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五六章 乞骸骨

紫禁城,奉天殿。

朝中主要文武大臣均已到齊,朱厚照高坐龍椅之上,在他身邊不遠處,張太后隔簾而坐。

文武大臣分列朝班,就連一些許久不出的老臣,諸如張懋等人也到了朝堂上。

司禮監掌印太監在大明相當於內相,權勢極大,皇帝提出要更換蕭敬,朝中主要大臣都要參與並發表意見,甚至連張太后都出來說明情況。

爲了避嫌,當日陪同朱厚照出來的只有司禮監首席秉筆太監戴義,之前經常跟朱厚照在乾清宮參加朝議的蕭敬和劉瑾都未列席。

朝堂議事,一切都按部就班進行。

兵部奏請西北三邊及宣大地區冬春季節開銷,向朝廷申請徵調糧食二十萬石,從河南、山東一帶糧倉北運,加上戶部等人蔘議,朝議從一開始就涉及錢糧大事,而這一切都跟昨日沈溪回京有關。

朱厚照平時都無精打采,但或許是這次他意識到自己馬上就要執掌大權,在聽衆大臣奏議的時候顯得非常認真,甚至主動問西北糧餉調配之事,問及宣府之地倉儲情況,顯得很是用心。

一直到朝議快結束,才輪到商議朝廷人事任免問題,蕭敬自請引退之事隨之提了出來。而提出者,正是朱厚照本人。

朱厚照道:“……蕭公公雖爲父皇顧命之臣,但他年事已高,希望能歸隱田園,頤養天年,朕並未準允……”

一句話,就讓所有大臣感到意外,這跟他們得到的消息截然不同,現在似乎所有消息都表明,朱厚照已經準允蕭敬請辭。如果朱厚照不同意,不可能在京所有重臣皆雲集奉天殿,張太后也不可能出現在朝堂,垂簾聽政。

“……朕如何忍心蕭公公以近古稀之年,一路顛簸迴歸故里?儘管他不想留在皇宮,但朕準備安排一處環境優美設施齊全的皇莊供蕭公公養老,如此朕有國事不能定奪時,可請他回宮商議。朕會安排奴婢侍奉,爲他養老送終……”

當朱厚照說到這裡,在場大臣才知道是怎麼回事,原來朱厚照說話太過委婉,根本是已經同意蕭敬請辭,只不過把人留在京城以示尊重。

其實只要讓蕭敬離開司禮監掌印太監的位子,留在哪裡都無所謂,反正都已引退不管事,自然會有接替人選行那硃批大權。

朱厚照沒武斷做出決定,看着在場文武大臣,說道:“……朕想聽聽諸位臣工的意見。”

在場大臣足有上百人,平時有主見的不少,甚至涉及人事安排時,御史言官會因朝堂上一點芝麻綠豆的小事而吵得不可開交。朱祐樘性格懦弱,再加上素來對文官禮重,終其一朝都未出現過文官在朝堂被公然杖刑之事。

所有人都在等閣臣發表看法。

因爲無論誰來擔任司禮監掌印太監,其實跟下面各衙門的人都沒太大關係,自打弘治十六年皇帝病重,一直到太子登基,硃批多半是根據票擬來定,而票擬大權便牢牢地掌握在內閣手中。

六部、五軍都督府和各寺司衙門行事,不過是執行決議,至於誰來進行決策,是朱厚照還是劉健差別不大。

等了半天,沒一人出來說話。

李東陽打量身旁的謝遷,眼裡滿是疑問:“你謝於喬不是說要挽留蕭公公嗎?怎麼事到臨頭卻退縮了?”

朱厚照再次出言詢問:“諸位臣工難道對蕭公公請辭,沒有任何看法?朕還在等你們說話呢。”

到了這個時候,謝遷終於從人羣中走出來,所有人都帶着期許看向謝遷,聽聽他有什麼話要說。

謝遷拿着笏板,躬身行禮:“回陛下,老臣以爲,蕭公公請辭之事……可以準允,新朝新氣象,司禮監更換掌印人選,乃情理中事。”

這話從謝遷口中說出來,並不讓在場大臣感覺意外。

很多人都知道,謝遷其實是內閣劉健、李東陽這一組合擅權的犧牲者,蕭敬則是其幫兇,現在蕭敬引退,對謝遷來說算得上是一件好事,或許會讓謝遷守得雲開見月明。

而內閣其他三人就有些看不懂了,之前謝遷還義正詞嚴地說要挽留蕭敬,但現在卻反其道而行,不知這中間出了何變故?

