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七九章 有何陰謀

沈溪沒有客氣,朱厚照賜座他便坐下,坐下來後也沒有主動跟朱厚照說話。

此時最緊張的要數劉瑾,生怕沈溪不識相,跟朱厚照說一些朝中的事情,當然最怕的還是沈溪無中生有污衊他。

“要阻止姓沈的小子耍陰謀詭計,讓他見不到陛下的面最好,但在朝中衆多大臣中,姓沈的小子算是最識相的一個,通常不會在陛下面前說三道四……反倒是謝於喬那些人,我更要小心些,那幫人本事不大就會叫喚。”

朱厚照望着沈溪,一時間竟然有些生疏感,半晌後才說道:“沈尚書,其實朕召你來……是有件事想跟你說。”

“朕得知,韃靼人派來使節,如今人已到宣府,想入朝覲見,地方官府不敢做主,特意向朝廷請示。朕之前已定下兩年平草原之國策,所以……在這件事上朕很猶豫,不知是否該允許他們入朝,想聽聽你的意見。”

沈溪問道:“那陛下是想見,還是不想?”

“咳咳!”

朱厚照咳嗽兩聲,一張小臉繃得緊緊的,“朕尚未有具體想法,其實見或者不見都可,因爲無論是否賜見,都改變不了朕之前定下的兵發草原、封狼居胥的計劃,沈尚書切勿誤判……”

劉瑾趁機道:“沈尚書,陛下問你的意見,你只管回答便可,怎麼可以倒過來問陛下呢?”

朱厚照瞪了劉瑾一眼,似在怪責其多嘴多舌,但沈溪察覺到,小皇帝這會兒根本沒有真正怪罪劉瑾的意思。

朱厚照和劉瑾基本已是“狼狽爲奸”,說不清到底誰對大明朝廷的破壞力更大……劉瑾固然可惡,但要不是朱厚照縱容,斷不會出現如今目前大臣離心離德的情況。

朱厚照道:“沈尚書不必遮掩,有話直說便可。”

沈溪道:“既然陛下讓說,那臣就講一些自己的淺見……嗯,還是見吧!”

“啊?”

朱厚照對沈溪的建議非常意外,這個回答太過直接了,一時間他竟然沒反應過來。

劉瑾皺眉:“沈尚書,您這意見是不是太過草率了……爲何要接見那些番邦使節?你得說出個理由來,陛下準備平定草原,撕破臉是遲早的事情,現在你卻說要賜見其使節,這不是對敵示弱嗎?”

大明自立國以來便不與草原部族苟且,近百年來邊關戰火不斷,朝廷只有在戰敗或者沒精力跟草原人交戰的情況下才會選擇和談,開放一兩個口岸做生意,等大明元氣恢復後,貿易口岸就隨之關閉,然後再次進入戰爭模式。

沈溪道:“見個番邦使節,便是示弱,那以劉公公之意,大明君主以前接見高麗、琉球等國使節,都是示弱咯?”

“嗯?”

劉瑾瞠目結舌,無法置答。論辯才,他自認跟沈溪有一定差距,之所以插話是不想讓沈溪在朱厚照面前佔據主動,在他想來,朱厚照沒有讓他迴避,應該是有這方面的考量……他的存在,可以緩解一下君臣間的緊張氛圍。

朱厚照一擡手,打斷沈溪跟劉瑾間的對話,問道:“沈尚書,你可以說說具體原因嗎?”

沈溪道:“原因很多,但總結起來,不過是例行公事罷了。”

沈溪的回答依然很簡單,朱厚照聽了卻需要琢磨很長時間,因爲這話蘊藏的信息量實在太大。

“例行公事,例行公事……”朱厚照思索半晌後,微微點了點頭,“這話倒也有幾分道理,見或者不見都那樣,不如見見,這樣也算是兵法中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沈尚書是這意思吧?”

沈溪站起身,恭敬行禮:“陛下聖明!”

這話出口,沈溪已經有要告辭離開的意思……該說的話說完,沒必要留下來聽朱厚照嘮叨。

朱厚照面色略顯尷尬,看着沈溪道:“沈尚書,你就沒有什麼好建議?比如說,此番見韃靼使節,朕應該怎麼做,總歸要防備他們竊取大明的情報回去吧?若是最後鬧得個偷雞不成蝕把米,那就不好了!”

