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摧枯拉朽

bookmark

夏風席捲遼東灣,營造出一片風大浪急的情景,翻涌的波濤反射着陽光,整片海域都顯得波=光粼粼的。碧海藍天之下,戰爭的硝煙卻在瀰漫,破壞了和諧的環境。

圍繞着遼蘇州軍港,一場對困獸的殲滅戰,已然接近尾聲,事實上,當遼軍採取保守防禦,將戰船水軍束縛在港內,下場就已然註定了,把水軍用作陸軍的戰法來防禦,從思想上就自置敗途。

水軍,尤其是海軍,主要還是用作進攻的!

因此,郭廷渭在搞清遼軍的動向之後,是那般開懷,如果早時還擔心遼軍這種應對是否有什麼陰謀,而提高了幾分警惕的話,在確認遼軍就是這般單純之後,也就毫不客氣,放開手腳地幹他一場。

而在具體的操作上,更顯得輕鬆,遊刃有餘。面對自縛手腳,困守軍港的遼軍水師,東海水軍充分發揮了大漢水軍的遠程進攻能力,甚至肆無忌憚,痛快淋漓。

軍事技術的創新進步,往往帶來戰術戰法的革新,這一點在水軍上的體現尤其顯著。這些年,大漢水軍壯大,不只是船越早越大,越早越堅固,還在於遠程打擊手段的豐富。

過去,弓弩是最佳遠程進攻手段,接舷作戰,肉搏廝殺,更屬常態。如今的情況則是,霹靂炮這樣的重型武器已然成熟地應用在戰船上,尤其是火藥技術的進一步開發,“火箭”、“火炮”也更進一步創新使用,極大地提升了水軍的進攻能力。

如今,大漢水軍作戰,是以摧毀敵船爲目的了。

相比之下,遼軍水軍的建立,就顯得原始而落後了,造一批船,訓練一批水兵,然後就沒有任何出彩的地方了。

當大漢水軍將這些年的進步成果徹底釋放出來的時候,效果是顯著的,呈現的場面,則是一邊倒的。

蘇州港內,已是一片火氣熏天的場景,濃煙滾滾,洶涌直上,似乎要把那明亮耀目的日光給遮蓋,以船作卒,結陣禦敵的遼軍水師,已然走向覆滅。

他們的想法,本是與漢軍來一場生死肉搏,然而事與願違,人家根本不與你接觸,僅以隔空打擊的手段,就將他們推向敗亡的深淵,並且,沒有絲毫的反擊手段。

遼軍戰船用木,似乎是上好的燃料,肆意地助長着火勢,再兼海風前來湊熱鬧,更是熊熊一片,而吞噬的,不只是戰船,還有遼軍的水兵的生命。

此起彼伏的爆炸聲,掩蓋着走向死亡的哀嚎,四濺的火油,破空的火箭,迸裂的火星,共同構成一副絢麗的戰爭畫卷,只是在這燦爛之下,蘊藏着濃烈的殘酷。

蘇州港外,龐大的東海水軍戰船羅列,其中最爲顯眼的就是十艘有如巨獸般戰艦,面對已然式微的遼軍水軍,仍在痛下殺手,通過霹靂炮與巨弩發射的彈藥,仍舊充滿殺意地破空而去。

大漢水軍的主力戰艦,名爲五牙,取自古艦船名,此番雖然只來了十艘,但每一艘都是龐然大物,可容水兵兩千人,並配有弩炮十副。

在這個時代,就是令人震撼的戰爭兇獸,一張獠牙巨口,就要吃人。隨着每一發火油彈發射,每一串火箭的釋放,船身下的海浪都要顫一顫。不過,任它海浪涌動,都始終沉穩地屹立在海平面上,就像一個個經歷過洗練的戰士,處之泰然。

