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一如既往,全力支持

bookmark

草坪邊上,還有一片花圃,栽植着一批花,佈局很有條理,這個季節,開得最旺盛的乃是芍藥與杜鵑花,那成片的紫色十分豔麗。

不過,在這和諧的氣氛下,卻有個幼小的身影在其間活躍着,不是在追花逐蝶,而是拿着柄木劍,在其間劈砍,嘴裡“嘿哈”聲不斷,催花折枝,不亦樂乎,不過明亮的小眼神不斷向劉皇帝坐着的地方瞟。

果然,成功地引起了劉皇帝的注意,注意到這動靜,扭頭一看,輕斥道:“小十三!”

шшш _тTk дn _C 〇

這一聲呵斥,頓時起了效果,小傢伙停下動作,劉皇帝則起身走上前去。這孩子自然劉皇帝十三子劉曄了,今年才七歲,母秦氏,瑤族,初入宮時封美人,後晉婕妤,誕下劉曄後封湘妃。

劉皇帝看着花圃中的狼藉,盯着被內侍牽到面前的劉曄,皇父的威嚴還是讓這小子的有些畏懼的,不由地低頭看着自己的鞋尖,一副羞澀緊張的模樣。

“低着頭做甚,擡起來!我來問你,你這是在做什麼!”劉皇帝問。

聞問,劉曄昂着腦袋,手裡還揮動着木劍,童稚的聲音中帶着點興奮:“我在殺敵!”

劉皇帝面露驚奇,不過很快瞪了他一眼,興趣盎然地問:“小小年紀,殺什麼敵!”

劉曄指着身後那些花木,回道:“這些都是遼賊,我在殺遼賊!”

聞言,劉皇帝頓時一樂,輕聲問道:“這是誰教你的?”

劉曄兩眼懵懂的樣子,看了看向訓,道:“向師傅教的!”

向訓本來還在看樂子,聽十三皇子這麼說,老臉頓時一黑,迎着劉皇帝投來的疑惑的目光,趕忙道:“陛下,老臣可不敢胡亂教授皇子......”

“小十三,向師傅可說了,他沒教你欺負這些花花草草啊!”劉皇帝看向劉曄,興致更甚:“究竟怎麼回事啊?”

劉曄說道:“向師傅說大漢正在討伐遼賊,二哥、四哥、六哥都上戰場了,我沒能一起,只有把這些花草當作遼賊了。”

聞之,劉皇帝有些開懷,蹲下身子,摸了摸他瘦弱的小身板,替他將頭上的兩片零碎的花瓣拂下,溫和的語氣中帶着鼓勵:“志氣不錯,不過,你年紀還小,想要殺敵,再等個十年吧!現在啊,還是該認真上學堂,日後再上戰場......”

“好!”劉曄望着劉皇帝連連點頭,十分開心,清澈明亮的眼神中,流露出一種孺慕之情。

這種眼神,讓劉皇帝心頭一顫,擡眼看了看,年長的哥哥們都在草地上玩鬧,追逐蹴鞠,只有十三子,年紀太小,無法參與進去。

摸了摸劉曄腦袋,劉皇帝嘴角仍舊帶着小意,對他道:“不過,這些花木無罪,你無故破壞,可是犯了錯啊!”

聽劉皇帝這麼說,劉曄小腦袋不由得耷拉下去,低聲應道:“是!”

“犯了錯,就要受處罰!”

劉曄點着頭,眼珠子轉悠了一圈,邁着小短腿,跑到花圃邊,撿起一根斷枝,回來交給劉皇帝,然後攤開手心......

劉曄這副自覺的表現,劉皇帝都給看愣了,隨即大笑:“好了!你把花圃弄得一團糟,就罰你把這裡清理乾淨!”

“您不打我?”劉曄疑惑道。

“不打!”劉皇帝忍不住笑。

聞言,劉曄鬆了口氣。見狀,劉皇帝朝喦脫招呼着:“給他準備點清理用的東西,不準幫他,讓他自己做!”

“是!”

很快,花圃中那道小身影又忙碌起來了。

劉皇帝與向訓落座,有些感慨:“這兒子多了,也未必是好事,一個個調皮搗蛋啊......”

話是這般說,劉皇帝嘴角始終洋溢着笑容。向訓目光平和,輕聲說道:“陛下,十三皇子平日裡還是很乖巧的,進學修武,也很努力!”

劉皇帝微訥,稍作沉吟,目光逐漸柔和,說道:“看來,還是朕對幼子們關心太少了!管生不管教,朕之過失啊!”

聽劉皇帝這麼講,向訓說道:“陛下操持着軍國大政,日理萬機,何能事事兼顧,反倒是臣等,未能分憂......”

見向訓又來這一套,劉皇帝揮手止住他,笑道:“不過,連這垂髫小兒,都知殺敵報國,何愁北伐將士不能振奮武功,痛擊遼賊!”

“陛下說得是!”

......

樞密院內,還是在軍機房,隨着北伐戰爭轟轟烈烈地展開,樞密院的主要工作也投入了上邊,軍機房更是後方的指揮調度中心。劉皇帝的親臨,也給樞密院的僚屬們帶來一絲緊張。

“自燕山前往遼東,主要有三條路線!”劉皇帝與向訓坐在一旁,認真地聽着石守信講解:“其一,出榆關走遼西走廊,這是大道;其二,則是走燕山小徑,不過道阻且難;其三,便是通過海路,輸送兵力!”

“根據行營彙報,東路軍的具體進兵計劃,也是這三條。一路五萬軍,由永清侯王彥超率領,出檀州,攻遼興化、神山等地,牽制其兵力,若得突破,可取道攻其奚部!

