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七章 非太平道乃在朝堂

伏泉一行人進入酒肆之後,立馬就有趨步迎接的皁衣小廝,嚎着嗓子,熱情上前接待。

雖然這酒肆是陽翟縣城內的破舊小酒肆,但這些小廝都是有眼力見兒的,自然看得出來伏泉這一行人不一般。

這次進城,因事先通知,伏泉特地換了一身華貴袍服,身後又帶着數十披堅執銳的兵卒,試想這等出行氣派,誰人可有?那小廝也是識人無數,怎麼可能猜不出來伏泉大富大貴的身份?

言笑之間,徐福讓小廝領着他們往酒肆內放歌之人的地方,那小廝略一詫異,面露古怪,最終還是把伏泉等人帶到酒肆偏僻角落的一處破舊坐榻旁。

酒肆內,此刻還在喝酒吃飯的客人們,見到伏泉那對兵士,頓時噤聲,生怕他們說錯話,做錯事,被這些兵卒帶走。

畢竟,現在陽翟縣城外的黃巾蛾賊,昨日纔剛剛掃平,太守陰修這段時間內一直在派人搜查太平道餘孽,即使是蛾賊平定,這事情依舊沒有結束。因此,城內現在有不少人因爲說錯話做錯事,而被當做亂賊,抓去官署審問,他們可不想自己受那無妄之災。

“且夫天地爲爐兮,造化爲工;陰陽爲炭兮,萬物爲銅。合散消息兮,安有常則?千變萬化兮,未始有極!忽然爲人兮,何足控摶;化爲異物兮,又何足患!”

旁人不敢發聲,酒肆內唯那歌聲依舊,只見,在那小小角落裡,有一頭戴庶巾,留着凌亂短鬚,一身邋遢模樣的青年,正一邊舉着自己耳杯中僅有的酒水,一邊旁若無人的高歌,旁人見之,完全是一副破落萎靡之相。

“戲兄!戲兄!”徐福見那人後,快步走上前去,這纔想到業已失禮,連忙行禮道:“小弟見過兄長!”

“小智自私兮……嗯?”戲志才高歌之下,突然被人打斷,轉頭看來,見是徐福後,驚喜道:“未想竟是賢弟!來來,痛飲此杯……”

只是,戲志才話語落下,剛準備令小廝取來酒水耳杯,再加一二小菜時,這纔想起他身上已無分文,就連這酒水的錢還是靠着自己常來此地,和酒肆老闆賒賬要的。而那酒肆老闆,對他也早有怨言,若非戲志纔是常客,又認識不少郡內名士,恐怕根本不會賒賬給他,現在戲志纔要請徐福,他怎麼可能指望人家,能再賒他一頓請徐福吃喝的酒菜呢?

氣氛頓顯尷尬,好在徐福也只戲志才情況,連忙笑着轉移話題道:“不需如此,不需如此,今日小弟前來,乃另有要事。”

“要事?”戲志才一愣,隨後這才注意到跟着徐福而來的伏泉一行,待看到他們的衣着了,略顯詫異,隨後像是想到了什麼,指着伏泉他們疑惑問道:“莫非賢弟此番隨漢軍平亂而來?”

“兄長神算!”徐福應聲回道:“此番福正是應伏平寇召,隨軍平亂!”

“汝入軍平亂,汝母如何照顧?”戲志才知道徐福是至孝之人,這也是他看重徐福,與其交友的原因之一,自然疑惑不已。

“回稟兄長,福此番從軍,乃家母所逼。其言,男兒大丈夫當志在報效國家,提三尺劍爲國殺賊,特令福不以其相念,隨軍平亂!”徐福說這話時,臉色少有的出現幾分害羞,畢竟,徐福曾經想照顧老母,而不聽從徵召的,結果被自己母親這麼一番深明大義的批評教育,想他自詡爲讀書之人,思想覺悟竟然都不如自己母親高,實在不知意思。

因酒肆寬敞,所有客人靠着不遠,所以徐福和戲志才的談話,那些不敢發聲的客人們也都聽到。而許多客人,包括戲志才,初次聽到徐福這個故事,都是嘖嘖稱奇,就是伏泉等人之前早已知道,現在聽到徐福講述,依舊有所觸動。

真奇母也!疼愛子女是爲人父母者的天性,而徐福之母爲了大義,竟卻能割捨舔犢之情,捨得讓小兒提劍殺賊,從軍報國,真可謂奇母了!

