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6章 洮水大捷

熙河路烽火再起。

熙河路經略副使章楶臨危受命,接替高遵裕統帥熙河路全軍。

章楶出身場屋,以文臣知兵,西北衆將對他難免不信服,而且又是在熙河路兩萬騎兵調走下,面對青唐的進攻,木徵,巴氈角等人都表現出厭戰的態度。

熙河路莫約不足三萬兵馬分守各州,儘管李憲許諾秦鳳路以及陝西四路的援軍正在路上,但遠水不解近火。

李憲唯有指望這位年輕將領,將所有希望都寄託在他身上,難不成還指望高遵裕不成?

在熙河談判之前,李憲失誤了,官家讓他割湟州之地與青唐言和,但是他遲疑了。最後等到他派出談判的使尚在半路上,結果阿里骨就起兵了。

這令李憲幾乎拍斷大腿,沒有早聽官家的話,立即與青唐言和,導致對方已舉兵起事。

但好消息是阿里骨見到宋朝使節後,似有所意動,此番青唐起兵聲勢很大,但最後卻徘徊在洮州遲遲不攻,似欲觀望宋與西夏之戰的勝負。

李憲也坐實了阿里骨的想法,並提出無論宋夏之戰勝負都許諾割讓湟州,同時保障青唐在熙河兩州的利益不變。

如此之下,使青唐局勢稍緩。

但西夏攻勢如火,樑乙埋是先在定西城下誘伏,擊敗宋軍並斬會州兵馬都監吳猛。

之後西夏一面圍着定西城,一面率軍大舉南下,國相樑乙埋親率七萬步騎攻南川寨。

南川寨位於河洲和熙州之間,一旦南川寨失陷宋軍整個熙河路將被攔腰斬斷。

宋朝不少將領知道後非常驚慌,向李憲,章楶主張棄湟州,河州,洮州之地,火速回援與西夏爭南川寨,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但章楶沒有答允,只要求守軍緊守南川寨,同時命令各寨宋軍收縮防線,放開大路任由西夏軍劫掠。

西夏本就爲劫掠而來,雖說知道一旦攻克了南川寨這等堅城,就可以隔斷宋軍熙州和河州聯繫。

但西夏軍終究是土匪本性,他們在熙州河州一面大肆劫掠,另一面焚燬屋舍兩萬五千餘,焚田上千頃,致使熙河路軍民當年顆粒無收。

西夏人策略就是能搶走就通通搶走,不能搶走就全部燒掉,一粒糧也不留給宋軍。

章楶則實行堅壁清野之策,沒有任何出兵救援南川寨的意思,只是讓守軍堅守。

同時宋朝各路援軍漸漸趕到,如王厚,王贍兄弟,還有姚兕,姚麟,種諤,劉舜卿等西軍名將星夜率軍趕到。

宋軍熙河路兵馬增至五萬餘。

章楶兵馬聚齊後,仍是不救南川寨,而是派出信使與阿里骨談判,並下了最後通牒。

樑乙埋劫掠近月後,方纔回過味來猛攻南川寨,但是久攻不克,兵馬在寨下死傷無數。

身在洮州的阿里骨帳下,親宋的溫溪心的長老與族內少壯派的爭吵不休。

溫溪心認爲宋朝割讓湟州已是最大的誠意了,咱們青唐不能不識擡舉,以後還要仰仗宋人做生意呢。

而少壯派則不同,他們認爲除了湟州,熙州,河州,洮州,岷州,甚至通遠軍都是青唐故地,必須將宋朝趕出熙河纔是目的。

一派認爲對方不知天高地厚,一派則認爲對方沒有血性。青唐部這等是部落合議制,誰也談不上有絕對的主導權,哪怕是阿里骨也不行,何況如今的青唐主還是董氈本人。

不過當得知樑乙埋對南川寨久攻不克後,他終於有了判斷,與宋朝達成協議,割取湟州,並從洮州退兵。

阿里骨的單獨撤兵,等於破壞了原先青唐與西夏合兵的協議,令東西夾攻之事泡湯。

更使得樑乙埋的七萬步騎頓時成爲孤軍,等他得到阿里骨退兵的消息後爲時已晚,章楶率宋軍主力出熙州與樑乙埋在洮水邊大戰。

一面是志在報仇雪恨的宋軍,一面則是劫掠得兜滿袋滿的西夏,兩軍決戰下,章楶以少勝多大破西夏軍。

敗退下來的西夏兵馬倉皇失措下渡過洮水,被宋軍從四面掩殺,西夏兵馬渡河不及,溺死無數。

樑乙埋三度被宋軍追擊趕上,幸虧左右死保方纔沒有被俘,他猶如驚弓之鳥般,不眠不休地趕了三日三夜的路方纔逃脫。

但其餘的西夏兵馬就沒那麼好運,此戰宋軍斬西夏步騎上萬,繳獲輜重無數。在屍首阻塞下,使洮水一度爲之不流。

這是大順城之戰後,宋軍對西夏取得最大的勝利。洮水大捷後,宋軍從陝西各路都向西夏進攻。

消息一出,西夏國內朝野上下震動,一貫反對對宋用兵的西夏國主秉常得知此事後,跑到太廟哭了一夜。

而興慶府上下西夏朝臣驚呼,宋軍已非當年可比,實不可輕之!

