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小城寡民

bookmark

進入豐州城後,裡邊的景象,卻讓劉皇帝眼前一亮,甚至有些超出預想。城中道路雖然狹窄,且基本爲土路,但簡單幹淨,尤其是幹道,鋪上的也是石板,顯得平整,沿街也有一些商家、酒肆。當然,也還有不少空置的地方。

土木結構民房,雖然簡陋,參差不齊,但卻無法給人蕭條衰敗之感。或許是御駕親臨的緣故,抑或是城中人口本就不多,顯得很安靜。

整座豐州城,看起來單調,乃至冷清,但極有秩序,顯然,在城市與百姓的管理上,官府是用了心思的。

這樣的結果,自然再度贏得了劉皇帝的好感,對於豐州的軍、官民,他確實帶有一種憐憫的心態。苦寒偏僻的環境難以改變,窮困也是現實,然如若因此便自甘墮落,耽於沉淪,而破罐破摔,放任管理,那麼叫苦叫窮,反倒會引起劉皇帝的鄙薄。

在河東時,與石熙載的一番談話,讓劉皇帝頗有感想,百姓想要改善生活,脫離困苦,終究還是得靠他們自己。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自力更生。

而比起其他貧困地區,豐州因爲它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軍事價值,還是得到了一定的政策扶持。比如財稅方面,十年來,不是減,就是免,若加上早幾年的款項支援,朝廷非但沒有從這裡收取多少稅賦,反而搭進去不少。並且,在當地戍卒的供給上,朝廷也承擔了其中一大部分。

因此,豐州窮歸窮,但本身並沒有朝廷施加多少負擔。

不過,雖然第一印象很不錯,但是劉皇帝臉上並沒有再表現出來。相反,還讓太子劉暘親自到城內外視察走訪一番。

劉皇帝只有一雙眼睛,一對耳朵,哪怕是親眼所見,他並不能保證,這一切是否是馮廣爲了迎合他而佈置的假象。冷靜下來後,對任何人與事,劉皇帝都會帶有一定審視乃至的懷疑態度去看待,這一點是他這輩子都難以改變的了。

“這些東西怎麼回事?”劉皇帝指着街角一片空地,問道。

那裡挨着營房,該是一個倉場,靠近主路,整齊地堆放着柴木、草料等物,木料都是劈過的,邊上還有一大堆黑黢黢的煤。爲了防潮,還簡單地佈置了些隔雨措施。

聞問,馮廣趕忙介紹道:“回陛下,時下已入冬,不論官民,最忌憚的就是飢寒,取暖之物尤爲重要。行營跋涉遠來,臣等特地率領百姓,多備了些柴炭草料,以供行營之用......”

“你倒是有心了!”劉皇帝瞟了馮廣一眼,說道:“這可不只是多備了一些,都壘成小山了,這麼多,費了多少民力啊?朕早有嚴旨,巡察所過,地方官府無需貢奉,更不得勞民傷財!”

一聽劉皇帝說這話,感受到略顯嚴厲的語氣,馮廣趕忙解釋道:“陛下詔旨,臣等豈能不遵從。只是每封秋末,官民皆有備料御冬,此番只是多做了些準備,多費的民力,州衙也都有酬勞,斷沒有勞民之事。陛下不避風寒,親臨豐州,本州官民無不感懷,既無珍奇貢奉,只有這些許柴料以盡官民心意......”

聽馮廣這麼說,劉皇帝的表情轉好了,見他被自己嚇到了,不由擺擺手:“罷了!”

劉皇帝實則也清楚,他出巡,想要完全做到不驚擾地方,絕對是不可能的,哪怕有詔旨在前。雁過尚且留聲,而況這上萬的大隊人馬。

另一方面,所過地方,各地官民感懷皇帝巡幸,在力所能及的範圍之內,表示一下孝心,也屬於常理常情。

像馮廣的做法,仔細想來,也沒有太多指謫的地方,柴炭物料,本就是行營所需,若是缺少了,也會由行營進行採買。

馮廣呢,算是考慮到了前頭,恰逢這個時節,體現的是其用心,是對皇帝忠心的一種表現。

當然,也或許是太用心了,讓劉皇帝忍不住去思考,這究竟是他細心周到,還是他爲了迎合自己而刻意表現,以此邀寵?

這個問題,劉皇帝按捺在心頭,暫時沒有答案,但他不急,未來還很長,可以拭目以待。

但同時,不論劉皇帝做何想法,馮廣的表現已在事實上引起了劉皇帝的注意,全國這麼多知州、刺史,此番出巡路過見過的有不少,能得劉皇帝如此關注的又有幾人?

一個官員,能被皇帝記住,甚至去關注他,這對仕途的助力多有益,在皇帝專制的時代,可以體現地淋漓盡致。

“行營中可缺取暖禦寒之物?這些柴、炭,用得上吧!”劉皇帝扭頭問國舅李業。

李業給了個肯定的答覆:“自然是用得上的!天寒之後,行營消耗巨大,甚至需要兵卒去伐木生火,馮刺史如此準備,倒省卻了行營不少麻煩!”

“既然如此,那就批張條子,讓行營安排人接受了,所需花費,直接撥與豐州!”劉皇帝直接吩咐着,又瞧向馮廣,露出一點笑容:“豐州官民這份心意,朕就安然接受了,也不枉你們這番辛苦!”

