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九章 初次朝會 中

bookmark

天才壹秒記住『→網.』,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李延慶連忙催馬上前,抱拳行禮道:“卑職參見上將軍!”

“延慶,這是你第一次上朝吧!”

“正是!不過一些基本的規則卑職已經知曉。”

曹評看了一眼李延慶腰間的銀魚袋,笑着點點頭,既然知道把獲賜的銀魚袋掛上,說明他是知道規則的。

曹評又道:“昨天我那個孫女又給你添麻煩了。”

“節假日我很願意帶她逛街,只是平時不太方便。”

李延慶含蓄地告訴曹評,要管束好孫女,不要再讓她闖御史臺了。

“是啊!其實我府上管得很嚴,憑她一個人是出不了府門,昨天是她兄長曹性擅自帶她出門,昨天晚上我已經狠狠將他責罵一頓,保證不會再有下次了,另外,延慶爲她花的錢,我會如數補還。”

李延慶微微一笑,“給她買點東西是我的心意,不要談錢的事情了。”

曹評頗爲歉然,他想了想道:“這個月初十我有個家宴,都是一些親朋好友來參加,人數很少,不知延慶能否賞臉?”

李延慶稍稍猶豫一下,還是點頭答應了,“既然上將軍開口,延慶怎敢不來!”

曹評呵呵一笑,“走吧!別耽誤朝會了。”

李延慶向他抱拳行一禮,催馬繼續向宣德門而去........

到了宣德門,除了宰相可以坐轎繼續前行外,其他官員都必須下馬步行,直到過了北廊,這裡有宰執下馬牌,宰相也要下馬步行了,不過穿過北廊便是大慶廣場,這裡是上朝的臨時等候區。

現在距離上朝時間大約還有一刻鐘,大慶廣場內站滿了等候上朝的官員,足有千餘人之多,他們三三兩兩聚在一起,各自議論着什麼。

雖然李延慶能獲得樑師成、蔡京等人的青睞,但他在朝廷中的人脈還很弱,在朝廷大大小小的各種圈子中,他暫時還遊離在外,就連刑部侍郎樑中書、大理寺卿鄭智這些認識的高官,看見李延慶時也不過笑着點點頭,然後繼續和身邊人閒聊。

“李御史!”

終於有人叫他了,李延慶一轉身,卻見是頂頭上司鄧雍跑了過來,“真不好意思,昨天正好不在,沒想到今天居然有臨時大朝,沒有能及時通知你。”

“劉主簿已經告訴我了。”

“他只是告訴你今天要上朝,卻沒有告訴你早朝的內容。”

李延慶一怔,“莫非早朝和卑職有關?”

“也不是直接和你有關,和御史臺有關係。”

鄧雍向兩邊看了看,將李延慶拉到一邊低聲道:“天子決定要加強監軍,準備設第二監軍,負責監察軍隊後勤物資,準備把這個職權交給御史臺。”

“爲什麼會有這個想法?”

“還不是因爲國庫空虛嚴重,軍隊消耗就是無底洞,這次備戰徵遼,朝廷準備募兵二十萬,需要的各種兵甲物質、糧食軍餉難以計數,朝廷已經快負擔不起,我是聽到一些內部消息,鹽、酒、茶、糧食都要漲價了,還有王相國打算推出‘當十錢’,所以不少高官提出不僅要開源,還要節流,監察軍隊後勤物資的提議就出來了。”

李延慶暗暗嘆息,鹽、酒、茶、糧食是基礎物資,它們漲價,其他物價必然會全面上漲,小民的生計將更加艱難,居然還要推出‘當十錢’,他曾經見過蔡京推出的‘當五錢’,所謂‘當十錢’就是大錢,是掠奪民財最直接的方式。

“讓御史臺監軍後勤物資,已經明確了嗎?”

“御史臺參與肯定明確,否則今天怎麼會讓侍御史也列席大朝,不過聽說樞密院和兵部也要求參與,但沒有最後定下來。”

就在這時,大慶殿上的景陽鐘敲響了,文武百官紛紛站隊,李延慶早發現了臺階前有品階線,官員們可以對照自己的官階站隊。

李延慶找到了六品官階線,已經是隊伍的最後了,今天只增加了六名侍御史,除了李延慶外,其餘五名侍御史已經早早站在位子上,李延慶不好意思和同僚爭位,他只得站到最後,儼然成了整個早朝的最後一名。【△網.】

這時臺階上方傳來殿中監官員高喝:“進殿!”

