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漢宮之內

bookmark

東京,漢宮城。

雖然近來喜訊連連,但氣候的變化仍不以人的意志爲轉移,天地蕭索,萬物蕭疏。秋華殿前,凜冽的冬風在殿宇間捲動,嗚嗚作響,一道靈活的身影在廊道間奔跑。

“慢點!你別跑!”駕幸於此的劉皇帝,看着在自己面前奔跑的小人兒,忍不住叫道,注意着那看不出溼滑的地面,有點提心吊膽的:“小心摔了!”

話剛落,就眼瞧着他滑倒了,利落地摔在了廊道間。見狀,劉承祐快步跟上去,只見着小童,還怕在那裡,厚重的襖子穿在身上,撐得有些滿,顯得有些臃腫。

劉承祐將之扶起,打量了幾眼,凍得通紅的小臉緊繃在一起,靈動的雙目眼巴巴地望着劉承祐。

“摔哪兒了?疼嗎?”劉承祐檢查起他的手腳,關心地問道。

聞問,小臉頓時有種要綻放的感覺。見狀,劉承祐嚴肅地道:“不許哭!”

不說還好,這一開口,小童“哇”得一聲就哭了起來,嚎啕大哭,涕泗橫流。劉承祐卻是有些無奈地笑了,笑者益寬,哭者愈歡。

“你就用眼淚與鼻涕,前來迎接爹爹嗎?”將之抱在懷裡,慢慢地朝着主殿走去,劉承祐幫他擦拭眼淚鼻涕的同時,溫和地問道。

這話有了些效果,哭聲小了些,嗚咽着伸出小手,說:“疼!”

也幸好廊道地面被打磨得不算粗糙,擦傷並不嚴重,給他吹了吹,從從懷裡掏出一顆油紙包着的糖果,塞到他嘴裡,劉承祐又問:“還疼嗎?”

“不疼了!”小娃又直接改口了。沒有一顆糖解決不了的事情。

“你娘呢?”劉承祐問。

“在寢殿內照顧弟弟!”

劉承祐抱着的,是他的皇八子,也是他與折娘子所生的第三個兒子劉曖,乾祐九年出生,如今也六歲半了。劉承祐此來秋華殿,卻是聽聞十一子生病了,特意前來看望。

殿內,折娘子迎了出來,伺候劉皇帝十多年了,又多養有子嗣,感情也算深厚,禮節什麼的也顯得很自然。注意到坐在劉承祐臂上,哭唧唧的劉曖,折娘子不由問道:“八郎怎麼了?”

“見到我這個爹爹太開心,跑得太快,摔了一跤!”劉承祐說道。

命人帶劉曖去洗手、擦藥,劉承祐則跟着折娘子去看另外一個兒子。十一皇子,就是在劉承祐北伐其間所生,如今也三歲多了,取名劉曉,不過身子骨向來有些弱。

小兒已然睡熟,臉色不怎麼健康,輕柔地探了探他額頭,溫度已然降下來,劉承祐低聲問道:“太醫怎麼說?”

“十一郎一向體弱,此番也是我照料不周,讓他受了寒,以致高熱,用藥之後,暫時緩解了......”說着,這娘子眼眶就忍不住泛紅。

這些年,劉皇帝不是沒有早夭的子女,小兒染病,是最讓人緊張的,而劉曉因爲體弱多病的緣故,一直讓折娘子十分憂慮。高熱發燒,可是十分嚴重的病症了。

將折娘子攬入懷中,輕撫其背,劉承祐安慰道:“小十一每次都能熬過來,此次也不例外,我相信,經過此劫,將來他會茁壯成長的!”

攬着折妃到外邊落座,劉承祐握着其手,以一種安慰的姿態照拂之。如今的折娘子,也是年過三旬的少婦了,青澀一去不返,然而剛毅英姿益加。也正因如此,見她難得地露出如此憂戚的小女兒姿態,劉承祐心中更加不忍。

臉上露出一抹笑意,劉承祐說道:“還要帶給你一則好消息!”

“什麼?”折娘子意外地看着他。

“嶺南的軍報送達樞密院了,潘美已經拿下番禺,南粵主劉鋹已爲大軍所俘,嶺南距離徹底平定,也不遠了!”劉承祐說道。

折娘子是聰明的,聞之,當即問道:“四郎呢?他怎麼樣了?”

“莫擔心,正欲同你說,他一切安好!”劉承祐輕笑道:“在潘美身邊,出不了什麼差錯,潘美也說,劉昉表現很好!”

潘美顯然是個聰明的人,在彙報軍情的同時,也不忘提兩句四皇子劉昉。

“唉!”雖然鬆了口氣,但折娘子還是少有地抱怨了一句:“行軍打仗,生死搏命,是壯年勇士都不敢不慎的,他一黃口小兒去做什麼?戰陣兇險,嶺南艱苦,又至寒冬,軍旅之勞,也不知他是怎麼能承受得過來的?”

注意到折娘子幽怨的語氣,劉承祐訕訕一笑,劉昉上戰場,雖然是主動請命,但說道底還是他這個父親先同意了。能夠體諒折娘子的愛子之情,劉皇帝只能善加寬慰:“就潘美的彙報,劉昉在軍前,甘爲衛兵,毫無驕氣,堅毅冷靜,勇而好學,雖未有尺寸之功,但已顯風采,不枉他走上一遭!”