沈溪聽到朱厚照的話不由皺眉,心想,你這傢伙自小有那麼多名師大儒教導,結果當上皇帝后學問不但沒見增長,反而變得不學無術起來。

劉瑾出言糾正:“陛下,這怎麼能算是偷雞呢?賊子才偷雞……”

“一邊站着去,朕沒問你!”

朱厚照瞪了劉瑾一眼,又看向沈溪,似乎想得到一個結論。

沈溪道:“若陛下不放心,那就由兵部統籌負責接待事宜,斷不讓韃靼人佔得便宜……不知陛下是否恩准?”

“嗯?”

朱厚照聽到沈溪的回答,沒有第一時間表態,而是側頭看了劉瑾一眼,顯然他現在更願意採納劉瑾的意見。

這算得上是一種潛移默化的改變,畢竟朱厚照跟劉瑾朝夕相對,就算明知道沈溪能力突出,也更願意相信劉瑾這樣的近臣。

劉瑾也在認真琢磨這個問題,到底要不要讓兵部負責接待韃靼使節事宜,最後硬着頭皮建言:“陛下,沈尚書主動請纓,自然再好不過。有沈尚書接待,一定可以體現我大明威嚴,令夷狄心驚膽顫……陛下有沈尚書這樣的能臣,實在可喜可賀!”

朱厚照欣慰點頭,笑呵呵地說道:“這話中聽,韃靼人幾次犯境,都被沈尚書領兵擊退,恐怕韃靼人心裡已經有陰影了……沈尚書可說是我大明第一能臣,由沈尚書領銜接待事宜,韃靼人還不俯首帖耳?哈哈,事情就這麼定了!”

“臣領命!”

沈溪不動聲色,行禮道。

之前劉瑾暗自竊喜,覺得沈溪接了個燙手的山芋……接待韃靼人可不是什麼好差事,畢竟外交無小事,一旦哪裡做得不好,便會將缺點無限放大。另外,在劉瑾看來,如此沈溪便會分心他顧,朝中會少一大隱患。

但現在見沈溪如此淡定,劉瑾有些遲疑了,覺得自己好像中了沈溪的詭計。

“不對不對,到底有哪裡不妥呢?瞧這小子淡定的神色,一看就早有準備,怕是來之前就已經想好如何來跟陛下奏對,那主動請纓接待韃靼人,不會也有什麼陰謀吧?”

劉瑾怎麼想,都沒覺得這件事跟自己有關,繼續琢磨開了:“就算他想誣陷我跟韃靼人勾連,陛下也不會採信,之前我在宣府,幫陛下取得對韃靼一戰的勝利,足以證明清白。但除此之外,實在想不出他有何陰謀……對了,難道他不是爲了對付我,而是另有圖謀?莫非他對兩年平定草原不自信,想藉此把事情延後?”

此時的劉瑾,已患上被迫害妄想症。沈溪的老謀深算,讓他時刻充滿警惕。沈溪的威脅實在太大了,每走一步棋他都要琢磨半天,此時揣摩不透,打定主意回去後便叫來張文冕和孫聰商議,找出沈溪如此做的原因。

朱厚照說完正事,高興地道:“既如此,沈尚書請回吧……明日藉田,朕會親自參加,到時若有機會,再跟沈尚書說一些別的事情。”

沈溪行禮:“如此臣便告退了。”

“呃?”

朱厚照沒馬上準允,看着沈溪有些遲疑……他忽然想起,自己已很久沒接見朝臣,若不趁此機會問問沈溪朝中事務,似有浪費之嫌。

劉瑾看出點苗頭,馬上道:“陛下,您之前吩咐的事情,老奴已準備妥當,您是否……”

一聽劉瑾這話,朱厚照頓時想起久違的宮市,眼前一亮,迅速之前所想拋諸腦後,笑着對沈溪道:“是啊,朕忘了接下來還有正事要做……嗯,沈尚書先請回吧,明日再見!”

“臣告退!”

沈溪不想跟朱厚照多廢話。本來他有很多事可以奏稟,比如涉及朝中人事安排,又或者提請撥款以製造和更換火槍,讓大明軍隊換裝,再有便是涉及地方兵變……但因爲有劉瑾這個政敵在,加上沈溪發覺朱厚照無心朝事,也就懶得說。

沈溪從乾清宮出來,劉瑾一路小跑在後跟着,氣喘吁吁道:“沈……沈尚書,留一步說話如何?要不,咱們找個地方好好談談?”

