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 西域局勢(第一更)

任何事情在京師的傳播速度都是驚人的。

很快上至袞袞諸公,下至黎民百姓都知道了翰林修撰謝慎被東廠“劫持”的消息。

一時間羣情激奮,都察院的言官們紛紛上書彈劾東廠,連帶着蕭敬都被噴的滿臉吐沫星子。

天子無奈,剛剛換了東廠提督就出了這檔子事他總不能繼續換人吧?

再說了雖然謝慎是在東廠被發現的,但不能證明劫持他就是蕭敬授意的。

加之蕭敬搶先一步奔到天子近前哭訴有人害他,天子便動了惻隱之心。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

天子也是人,自然也會受到情感的影響。

除了已故司禮監掌印太監懷恩,蕭敬是天子身邊最親信的太監。

在沒有絕對的證據前,天子也不想自斷臂膀。

故而最後的結果便是蕭太監推出了幾個東廠番子做替罪羊,自己則是請了一個失察之罪。

這等避重就輕,禍水東引的舉動自然遭到了言官們的抵制。

他們紛紛上書要求天子命三司會審此案,還謝修撰一個公道。

天子一時頭大如鬥。

自打繼位以來,他一直以上古明君的標準要求自己,獲得的評價也還不錯。

怎麼這些言官還不滿意,連讓他身邊留一個體己都人都不行。

天子終於明白,言官或者說文官們針對的不是楊鵬、蕭敬個人,而是整個太監羣體。

只要是宮中閹宦,在文官看來就是散發着陣陣惡臭的異類。

他們打倒了傳奉官便又將目標定爲閹宦,彷彿只有他們纔是出淤泥而不染纔是最清白的。

這讓天子大爲惱火,便將事情壓了下來。

不過言官們似乎沒有偃旗息鼓的意思,奏疏仍然像雪片一樣飛來。更讓天子惱火的是,一些部院大員,甚至是閣臣也上書替言官們助威。

最後天子沒有辦法,只得宣本案的苦主謝慎進宮面聖。

沒有人知道那日乾清宮東暖閣中發生了什麼。不過謝修撰出宮後便主動上書,謝天子處置東廠番子之恩。

這便相當於認可了之前天子的處置辦法。

一時間都察院的言官們都傻了眼,知道再胡攪蠻纏下去也沒有用,便不再上書了。

不過這在諸朝臣看來仍然是一樁懸而未決的疑案,只不過因爲天子強硬的態度謝修撰妥協了。

閒話不提,卻說這日謝慎約了王守文、謝丕、賈詠在府中吃酒。之所以不再去酒樓實在是心有餘悸。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雖然沒有那麼誇張,但在一段時間內,若是沒有足夠的護衛護佑,謝慎卻是不敢再去酒樓招搖了。

王守文酌了一口佳釀道:“慎賢弟,這次你處理的不錯。那幫都察院的殺才恨不得你跳出來給他們當槍使,你可不能遂了他們的意。”

謝丕卻皺眉道:“可明眼人都知道蕭太監推出的那幾人是替罪羊,慎大哥可是吃虧了。”

王守文搖頭道:“看似吃虧,實則大賺啊。你不要忘了慎賢弟是被陛下詔入宮中的。肯定是陛下表明瞭態度,慎賢弟這才上書發聲。吃點小虧換得簡在帝心,絕對是賺啊。”

見二人爭得面紅耳赤,謝慎只覺得好笑。

“是不是,慎賢弟,你倒是說一句啊。”

“說什麼?你們兩個就不要多想了。”

謝慎直是十分無奈,朝身旁的賈詠望了一眼,似求救一般。

賈詠立刻心領神會,笑道:“這紹興黃酒果然和我們北地人喝的味道大不一樣,不知道謝修撰還有多少珍藏,可否勻出一兩壇來叫賈某解解饞。”

謝慎道:“這是王老大人府裡的珍藏,我這裡還有十壇,鳴和兄若是不嫌棄大可以全部提走。”

賈詠連忙擺手道:“這怎麼使得,一兩壇足以。”

二人相視一笑。

一旁的王守文被二人帶起了節奏,也道:“鳴和兄儘管去拿,大不了我再如數補給慎賢弟就是。”

“聽說吐魯番使者近日要入京拜見天子,不知帶來了什麼稀奇貢品。”

謝丕的老爹是內閣成員,自然消息靈通,謝慎聞言咦了一聲道:“吐魯番派出使臣朝見陛下?”

在他的印象中,弘治九年吐魯番再犯哈密。逼得哈密求援大明朝廷。

天子下令兵部尚書馬文升總掌此事,馬大人也很爭氣,一番陽謀之下將吐魯番人趕出哈密。

只是若是按照歷史進程,吐魯番還要反反覆覆數次,不會輕易的派出使臣朝貢啊。

這讓謝慎大爲疑惑,莫非蝴蝶效應越來越明顯了?