戲志才知道具體情況,稱讚了一句,然後轉頭看着伏泉等人,又似乎是想到了什麼,起身對伏泉行禮道:“見過伏平寇!”

行禮之後,戲志才也不等伏泉示意,擺了擺衣袍,自顧自的坐回自己的食案,一點也不顧及伏泉的臉色,彷彿他就是爲了和伏泉打個招呼一樣。

“哈哈!”伏泉制止了自己左右見戲志才無禮,準備上前教訓對方的兵卒,然後裝做沒發生那事情一樣大笑着,走到戲志才的食案前坐下,笑道:“久聞戲君灑脫,不耐俗禮,今日見之,真坦蕩君子也!”

“咦!”戲志才輕咦一聲,眼中看向伏泉閃過一抹異色,他倒是沒想到伏泉這大族出身的世族子弟,竟然能如此隱忍和灑脫,的確是和傳聞中一樣,有些不同。

“今日得見戲君,孤心中甚喜,不知戲君可否與孤,尋靜謐之所暢談?”伏泉也不多話,直接對戲志才說道,這戲志纔剛才的樣子就已經說明了,如果想他出仕,一定不能按套路,用常理來出牌。與其恭恭敬敬請人家出山,還不能保證成功,承擔被對方打臉的危險,倒不如直接一點,反而會讓對方接受。

“固所願爾!”對面戲志纔再次驚疑了下道,他倒是沒想到伏泉會在自己不留情面後,還這麼敬重自己,倒是令他頗爲覺得有趣。看了眼身邊一直和自己示意的徐福,知曉他意思的戲志才,最終還是決定看看這能令徐福歸順的人物有幾分能力。且試伏泉一試,若是伏泉這世族出身的高官,能對他這寒門士人敬重依仗,戲志才倒是願意出仕。

從一開始猜出伏泉身份,戲志才也就明白了徐福此行帶伏泉來的目的,無非是請他出仕而已。他對此倒是不避諱也不拒絕,終究只有爲官出仕,纔是他們這些辛苦讀書想要一展抱負的寒門士人的夢想。但是,想要讓他戲志纔出仕,如果對方和其他世族一樣,瞧不起他這寒門,甚至一點兒機會都不給他,只是對他的才學有所倚重的話,就算對方用再好的東西誘導他,他都不會動心一下。

隨後,伏泉有令小廝,帶幾人去酒肆裡面的雅間,喝酒談話。小廝得令之後,不敢怠慢,一路陪笑着領一行人往雅間而去。

當然,在路上,伏泉也是詢問了戲志才如何猜出自己身份的,誰知戲志才言道,徐福是受伏泉徵召,隨伏泉來陽翟平亂的。而今日伏泉麾下人入郡署飲宴,早就傳遍了市井,酒肆作爲人比較多的地方,戲志才自然也聽到,因此,在看到伏泉等人隨徐福來後,戲志才便猜出他們是伏泉軍的軍將兵卒。

並且,伏泉所穿華貴衣着,價值不小,也不是一般將軍可以穿的,再配合今天戲志才所聽到的流言,自然也就猜出伏泉的身份了。

聽完戲志才言論之後,伏泉並未顯得太多驚訝,畢竟對方也是被曹操所贊之人,能力自然是不缺的。只是,很明顯,戲志才這話有取巧之處,他的證明言論也都不是有利的證據,因此他多半是瞎猜的,如果伏泉剛纔否認自己身份,在伏泉想來,恐怕戲志才也不敢堅持他的猜測纔是。

兵者詭道也,用兵之道,在於千變萬化、出其不意,恐怕戲志才早已深明此中道理,故意在詐自己而已。

到了雅間,衆人坐下後,那小廝在笑着給這些上門的客人奉上熱湯之後,就開始快速介紹肆中的酒餚嘉柔。

不過,伏泉明顯不信,也不指望這破舊酒肆能有什麼美味佳餚,而且剛在郡署府吃過,肚中自是不餓。因此隨意點了些酒肉果蔬後,又讓戲志才點了下,這才令小廝下去備好酒菜。

過了一會,酒水、肉食、果蔬陸續上案。戲志才見此,卻是一點兒禮節都沒有,拿起箸後,便隨意夾菜,自顧自的吃喝,一點兒不給伏泉等人面子,伏泉和徐福對此也是相視苦笑,因早有預料,伏泉卻也沒有太多不滿,只是取來酒水小酌。