不過即便謝遷出來支持皇帝,劉健等人也不便說什麼,因爲劉健、李東陽自己也知道,蕭敬既然主動請辭,又在張太后那裡獲得通過,其實挽回的可能已經非常小,甚至可以說無從駁議。

朱厚照對謝遷如此沒有營養的發言卻表示贊同,點頭道:“謝閣老說得對,新朝新氣象,朕登基以來,朝廷上下是該有一番作爲,那些衙門裡的沉官冗員該好好清理一下,就先從京城各衙門開始。”

“馬尚書,回頭你看看這幾年考覈成績,那些表現不佳的官員,該撤的撤,年齡到了的就致仕,不要尸位素餐……”

馬文升比在場大多數臣子都要年老體邁,其實他是最應該退下去的一個。之前御史言官數次彈劾馬文升,但因劉健、李東陽不願意在皇位交接時出現變故,加之馬文升等老臣一直是朝廷的中流砥柱,劉健自然不會答應馬文升致仕,總是在票擬中駁回。

馬文升出列行禮:“老臣遵旨。”

朱厚照看向劉健,又道:“劉少傅,以朕所知,司禮監更迭掌印太監,對接的衙門便是內閣,如今內閣人手不足,劉少傅和李大學士年歲不小,加上謝閣老這半年多來老是生病……朕不知內閣是否能應付朝中大小事項,需要增加人選否?”

朱厚照居然主動提出給內閣加人,讓很多人大感意外。

劉健出列道:“回陛下,蕭公公上乞骸奏本,老臣認爲此事當允。老臣年事已高,在這裡也想請求歸田……”

劉健說出這話,將在場大臣嚇了一大跳。

在這個節骨眼兒上,誰都以爲劉健是因爲蕭敬“引退”心生不滿,主動提出請辭,向朱厚照施加壓力。

等劉健拿出乞老的奏本,在場大臣知道劉健不是開玩笑。與此同時,李東陽居然也提出致仕的請求。

朱厚照乍一聽非常興奮,一旦劉健和李東陽請辭,那意味着朝堂上再也沒有誰能威脅到皇權,朝廷大小事情就會盡落手中。但轉念一想,他發現情況不對……如果劉健和李東陽撂挑子不幹,那內閣誰來執掌?以後有什麼事情誰來處置?

朱厚照雖然在某些事情上胡作非爲,但總算還有腦子,面對如此境況,趕緊出言挽留:

“劉少傅這是說哪裡話?朕需要你爲朝廷做事,朕離不開你,還有李大學士……你們都是朕的恩師,朝廷興亡榮辱跟你們休慼相關,朕希望你們能輔佐朕開創盛世王朝,朕不允許你們請辭……”

謝遷詫異地打量劉健和李東陽,心想:“感情兩位落在後面,乃是寫奏本請辭?那真算是用心良苦,不過如此做難道不是在給皇帝施加壓力?”

此時張太后發話了:“劉先生和李先生都是先皇禮重之近臣,曾輔佐先皇開創盛世,如今哀家和皇帝孤兒寡母,希望諸位臣工悉心輔佐。尤其是劉先生和李先生,你們是先皇委任的顧命大臣……皇上沒有你們栽培,不會有今日……”

張太后一直擔心朝中大臣會因蕭敬請辭之事鬧情緒,現在看到事情不妥,馬上“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開始打孤兒寡母牌,希望能得到在場文臣武將支持。果不其然,張太后這番話很管用,至少劉健和李東陽沒有再提什麼請辭的事情。

朱厚照見場面失控,趕緊道:“母后說的是,兩位先生都是大明柱樑,朕怎會讓你們離開朝廷?朕曾盡力挽留過蕭公公,但奈何蕭公公年老不支,體弱多病,不得已才離宮……朕不希望蕭公公年邁後還殫精竭慮,無法跟家人共聚天倫之樂……朕留他在京,以子侄之禮相待,永不相負!”

