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大獒牽回來養不家

bookmark

牛弘還把輕鬆繼續下去,就對衆高官說,其實自己有個偷懶的辦法來化解壓力。那就是一開始就重用持強硬立場的士人,帶領大漢帝國開疆闢土,東征西討,五到十年下來,帝國的人口會減少到四千萬以下。到那個時侯,牛弘就可以把朝政丟給大臣們不管了,天天換個美人享樂,天下也亂不了。

橋玄上次被太傅幽了一默,今天卻開起牛弘的玩笑來了。他對牛弘說:“陛下只需下旨,辦事有咱們臣子。陛下要每天換個美人,咱們大漢帝國還供得起。”

“橋老老當益壯,還是自己留着吧。”牛弘說完笑了起來。

言歸正傳,說到怎麼應對鮮卑人,牛弘認爲現在還不能太樂觀。大漢帝國連續兩年的糧食大豐收,也只能使得我們暫時擺脫食物短缺的壓力,有能力對遊牧部族進行救助。

常言道,天有不測風雲。不會年年豐調雨順,帝國的存糧主要應該用來在災年爲帝國的百姓提供食物。既使鮮卑人全部歸附大漢,帝國也不能保證年年爲他們提供食物。

從前年和今年兩場大雪來看,氣侯可能進入一個北方大雪偏多的時間段,在這一段時間內,牧區本身能夠養活人口的能力將大爲降低。儘管現在所有北方牧區的人口加起來還沒有到峰值時的一半,但牧區受自然條件的影響比農耕地區大的多。如果帝國一旦碰上災年,農牧地區爭奪食物的矛盾就會集中暴發。

現在帝國手裡掌握着最重要的資源,那就是糧食。而鮮卑人經歷了這一場暴雪,明年食物短缺,生存受到威脅已成定局。如果帝國把目光只定在搞掉檀石槐,無非是兩種途徑,一是帝國直接出兵討伐,二是以糧食作誘餌,讓鮮卑人代勞。

這兩種辦法都不是十拿九穩的。因爲檀石槐是隻老狐狸,心裡一直在盤算着帝國會怎麼對付他。這兩種辦法他都會想到,那就有相應的應對預案。檀石槐對鮮卑人是有一套控制辦法的,儘管現在被逼到懸崖上,也不可能策動所有鮮卑人對付檀石槐。

所以,我們要換一種思維來削弱鮮卑人。那就是用糧食作誘餌,挑起鮮卑大的部族之間內鬥,最好讓鮮卑人打成一團糟。誰勝誰負不重要,只要鮮卑人有大量的人員傷亡就行,既使到最後檀石槐沒有搞掉也沒有關係。

只有把鮮卑人大大地削弱了,既使氣侯變得更壞,土地與人口的矛盾卻會大大緩和。而削弱了的鮮卑人就沒有底氣再來挑釁大漢帝國,帝國的邊境就有一個相對長一點的安寧期。

現在讓遊牧部族定居已經不需要帝國的靖邊協調使去搖旗吶喊了,經過這一場大雪後受災程度的對比,遊牧部族自發地選擇定居牧業已沒有懸念。最壞的情況反而變成鮮卑人在人口沒有受到重創的前提下,表面臣服於大漢帝國,整體完好無損地定居下來。大漢帝國還要給他們救助,讓他們休養生息。

要是這樣,既使檀石槐的人頭送來帝都也沒有多大的意義。因爲整體接收下來的鮮卑人,土地與人口的矛盾不是短期能改變的,想要提高牧業的產出是要花大力氣,還需要時間。帝國反而會背上包袱,幾乎每年都要對他們進行救助。萬一帝國碰上災年,沒有能力救助時,鮮卑人會再次成爲邊患。

只有把鮮卑劣人大大削弱,再定居下來。帝國纔有足夠的時間對他們進行教化,管理,最終把他們變成與我們一樣的漢人。到時侯,牧區的人口再增加就不怕了。到那個時侯,他們將與帝國融爲一體,朕將帶着開疆闢土,開闢更大的生存空間。

說到這裡,帝國的高官都明白了問題的關鍵。

太尉說:“臣明白了。這就好比養獒,就得從小養。大獒牽回來養不家。”

“差不多是這個意思吧。”牛弘說道。

道理說通了,帝國高層就很快就明年怎麼對付鮮卑人達成一致意見。那就是利用糧食作武器,挑起鮮卑人內鬥。什麼時侯削弱的差不多了,再進行救助,恢復那一片區域的安寧,接着進行教化和管理。

第二天,帝國平南護撣校尉劉虞送來奏報。帝國平南大軍自九月初進入撣人區,沒有遇到大規模有組織的抵抗。經過四個蛙跳,已經推進到海邊地區。到十一月底,基本控制了那一片地區。

十二月初,在永昌聚結的帝國開發移民二萬人開進撣人區,沿途設四個開發點,組織開發。現在初步的居住棚屋已搭好,移民已安頓下來。下一步,將有計劃地開墾土地,建設居民點,興修和拓寬道路。

奏報稱,進入撣人區初期,就與契瓦寨的胡青、李氓聯繫上了。李氓夫婦還說通了契瓦寨頭人,由頭人出面與附近村寨聯絡,他們表示願意成爲漢人,接受大漢帝國的保護和管理。

奏報稱,撣人區小股劫匪比較多。大軍拔掉了幾個劫匪窩點,現在還在繼續清除劫匪。大軍的剿匪得到了當地撣人村寨的擁護和幫助,形成了很大的聲勢,使得一些劫匪紛紛外竄,逃往西邊和南邊。

