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封禪之議

行營安扎在白馬城東,雖然隨行有大量雜員,但一切仍舊按照行軍打仗的要求佈置,森嚴軍法,形跡可循,強大的約束力,卻也苦了那些頭一次隨劉皇帝出巡的貴人官宦們。

負責行營諸事的將領乃是大內統領劉廷翰,這個在北伐戰爭中被劉皇帝所看中,調至御前的大將。七八年過去,在朝中不算聲名顯赫,但因爲離劉皇帝近,又擔着宿衛要職,也無人敢小覷。

“將軍,陛下相召!”循例檢視完行營佈防,方回道軍帳,便聽到彙報。

沒有絲毫怠慢,放下只飲了半口的清水,劉廷翰整理戎甲,前去御帳謁君。

“臣奉召來見,不知陛下有何示諭?”御帳內,劉廷翰拱手拜道。

御帳空間還是很大的,頂高三丈三,可容五十人同時參拜,各項器具擺放整齊而有條理,僅爲搭建這一御帳,就花了近兩個時辰。

也就是因爲不是真正的行軍打仗,方纔有這等閒適。劉廷翰一人站於其中,倒顯得孤單了許多,看着他,劉皇帝輕笑道:“朕在行營轉悠了一圈,甚有章法,雖然久未在戎旅,這行軍作戰的本事也沒有放下啊!”

“陛下繆讚了!”劉廷翰有些納悶,叫來自己,應當不會就爲誇自己一句吧,嘴裡應道:“臣只是做爲將者當爲之事!”

“隨行的公卿不少,官宦更多,更不乏子弟女眷,沒給你添什麼麻煩吧!”劉承祐問道。

“陛下在此,天威籠罩,漢法森嚴,未敢有觸令者!”劉廷翰恭維了一句。

他說的話,劉皇帝倒也相信,不過這人多馬雜的,要說一片和諧,倒也不能全信。劉皇帝關懷劉廷翰,也是因爲他資歷功勞都相對淺薄,不是所有人都賣其面子。不過,他既然提不出困難,劉皇帝也不再多言。

看着他,直接吩咐着:“接下來,更改路線!”

聞問,劉廷翰當即道:“請陛下示下,臣好早作安排!”

“轉道東南,經濮州、濟州,朕要先去看看五丈河!”劉皇帝說道。

“是!”沒有任何遲疑,劉廷翰應道。

劉皇帝這也是在視察河堤時,偶發的想法,五丈河可是中原一條重要的漕渠,開通於乾祐七年,先後以汴水、金水爲源,如其名河寬五丈。

不是條大河,但開封通過此河直接連通河南道北部諸州,到開寶四年,每歲通過五丈河輸送東京的漕糧已達三十五萬石。或許同南北運河的運力不能相比,但這個數目已然可觀了,這是東京漕運的一個重要補充,也是河南漕運的主幹。另外,更改路線的話,劉皇帝還能順路去逛逛大名鼎鼎的梁山泊。

“陛下,如更改行程路線,當通知沿途州縣官吏,準備接駕事宜!”石熙載作爲崇政殿大臣,出巡期間,仍做着皇帝秘書的事情,此時提醒道。

“可以行文一封,曉諭諸州縣,不過接駕之事,就不必大動干戈了。像滑州這邊如此就挺好,州縣如常,朕做個遊客即可,不得勞師動衆,不得擾民,更嚴禁借迎駕之由,竭官兵以上貢獻!”劉皇帝向石熙載吩咐道。

“是!”

這也是劉皇帝歷次出巡都要強調的事情,謝絕貢獻,嚴禁擾民,行途人雖衆,但各項物資齊備,即便有短缺,也有專款負責採買。

劉皇帝與隋煬帝最大的不同,大概就是,在各種折騰的同時,始終顧惜着黎民百姓。否則,如果真放開來整,大漢同樣經受不住,就拿地方貢獻來說,要是像楊廣那般要求地方極盡酒食珍奇,只怕走上一遭,本就還談不上富庶的河南諸州要就要回到開國之初了。

而對劉皇帝這種明君風範,石熙載顯然很是認可,眉目之間透着敬服,開口讚道:“陛下簡樸迎駕,禁絕貢獻,如此愛惜百姓,實乃黎民之福,國家何愁不能安定!”

聽其言,劉承祐擺了擺手,道:“朕出巡,終究是來體察地方官政民情,籍以觀新政之效,如果因此而擾民,豈不反成了過錯。再者,如論貢獻,朕這些年有什麼是沒見過的?”

“陛下英明!”

“這樣吧,也不用沿途州縣官吏接待了,傳詔河南諸州縣主官,於四月初一以前,至歷城候詔,屆時朕統一召見他們!”劉皇帝沉吟了下,又道:“至於沿途,朕自己有眼有耳,會聽會看,就不勞他們介紹了!”

“是!”

“你手裡拿的是什麼?”注意到石熙載拿着的一疊奏章,劉皇帝問:“這纔出東京不久,就有這麼奏件?”

面對劉皇帝的疑惑,石熙載解釋道:“這是宣慰使陶谷與一些隨駕官吏,聯名所奏,正欲呈於陛下御覽!”

“嗯?”聞之,劉皇帝眉頭頓時皺了起來,提到陶谷,他立刻就有所疑惑,這老兒又在搞什麼幺蛾子。

“何事?竟要他們聯名上奏?”劉皇帝略表好奇。

要知道,劉皇帝在位的這二十年,如此漫長的時間內,收到聯名奏書的次數都是屈指可數。因此,再涉及到陶谷,再注意到石熙載的表情,自然察覺到了異樣。

小心地看了劉承祐一眼,石熙載稟道:“陛下,諸臣上奏,此番出巡,既至河南,當東巡泰山,希望陛下行封禪事!”