“經過此番磨礪與鍛鍊,必然成長許多,你這個做母親的,也該爲他感到高興!”劉承祐笑道。

聞言,折娘子臉上卻沒有什麼笑意,而是微垂下頭,低聲對劉承祐道:“四郎果毅而有壯志,但是,我卻不希望他有什麼大志啊!”

聽她這麼說,劉承祐微微愣了下,但很快反應過來,再撫了撫她的手,從折娘子的話中,似乎感受到了一種態度。劉皇帝的心中有種感慨,後宮的女人中,論深明大義,只有符皇后與折賢妃了。

“劉昀呢?兄弟病了,他跑哪裡去了?”劉承祐問,也算是轉移一下話題。

折娘子也不由說道:“他呀,去太醫院了,說要學醫,給弟弟治病!”

“這小兒興趣廣泛,就是沒一個長久堅持的!”想起那個明明聰明卻素來慵懶的五子,劉承祐不由道,但是嘴角還是翻起些笑意。

......

等離開秋華殿後,劉承祐又被叫到瑤華殿了,高貴妃有請,見天色已晚,也就決定,今夜下榻瑤華殿。

“十一郎病情如何了?”寢殿內,貴婦人殷勤地侍奉着劉皇帝,玉手輕柔而到位地在水盆中替他捏着腳,嘴裡還關心着劉曉。

“傷寒高熱,症狀暫時穩定住了!”劉承祐說。

“唉!這孩子也是可憐,小小年紀,就要受這等苦楚!”高貴妃美麗的面容間,也露出了一抹憐惜的表情。

看着她,劉承祐問:“你叫我來,有什麼事?”

聞問,高貴妃也不囉嗦,直接道:“還是三郎的事!”

一直以來,高貴妃最關心的除了他這個皇帝就是三皇子劉晞了,對於這點,劉皇帝也清楚。此時聞之,不由問道:“劉晞?他怎麼了?”

“太子與大郎到江南犒軍了,四郎也在嶺南歷練,劉晞你卻讓他去飛龍廄任職,去養馬,我聽說他,整日遊蕩,策馬嬉戲......”高貴妃顯得有些不滿。

“這是他自己請求的!”劉承祐說道。

“那也該對他多約束些!”高貴妃說。

看着他的愛妃,劉承祐嘆道:“劉晞也日漸大了,你還想整日管着他嗎?你終究是管不了他一輩子的啊!你也不必擔心,我卻覺得,他要是真能養好御馬,養成心得,也不失爲一次成長!”

第142章 着郭威鞫問第44章 箇中弊端第197章 開封擴建第110章 坦白第491章 區區九品,亦敢通天第67章 宿州一線第69章 “鐵桿”盟友先掉鏈子第2章 分食第430章 劉皇帝弄孫第111章 動心第432章 今非昔比第60章 都安心了第2137章 世宗篇12 中亞風雲(上)第43章 事畢第460章 類父惠妃求爵第248章 西撤!第1819章 哪有真蠢的?只是性格使然第147章 孟昶的覺悟第177章 小賢王第110章 議取淮南第41章 西域戰況第367章 下面的聲音第70章 唐主忙亂急點兵第127章 打破潛規則第252章 後蜀君臣第350章 分封之始第427章 饒樂國的困境第22章 史公鎮洛:民怨四起第441章 劉皇帝的財產第1788章 議點正事第147章 許州事了(2)世宗篇26 北廷國相第291章 和議達成第2129章 世宗篇4 帝國版圖,排隊辭世第73章 道府之爭第2078章 太宗篇25 皇帝難欺第51章 郭氏父子第301章 藩臣離京半島史話·奇葩第361章 皇長子的氣度第325章 成長與成熟第1696章 藏兵於民第2052章 回京第1797章 吸血的拍賣會第379章 南北一統第306章 北面事務第62章 緊鑼密鼓第101章 梁山觀政第2103章 太宗篇50 代天巡狩第144章 兩月滅蜀?第193章 遼國上層的憂患意識第458章 小器、雍王進言第288章 敵酋首級獻上第1709章 心猿意馬第116章 淮陽王太傅第316章 狀元、探花兩條路世宗篇44 漠北風雲、契丹滅國第1695章 袁家莊第202章 百草口之戰第211章 惶恐的李崇矩第258章 遼河戰役,高奏凱歌第323章 鬥法第66章 兄弟之國第133章 西征!第291章 酬功第191章 “從諫如流”第125章 由土地問題引申第84章 示警第2060章 太宗篇7 開寶老臣第17章 輕取江陵1第265章 楊無敵第1690章 拼圖第105章 逐一接見第95章 大洗牌第114章 三月爲期第383章 扶持完顏部?第462章 當年善政第36章 盡伏東北第119章 難審第98章 封禪之議第193章 遼國上層的憂患意識第373章 開寶九年已過半第1768章 崩第155章 着周王善後第24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212章 開寶北伐第55章 山上山下第1806章 燕燕,幫我參謀一二第130章 西北剿匪第33章 有人想腐蝕孫將軍第159章 亂情第1712章 叛賊內情第301章 武德使愈不自安第33章 有人想腐蝕孫將軍第37章 國舅劾郭榮第91章 吉兆動兵,再臨壽春第503章 最後的旅途3第364章 沉默第165章 夏獵、祥瑞以及進貢第396章 外放成都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