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文人風骨

劉皇帝笑吟吟的,態度可謂和善了,但言語間流露出的多年養成的強勢與自信,還是讓徐鉉表情微滯,驚聲道:“陛下欲扣留使節?”

“說扣留,可就說嚴重了,邀請罷了!”看着徐鉉,劉承祐保持着微笑:“朕親自開口延請,徐公當不會不給朕一個薄面吧!”

心下微沉,徐鉉拱手於胸前,有點不客氣地道:“陛下難道就當真不顧君體國儀,強留於臣?”

聽他這麼說,劉承祐臉上的笑容逐漸消失了,語氣仍舊平和,卻偏頭對呂胤道:“朕本一番好意,奈何人家不領情啊!”

呂胤瞧向繃着張臉的徐鉉,開口道:“聽聞徐公乃一代文墨大家,博聞廣智,想來當知時達務纔是,何以如此狹隘,自甘一隅,不敢放眼以望天下?”

徐鉉瞥了呂胤一眼,表情仍舊嚴肅,擲地有聲地道:“臣只江南一叟,雖徒有虛名,卻也知忠義氣節!”

“呵!”見他這個表現,劉承祐終於又笑了,不過這回是嗤笑了:“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江南是朝廷的臣屬,那徐公可是漢臣?”

聞言,徐鉉好像在提醒劉承祐一般:“陛下,大國之兵,正在攻伐臣屬!”

“好了!就不要耍嘴皮子了!”劉承祐似乎沒了耐性。

見狀,徐鉉再度拱手:“臣亦不欲逞口舌之利,欲還金陵,陛下爲何相阻?”

盯着徐鉉,劉承祐表情頭一次冷了下來。在常年的消息刺探中,江南各種情況,劉承祐都有所瞭解,像徐鉉,不只在金陵朝堂佔有重要地位,在江南文壇上也是名望頗高,再加上身邊的文臣對其也有不少的稱讚,因此對於徐鉉,劉承祐算是重視禮待了。

然而,真正面對他食古不化的表現時,心中難免慍怒,劉皇帝有禮賢下士的時候,同樣也有小肚雞腸的時候。你徐鉉,憑什麼在掌握乾坤的劉皇帝面前,這般倨傲?

耐心顯然被消磨得差不多了,劉承祐眼神漠然地盯着徐鉉:“以天子之誠意,開東京之廣大,難留徐公駐足?”

徐鉉當即道:“願爲亡國之臣,不食開封之祿!”

“既如此,朕就不強求了!”劉承祐頓時又變臉了,和善如初,痛快地擺擺手:“你自可返回金陵,朕會降下一道命令,城破之日,保證你的安全,俘還之日,不相侮辱!”

“謝陛下!臣告辭!”徐鉉拜道,但不知爲何,一直熱血激昂的他心裡感到一陣忐忑。

“朕倒要看看,他是否會與金陵共存亡!”等徐鉉退下後,劉承祐忍不住發泄了一句。

見狀,呂胤出言開解:“陛下,此迂直之人,不知變通,還望息怒,不必與之計較。終有一日,王師獻捷,連李煜都將入朝稽首叩拜殿前,而況一徐鉉?”

“朕又豈能會同一書生計較!”劉承祐看起來釋然一笑,輕搖着頭,嘴裡卻道:“不過,有時候,這些書生的臭脾氣,的還是格外令人不爽啊!他謂之氣節,可惜不是對朕與大漢的......”

沉默了一會兒,劉承祐又幽幽道:“由此看來,雖大勢一統,但李煜身邊,還是有一些方正之士的,雖然迂腐,但不妨其忠義。李家三代養士,寬恩厚祿,終究是有些底蘊的,可以理解。”

雖有“負心多是讀書人”之說,但正常情況下,讀書明理,對於像徐鉉這樣深受先賢典籍洗禮,形成了自己道德與價值觀念,有個人追求的士人,表現出如此迂頑愚忠,倒也屬正常。

當然,理解歸理解,但不代表劉皇帝心裡樂意。忠貞耿直是值得倡導的,更是該宣揚推廣的,但不是對他劉皇帝與大漢帝國的忠誠,要來何用?

讀書人在劉皇帝這裡沒有特權,任你文壇巨擘,一代大家,士林領袖,在劉承祐這邊也有一文不值的時候。在帝位上待得越久,他看人的標準也越發清晰,只分有用或者無用。

但話雖這般說,徐鉉的表現,還是讓劉承祐心生幾分感慨,經過上千年的發展,尤其是衣冠南渡之後的大發展,江南地區在經濟、文化上繁榮,是十分輝煌的。想要武力征服之,或許不難,想要在文化上勝過,卻是個不小的挑戰,一定程度上,江南文化是代表着華夏文化根本的。

因此,沉吟良久,劉皇帝發出這樣一番感慨:“以北統南,武力佔領只是第一步,文化認同,纔剛開始啊!江南的士人,應當不都是徐鉉這樣頑固不化的吧......”

聽皇帝這麼說,呂胤給了一個肯定的答案:“南北一統,乃是天道,是天下臣民所希望認同的,待宇內混一,江南士人綜終究會臣服陛下,爲大漢盡忠效力!”