他這一開口,劉皇帝頓露恍然,大抵也只有這等事務,能讓陶谷等人大膽串聯了。同時,也上了心,封禪可不是一件小事,尤其對於一個帝王來說。

說起來,這已經不是第一次臣子上奏,請他封禪了。早在當年北伐成功之後,朝中以及河南地方上,就有一批臣子上書。後來,也零零散散的有些進言。

但是,最令劉皇帝心動的,大概也是此次了。

表情間,都有一抹明顯的變化,不過很快按捺住了,沉吟了一會兒,劉皇帝道:“封禪!你覺得,以朕如今的功業,足夠封禪嗎?”

聞問,石熙載肯定地道:“陛下以少弱之年,掌國於危難之際,十五載勵精圖治,改天換地,一統河山,再造盛世。如今天下寧定,四夷臣服,萬邦來朝,陛下之功業,堪稱雄視古今,臣以爲封禪可行!”

聽石熙載這一番話,劉皇帝還是很受用的,不過自滿的情緒很快控制住了,說道:“只可惜,北方尚有契丹遼國,遼西、遼東也未收復,如此封禪,朕恐不足啊!”

當然,羣臣百姓絕對不會以此非之,石熙載也是如此說的。唯一的問題,還是看劉皇帝自己,他有強迫症,覺得功業未竟,德行不足,別人勸也沒有。

良久,劉皇帝終究還是從那種起伏的心緒中擺脫出來了,悠悠然地說道:“朕此番本爲出巡,封禪乃大事,哪能如此倉促,這份請命書留下吧,封禪之事,容後再議!”

“陛下!”石熙載很是意外,有心開勸。

劉皇帝擡手止住他,說道:“你學識淵博,同朕講講,這歷代帝王,封禪成功的有幾人?”

石熙載無奈,只能從命敘來。

到劉皇帝之前,有封禪之舉的帝王不少,但能成功的,則寥寥無幾。而在石熙載看來,封禪成功的,唯有五人,秦皇、漢武、漢光武、唐高宗、唐玄宗。

由此可見,封禪對於一個帝王的意義,這可代表着歷史地位。而劉皇帝如果封禪成功的話,比肩秦皇漢武,怕也沒人會說些什麼。

然而,激動歸激動,還是生生按捺住了,因爲重視,所以更要求完美。等石熙載退下後,劉皇帝側臥於榻,翻看着那份聯名奏疏,陶谷等人所奏,自然對他以及他的功業極盡吹捧,吹捧得他自己都有些臉紅,但是,看得津津有味......

顯然,對於封禪之事,劉皇帝是十分心動的。只是,作爲一個有點強迫症的人,在北方未定的情況下,他還是不願意貿貿然。

第121章 招降納叛第92章 兩京並重第62章 二代勳貴第25章 李史合謀第1741章 壓力轉移第1689章 高規格第503章 最後的旅途3世宗篇24 老貴新貴,宗王大會第113章 十年之爭也該結束了第1679章 太子過問軍事第451章 雙雙去世第85章 異心第31章 進軍令第260章 論婿第177章 躬身入村野第98章 追捕第108章 後知後覺後怕第9章 公府密議第27章 大漢二十三道第267章 國難之際第70章 同州之戰第2105章 太宗篇52 臨淄王第64章 回鶻汗之死第10章 磨刀霍霍向荊湖第199章 雁門大將第98章 封禪之議第426章 饒樂王來訪第2082章 太宗篇29 蜀中起義第307章 老馬將軍值得重任第179章 長教訓第44章 蘇逢吉案結第469章 視察澶州第19章 武夫第291章 淮東大案第200章 新的時代第438章 抗洪救災年第259章 自置死地第86章 發落南臣第83章 太子的作用第184章 心照不宣第364章 漢宮之內第234章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第356章 被忽視的皇子第23章 老臣凋零第274章 厚葬之第160章 三個青年第79章 大獲全勝第280章 回京之前第131章 川間棧道敗兵急第1710章 趙普的辭呈第142章 鐵索橫江第474章 補漏匠第447章 天子尤善反省第129章 既進京,總有些變動第387章 契丹終被打回原形第426章 饒樂王來訪第324章 金山南麓第258章 漢軍的反應第18章 輕取江陵2第67章 劉煦娶親第283章 雲中之圍第253章 其他戰場仁宗篇7 官僚新貴,倒範集團第179章 再見郭榮第202章 劉皇帝已至長安第58章 火神澱之亂世宗篇31 建隆六年·漢伊六次大戰第227章 強勢破城第358章 手執硃筆第10章 如此處置第475章 吃人的河隴備災第152章 失意政客第2200章 仁宗篇17 黨爭伊始第15章 馬楚內亂第1704章 崇政殿內第165章 夏獵、祥瑞以及進貢第26章 新政與人事第217章 大動干戈第142章 武德使之死第25章 開寶新政第1781章 危險往往來自背後第2121章 康宗篇12 狩獵天子第38章 殿議第72章 駐足石壕鎮第389章 分封與否第111章 歷史的偶然與必然第4章 見完這個見那個第109章 治政以安軍民第432章 今非昔比第2119章 康宗篇10 老臣遲暮第455章 見聞第127章 不允第342章 殺肥第71章 平息的吳越大叛亂第347章 割韭菜第146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1755章 良平島第455章 見聞世宗篇22 建隆三年第154章 河東風雲(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