多的兵力,“立即讓第二騎兵師出動,讓第三步兵師放慢進攻的步伐,不能跟敵人拼消耗!”

在古迅雷的命令送到之前,第二騎兵師摩步團已經衝了上去,騎兵營在前面開路,兩個摩步營的步兵則緊跟在坦克營的兩側,相互掩護着向前推進。而此時,絕大部分的美澳官兵都被牽制在了南面的防線上,其西面的防禦陣地上僅僅只有不到一個營的兵力,而一個沒有足夠重火力掩護的步兵營是不可能擋住三個營的進攻的。

當美軍發現側翼遭到攻擊,準備將反坦克炮轉移過來的時候,騎兵營已經突破了美軍的兩道防線,殺入了鎮子核心地區。兩個摩步營正在擴大突破口,而古迅雷也在這個時候將第五步兵師的兩個營投入到了西面戰場上,這是他準備的預備隊。

美軍的反坦克炮還沒有來得及架設起來,坦克就碾壓了過來。而隨着美軍反坦克火炮陣地被摧毀,戰場上的局面開始轉變了。騎兵營在攻佔了城區的西面之後,立即向南穿插,從美軍防線後方進攻,而第三步兵師則在正面繼續猛攻。第五步兵師先後投入了三個營在西面擴大突破口。

戰鬥打到了十點左右,美澳聯軍終於抵擋不住,開始向北面撤退,而原先一直在北面待命第二騎兵師的兩個騎兵營擋住了美澳聯軍撤退的線路,結果,只有少數美澳軍人逃了出去,在上游渡河。

“儘快清掃戰場,把傷員與俘虜儘快送回岡尼達。”古迅雷帶着他的警衛營進了納拉布賴,“另外,橋頭堡那邊的戰鬥怎麼樣了?”

“美軍猛攻了四個小時,張曉林上校一度放棄了北面的橋頭堡,甚至做好了炸橋的準備,不過半個小時前,美軍放棄了進攻,並且主動向北撤退了十公里,現在大概正在組織新的進攻吧。張曉林上校也已經安排部隊重新控制了北面的橋頭堡,第四步兵師正在加強北面的防禦陣地。”

“儘快讓第五步兵師趕過去,讓第三步兵師與第二騎兵師在納拉布賴休整,充當預備隊。另外,聯繫第六步兵師與第七步兵師,讓他們必須在天亮前趕到。”古迅雷停下了腳步,“司令部就設在這裡,我等下到橋頭堡那邊去看一下,回來的時候,司令要開始工作,明白嗎?”

參謀軍官點了點頭,立即就去招呼人員架設司令部了。

在古迅雷猛攻納拉布賴的時候,美軍也在猛攻由第一騎兵師與第四步兵師控制的橋頭堡陣地。張曉林的防禦戰術很簡單,他在河岸的南面設置了幾個觀察陣地,專門負責引導炮兵,結果,美軍的大部分進攻部隊都是被炮兵給擊退的。直到八點多,美軍才威脅到了北面的橋頭堡,張曉林爲了減少傷亡與損失,乾脆只在北面橋頭堡留了一個摩步營,其他的部隊全都撤了回來,儘量利用炮兵來削弱美軍的進攻。

在持續了四個小時的戰鬥中,除了消耗了上萬發炮彈之外,第一騎兵師與第四步兵師只犧牲了不到30名官兵,傷員也不到一百人,而美軍的進攻則被打退了足足六次,至少有2000多名美軍被殲滅。當然,張曉林也完成了他的任務,爲古迅雷爭取到了足夠的時間攻佔納拉布賴。

當古迅雷趕過去的時候,第一騎兵師的官兵正在打掃戰場,美軍已經退去了,可敵人並沒有離開。

第9節 全面開花第20節 狡猾的獵物(下)第10節 第一艦隊(下)第37節 援軍第13節 刀鋒槍口第26節 冒險與賭博第19節 最大的擔心(下)第4節 快如迅雷第40節 出敵不意第7節 港口外的鯊魚第44節 突擊“大和”號第84節 同病相憐第40節 內部平衡第35節 逃命第75節 救兵第34節 決定迎戰第29節 戰爭號角第4節 倉促的進攻第11節 錯過的決戰第55節 海軍的意志第49節 兩頭爲難第4節 倉促的進攻第50節 老將雄心第15節 大意的代價(下)第48節 鯉魚躍龍門第26節 火鳥第32節 特種先鋒第46節 威克島戰火第5節 新任司令第10節 第一艦隊(上)第21節 大轟炸第25節 敵人的挑戰(下)第24節 “火炬”戰役第52節 黎明殺機第11節 錯過的決戰第3節 各奔前程(上)第54節 飛行員爭功第46節 夜襲第1節 三線作戰第33節 戀愛(上)第12節 舞臺前奏第21節 衝動與理智第32節 命運轉折點(下)第72節 拼死抵抗第2節 家人的理解第38節 空中截擊第18節 矛盾再起第62節 埋葬第五艦隊第69節 千載難逢第21節 新位置(上)第66節 終結者第49節 詭異艦隊第14節 沸騰的夜空第4節 海軍轉型第32節 柳暗花明第81節 謝幕表演第29節 歸隊第23節 分頭出擊第28節 深淵的邊緣(上)第16節 憤怒的陸軍上將第3節 困獸猶鬥第59節 忠孝兩難全第16節 琉球失守(下)第47節 再接再厲第4節 海軍改組(下)第43節 黑夜天使第24節 炮轟海港第37節 上尉的報告(下)第31節 死鬥第3節 主動出擊第7節 獨苗第66節 從古巴出發第26節 空中司令部第33節 尋敵決戰第62節 埋葬第五艦隊第32節 首要任務第19節 嘲弄(上)第23節 危機重重(下)第27節 大小姐(上)第44節 圍獵第9節 神奇的戰果第8節 自由行動權第18節 天使與惡魔第19節 日寇的絕死掙扎第62節 勇追窮寇第3節 主動出擊第4節 極限戰機第25節 意外的對決第39節 反覆搜索第31節 “逃犯”歸來第52節 突然轉折第87節 憤怒在燃燒第57節 圓滿的戰果第14節 西線突破第8節 反擊!?第6節 報道第5節 風捲殘雲第20節 玄機第9節 無線電中的戰火(上)第49節 病癒的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