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王師已克敵都

bookmark

“殿下,秦國公一行車駕將至!”一名身着便服的侍從武官走了進來,拱手稟報。

聞之,正與慕容德豐閒聊的劉暘頓時起身,擺手示意道:“走,隨孤前去迎接!”

待出門,驛丞正捧着一卷賬簿,腳步踟躕地準備呈上。見狀,劉暘給慕容德豐使了個眼色,讓他收下,吩咐着:“你查閱一番!”

“是!”慕容德豐受命。

“驛丞!”劉暘又看向驛丞。

“小人在!請殿下吩咐。”驛丞腰彎得很低。

“準備一桌酒席!”劉暘淡淡地吩咐着。

“是!”聞言,驛丞不由得鬆了口氣,又主動問道:“不知殿下對酒席,有何要求?”

“要求?”劉暘嗅了嗅空氣中的烤羊肉味,輕笑道:“就備一桌全羊宴吧!”

劉暘這個太子此番出宮,自然不是單純地郊遊走訪了,而是得知代天巡狩的劉煦、劉昉兄弟以及趙匡贊即將還朝,特地來迎接。

這也不是劉皇帝的安排,算是劉暘自作主張,畢竟也是兄弟,從小關係也不錯。

驛道邊,劉暘在一些便裝侍從的護衛下,提前落好位,佇立在冷風中,身上衣着簡單,只是加了一件棉外袍。

車駕緩緩駛來,龍旗張揚於秋風之中,前後騎士護衛,注意到劉暘這行人,立刻有三名騎士飛馳而來查看情況。

也沒法不注意,畢竟劉暘身邊這幹人,皆孔武威猛,持劍跨刀的。不過,當隨行武官上前通報身份後,三名騎士一人回身稟報,剩下兩人恭恭敬敬地下馬見禮,以求饒恕衝撞之罪。

劉暘的心眼可沒有那麼小,不知者無罪,再加上人家也是職責所在。沒有多久,劉煦、劉昉兄弟,加上東平王趙匡贊,聯袂上前,向劉暘行禮。

“臣參見太子殿下!如此涼風,怎勞太子親迎?”劉煦居中,長身一拜。

見狀,劉暘也露出一抹溫和的笑容,道:“大哥,你我兄弟,不必見外,我也是閒來春遊,聞你們北巡歸來,自然該迎一迎!”

“謝殿下!”劉煦仍舊一副謹守臣節的樣子。

看着劉煦,劉暘心中暗歎,他們年長的幾個兄弟,從小到大關係一直都是不錯了,不過隨着年紀的增長,隨着各自開府,隨着成親,這關係難免發生了些變化。

而其中最大的變化,就是君臣之別了,並且關係間的這道鴻溝也越拉越大。而劉煦了,大概是所有兄弟中,表現得最明顯的,素來循禮制,依典章,對君臣兄弟看得很清楚。

這種變化,就劉暘個人而言,也不知是該喜還是該憂。

“東平王,一路辛苦!”劉暘又朝向趙匡贊,躬身一禮。

見狀,趙匡贊自然不敢受之,趕忙道:“殿下禮重了,臣不敢當!”

相比於劉煦,劉昉顯然要自然得多,衝劉暘一抱拳:“二哥,閒話找個地方再敘吧,弟弟我腹內空空,不知有沒有酒宴預備啊......”

聞之,劉暘不由哈哈一笑:“已然吩咐備好,走,隨我前往延禧驛,爲你們接風洗塵!請!”

“太子殿下請!”

延禧驛內,老房間,一桌堪稱豐盛的筵席正供四人享受着。驛內已然不復此前的喧囂,身份暴露後,外邊的人不論進食還是走動,都有意識地控制着自己,減小動靜,以免驚擾了貴人。

幾人飲酒敘話,氣氛總算活躍了些,最放得開的,還得屬劉昉,只間他雙手捧着一根烤得焦黃的羊脊骨,啃得一嘴油。

見幾個人注意到自己,劉昉取過絲帕擦了擦嘴,笑道:“還得是我們中原烹飪的羊肉更美味!”

說着,劉昉問劉暘:“二哥,大理的戰況如何了?聽說大軍遇到了一些麻煩!”

不待劉暘答話,劉昉又說:“不過,你忙於軍政大事,日理萬機,還能抽出閒暇出宮,想來西南的戰事也有所進展了吧!”

微微訝異地看了自己四弟一眼,只見他一副自信兼好奇的模樣。旁邊,劉煦見了,立刻說道:“四郎好軍事,若事涉軍機,不便言講......”

劉暘擡手止住劉煦,輕笑道:“也並非什麼機密了!如四郎所言,大理戰事,已然取得了重大突破。十天前樞密院收到王仁贍將軍的捷報,給我軍造成重大的麻煩的弄棟府已被攻破,殺敵七千,俘虜一萬餘衆。”

掃了三人一眼,劉暘繼續道,嘴角帶着點笑意:“三日前,樞密院再度收到奏報,來自西南招討使王全斌,在弄棟突破之前,王老將軍率領西路大軍,耗費一個半月時間,穿越大理中北部的高山絕谷,突破兩千餘里,襲至大理國都羊苴咩城下。

大理國內主要軍力,佈置在弄棟,都邑空虛,面對王老將軍神兵天降,大理君臣措手不及。雖然擁蒼山之險,組織頑抗,但終究失之倉促,王老將軍親自上陣,不與其喘息之機,不留餘力,日夜強攻,抵抗三日,羊苴咩城破!”

“王老將軍老當益壯,真英雄也!”聞之,劉昉頓時有些坐不住了,撫掌高讚道:“以如此年邁之軀,行這般膽略之事,建得奇功,令人嚮往,恨不能隨之,踏平敵都,俘其君臣!”

