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軍營顯威 下

bookmark

岳飛手中提一張大弩,他剛剛站起身,聽到報信兵的話,不由又坐下了,心中深感失望,他的機會也被剝奪了,周侗走上前拍拍他的肩膀,安慰他道:“武舉纔是你發揮之時,不是現在!”

岳飛默默點頭,師傅說得對,還有一個月就是武舉解試了,他必須振奮精神,爭取武舉考過。

這時,李延慶已翻身上馬,盔甲葉片在他身上嘩嘩作響,他手提銅胎弓,催馬向射箭場上疾奔而去,當他如箭一般衝進射箭場,兩邊觀戰的將士頓時響起一片驚呼聲,看臺上的將領也紛紛站起,響起一片竊竊之聲,人人臉上露出震驚之色,竟然是銅弓鐵箭。

童貫的眼睛也眯了起來,看來此人是周侗的愛徒了,竟然把銅弓鐵箭傳給了他。

銅弓鐵箭並不是雙臂能開兩石硬弓能可以用,力量只是基本前提,這裡面還有高超的射箭技巧,尤其是鐵箭的平衡控制之術,是周侗獨步天下的不傳之秘,他的衆多徒弟誰也沒有學會這項壓箱絕技,到了晚年,周倜終於把它傳給了湯陰縣的李延慶。

十年前,周侗第一次在京城禁軍大營使用銅弓鐵箭時,震驚了數十萬禁軍將士,他也憑此坐上了‘天’字號教頭席位,十年後,當李延慶再次攜帶銅弓鐵箭出現在軍營時,整個軍營都沸騰了。

周侗站帷場邊,注視着在場上疾奔的李延慶,嘴角露出一絲笑意,這個傻小子還一直以爲銅弓鐵箭是普通的箭術,他哪裡知道自己名震天下靠的就是這副弓箭,他是除自己之外,天下第二個會使用這種弓箭之人。

李延慶也感覺到了周圍的將士的震驚,他也感到了一絲壓力,銅弓鐵箭極爲難練,尤其鐵箭平衡極爲微妙,必須要有高超的射箭天賦才能找到那種平衡感,自己也纔剛剛會用三天,就看今天能否成功了。

這時,鼓聲加快,出箭之時到了,李延慶抽出第一支鐵箭,以左手挽弓,右手搭箭,在馬匹疾奔之中拉弓如滿月,用三分略輕的勁力壓住了弓頭,弦一鬆,只聽繃一聲弦響,聲未消,箭已到,一箭射中一百二十步外的木人,這一箭正中眉心,箭力強大,箭尖從後腦透出,竟然射穿了木偶人頭,這就是銅弓鐵箭的威力,可裂石穿金。

四周上萬觀戰士兵歡呼聲四起,看臺上也響起熱烈的鼓掌聲,軍營中人個個識貨,他們很清楚這一箭的威力,這就是意味着百步外盾牌和鎧甲都擋不住這一箭,只有大宋赫赫有名的神臂弩才能與之抗衡。

這時,李延慶已調轉馬頭,換成了右手挽弓,在戰馬的疾奔中,肩膀輕輕一甩,箭筒到了左肩,他左手抽出第二支鐵箭,搭上弓弦,猛地拉開滿弓,眯眼覷準了木人咽喉,一箭即發,弦響箭到,‘咔!’鐵箭再次射穿了木偶的咽喉。

四周上萬士兵的歡呼聲沒有停止,一浪高過一浪,這名年輕士子左右開弓的絕技令看臺上的所有將領都歎爲觀止,當他們發現射箭士子還有第三箭時,所有人都站了起來,摒住呼吸,射箭場上變得一片寂靜。

連周侗的心也提到了嗓子眼上,第三箭是射移動靶,也是李延慶是否真正掌握銅弓鐵箭的關鍵。

這時,一隻黃雀從射箭場一角飛出,嘰嘰喳喳地飛過射箭場,衆人還沒有意識到這隻黃雀就是第三箭箭靶,他們還在東張西望,尋找李延慶將要射擊的目標,直到李延慶開始縱馬追趕這隻黃雀,他們才如夢方醒,同時發出了一聲長長的驚歎。