“但願如你所言!”劉承祐嘀咕了一句,只是他黝黑的雙目中閃着些許異樣的光彩,似乎在考慮什麼事情。

“陛下,趙樞密使求見!”殿中舍人前來通報,打斷了劉承祐的思路。

“宣!”劉承祐立刻回了神。

很快,趙匡胤進殿拜見,行禮過後,劉承祐直接問:“莫非戰事有進展了?”

“回陛下!”趙匡胤將軍報交給內侍孫彥筠,嘴角也泛着點笑意,道:“鄂州已然拿下,幾無抵抗,全城而下,敵鄂州防禦,毫無阻滯效用,得降軍近五萬,糧械無數。曹彬與劉光義,已率水陸大軍繼續東進,直取江州,捷報也當在不遠後傳來!”

“曹劉果大將之才,不負朕望啊!”一封捷報,將劉皇帝心中積壓的少許不愉一掃而空,眉開眼笑的:“進展如此之速,鄂州堅城,竟成虛設,那皇甫繼勳,果不出諸公之料,無能之輩啊!對了,皇甫繼勳呢?”

“其首級被獻給大軍,屍體被麾下怨憤的將士砍成肉醬!”趙匡胤微搖着頭,不知是感慨,還是譏諷。

“這樣的死法,卻是難看!皇甫暉難稱名將,其子更爲不堪啊!”劉承祐評價着,隨即以一種輕鬆的語氣道:“對於這位有功之臣,朕就不加封賞了......”

甚至於,劉承祐拿皇甫繼勳做文章,繼續打擊江南軍隊士氣的心思都沒有,此人也沒有什麼文章好做。

“另外,江淮行營上報,江南水師已不足爲患,已命張永德,率軍自當塗渡江,攻擊採石磯,這兩日間,戰報也當呈上。我軍準備充足,如無意外,也能成功!”趙匡胤繼續道:“一旦成功渡江,東有郭廷渭,西有張永德,北有江淮行營,金陵必危!”

聽完,劉承祐是笑容滿面,暢快地笑了幾聲,道:“上游戰事已定,下游也將取得重大突破,戰事的進展速度,完全超過了我們的想象啊!照這個局面發展下去,用不了兩個月,江南可平啊!”

“當比平蜀還要快些!”趙匡胤想了想,這麼道,在此事上,他也比較有發言權。

眼珠子轉悠了兩圈,劉承祐偏頭,對呂胤道:“派人去找徐鉉,提醒他,回金陵要快些趕路,若是他還沒南渡,金陵已破,他如何做金陵亡臣,那可就不是朕不成全他了......”

“是!”知道皇帝心裡對徐鉉的冒犯還有些計較,呂胤是拱手應道。

“潘美那邊戰況如何?”劉承祐又瞧向趙匡胤。

趙匡胤道:“根據前次戰報,暫時受阻於韶州,爲刺史陸光圖所拒!”

第134章 煎熬的宰相第53章 有詩云第463章 站在十字路口的安西第22章 “鄭州站”第459章 挫折第229章 耶律琮的建議第127章 不允第170章 艱難的乾祐二年第1724章 叛賊雖敗,封鎖繼續第160章 魏王病篤淺談兩點第145章 了結第153章 破城曲折第106章 陳覺怯戰觀成敗第84章 夏州降第135章 西北匪患第308章 新貴第268章 機遇第146章 近親通婚第136章 太子的認識第105章 善後安排第271章 青年驍將第33章 西巡結束第63章 夜訪人妻郭第102章 盛怒之下第1721章 再沒有比飽暖更真實的了第461章 過重的恩典第286章 宗室第23章 室韋女真一番戰終,宗親無特權第211章 惶恐的李崇矩第104章 在真定第473章 親兄弟明算賬第1769章 影響力第2章 王、鄭二公第152章 聽政3第1803章 運動第340章 杭州登陸第132章 向訓爲帥第2074章 太宗篇21 其心難測第49章 花裡胡哨不管用第126章 第一個被殺的宰相第348章 老皇帝第264章 更有楊業在後頭第137章 終於埋了第156章 河東風雲(3)第21章 聰明主動的安氏父子第17章 武德司第1728章 惠民新政第156章 立冬班師第28章 劉承祐的想法第51章 該當有所“表示”第15章 名單第41章 卷甲入城第157章 《刑統》將成第174章 冬季北巡第373章 開寶九年已過半第1674章 爆發第118章 蒲陰第292章 趙普覆命第117章 機會第65章 開封府尹的問題第254章 久待良機第364章 沉默第351章 林邑國第79章 “撫遠之戰”第157章 河東風雲(4)第266章 斷雲嶺大捷第53章 有詩云第74章 燥熱的遼帝第368章 吳越結局註定第98章 灰溜溜地滾回去第484章 不對勁!第176章 宣戰行爲第93章 班師第67章 遺表第112章 兄弟第12章 方略第347章 談話第428章 用心第1711章 趙王履職第325章 裁判下場第53章 兵臨刪丹第464章 難產的封禪第289章 趙普使蜀3第101章 稱得斤兩,從容收兵第114章 三月爲期第271章 將威脅消滅於萌芽第292章 趙普覆命第368章 榮寵第2057章 太宗篇4 最後的告別第85章 郭榮給的驚喜第81章 兩日而克第353章 楊城大捷第55章 拉開序幕第1720章 靜默第288章 敵酋首級獻上第148章 教誨第161章 二郎,我恐命不久矣!第321章 駕幸樞密院第312章 中宮虛懸,趙普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