劉昉雙目中是異彩連連,興奮勁兒一過去,又忍不住道:“若早知朝廷要發兵南征,我怎麼都不會去西北逛這一圈!你們說,爹是不是顧忌我請戰,故意讓我去西北啊......”

他這話一落,劉煦眉頭一皺,當即輕斥了句:“四郎,不得無禮!”

劉昉也不是不知禮的人,大抵也知道自己失言了,訕訕一笑,沒有反抗兄長的教訓。

看着劉昉,劉暘則微微嘆息道:“南征之艱苦,遠超你想象,縱然是我,也不會輕易同意你去西南大山中冒險的!”

聞之,劉昉表示不服:“我知道你們的顧忌,山高林密,蠻荒之地,毒蟲瘴氣......不過,當年我也到嶺南,參與過南征,沒有那麼可怕!”

聽其言,劉暘有些嚴肅地道:“你可知,到羊苴咩城破爲止,南征將士,損失了多少人?”

注意到劉暘嚴肅的表情,劉昉顯得認真了些,問:“傷亡很大?”

劉暘沉聲回答:“根據二王奏報,傷亡失蹤之將士,達兩萬之衆,其中,有半數的將士,都是非戰而損傷。王老將軍親率的西路軍,連日行軍,又冒死強攻,出發時兩萬五千餘衆,等打下羊苴咩城後,只剩下一半了......”

劉昉終於沉默了,輕飄飄的一些數據,心情卻不禁沉重,那畢竟是代表無數大漢將士的流血與犧牲。

劉煦輕嘆了句:“一將功成萬骨枯啊!南征將士辛苦了,他們都是功臣,犧牲的將士,都該進昭烈廟!”

忽然覺得,這頓飯有些不香了,趙匡贊見這幾兄弟的表現,主動開口,說:“既然羊苴咩城破了,大理也當基本平定了吧!”

劉暘點點頭,又搖搖頭:“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城坡之後,大理君臣,帶領殘兵,向東南方向的鄯闡府逃去,西路軍雖破城,但也傷亡巨大,筋疲力竭,不及追擊。

如今大漢所佔據的,只是大理中東北部的幾府幾部之地,距離控制全境,還差不少。鄯闡府也是大理重地,其君臣亡命於此,據之頑抗,戰事短時間內恐怕還是結束不了。

不過,如今都城既破,君臣逃亡,舉國震動,大理的地方勢力,則更加不敢與大漢爲敵了,東南方向,又有盧懷忠遣潘崇徹率軍威脅。

可以說,大理戰局基本穩定下來了,只待後續的追剿罷了。政事堂已奉詔,開始着手,對大理戰後的治理事宜了......”

聽劉暘說完,劉昉起身,舉杯道:“謹以此杯,敬南征將士,祭奠那些死難的英靈!”

見狀,劉暘、劉煦、趙匡贊三人,也跟着起身。

趙國公劉昉,還是個性情中人。

第132章 不惜代價第1690章 拼圖第197章 剛愎依舊第76章 大才蒙塵第438章 與太子的牽涉第375章 郭樞密覲見第1684章 西州盡復第276章 玉如意第174章 湖南:你方唱罷我登場第131章 政事堂中的憂慮第258章 遼河戰役,高奏凱歌第2132章 世宗篇7 漢金衝突 再下一臣第318章 皇子們漸漸大了第188章 邊將離京,再獲一子第318章 碩果僅存第406章 調任第7章 小人物議大事第74章 萬歲呼聲第50章 額手稱慶的南唐君臣第110章 西南將帥第207章 王景崇之死第1725章 見微知著第252章 兩面攻勢,四路進兵第131章 川間棧道敗兵急第149章 西拓南並第180章 博弈第2132章 世宗篇7 漢金衝突 再下一臣第2129章 世宗篇4 帝國版圖,排隊辭世第44章 箇中弊端第277章 軍政安排第4章 李昉夜訪東宮第359章 難以揣摩的心理第298章 對党項策第107章 練將如礪劍第2089章 太宗篇36 新時代下的大漢(上)第43章 接見第127章 冬至宴3第4章 見完這個見那個第143章 許州將吏爲之一空第396章 外放成都府第353章 楊城大捷第186章 邢州事了第232章 淮南情況第127章 皇城司第107章 盧多遜:趙普也該倒了第374章 太室山上第140章 兩個皇叔第179章 榆林楊重貴第1796章 劉皇帝的支持第291章 和議達成第43章 接見第272章 被放棄的耶律斜軫第416章 尾聲第49章 求援第297章 新山陽第84章 示警第216章 下詔北伐第225章 遼國的應對第2069章 太宗篇16 聽哥一聲勸第48章 耿崇美第234章 南口大戰3第1761章 新問題第2088章 太宗篇35 成功亦是妥協第116章 淮陽王太傅第91章 吉兆動兵,再臨壽春第118章 考慮結束戰爭第96章 戰損與戰果第124章 輕取揚州第38章 殿議第80章 京觀第171章 我能說,我看上的是符家二娘子嗎第246章 目標八寨第116章 滿朝震動第178章 會獵第1690章 拼圖第96章 李少遊的新去向第140章 大獲全勝第1713章 機遇第274章 厚葬之第188章 党項人的現狀第126章 近臣之殤第89章 談話第2141章 世宗篇16 中亞風雲終第328章 改革深入第151章 開寶七年第54章 繼續忽悠第245章 出兵伐蜀第84章 滅佛伊始第1757章 勳貴子弟第2106章 太宗篇53 遲暮第320章 見機進言,權歸中樞第181章 西巡路上怨言多第1678章 保守與擴張第157章 天子狎色,皇后盛怒第133章 李德明之死第209章 各執己見第10章 老將出馬第109章 在長安第1686章 雍王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