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軍營顯威 中

bookmark

天才壹秒記住『→網.』,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這天上午,童貫率十萬大軍抵達了相州湯陰縣,這裡是他從前心腹親兵蔣大道的爲官之地,童貫便下令大軍就地駐紮,休整一日,次日再繼續北上。

雖然童貫是被相國蔡京提拔起來,但兩人的矛盾由來已久,大宋軍政分離,軍不涉政,政不幹軍,可童貫並不是一般武臣,他是天子身邊的內侍,他的所作所爲往往代表了天子的意志。

童貫便利用這種特殊身份屢屢繞過朝廷,奏請天子直接任命地方官,這便觸怒了相國蔡京,但蔡京又拿他無可奈何,只得眼睜睜看着他任命了一個又一個的地方官,漸漸形成了一股強大的地方勢力。

不過童貫的勢力主要在陝西路和河東路,河北兩路涉足不深,只任命了三個知縣,湯陰知縣蔣大道便是其中之一。

軍營內,童貫正坐在中軍大帳不慌不忙地喝茶,這時,有親兵稟報在帳外稟報,“蔣知縣求見!”

童貫微微一笑,“讓他進來!”

片刻,蔣大道快步走進大帳,匍匐在童貫腳下便放聲大哭,童貫又好氣又好笑,“你這個小猴子見了本帥不行大禮,卻哭起來,難道是嫌我當初封你當知縣太薄了?”

蔣大道抹去眼淚哽咽道:“孩兒思念大帥三年,今日終於見到,便情不自禁哭泣起來。”

蔣大道跟了童貫十年,一直是他的左右親兵,若不是童貫嫌他長得太粗魯,就會認他當乾兒子,淨身讓他進宮了。

不過看到自己從前的親信,童貫心情倒也不錯,便笑問道:“你倒給我說說,當了三年知縣,做出什麼政績來?”

蔣大道心中猛地一跳,沒想到大帥一見面就問自己政績,難道他急於提拔自己嗎?

他心中已有準備,便連忙道:“孩兒秉承大帥的指令出任湯陰知縣,改變湯陰柔弱文風,孩兒考慮,改變風氣須從孩童抓起,孩兒便在各小學堂推行武技,又在縣學設立武科,孩兒用了三年時間,已漸漸扭轉了湯陰年輕士子們的文弱之氣,使他們能文能武,孩兒還特在縣學中設立一支士子之軍。”

蔣大道的一番話確實說到了童貫的心坎上,童貫長年掌握軍隊,他想以軍涉政,那手中就必須有堪用的人才,偏偏他的心腹將領都是大老粗。

童貫便考慮在武學上做文章,培養一批文武雙全的良才,成爲他的權力籌碼,這批良才以武起家,以文入政,才能一步步走上朝廷高位,最終形成自己在朝廷中的勢力。

否則象蔣大道這種粗貨能當什麼高官?只會浪費自己的資源。

童貫頓時對這支士子之軍有了興趣,便笑道:“這支士子之軍在哪裡,我倒想看一看。”

蔣大道大喜,連忙道:“他們就在大營外,請大帥檢閱!”

........

此時在宋軍大營外來了一支奇怪的軍隊,以至於宋軍哨兵紛紛好奇地打量他們,只見這支軍隊約有百人,披掛着上好的朱漆山字甲,頭戴鳳翅兜鍪,看起來威風凜凜,隊伍十分整齊。

隊伍前面居然還有十幾名騎兵,手執長槍,腰挎戰劍,倒也頗有幾分天龍禁軍的氣概。

但很快哨兵們便發現這些士兵竟然是一羣十幾歲的孩子,原來是一羣娃娃兵,哨兵們紛紛譏笑起來。

“喂!你們娘不在這裡,要喝奶回家去吧!”

“你們是不是來找我?我好像在湯陰縣有個失散多年的兒子,快叫我爹爹吧!”

士兵們用粗言穢語調戲這羣學生軍,肆無忌憚地放聲大笑。

不過百名學生軍卻沒有受他們的影響,他們都在好奇地打量這座佔地遼闊的大營,他們長這麼大,還從未見過真正的軍營。

只見大帳一頂挨着一頂,一直延伸到十幾裡外,比他們的湯陰縣城還要大幾倍,讓人無法想象十萬大軍排列起來會是怎樣的壯觀。

李延慶也在好奇打量這座大營,他雖然不太懂紮營的規矩,但他卻會從一些常識來觀察,他發現大營防禦得極爲嚴密,雖然宋軍只駐紮一天,但依舊安插了營柵欄,密密地將大營包圍一圈,大營外還挖了壕溝鹿角,外圍也部署了嚴密的巡哨,他們一路就被三次盤查,還被五十名騎兵嚴密跟隨監視。【△網.】