這一次西夏遣使向宋議和,言辭卑怯,同時火速稟告遼國爸爸耶律洪基,請他出面爲宋夏兩國調停。

至於官家得知此事後那等歡喜不用多說。他大賞章楶,加爲集賢殿修撰,併爲熙河路經略使。

黃昏之中。

阿里骨率着大軍則返回了青唐城,城上城下無數青唐百姓向他歡呼。

這一次洮水大戰,無論是宋與西夏都付出了慘重代價。

唯獨阿里骨率領的青唐部不死一兵一卒,卻收復了湟州全境,這令他的聲望達到了頂點。不過不知爲何阿里骨此刻心底卻有些悵然若失。

這一次自己反叛肯定是深深得罪了宋朝,湟州雖失而復得,但從此以後宋朝又有了對青唐用兵的口實。

同時他從這一戰也看出了宋軍西軍的實力,竟然連強悍的西夏精兵都能擊敗。

以後要想在青唐,能與宋與西夏三足鼎立,自己唯有排斥在族中的異己,加強權力而已。

幸好這一場大戰的勝利,爲自己爭取了足夠的名望,讓他可以動手鏟除這些人。

想到這裡,阿里骨臉上有了決斷。

黃昏下的青唐城,此刻正籠罩在夕陽的餘暉下,阿里骨揮鞭策馬入城。

……

而真定府中,遼國與宋朝的談判,雙方仍是圍繞着劃界的田土之爭中,在無止境的扣細節之中,而洮水之戰的勝利要兩個月後,方纔傳至這裡。

Ps:此戰參考元祐二年,西夏樑乙埋與青唐阿里骨聯兵攻打熙河路,只是當時宋軍擊敗的是青唐不是西夏,鬼章就是此戰被生擒,而戰術參考了章楶大破西夏的洪德城之戰。

第934章 臺諫第174章 老師的話第365章 拜師第286章 東華門第312章 良人第1052章 山頭第142章 宴集第564章 熙寧二年第350章 大婚第931章 工匠也可爲官第1027章 又是上元節(第一更)第439章 蔡襄的難處第682章 封賞第442章 小別勝新婚第735章 想做的事第370章 崇政殿說書第1002章 國事與恩怨第577章 酒宴第1028章 卿且坐此位(第二更)第743章 資政殿論策第2章 押司上門第29章 寓教於樂第649章 辭君第232章 搏擊長空第441章 爲何爲官?單章第1049章 殺牛分肉第765章 這個人可以用第621章 任用之道第275章 爲何偏偏是你第916章 安排差事第1047章 熟狀第831章 這錢朕給了第149章 外室明日更新第493章 公用錢第1028章 卿且坐此位(第二更)第485章 章越的發明第947章 決定人選第732章 師兄弟第104章 醉漢第335章 選房第531章 我有人推薦給官家啊第49章 推薦(第二更)第860章 王安石的後悔第237章 團圓第386章 入宮第451章 未來的皇帝第566章 蘇氏兄弟第788章 城下第536章 深宮大雪第847章 各施手段第597章 正反之論第941章 分歧第629章 商議第476章 不作官了第164章 俯視第522章 入直第162章 除夕第349章 學到了第920章 執政第522章 入直第955章 憨叟第405章 鈔法第885章 報復第29章 寓教於樂第109章 琴聲第1031章 放手去幹便是(第二更)第467章 又升官了第73章 嘉祐二年榜第228章 秋夜第887章 兄弟同院明日更新第973章 不爭一城一地得失第139章第536章 深宮大雪第343章 下聘第171章 不在曲中求第401章 新差遣第150章 相贈第464章 一夜失勢第656章 莫遇玉汝第240章 吳充第117章 大學之大義第173章 傳頌第996章 參知政事的一日(五千字)第383章 此事非章度之不可第1044章 役法之爭第112章 未道再見(感謝propheta書友的盟主第959章 射中者得候第471章 可用不可用第439章 蔡襄的難處第808章 書信第597章 正反之論第3章 和離第900章 縱火和救火第673章 大戰第992章 親事與政事(兩更合一更)第236章 如何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