疑惑、震驚、期待,無數雙眼睛緊緊跟隨着李延慶,關注他的一舉一動,戰馬追過了黃雀,李延慶在猛地轉身,半躺在馬背上,滿弓一箭射出,這一箭如流星趕月,直射空中的黃雀。

空中黃雀忽然意識到不妙,剛要調頭,但已經晚了,‘啪!’羽毛四濺,黃雀被一箭射穿了身體,鐵箭又飛出十餘丈外才從半空落下,下面一羣士兵紛紛躲閃。

這時,一名士兵舉着鐵箭跑進場內,鐵箭上穿着剛纔的黃雀,李延慶收了銅弓,向四周將士抱拳答謝,四周頓時響起了驚天動地的歡呼聲,看臺上的大將們熱烈鼓掌,這名年輕的士子讓他們看到了精彩絕倫的一場射箭表演。

連童貫也笑眯了眼睛,連連捋須點頭,李延慶神箭固然令他讚賞,但他更感興趣的卻是李延慶的身份,今年的相州發解試頭名解元。

“他父母何人?”童貫低聲問道。

蔣大道明白太尉的意思,連忙道:“他出身寒門!”

童貫輕輕點頭,看來是有真才實學,不是買來的解元,李延慶出身寒門也正合他意。他心中不由暗忖,‘這樣更好,一張白紙正好讓自己繪畫。’

李延慶翻身下馬,被一名士兵領到看臺前,他卻沒有跪下,而是躬身作揖,行一個士子之禮,“學生李延慶參見童太尉。”

蔣大道連忙給衆將解釋,這是相州今年新科發解試解元,將領們才恍然,連連點頭,原來是舉人第一名,居然文武雙全,難得啊!

童貫點頭笑道:“李少郎神箭絕倫,不愧得周侗真傳,少郎年紀應該不大吧?”

“學生下個月滿十三歲!”

看臺上衆將面面相覷,原來還是個少年,小小年紀就如此了得,前途不可限量啊!

童貫又捋須笑問道:“李少郎既然考中瞭解元,不知下一步有什麼打算?”

這就是明顯的暗示了,一般聰明伶俐的人就會回答,‘尚未決定,還望太尉提攜!’,

衆人也聽出太尉的意思,太尉看中這個少年郎了,恐怕會收他至帳下悉心栽培,很多人都暗暗羨慕,這個少年撞上大運了。

連蔣大道也呆了一下,心中頓時生出一絲嫉妒,太尉可從來沒有這樣看中過自己。

李延慶當然聽得懂童貫的暗示,雖然他有自己的計劃,並不想就此從軍,但他也知道這是個難得機會,如果自己能抓住這個機會,很可能到了靖康之時,自己就能統帥一支軍隊了,那時他也有了改變歷史的本錢。

李延慶躊躇片刻便道:“學生願聽從太尉的建議!”

周圍大將個個是老油條,心中暗贊,少年這句話回答得很巧妙,既給足了太尉面子,卻又留有餘地,建議而已,可聽可不聽,才十三歲居然就這麼會說話。

不過想到這少年是解元,大家心中也釋然,能在萬千讀書人中脫穎而出,當然比一般人會說話。

童貫心中更加喜歡,這是個聰明少年,不卑不亢,保持尊嚴,同時又靈活變通不顯迂腐,很合他的胃口,他沉思片刻道:“我大宋要十五歲才能考進士,這是太宗定的規定,除非天子開口,否則不能破例,不過你可以去讀太學,我想你應該也是這個打算,對吧?”

“學生正是這個打算,按照規定,學生可以直接讀內舍。”

童貫搖搖頭,“以你的才華讀內舍可惜了,應該讀上舍。”

“學生雖然也想,但規定如此!”

童貫笑了起來,“這只是對普通庶民的規定,對權貴皇親卻另有優待,我正好有一個上舍名額,我來推薦你進上舍,你意下如何?”

衆人面面相覷,大家都以爲太尉會把這個少年留在帳下做文書郎,卻沒有想到太尉居然推薦他讀太學,這是去做文官啊!太尉居然要放棄這個人才?