前漢自從鹽鐵會議之後,酒水、鹽鐵官營的經濟政策就有所放鬆,而到了本朝,酒水、鹽鐵的貿易更是完全放開,允許私人貿易販賣,國家藉此從中徵稅,雖然本朝有“禁羣飲”的法令,也因爲天災頻繁、糧食欠收,漢朝廷曾經在多地進行禁酒,但是飲酒之風依舊風靡,上至達官貴人,下至販夫走卒,無不喜好飲酒。

故而,雖然沒有榷酒沽,但這喝的酒,依然還是官家的酒。這家酒肆裡的酒自然也是官就,所以倒是不會因爲沒有美食,再有要喝劣酒的苦惱。

待見小廝放完菜餚離開,伏泉也是放下酒杯,對身邊親兵示意,隨着雅間門被兵卒關封鎖,伏泉這纔開始了自己的對話。

“嘗聞戲君大才,甚慕之,如今天下遭黃巾蛾賊作亂,漢室板蕩,不知戲君可願出仕,助孤平定大亂?”

卻說戲志才正在吃喝,聽到伏泉之語,頓了一下後,卻是反問道:“黃巾小亂,平寇只需一一清剿,必可定之,志才無甚才學,恐非平寇所慕之才。”

話語裡,戲志才先是委婉回絕,然後就在伏泉聽後詫異,接不下去話時,卻又繼續笑道:“平寇所慮,不在太平道,區區蛾賊,難成大事!唯漢室朝堂,宮中府中鬥爭之事,乃平寇之憂慮所在!”

此話一出,伏泉卻是眼神一亮,然後問道:“請君細言之!”

其實,伏泉作爲後世之人,自然知道黃巾之亂會被平定,他剛纔之所以用黃巾大亂來問戲志才,自然是想要試探戲志才智略。不過,沒想到這傢伙根本不接自己的茬,而是直接說到了自己帶兵平定黃巾大亂以後的事情。

戲志才所言,完全就是直指自己以後的發展,的確,就像他所說,伏泉真正該憂慮的是平定黃巾大亂後,大漢朝堂上的事情。畢竟,如今黨錮解除,這自從桓帝以來,大漢便實行的黨錮政策,就將徹底終結,而朝堂上,將會出現更加複雜,而且合法話的結黨情形。

這樣發展的話,無疑外朝和內朝必定會再次發生從前的爭鬥之事,而且這次爭鬥必將更加劇烈。被皇權利用宦官,黨錮十餘年,又結下無數血仇的黨人,是絕對不會甘心嚥下這口氣,縱然他們可以爲官,但明顯不會忘了仇恨,朝堂爲了權利爭鬥明顯會更加激烈,如果時機合適的話,恐怕吃過無數虧的黨人,這一次卻不會再給宦官,甚至宦官身後的皇帝,任何奪取他們權利的機會。

而在此之中,伏泉身爲外戚,在皇權影響下,夾雜在外朝黨人和內朝宦官之間,細細想之,就可以預見在黃巾大亂平定後,面對即將到來的封賞爭權的情況,他將面臨多少的攻擊。

特別是現在,隨着皇后宋氏的父親車騎將軍宋酆已卒,而宋氏也無傑出人才,並且朝廷之中,真正尚和宋氏有關的外戚,也就只有伏完和伏泉父子。可是,很明顯,伏完是儒生,雖然高居司隸校尉,但在接下來,這平定黃巾賊亂,以分功勞的朝堂裡,伏完是根本沒有機會的。

原因自然是伏完沒有戰功,而這次平亂的,也只有伏泉這個外戚名將,外朝黨人在針對攻擊宦官的同時,自然也要針對他。至於爲何如此,想想看如今黨人在和誰合作,又是誰作爲最後一根稻草,壓得皇帝劉宏不得不低頭,解除黨錮。

自然是現在的大將軍何進,若非他和黨人謀劃,在這之中運作,讓親近黨人的皇甫嵩、朱儁掌握平亂主要兵權,然後自己又率先諫言解除黨錮。劉宏百般無奈,又在中常侍呂強的引導下,直到不解除那些黨人會和張角合作,這才爲了江山,解除黨錮。

否則,若是兵權在手,就算黨人支持何進,劉宏也不會如此就範。現在黨錮解除,黨人與何進合作,自然要投桃報李,而何進的願望,天下皆知,當然是希望他的外甥成爲太子,之後繼承大漢帝位,他的妹妹成爲大漢皇后。

可是,若想完成這些,擺在何進面前的,那就只有一個敵人,自然是老牌的外戚宋氏,而宋氏如今在朝堂站得住腳的,也只有姻親伏完、伏泉叔侄。

若是如此看來,一旦黃巾大亂由此平定,伏泉入朝,可想而知他會遇到多少的政治攻擊?