奏報稱,按計劃,大軍上半年暫時停止向南推進。重點強化對現有區域的控制和治安,做好移民點的安全保護。等四個居民點建設完畢,帝國的第二批移民和治安部隊到達接管後,再繼續向南推進。

看了奏報,牛弘很高興。這次帝國大軍的南下,沒有碰到預想不到的問題,一切順利。只是想不到被撣女捉去做新郎的李氓還發揮了這麼大的作用,值得劉虞在奏報中專門提及。

張魯組織的第二個膠樹調查小組由周喬帶隊,十一月底已離洛陽南下,現在也應該進入撣人區了。

“撣人區好阿,現在還是鳥語花香,不象中原一樣冰天雪地。”牛弘自言自語地感嘆道。

“哥會不會到撣人區去了呢?”鄂兒往碳盆裡加了一塊碳,象是在問牛弘,也象是在自言自語。

“有可能,說不定還給鄂兒娶個撣女嫂子回來呢。”牛弘說道。

牛弘知道,這樣的安慰不頂用。除非見到了人,或有準確的信息。兄妹之間,血肉相連,牽掛也是人之常情。

這時,張讓急匆匆地跑了進來。

“陛下,南方開發總指揮使派人到帝都。現在宮外緊急求見,還帶了個年青人。”張讓說。

“召見”,牛弘說道,“帶朕去偏殿”。

也不知王允有什麼事,不用快馬奏報,派了個人來。只是不便在後宮接見,只能去偏殿。

牛弘在偏殿等了一會兒,一個小黃門領着王允派來的人進來了,後面還跟着個二十來歲的年青人。

兩人向牛弘行了大禮後,那人說道:“小的奉王指揮之命,將這位季公子送來見陛下。這兒有王指揮使的信件。”

說道從懷裡拿出一封信,交給牛弘。

牛弘打開用火漆封着的信件,看了起來。

信中寫道,送來的人是宮女季娥的哥哥季高,有機密事密奏天子。

牛弘一驚!鄂兒的哥哥季高!還有機密事。

牛弘先打發王允的人回去,既然是機密,估計那人也不知祥情,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第十三章 真人面前不說假話一五二章 侯補郎使倭一零二章 境外蠻荒大穿越第八十章 刺客雲珠一五一章 兩個倭人一零九章 英烈祠第八十七章 新政還得新動力第九十六章 不安命 貪過了界第三十二章 王允 朕終於逮着你了第十章 大將軍的煩惱第三十四章 新興學科第五十二章 世事無常第七十四章 石拱橋第二十章 危機暴發第八章 牛氏風箱第九章 風箱效應一三一章 平常心一零九章 英烈祠第五十一章 掖庭十美第五十五章 戰略佈局第七十六章 傳說中的女兒國第八十九章 牛弘的治亂觀第八十三章 妾不如偷第九十九章 地震第二十三章 親政 新的開始第六十七章 追星族第九十九章 地震第四十二章 靖邊策第五十章 因勢利導第三十四章 新興學科第四十章 帝國的風向第九十章 大獒牽回來養不家一一五章 電的問世一零二章 境外蠻荒大穿越第九十八章 劉悝也做皇帝夢第三十四章 新興學科第十章 大將軍的煩惱一四九章 夢想成真第九十三章 新平潘岳第二十二章 得來全不費工夫一四一章 孫郎採藥一四七章 分魚妙招一三二章 頂級運動場第八十四章 周密計劃一一四章 宇文部族的選擇第五章 貪婪的竇家第十一章 張奐將軍第七十一章 徐晃凱旋第一章 歸心似箭第三十八章 巧遇李肅第二十五章 衣冠南渡第二章 初入漢末第二十三章 親政 新的開始第十五章 虛幻的勝利一三二章 頂級運動場第九十六章 不安命 貪過了界一零八章 震天巨響第六章 太傅陳蕃一零一章 沒有帝師的日子裡一一四章 宇文部族的選擇第八十二章 南下目的第九十七章 四郡平復 潘岳解套第十五章 虛幻的勝利第六十五章 下馬威第六十七章 追星族第十章 大將軍的煩惱第九十五章 境外孤軍第十八章 太平道土崩瓦解一四三章 牛弘賜婚一一零章 解約後的失落第六十章 成了全民公敵 還怕弄不死你第十八章 太平道土崩瓦解一四九章 夢想成真一一八章 段殺神請戰第六十章 成了全民公敵 還怕弄不死你第二十一章 有時機會是等出來的第三十九章 不遊而牧第二十三章 親政 新的開始一二二章 又要讓豪族放血一二七章 梟雄末路第三十一章 北方的雪 南方的熱第三十五章 盧植與董卓第六十三章 帝國男兒都尚武第四十五章 歪打正着第四十六章 問責制第七十章 南下戰略第八章 牛氏風箱第三十章 內憂既平外患又起第六章 太傅陳蕃第二十章 危機暴發第一章 歸心似箭第三章 夏門亭第十六章 堵與疏一一零章 解約後的失落第四十三章 豫章有嘉禾?第十三章 真人面前不說假話第三十六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一五五章 董家服飾一四零章 柳暗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