太子趙桓爲文官第一名,排名第二是樑師成,第三是宰相白時中,而武官排名第一卻是鄆王趙楷,第二應該是童貫,但童貫不在京城,擁有太子少保頭銜的曹評便排位武官第二,不過武官數量偏少,只有文官人數的一半不到。

文武兩列隊伍無聲無息地向臺階上走去,在臺階兩邊各站着兩名殿中侍御史,他們目光銳利地注視着所有官員,但凡官員有儀服不全、不整或者不守朝規,諸如遲到、喧譁、隨意站隊等等情況,他們都會記錄下來作爲彈劾依據。

宋朝的皇宮比起隋唐而言,氣勢還是差得太遠,不僅佔地面積小,而且宮闕都不甚宏偉,大慶殿作爲宋朝皇宮主殿,無論進深、高度都遠遠無法與隋唐皇宮主殿大興殿和含元殿相比,李延慶已經無法站在最後,隊伍只能分成幾排,李延慶站在第三排的末尾。

大殿上方掛滿了燈籠,將大殿照如白晝,殿內十分安靜,只片刻,有侍衛高喝,“皇帝陛下駕到!”

隨即樂聲響起,在悠揚的樂聲中,只見天子趙佶在十六宮娥和八名侍衛的護衛下從丹陛側面走了進來。

趙佶在龍椅上緩緩端坐下,目光威嚴地看了衆臣一眼,衆臣一起躬身行禮,“參見陛下!”

趙佶臉上露出一絲疲憊的笑意,擺了擺手,“衆愛卿平身!”

衆人平身,大殿內鴉雀無聲,趙佶緩緩道:“今天是臨時朝會,朕請各位大臣前來,是要商議一件重大事件。”

趙佶語速很慢,聲音雖然不大,但大殿前部都能聽見,雖然大殿外側難以聽見,但李延慶耳聰目明,他站在最後也能隱隱聽見趙佶的聲音。

“自大宋立國,收回燕雲十六州便是一直是我大宋國策,雖經各位先帝、大臣以及千千萬萬將士的不懈努力,始終未能收復我漢家失地,燕雲十六州一直被異族侵佔、

而今時局劇變,女真崛起,契丹氣數已盡,正是我們收回燕雲十六州的良機,去年我們已和西夏停戰,西夏臣服於大宋,西線威脅解除,那麼我們便可集中兵力北伐,此事朕已考慮了兩年,能否在我們身上實現先祖偉業,就看我們有沒有這個勇氣走出這一步......”

李延慶聽得清清楚楚,原來今天臨時朝會竟然是討論北伐,名義上是討論,但實際上趙佶心意已定,最多隻有方案甲和方案乙的區別罷了。

遠處傳來殿中少監蔡行高亢的聲音,“請相國王黼獻策!”

這時,大殿的羣臣再也忍不住,開始低聲議論起來,所謂獻策就是拿出方案,既然北伐已經到了拿出方案的程度,那麼所謂的朝議不過就是走走形式,讓王黼的北伐方案更加合法罷了。

這時,王黼從羣臣中走出,躬身向天子趙佶行一禮,“微臣王黼願獻北伐計劃。”

趙佶點點頭,“王相國向百官宣佈吧!”

王黼取出一幅卷軸,緩緩展開,高聲對羣臣念道:“自大宋立國,收復燕雲十六州便爲國策,然歷經百年,君臣奮戰未果,燕雲十六州依舊沉淪,而自明君登基,便屢屢登高北眺,胸懷收復漢家江山之宏圖大志,勵精圖治以待天時,遼國君暴臣虐,民心不附,女真小族不堪壓迫,揭竿而起,奮戰抗爭,戰亂數載,遼國氣數已盡,天賜良機予大宋,王黼奉天子之令特制定本策,其策一:備戰策,共七條二十四策........”

王黼讀得慷慨激昂,但無數大臣都皺起了眉頭,王黼在對策中提出官民共負北伐重擔,顯然是要損害百官的利益,或者是削薪,或者是取消諸多補貼。

至於適當提高糧食、鹽、鐵、酒、茶的官價,甚至發行當十錢,這就是直接掠奪民財來籌措軍費了。

王黼讀完,趙佶緩緩問道:“關於王相國的北伐之策,衆愛卿可以異議?”

這時,樑師成走出列道:“陛下,老臣略有點疑問。”

趙佶有點不滿地看了樑師成一眼,這幾個月兩派鬥爭激烈,趙佶也樂見其紛爭,但在北伐之事上,趙佶卻不希望出現派系鬥爭。

但趙佶還是剋制住心中的不快,淡淡問道:“太傅請說!”

樑師成當然不會傻到反對北伐的程度,他只是反對王黼,說白了,就是挑王黼的刺。

“陛下,老臣並非反對北伐,只是覺得王相國之策還是略顯粗糙,某些地方有待商榷。”

王黼卻按耐不住心中的怒火,冷冷道:“哪裡不妥,請太傅直言!”