“這有什麼稀奇的,慎大哥難道沒看邸報嗎?吐魯番人已經被打的丟盔棄甲,哭爹喊娘了。”

王守文一臉得意,大明自打土木堡之變後武備便一直鬆弛非但時常被北元打秋風佔便宜,就連吐魯番這樣的西域胡國都敢蹬鼻子上臉,和老大哥比劃一番。這可有些讓人難以接受,大明雖然文官佔據了主導,但並不是沒有血性的。

尤其是像謝丕這樣的年輕人,正是血氣方剛的時候,見朝廷打了一場大勝仗,自然攥緊了拳頭炫耀一番。

對於吐魯番哈密這對冤家,謝慎還是頗感興趣的。

大明對西域的控制十分薄弱,如果能夠以哈密爲跳板再控制吐魯番,一直難以打開的西域走廊便可以劃歸大明的勢力範圍了。

自盛唐以後,除了蒙元外各朝對西域一直缺乏控制力。

但即便是蒙元也沒有真的把西域當作核心區域來發展。

現在卻是有了機會,若是真的能控制西域,確實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

任何一個穿越客都想着改變歷史,但真正能做到的卻很少。因爲歷史有着很強的自我修正能力,細節哪怕改變大勢也不會輕易變化。

但這件事不同。

眼下吐魯番已經派出了使臣,證明歷史的大勢已經發生了一定的改變。在這種情況下,謝慎只要以先知的身份提出高屋建瓴經略西域的國策,是很容易被弘治皇帝接受的。

經略西域絕不僅僅是拓邊養馬那麼簡單,還可以通過人口遷移解決土地矛盾,明末難以解決的大困局甚至可以提前解決。

......

......

第四百七十一章 局勢迷離第四十七章 報官第三百一十五章 一道難題(第一更)第一百三十六章 花魁會與科舉第九章 狠狠打臉第四百六十一章 帝欲北巡第三百一十一章 原來是中毒(第二更)第三百零九章 接風宴(第五更 爲盟主夢中盛唐i加更!)第四百四十三章 欽差第四十章 自古套路得人心第一百三十八章 何爲名士第二百八十五章 針尖對麥芒第一百八十八章 如何是好第七十九章 好渾的水第五百五十四章 奇策 【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七十三章 院試風波(三)第八十六章 秀才遇到兵第四百九十二章 奪城第一百七十四章 冰釋前嫌第一百五十二章 拜會寧員外(二)第三十八章 會試考官李東陽第三百三十三章 汾州郭氏第五百八十二章 天子禁臠【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五十六章 連試三場第五百七十章 無恥之徒【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三十七章 王守仁落榜第三百七十五章 左順門哭諫第二百四十七章 同僚關係第五百一十五章 借刀殺人第五百零一章 豬隊友啊(第五更!)第四百三十二章 突如其來的驚喜第三百六十五章 謝遷反擊與徐溥致仕第四十二章 奔赴府城第四百九十七章 唐伯虎(第一更!)第十三章 王守文第十二章 蘿莉計第三百一十八章 輔弼賢臣(第四更 )第六十七章 詩香勝荷香第三百九十四章 過河卒第三百三十一章 引蛇出洞第四百零八章 甘陝總督楊一清第一百三十四章 姚江茶與雅集第一百九十七章 碩鼠(四)第三十五章 拜謝縣尊第四百六十七章 賊酋來襲第四百零三章 劉娘娘第五百七十三章 一代新人換舊人 【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二百三十八章 春衫薄第四百零七章 四邊總督第五百五十四章 奇策 【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五百五十七章 逢場作戲第二百七十二章 內宮助力第五百五十三章 徭役、隱戶 【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三百五十三章 天家的煩惱第三百二十三章 過堂第七章 縣尊斷案第一百二十八章 強勢的徐老大人第八十三章 洞若觀火第三章 天生我材必抄書第一百八十章 別離情第七章 縣尊斷案第二百五十九章 風波平息第四百四十二章 華亭縉紳的生意經第四百三十四章 種植土豆第四十三章 豪門陸氏第三百四十八章 李廣倒臺第四百五十五章 癥結所在第四百零五章 博弈第四百四十三章 欽差第二百零一章 修築堤壩,改造海塗第四百一十六章 謝慎的改革模式第一百七十五章 神童的執念第三百七十七章 局勢多變第一百八十二章 灘塗種棉花(一)第三百六十章 內閣更替第一百零六章 女人心海底針第一章 積善之家第一百五十九章 餘姚仙茗第二百六十六章 人間美味小籠包第三百四十三章 謝慎回京第一百二十二章 柳暗花明第一百四十五章 畫舫遊湖第一百四十八章 氣煞人也第三十一章 縣試縣試第四十一章 巧論倭患第五百一十七章 苗隸之死第四十五章 私錢第七章 縣尊斷案第一百四十九章 張公子被打了第一百六十五章 爭否第三百零六章 外放知府(第二更)第四百零七章 四邊總督第一百零五章 孫王兩家的爭端第一百八十四章 倭寇來了?第五百四十一章 東南倭患 【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四百二十二章 李神醫的大氣運第五十二章 巡撫按臨第九十章 風華絕代杭州府第七十八章 返程第三百八十一章 盲女紅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