“是!謝陛下!”聞之,馮廣徹底放下心來。

“走,去你的州衙看看!”北風吹拂下,劉皇帝緊了緊身上的襖子,吩咐道。

馮廣不敢怠慢,親自在前引路。

豐州的官衙,地處城西北,由於城小,只走了三百來步就到了,就如同城郭一般,官衙也突出一個簡單。

劉皇帝隨行人員,就能把衙門給塞滿,大量的衛士更需站到衙前的街道上。公堂之上,劉皇帝這一干華服貴裝者,與堂間的佈置也是顯得格格不入。

劉皇帝獨坐那張木製的堂案,打量了一圈堂間景象,看着馮廣以及他身後的兩名佐吏,沉吟了一會兒,說道:“馮廣,你這州衙,只怕還比不上中原的大數縣衙!”

聞問,馮廣坦然地應道:“豐州窮僻,只能因陋就簡了,讓陛下見笑了!”

事實上,別說中原的縣衙了,就是一些大的市鎮官署,都比這豐州州衙,要華麗氣派。豐州刺史乃是朝廷五品的官職,不算低了,這個官做的,可謂淒涼了。寧爲中原一縣長,不做邊鄙一刺史,這是確實存在的情況。

“朕有一問!”沒有再繼續糾結於豐州的簡陋,劉皇帝看着馮廣說道。

馮廣立刻打起了精神,拱手應道:“臣恭聽聖訓!”

無視他這卑敬的態度,劉皇帝目光炯炯地盯着他:“豐州雖然偏僻,卻也依山帶水,處於河套腹地,山南草原,宜耕宜牧,經過這麼多年休養生息,何以仍舊窮困至此?”

聞此問,馮廣立刻緊張起來,這可以算是在質疑他這個刺史的治政能力了,稍微組織了下言語,從容稟道:“陛下,豐州雖依山帶水,然此前荒廢多年,在契丹人手中時,也未善加經營,九原侯西進收復前,遼軍也於境內大肆破壞,導致障塞破壞,亭墜絕滅。收復之後,又因人口稀少,再兼地處邊陲偏僻,難有發展。這些年,氣候也異常惡劣,時有災荒,以致窮困至今......”

聽他把問題與困難講清,劉皇帝終於點了點頭,又問:“如今豐州轄下有多少人?城中居民又有多少!”

“回陛下,到開寶六年,豐州所轄一城三堡,各族百姓,共計732戶,3853口!城內居民203戶,一千餘口!”馮廣應道。

聞馮廣述來,劉皇帝都不禁替他感到辛酸,大漢州一級的區劃,悽清如此的,大概也就豐州了吧。

“你這州衙,享官俸,食祿米的人,一共有多少?”

“連臣在內,算上諸房吏職、衙差,共計19人!”馮廣答道。

“這可比朝廷規定的州衙吏職名額要少多了!”劉皇帝微微一笑。

馮廣說:“豐州人寡,過多吏職,只會造成冗員,耗費朝廷俸祿,因而臣根據實況,做了些裁減!”

“好!”劉皇帝終於讚了一聲:“這就是因地制宜,這就是心念朝廷,忠於職守!馮廣,豐州雖然窮僻,但你讓朕見到了一番新氣象啊!”

第426章 饒樂王來訪第463章 當朝也有棄用的人才第2050章 最後的旅途21第2090章 太宗篇37 新時代下的大漢(中)第127章 不允仁宗篇1 正統時代第372章 封王第54章 病虎獠牙第143章 郭威思退半島史話終 極限第2099章 太宗篇46 軍售 樞密院變局第2045章 最後的旅途16第149章 降表第3章 新皇詔制第87章 兄弟第140章 殺心大起第104章 在真定第199章 潞州來客第258章 漢軍的反應第266章 蜀廷的爭執第1732章 劉皇帝的反應第244章 皇子赴軍第1776章 東平王府內第267章 親赴雲州第240章 家宴第278章 給老大一個機會第157章 劉老四世宗篇40 後、王之逝,帝國十年第311章 李沆第182章 大漢最北端第230章 壓力都不小第321章 瑤女第107章 盧多遜:趙普也該倒了第2090章 太宗篇37 新時代下的大漢(中)第38章 濮州案(1)第44章 箇中弊端第1783章 戴孝入碎葉第456章 遺澤第218章 進兵第62章 二代勳貴第44章 蘇逢吉案結第329章 遊市第79章 父子問對第96章 劉皇帝就是定海神針第169章 國慶大典第30章 收穫第166章 出使歸來第294章 剎車,碎葉河畔戰鼓鳴第340章 杭州登陸第16章 異見第265章 秦鳳既定第358章 劉家的天下第1682章 治本之法第267章 國難之際第51章 以鎰稱銖第107章 深思熟慮第174章 湖南:你方唱罷我登場第378章 東水門外第159章 亂情第168章 塞上風光第1816章 一個勳貴家族的進化第84章 夏州降第70章 唐主忙亂急點兵第290章 燕王在京,軍制改革第170章 全線動員第296章 反響第2045章 最後的旅途16第24章 太子新結良媛第45章 心情不佳劉皇帝第294章 剎車,碎葉河畔戰鼓鳴第131章 幹強枝弱第262章 趙普議蜀第153章 未來將帥第73章 安東大開發4第154章 滅門第51章 詔令西進第55章 燕王病故第61章 南北之爭第149章 天子欲啓河工第92章 定州事第167章 請辭第79章 滏陽之捷第3章 新皇詔制第17章 原來這是筵席第203章 幸災樂禍第2132章 世宗篇7 漢金衝突 再下一臣第96章 第四次出巡第117章 帝幸瑤華殿第415章 皇孫歸來第162章 河東風雲(9)第38章 濮州案(1)第56章 彌月之喜第355章 特殊的行狩第7章 恩賞問題第2123章 康宗篇14 臣亦擇君,兄弟之間第261章 冒進追擊第228章 巡邊彙報第248章 西撤!第1710章 趙普的辭呈第133章 面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