沈溪駐足回首打量劉瑾,見劉瑾滿臉堆笑,似乎對之前沈溪君前奏對錶現很滿意。

“劉公公,你跟本官,有什麼好談的?”沈溪冷言冷語回道。

劉瑾跟着停下腳步,臉色稍微有些尷尬,不過他臉皮厚,根本不爲沈溪嗆人的話着惱,依然笑着說道:

“總歸有些事我們可以商量下……你看這朝中大小事項,陛下不怎麼過問,若是臣僚間不商談解決,能將事情做好?”

“改天吧!”

沈溪顯得很不耐煩,“今日時候不早,本官得回去了……明早藉田禮,兵部衙門也得做好準備!”

劉瑾臉色一變,見沈溪毫不遲疑地揚長而去,目露兇光,似要擇人而噬。

沈溪從宮裡出來,天色已完全黑下來了,好在有太監舉着燈籠引路,才大致看清楚道路。

這名在乾清宮做事的太監送沈溪到長安左門門口,道:“沈尚書,奴婢便送您到這裡,告退了。”言語間對沈溪非常恭敬。

沈溪在朝中地位或許受輩分、資歷影響不是非常高,但在那些非文官體系的人心目中,沈溪乃是大明赫赫有名的功勳尚書,屬於偶像級的存在,相處時都畢恭畢敬。

沈溪出了宮門,正準備返回兵部衙門,交待完事情便打道回府,卻見不遠處東公生門前,謝府馬車停靠在路旁。

沒等沈溪過去,謝遷已從馬車上下來,此時這位首輔大人兜着手,看到沈溪後面色不太好看。

“退下吧!”

謝遷對旁邊舉着燈籠的下人說了一句,待人退下後,他纔打量沈溪。

沈溪關切地問候:“春寒料峭的,閣老有必要在這裡等候麼?倒不如明日藉田出城途中,學生把面聖情況詳細告知。”

謝遷板着臉道:“你這小子真不體諒爲人臣子的苦衷……見到陛下了?”首輔大人對沈溪能見到朱厚照心情複雜,既有羨慕,也有嫉妒,更有一種莫名悲傷。謝遷對朱厚照已處於一種半失望狀態,他之所以堅持留在朝中,非是爲了盡忠報國,純粹是爲了一種責任……不忍心看到他親手打造的弘治中興局面就此衰敗下去。

沈溪點頭:“見到了。”

“面聖時你說了什麼,一五一十詳細道來!”謝遷迫不及待想知道朱厚照的真實想法,還有沈溪君前如何應答。

沈溪沒有贅述,他跟朱厚照的對話加起來也沒幾句。等他幾句話把情況介紹完,謝遷吹鬍子瞪眼:“你倒好,之前老夫說的那番話,居然一點兒都不放在心裡!”

沈溪道:“明日一早閣老便能見到陛下,有些事何必讓我去說?再者,陛下沒說及這方面的事情,君前召對嘛,自然是陛下問什麼,我便回答什麼,這也是爲人臣子應保持的體統,莫不是閣老希望我在陛下面前揪着閹黨擅權之事不放?”

謝遷臉色很不好看。

一邊他希望沈溪幫他出頭,一邊又不希望沈溪當這個出頭鳥,之前他曾說過,讓沈溪躲在文官集團跟劉瑾相鬥的第二線,由他自己來當這個扛旗人。奈何現在他這個文官首腦根本見不到皇帝,所以纔會把更多的希望寄託到沈溪身上。

“也罷。”謝遷沒有繼續揪着過往不放,好奇地問道,“那你將迎接韃靼使節的事情攬在身上,可是有別的打算?”

沈溪搖頭:“接待韃靼使節之事,根本是劉瑾有意安排,並非我之心願……接待番邦使節本就吃力不討好,稍微不注意就會帶來一身麻煩,小心處之而不被人攻訐已屬萬幸,焉能有別的打算?”

謝遷眉頭皺得緊緊的,他原本期待看一出好戲,結果卻發現是自己想多了。

“算了算了。”

謝遷臉上滿是失望之色,“就知道你小子前去面聖沒什麼好結果……之前你寧可爲了一時義氣,跟陛下交惡至今,不過也好,現在你還能面聖,若將來有什麼事情的話,大可通過你……”

說到這兒,謝遷不好意思繼續說下去了,他終歸要臉面,堂堂內閣首輔、朝中文官第一人居然連皇帝的面都見不着,遇事還需要沈溪這個後生去進言,感覺很丟份兒。

沈溪看着謝遷,問道:“閣老可要回府?”