餘部分前後軍,前軍三萬精銳,由固安侯馬仁瑀率領,先叩錦州。錦州處遼西走廊尾端,當進出要道,也是兵進遼東的第一關隘,遼國屯有重兵,根據武德、軍情二司的報告,城關堅實,取之不易,當是一大難關!

至於海路,則由海安侯郭廷渭率領,先行消滅遼蘇州水師,肅清遼海,保證海路暢通與安全,擇地登陸,以爲立足堡壘,其後由武清港輸送大軍!”

石守信一邊說着,劉皇帝與向訓一邊點着頭,顯然對於行營這樣的安排很是認可。

“星民,你當年可是統帥過水師的,你覺得如何?”劉皇帝問向訓的意見。

向訓頷首道:“遼東堅城堡寨不少,我軍雖有器械之優,長於攻堅,但若一城一地打過去,難免糜時耗,多添損費。按照行營的安排,如若能貫徹意圖,水陸一齊發力,搶佔遼東之形勝,則可使遼軍首尾難顧,腹背受敵,勝算大增。而以水軍之利,海安侯統軍之能,臣相信,定可功成!”

不是劉皇帝喜歡聽好話,但是向訓的分析,確實有理有據,聽得很舒心悅耳,哪怕類似形式判斷他已經聽過很多遍了。

“可有戰況傳回?”劉皇帝看向石守信。

石守信應道:“水軍浮海進攻,暫無消息傳回!而根據最新戰報,馬仁瑀兵進百里,遭遇遼軍千騎衝陣,拒之,其後雖然不斷遭受襲擾,但穩步推進。如無意外,而今大軍已然兵臨錦州了,遼西走廊畢竟只有三百里,遼軍能遲滯,卻無法影響我軍浩蕩之勢!”

“主動出擊,千騎衝陣,遼軍不乏膽氣啊,何人領軍?”劉皇帝來了點興趣。

“遼錦州防禦使耶律休哥!”石守信說道:“不名一文之輩!”

聽到這個名字,劉皇帝眉頭輕輕褶皺了下,而後指示道:“遼軍還是有能人啊!降詔行營,讓他們不得大意輕敵!”

“是!”

大軍在外之時,劉皇帝對前線的干涉,往往只有類似的提醒詔書了,將帥都習慣了......

“觀遼軍反應措施,對抗意志很堅決啊!不知半年的時間,能否打下遼陽?”良久,劉皇帝這麼道。

半年之後,就入冬了,而冬季,則是行軍作戰最大的敵人,遼軍則更習慣於冬季作戰,倘若渤海再結冰的話,水師的優勢也將不復存在。

這個問題,石守信並不能給一個完全肯定地答案,只能說,如果戰略戰術意圖能夠順利進展,打下遼陽並不大。

而劉皇帝的,沉吟之後,也只是表態,全力支持北伐戰爭!

第2114章 康宗篇6 倒呂風波第161章 蜀人填湘第71章 安東大開發2世宗篇33 天王的“加冕”,奠基者之死第359章 這個太子不簡單第34章 驚陶谷第2128章 世宗篇3 氣質不同第2067章 太宗篇14 向左向右第53章 交代後事第450章 落幕第1728章 惠民新政第274章 打女真、室韋還是沒問題的第27章 出兵爭論第57章 耶律阮:我在第五層第82章 遼營之中的暗流第253章 其他戰場第84章 做一回大魔導師第151章 凋零第216章 馬政第113章 必成大器第511章 最後的旅途10第217章 幽州行營第350章 隱退陳情第113章 希望渺茫第353章 楊城大捷第2044章 最後的旅途15第406章 調任第140章 封王第134章 東路軍第238章 皇帝還是怕皇后第1814章 老九又犯事了第2095章 太宗篇42 三項任命第78章 渦口之戰(2)第66章 兄弟之國第330章 黨侯並不傻第169章 武德司二三事第25章 析分樞密之權第183章 王景崇有話說第3章 姐夫的彙報第83章 太子的作用第350章 韶州大捷第22章 改革急先鋒第344章 王師已過大江來第100章 河西大案第166章 太子與大將第95章 玩陰謀第330章 黨侯並不傻第99章 御帳議戰第232章 淮南情況第156章 河東風雲(3)第180章 博弈第421章 爲什麼不喝酒?第2092章 太宗篇39 勾吳國之始第372章 劉皇帝的孝心第73章 道府之爭第61章 北使南歸第430章 劉皇帝弄孫第239章 進退第46章 契丹異動,後顧之憂第39章 大舅哥與小姨子第105章 率意南趨以覓食第222章 閹宦之慮第61章 北使南歸第48章 接納迴歸第73章 道府之爭第54章 臨陣指揮,盡委諸君第61章 趙二爲官第1813章 雍王不當這出頭鳥第245章 出兵伐蜀第2045章 最後的旅途16第87章 亦有其憂第55章 拉開序幕第47章 高麗定安之事第2064章 太宗篇11 太和樓裡諸王會第51章 以鎰稱銖第269章 愛將第213章 帶着歡呼啓程第2126章 世宗篇1 誰繼大統第5章 春闈第397章 鹽事暫定第2065章 太宗篇12 雍熙皇帝第335章 改到自己頭上第156章 亡國之君第327章 派系第305章 太子在遼東的最後時間第436章 乾元之巔攬月臺第2134章 世宗篇9 端拱三年第50章 南漢來使,慶功宴第59章 病榻陳情第146章 黃羊平第280章 回京之前第467章 蕭思溫的價值第283章 降將第289章 捷報齊至第102章 事分南北第235章 難以樂觀第506章 最後的旅途6第1801章 還是土地問題第2052章 回京第497章 重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