李延慶對歷史上的童貫頗爲輕視,一個老宦官,仗着被天子寵幸便掌控大宋軍權二十年,成爲宋末六賊之一。

可現在他親眼目睹,發現童貫並不像他想的那樣窩囊無能,行軍打仗非常嚴謹,就連在相州大後方的臨時駐軍也要防禦嚴密,一絲不苟,說明此人是真有幾分才能。

士兵的素質卻很低,不過這也是宋軍一貫痼疾,自檀淵之盟後,宋遼兩國就沒有發生什麼大戰,雖然和西夏時常有戰爭,但那只是西北邊軍作戰,基本上和京城的禁軍無關,養了百年的閒兵,還能指望這些軍隊會有多麼嚴明軍紀?

這時,周侗催馬走到隊伍前面,他冷冷地看了一眼營柵內的士兵,數百名士兵頓時鴉雀無聲,這些禁軍士兵都認識周侗,對他頗爲畏懼。

不多時,營門開啓,一名牙門將飛奔而來,他對周侗抱拳道:“周教頭,太尉請士子們入營!”

周侗點點頭,回頭喝令道:“軍營不得跑馬,所有騎兵下馬!”

十二名士子齊刷刷地從馬上跳下,動作整齊劃一,周圍的宋軍士兵都看呆住了,忽然爆發出一片鼓掌聲,他們發現這些學生兵的訓練並不亞於他們,污言穢語徹底從他們嘴裡消失了。

騎兵牽馬在前,步兵在後,騎兵三人一排,步兵五人一排,一百名士子軍步伐整齊地向軍營內走去。

.........

大營臨時校場南面已搭建了一座丈許高的木臺,士兵們佈置了二十幾個座位,除了主帥童貫外,其他都是軍中高級將領,但湯陰知縣蔣大道卻沒有座位,他只能蹲在主帥身旁。

將領們開始陸陸續續走上木臺坐下,這時,主帥童貫在幾名親兵的簇擁下走上了木臺,衆將領紛紛起身行禮,童貫笑着擺擺手,“我們今天看看湯陰讀書人的軍陣演練,大家放鬆點,就當是休息!”

他走到第一排中間,那裡擺放着一張虎皮大椅,童貫坐了下來,蔣大道立刻知趣地在他腳邊蹲下,活像一條蹲在主人身旁的大狗。

“時間有限,就開始吧!”

童貫淡淡吩咐一聲,一名傳令兵飛奔而去,遠遠高聲喊道:“開始!”

最先出來的長矛軍陣,一共八十八名士子,他們手執長矛,步伐整齊地奔跑,一邊奔跑一邊大聲喝喊,很快便排列成軍陣,開始揮動長矛。

童貫看了片刻笑道:“有點意思,練了有一個月吧!”

蔣知縣騰地紅了起來,太尉這句話無疑戳穿了建立士子軍的假象,只是一支臨時組建的表演軍隊。

他不知該怎麼解釋,半天說不出一句話,不過童貫倒沒有生氣,他點點頭讚道:“雖然缺乏一點殺氣,不過還算整齊,一個月能練成這樣,也算不錯了,下面是什麼?”

他很快便對步兵長矛軍陣沒有興趣了,蔣大道連忙道:“還有騎兵演練!”

童貫搖了搖頭,他對學生的騎兵隊列也沒有興趣,便問道:“有沒有射箭之類的表演?”

“有!有!”

蔣大道慌忙介紹道:“第三項是步弓、第四項是腰弩,第五項是騎射。”

“呵呵!居然還有騎射,這倒有點意思,那就從步弓開始吧!”

童貫喜歡看射箭,他在軍中也常常舉行士兵射箭大賽,射箭高明者往往會得到提拔,北宋後期軍中的射箭之風很盛,很大程度上就和童貫這個最高軍隊統帥的個人喜好有關。

周侗深知他的愛好,便連續安排了三個射箭項目,第一個出場是的王貴和湯懷的步射。

士子軍在一座帷幔包圍的空地內休息,步兵士子坐在地上垂頭喪氣,按照步驟,他們要演練三套矛陣,結果第一套矛陣才演到一半不到就被趕回來了,着實令人沮喪。

八名騎兵士子已經列隊就緒,他們表演騎兵槍陣,只得一聲令下便縱馬衝出去。

這時,一名傳令兵飛奔進來喊道:“步弓上!”

所有人都一愣,周侗連忙上前道:“還有騎兵軍陣沒有出列。”

士兵不耐煩地擺擺手,“騎兵軍陣取消了,步弓快上,別耽誤時間!”