“回府作何?明日籍田,最好是就近找個地方休息……你做你的事情吧,老夫不加干涉。”謝遷沒好氣地回道。

沈溪知道謝遷心情不佳,自己最好別去觸黴頭,寧可早些回家去陪妻兒,也好過時時面對謝遷這張老臉,當即行禮:“那學生便告辭了。”

沈溪將走,卻被謝遷叫住:“你先等等。”

“閣老還有事?”沈溪好奇地問道。

謝遷想說什麼,欲言又止,半晌後他才頹然地一擺手:“去吧,有事的話老夫明日再跟你說……”

沈溪再度行禮,往遠處去了,走了半截,依稀聽到謝遷在那兒自言自語,“這朝事,愈發不可控制,看來閹黨霍亂朝綱是遲早的事情……”

第六四二章 啓程在即第一五七八章 真金不怕火煉第七四四章 太子的買賣(上)第八四四章 喜事第一二六一章 打臉第二二一八章 父子之怨第一〇一章 早熟的小蘿莉第一七五八章 傻有傻福第一五二章 病中見真情(求訂閱和月票)第二四九七章 小人不可用第一八二一章 小辮子第二〇一〇章 事態擴大第二三一八章 暗流涌動第一一五二章 臨戰第九六一章 大人真乃神人第二四二九章 沈國公第二二九九章 特殊的合作第七四五章 太子的買賣(下)第六二一章 海盜歸來第二一七章 我與士子共存亡第二〇二〇章 英年早逝?第六五七章 血戰(上)第十五章 男女授受不親第六五三章 小丫頭不懂事第二二一〇章 希望在你身上第二五三七章 妻心,娘心第八三五章 申冤事,衙門見第二四五四章 知情識趣第一九四一章 雙管齊下第五九四章 偷樑換柱(第四更,謝書友)第二一八九章 莫得罪小人第八十三章 一層窗戶紙第二四一七章 沒門兒!第一一八六章 太子監國(上)第一七八三章 無人替代第六一九章 我介意(第六更,謝新盟主)第八五九章 城裡我最大(第一更)第二三六九章 二少爺第四三七章 張氏外戚(第三更)第四八九章 未竟的婚禮(第二更)第一八一〇章 態度問題第一三八五章 送行第一五〇八章 無法掌控第二六五一章 棄車保帥第七二六章 綁一送一第三七六章 周胖子(求訂閱)第一一〇章 香餑餑第二五五章 秘辛(第三更)第二五〇五章 投效第一八五一章 頂層改革第二四四六章 無須理由第一六四章 算計(求訂閱和月票)第一四〇四章 上門催討第二一一六章 鳳凰變野雞第一三六一章 理清亂麻(第三更)第九二九章 生殺大權第三八八章 有不怕死的第一八二八章 先來的戰報第一七〇章 神童(求訂閱和月票)第一二〇四章 活見鬼第五五八章 出城迎敵(第三更)第一七三九章 國策第一八一二章 當家難第二〇一七章 非聖人更需理智第一九八九章 變化的時代第九一五章 選拔考試第九五二章 不跟傻子計較第二一九八章 不出兵第一〇八九章 心腹第一六〇三章 君臣之隙第一九九九章 判若兩人第四十一章 吉人天佑(求下三江票)第一八二七章 孩童心性第六六四章 榆溪之戰(中)第八六七章 不但有鹽,我還會造第九六七章 連坐法第四九七章 貓哭耗子(第十更)第一八一八章 爭權第一八五四章 毒雞湯第二六五五章 沾光第八十七章 畫中美人第一二六五章 有樣學樣第一一三九章 宣府失守第三七〇章 渾水趟不得第二二五九章 白眼狼第二二八〇章 自私的做法第一九六二章 人事更迭第一三七〇章 相見第一五二九章 一步一步來第二一七一章 紙上談兵第二九五章 火速馳援第二〇六八章 故人第二五三三章 大出意外第二三〇九章 處處碰壁第八八二章 船家少女第二四〇九章 正月雪第二八〇章 出案前綜合症第二一四二章 拉攏第二三〇八章 可急可緩第一〇一六章 無處安置(第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