這裡面只有蔣大道明白一二,李延慶真的被太尉看中了。

童貫在軍中有的是心腹手下,但他在朝中卻勢力太弱,象李延慶這種既武藝高強,又文才出衆,到目前爲止也就只有一個宗澤而已。

可惜宗澤太老,不好培養,而李延慶正是一棵罕見的好苗子,童貫怎麼可能放過,好好培養,十年之後,他就是自己在朝中的勢力了。

童貫提出由他來推薦李延慶進上舍當然有深意,朝廷規定,太學名額只能給權貴的直系子女,但童貫無後,他可以給門生,一旦李延慶答應,那他就是童貫的門生了。

李延慶想到靖康之難就在十年之後發生,如果自己不走捷徑,十年之後他依舊是人微言輕,無所建樹。

雖然他也知道改變歷史之艱難,但他也想盡自己的一切努力去推移歷史大船前進的軌跡,他必須藉助外力,必須得到權力的支撐,儘管童貫也是北宋末年的六賊之一,可並不妨礙他成爲自己的墊腳石。

李延慶當即立斷,躬身道:“能得太尉推薦,是李延慶之幸也!”

第九百零一章 戰火再起 下第七百七十五章 書生誤國第六百三十六章 孤注一擲第五百八十三章 五軍之將第十七章 紙甲天王第三百二十七章 意外相見第九百五十一章 滅國之戰 四第四百零七章 阻擊援軍第五百一十六章 真定查疑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大舉攻城 上第二百一十二章 解圍降壓第三百六十五章 最後一戰 下第三百八十三章 宋江條件第一百六十章 初見師師 下第五百六十章 剿匪募捐第七十六章 緊急求助第三百一十四章 朝堂之爭第七百七十四章 突襲永城第六百六十三章 意料之外第六百七十七章 輿論沸騰第六十六章 梁山宋江第一百四十二章 接花移木 中第八百二十九章 決戰蘇州 下第十九章 牛刀小試第七百六十九章 更大誘餌第四百零八章 集訓鄉兵第八百六十三章 白銅宋奴第一百八十五章 殺朱保朱第二百零六章 尋釁報復第九十四章 各退一步第二百二十二章 渾水摸魚第七百五十一章 談判之功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攻克燕京第六百四十章 兩相暗鬥第五百零八章 獵戶孤兒第七十九章 李張之爭 三第一百四十七章 魏縣救人 下第三百五十八章 血戰石州 上第三百二十五章 霹靂出擊第七百三十三章 城頭激戰第八百六十四章 緊急出兵第二百三十章 弓馬大賽 七第八百八十章 關鍵人物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意外消息第八百八十七章 緊急朝議第四百六十八章 剪除耳目第二百九十三章 悄定名份第二十七章 擂臺首賽 一第六百九十七章 宋金和談第九十六章 技震麒麟第四百二十八章 吞併部曲第六百九十八章 新的任命第二百七十章 無奈妥協第八百二十六章 探查情報第七百七十五章 書生誤國第六百八十九章 亂中商機第六十二章 禮物風波第二百六十七章 指點迷津第六百八十二章 兵臨太原第二百六十八章 省試開考第一百九十三章 再見童貫第三十三章 奇兵突起第六百三十二章 知州心事第八百四十一章 色膽包天第五百九十二章 先奪涿州第四百九十八章 大顯身手 中第三百五十章 將帥不和第二百二十五章 弓馬大賽 二第六百七十一章 衝冠一怒第三百七十九章 勇劫法場第六百二十六章 京城消息第九百六十二章 滅國之戰 十五第五百三十八章 監所解散第二百七十四章 左右爲難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冀軍譁變第七十七章 李張之爭 一第七十三章 喜訊傳來第一百七十三章 人心難測第六百五十二章 利益捆綁第五百六十七章 奇兵破賊第三百九十三章 備戰不力第四百六十三章 桑家瓦子第二百二十六章 弓馬大賽 三第一百章 形勢嚴峻第一百七十八章 出發南下第四百二十七章 夜襲敵營第九百一十一章 一葉知秋第七百九十一章 殺將奪權第四百七十八章 初次朝會 上第六百二十四章 兵變奪權第三百五十八章 血戰石州 上第二百九十八章 北伐之爭第一百九十三章 再見童貫第一百零八章 食鋪偶遇第二百二十三章 意外之財第七十八章 李張之爭 二第一百八十五章 殺朱保朱第七百七十五章 書生誤國月初求月票第三百四十五章 良苦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