“比如,王相國提出籌集軍費五百萬貫,那麼這五百萬貫是怎麼算出來的,據我所知,去年我們攻打西夏,共耗費軍費六百五十萬貫,其他兵甲、物質、糧食還不算,難道攻打燕雲十六州還不如去年的宋夏之戰?我就怕打到一半時,忽然發現錢糧俱盡,北征就無法繼續下去了,豈不是誤了朝廷大事?”

王黼一時語塞,旁邊宣和殿大學士蔡攸接口解釋道:“五百萬貫軍費只是前期募兵費用,朝廷已決定募兵二十萬,至少要五百萬貫,後續軍費遠不止這麼一點。”

“原來如此,那麼這份北伐計劃就制定得有點草率了,這可是大朝,王相國應該拿出一份完善的計劃書纔對。”

王黼被樑師成公開批判,他的臉一陣紅一陣白,着實有點下不了臺,這時,趙佶也有點惱火了,冷冷道:“計劃細節可以繼續完善,但北征方案已定,太傅對此有意見嗎?”

“老臣對北征方案沒有意見!”

“其他大臣有不同的意見嗎?”

大殿內雅雀無聲,就在這時,大殿門口處傳來一個清冷聲音,“陛下,微臣有話要說!”手機用戶請瀏覽m.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

第六百七十五章 兩個麗人第四百七十五章 老友進京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北伐高麗 下第六百五十六章 三絕女將 上第九百六十四章 滅國之戰 十七第五百二十章 種帥爲媒第九百三十八章 先發制人第四十四章 不戰屈人第六百八十三章 全力備戰第一百五十二章 初到汴京第九章 以直報怨 下第八百三十六章 同路南下第二十九章 擂臺首賽 三第一百零七章 住店風波第四十六章 不速之客第二百三十五章 弓馬大賽 十二第三百一十三章 兩派勢力第六百四十三章 久別返家第一百一十一章 酒樓事件 下第三百二十七章 意外相見第七百七十二章 緊急召見第四百二十九章 緊急攔截第六百一十四章 調查細節第五百九十一章 藥師歸宋第五百九十三章 童貫爭功第八百三十四章 曹家煩惱第八百六十七章 黃河水鬼第八百章 生死大戰 三和大家簡單聊兩句第一千章 家眷進京第八百七十二章 家眷西來第四百八十七章 佳人賞雪 上第五百八十八章 探子燕青第八百四十一章 色膽包天第八百六十八章 被迫談判第七百四十七章 攻心爲上第六百一十五章 指點迷津第九章 以直報怨 下第二百五十四章 太學年考第七百四十六章 重大事件 下第三百二十八章 老將宗澤第九百八十九章 長江攔截第七百九十七章 深夜偷襲第一百四十三章 接花移木 下第五百九十一章 藥師歸宋第二百二十五章 弓馬大賽 二第七百八十九章 強行攔截第六百一十九章 最終任命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大舉攻城 下第八百九十章 風險測試 下第四百一十六章 偶遇故人第四百一十六章 偶遇故人第七百七十章 條件成熟第六百七十三章 西夏策變第三章 欺人太甚第二百零九章 神秘師兄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深宮白事第一百三十二章 戰爭風起第三百五十六章 落入陷阱第二百九十六章 新官上任 中第四百九十八章 大顯身手 中第七百九十七章 深夜偷襲第五百一十八章 黑心開價第七十五章 仗義救人第六百五十六章 三絕女將 上第四章 李氏宗祠第八百七十六章 三個半人第三百九十一章 嚴詞拒絕第六百七十一章 衝冠一怒第六百二十章 茶局暗示第二百四十四章 弓馬大賽 二十一第九百章 戰火再起 中第七百五十四章 夜訪吳宅第二百七十五章 內幕消息第六百零八章 宋金爭燕 三第二百二十章 箭在弦上第一百三十八章 紛爭再起第九百五十五章 滅國之戰 八第三十八章 勇奪魁首第四百二十七章 夜襲敵營第三十八章 勇奪魁首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中原巡視第二十五章 上上之籤第二百七十九章 大慶殿試 上第八百四十二章 事情鬧大第八百三十二章 不戰而勝第五百五十六章 知州來訪第八百三十八章 天降橫財第七百六十一章 三個要求第六百七十三章 西夏策變第七百二十七章 第二戰線 上第五百七十二章 樑宦之憂第二百八十七章 家有婚約第四百六十七章 爾虞我詐第五百一十八章 黑心開價第二百三十二章 弓馬大賽 九第三百六十八章 蔡京罷相第四十六章 不速之客第八百三十八章 天降橫財第五百六十七章 奇兵破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