張太后幫腔道:“之前蕭公公請求引退時,哀家也曾提出挽留,但奈何蕭公公去意已決,哀家覺得他留在京城由皇家養老,乃是最好的結果。”

朱厚照笑容滿面地看向張太后,起身微微行了一禮。母子間難得達成如此默契,讓朱厚照大感安慰。稍後他回過身,道:“諸位臣工,既然蕭公公決意離開皇宮,司禮監掌印之位,需要有人接替,諸位臣工認爲誰最合適啊?”

這問題問出來,純屬多餘。

按照大明官場規矩,都是正官卸任副官頂替,既然蕭敬從司禮監掌印太監位置上下來,那自然就該由首席秉筆太監戴義頂上去。

但既然有此一問,那說明在皇帝心中,戴義當這差事不合帝心。

朝堂上又是一陣沉默。

這次朱厚照沒有乾等,直接問道:“劉少傅,朕希望聽到你的意見。不知劉少傅舉薦何人?”

第二六一一章 實幹與敷衍第四三三章 名利色(第四更,賀新盟主)第一八四八章 言而無信第七二九章 私慾和大義第一一九八章 信心第一八〇六章 放權第一一六一章 日常第一六九五章 覈查第四一八章 周胖子的禮單(第一更)第八一一章 沽酒錢(第四更)第二一四三章 招待禮數第九〇二章 又到一年送禮時第一〇七〇章 兵敗並非朝夕事(第二更)第一八八三章 做文章第一〇四二章 冷眼旁觀(三更求保底月票)第二一七章 我與士子共存亡第一三五六章 高舉輕放第一二二三章 急個甚?第二六二九章 多方找尋第二五七章 回鄉探親第二三五七章 誰之錯第九五二章 不跟傻子計較第六三一章 你敢頂風作案?(第三更)第二一二四章 敢諫第二四六三章 守株待兔第一九三〇章 臨別饋贈第一六二二章 毒蛇第七三五章 當個鄉試主考不容易第六六七章 論功行賞第九五二章 不跟傻子計較第二一一七章 羞辱第二三五一章 不方便第一八六六章 搬家風波第一〇五四章 前途無光(第二更,求月票)第九八九章 針鋒相對(第二更)第九十二章 無言以對第二六七一章 保佞臣第五二三章 立言(第十一更,盟主加更)第一一四二章 內外交困第二四九〇章 初具規模第二二一四章 讓你過河第一六〇六章 臭小子壞我好事第八十五章 情懷如詩第四〇四章 捉姦(第二更)第二一一九章 無助第五十六章 童言無忌第二三二章 賊人難防第一七七章 敲山震虎第八二一章 罪行昭昭第六八〇章 落難的鳳凰第七七四章 楊廷和第一九一九章 殺沈之厚第二二六三章 杯葛第一八五章 鬥氣小蘿莉第七八一章 攤派和轉嫁第九二二章 御前打小報告(第三更)第二〇七二章 天狼煞第一〇〇八章 執迷不悟第一三五九章 銀子換命(求月票)第九六六章 交心第六七七章 買人第三五五章 翻臉如翻書第二一六二章 心安回肚子裡第五三三章 反常的脾性(第三更)第七章 兒時玩伴第七二五章 蠟槍頭第一〇八五章 戰爭財(第一更,求月票)第二九一章 鍼灸麻醉(第十更)第二〇〇五章 以權換利第一三九五章 微服出巡第二一九八章 不出兵第一〇七四章 鬧劇的背後第一四二七章 伯樂第九〇一章 送禮要從家眷開始第二四五八章 有情無情第一八八二章 一場鬧劇第一〇〇〇章 回不回京,是個問題第一六四六章 毋須再議第一三二章轉變營銷思路第一七一二章 塵埃落定第五四〇章 天大的喜事(第五更,謝書友)第七十五章 出路在何方?第三十章 賣畫租屋第一五〇九章 故土第一五四章 投桃報李(求訂閱和月票)第一〇〇四章 激勵第六章 爭奪第二二六七章 艱難的選擇第一〇六三章 噩夢成真第九四七章 佯攻南澳島第二六〇三章 杯酒釋兵權第一八五二章 薑是老的辣第二二五九章 白眼狼第六四一章 看似不升實則高升(第四更)第二五七六章 觀念碰撞第三四二章 不知分離苦(第七更)第五二九章 王鏊告狀(第四更)第二六五八章 牢房靜悄悄第一七五六章 掛牌開張第二五二〇章 誤會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