衆人一片譁然,他們苦練一個月,連面都沒有露,就被取消了?還不如步兵軍陣,至少他們還上去了。

王貴和湯懷站起身緊張地望着周侗,周侗明白童貫可能是沒興趣了,連忙催促兩人,“去吧!不要緊張,就按照平時的訓練射箭。”

射箭場地就設在看臺之下,箭靶在百步外,兩名步弓手背對着臺上高官,按照規定,他們每人射五支箭。

王貴和湯懷箭如流星,一個月的苦練沒有白費,五箭皆中靶心,引起臺上一片鼓掌聲,童貫勉強點頭,還算可以,不過沒有什麼出彩,他頓時興趣索然,打個哈欠道:“你們看吧!我還有軍務要處理。”

他起身便走,蔣大道急了,連忙追上兩步道:“大帥,還有騎射,射箭者是今科解元!”

童貫一下子停住腳步,回頭看了蔣大道一眼,“你剛纔說什麼?”

“還有士子騎射,射箭者是相州今年的發解試頭名解元。”

童貫剛開始還以爲是武舉解元,後來才明白,竟然是發解試解元,他頓時有興趣了,又坐回位子笑道:“那就直接上騎射!”

蔣大道暗暗擦把冷汗,心中暗叫僥倖,若不是自己還準備了最後一招殺手鐗,今天這一關就難過了。

帷場內,傳令兵大喊:“太尉有令,直接上騎射!”手機用戶請瀏覽m.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

第三百二十八章 老將宗澤第九百六十八章 滅國之戰 二十一第九百九十九章 故人清照第三百零八章 局中六人第五十六章 面臨抉擇第四百零五章 臨戰之權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清河大戰 下第七百一十九章 虹橋偶遇第四十四章 不戰屈人第八十九章 追查疑兇 一第一百二十五章 排名之爭 中第六百八十三章 全力備戰第一千零十章 被迫求援第一百六十四章 初入太學第六百八十三章 全力備戰第六百二十七章 再度出征第八百一十三章 蜀崗茶棚第七百三十四章 無米下鍋第五百五十四章 開源有方第八百五十章 再返京兆第四百五十五章 心生毒計第八百四十五章 最佳方案第四百二十五章 攻佔鄆城第九百零三章 偷運軍資第九百一十章 重責輕罰第二十三章 如願以償第七十八章 李張之爭 二第五百一十五章 書坊相會第二百七十八章 高家捉婿第九百二十九章 CD知府第七百八十七章 魔鬼出籠第二百一十一章 意外絕殺第四百八十三章 曹府再宴第五百七十章 忽聞喜訊第一百一十五章 解試科舉 三第六百二十二章 新官上任第六百四十六章 曹府高論第三百五十二章 再立新功第一百四十五章 臨陣磨刀第九百二十一章 秦檜北使第三百四十二章 山洞奇兵第八百三十一章 難鳥各飛第五百三十一章 店鋪失火第三百八十八章 夜走梁山第四百四十五章 曹府家宴 一第六百二十七章 再度出征第三百三十二章 橫山小道第七百九十章 悄然來臨第五百七十八章 惜別嘉魚第八百五十七章 枕戈以待第四百一十章 棄城北撤第七百九十九章 生死大戰 二第三百四十二章 山洞奇兵第七百零五章 各自站隊第六百八十六章 井陘阻擊 上第四百三十四章 脫離戰局第二百零六章 尋釁報復第四百零六章 河面警告第十二章 門庭若市第六百零九章 宋金爭燕 四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冀軍譁變第二百零九章 神秘師兄第二百四十七章 師師請客 中第一百三十二章 戰爭風起第三十二章 複賽激戰第四百五十章 曹府家宴 六第六百二十三章 霹靂行動第六百七十三章 西夏策變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大舉攻城 下第七百三十一章 箭石較量第五百一十六章 真定查疑第五百一十五章 書坊相會第七百九十九章 生死大戰 二第三百五十八章 血戰石州 上第三百六十六章 宋夏議和和大家簡單聊兩句第五百二十九章 太子密旨第二百七十一章 省試落幕第四百三十七章 探明原因第九百七十一章 滅國之戰 二十四第二百九十九章 西行巡查第二百八十八章 大器助學第七十二章 再考武技第三百三十九章 絕密情報第六百三十七章 磨礪之戰 上第六百六十九章 拜託幫忙第三百六十三章 最後一戰 上第五百七十一章 朝報新聞第三百零三章 絕境拼殺第四百三十章 禍起蕭牆第六百三十章 西夏選擇第九百七十四章 三件急信第一百九十章 一夜逆轉第二百二十一章 新兵立規第二百八十九章 百花山莊第三百五十八章 血戰石州 上第六百八十五章 太行雙龍第六百三十章 西夏選擇第六百零八章 宋金爭燕 三第六百零一章 偷襲燕京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