第四百五十章 打仗就是來搶劫的第二百二十二章 小子安知壯士志哉第三百三十四章 竇武真的是君子楷模嗎第三百零六章 一月滅賊第二百三十六章 欲募板楯蠻爲兵第二百一十五章 起死回生第十七章 捐錢百萬第一百三十二章 大破鮮卑第六百八十一章 化肥第五百七十章 五將用命 尚有憂患第五十八章 永樂太后第六百六十六章 蔡邕入京第十二章 隱憂第七十六章 袁氏妖言惑衆之輩第二百零七章 終平亂第一百七十三章 閹人不除 國無寧日第六百六十九章 掃定南匈奴屠各第六十九章 獻策治蝗第一百八十二章 唯有死人知曉第一百零六章 激將第五百八十三章 誰謂我無憂 積念發狂癡第四百二十章 雒陽之兵尚弱也第一百六十九章 袁赦自盡第一百九十二章 空前絕後的舞蹈戰術第一百八十四章 皇子劉崇莫名出第四百五十五章 五馬分屍以祭旗第四百四十五章 只需段公一人便可第三百四十三章 天時地利皆不在第七十九章 差點把持不住第三百三十四章 竇武真的是君子楷模嗎第六百四十五章 劉備求職第五百五十九章 廣宗城內賊已動第四百一十四章 舊友再聚知北伐第三百二十八章 摘桃子沒門兒第四百五十九章 高於車輪者皆殺之第二百三十四章 舍私而取公第一百三十二章 大破鮮卑第三百零四章 北疆何時有變第六百三十一章 白馬義從天下無敵乎第二百零六章 入閬中第三百七十五章 只管家小第六百四十二章 入京前歲第四百六十九章 馬騰胡封第五百九十八章 終至漢陽第一百一十章 懸素利之頭於北門第五百七十章 五將用命 尚有憂患第三百八十一章 吳起之才第八十五章 外放幽州第三十九章 詔獄第一百七十四章 一直奪權的劉宏第一百三十一章 潰敗亡命第五百七十三章 太平道平閻忠遁第二百五十七章 雪夜行刺第五百九十七章 時候未到 尚需從長計議第二百一十七章 意外斷案第四十三章 培養外戚第一百六十七章 激烈和保守的政治手段第五百四十三章 曹魏最大之功臣第五百三十九章 沒能力也能混成高官第二百四十八章 奏請討伐錦衣賊盜第四百章 明裡緩和漢與鮮卑之關係第六百五十二章 吾家若就此衰敗 亦乃天意第一百二十七章 鑿破漢陣第二十六章 綁架第一百五十一章 江東虎戰武聖第一百七十五章 回鄉隱居第三百四十三章 天時地利皆不在第六百七十二章 塞北豐收和大婚第六百五十六章 先帝諡號爲果第五百零四章 兩軍皆撤無勝負第六百三十七章 獻關第一百三十一章 潰敗亡命第兩百零一章 直搗閬中第四百四十六章 出塞先定北地羌第七十八章 袁何之謀第二百五十六章 宜速不宜遲第三百八十七章 人心惶惶漢軍至第二百九十三章 如何應對世家豪族第六百二十九章 局勢又失控第四百二十五章 淳于瓊第四百六十八章 張然明起復涼州第三百三十二章 趙凱退兵第六百四十二章 入京前歲第二百二十三章 一定要成爲大將軍第二十八章 袁紹之約第四百六十一章 努力共功名第六百二十五章 搶先決戰第六百零九章 朝中危機陰謀事第四百五十三章 殺戮征服第三百七十六章 孤必奏請封侯第六百三十四章 張燕將至第三百五十三章 不捨晝夜第五百二十七章 漢騎衝陣敗賊援第四百四十二章 北地往事第一百四十四章 涿縣巧遇第三百四十六章 更好的活着第三百六十四章 簡單的障眼法第八十六章 遇賊第二百二十九章 反其道而爲之第四百零二章 賈文和主動請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