圍繞着十艘五牙鉅艦,周邊還有大量的護衛、走舸等大小艦船,雖然不如主力艦船這般兇悍,但是各具其能,能衝能打,不過它們此時的任務,還在於拱衛五牙。

在被動挨打,毫無還手之力的情況下,蘇州港中的遼軍不是沒有反抗過,受不了這等折磨與屠戮,有幾艘敵船主動出擊,想拼個你死我活,但都被攔截剿殺了。

這一場海戰,從一開始就是不公平的,力量懸殊太大了。

指揮艦船上,主將郭廷渭站在高聳的瞭望樓上,望着不遠處蘇州港內的焰火盛宴,那幾乎被染紅的天空,在眼中實在有些美妙。

身邊觀戰的,除了水軍將吏之外,還有幾名步軍將領,此番隨同浮海而來的,還有幾名用以陸上作戰的步軍。

他們是從頭到尾,見識這場海戰,望着對面或燃燒、或沉默的敵船,一個個震撼不已,河北都將史延德終於忍不住道:“弩、炮用到戰船上,竟然這般好使!你們水軍打仗如此輕鬆?遼軍根本毫無還手之力嘛!”

聽其言,郭廷渭老臉上露出了一點自得的笑容,嘴裡則謙虛道:“操訓多年,這還是第一次大規模實戰,看來效果不錯!”

見郭廷渭那假意矜持的表現,史延德不由擦了擦額頭的汗水,說道:“難怪陛下那般重視你們,照這種打法,哪裡還怕登陸受到阻,這一番打擊下去,敵船毀墮,遼軍已然膽寒了吧!”

“這也是遼軍應對昏亂,自曝其短,給了我軍機會!”收起了得意之情,郭廷渭說道:“倘若他們不是選擇龜縮港內防守,而是果斷出擊,近戰接舷作戰,縱使仍舊不敵,多少也能給我軍造成些傷亡損失。

畢竟,五牙戰船太過笨重,轉挪不變,近戰失去了弩炮之利,與之廝殺,就是金玉碰瓦礫了!

甚至於,不與我軍正面相抗,而是避繞而過,去襲擾大漢海疆,都能給我軍造成不小的牽制。可惜,他們不習水戰,更不知我戰術之革新,只是能束手待斃了!”

聽郭廷渭這麼一番話,史延德沉默了一會兒,而後吐槽道:“你說這契丹人,學什麼不好,要學建水師,費了那麼多人物力,輕易毀於一旦!那數千水卒,調到陸上守城,作用都要大些......”

郭廷渭呵呵一笑道:“如今兵器坊正在研究打造一種管狀火炮,聽說威力更加巨大,倘若能用到戰船上來,我水軍的戰鬥力還要提升!”

史延德搖了搖頭,他不懂這些,見郭廷渭有些得意,心中則暗道,也就是在水上馳騁,你這船還能開到遼陽,打到臨潢府去?最終,還得靠他們去廝殺進攻。

不過,太浪費了。史延德可默默觀察着,就那不到半日的功夫,清空了四艘補給船上的火油彈與火箭,太過奢侈......

“海安侯,遼軍水師已然覆亡,接下來看我們的了吧!”偏過頭,史延德道:“在水上待了這幾日,終究不踏實,還是要上岸,趁着羣敵膽喪,趁勢進攻,一舉奪佔這蘇州,取得立足之地,方纔功城啊!”

郭廷渭當然看得出來,這是史延德按捺不住,不願落後於人,想要建功了。並不點破他,郭廷渭笑道:“港內混亂,水道不通,不便貿然挺進,我們還是先去給蘇州城打個招呼吧!”

言罷,郭廷渭即下令,留下一部分艦船監視敵港,剩下全軍向東北面蘇州城挺進。蘇州城位於港灣身處,濱臨海岸,在城池的建設上也是投入了財物力的。

不過,面對來自漢軍海上進攻時,同樣顯得無力,毫無反制措施,比起水軍,這更像一個被點了穴的美人,任人凌辱......

“這些契丹人,真是狼子野心,取什麼名不好,叫蘇州......”

第70章 未來宰相的安排第330章 小市民第2137章 世宗篇12 中亞風雲(上)第381章 劉皇帝返京第239章 南口大戰8第146章 黃羊平第34章 驚陶谷第104章 來點日常第198章 遼國變故第1731章 一縷惆悵第2060章 太宗篇7 開寶老臣第253章 運籌千里王樞密第407章 一人連着一人,一案套着一案第412章 本非同道第14章 大論第373章 被逼無奈第469章 視察澶州第82章 殺俘第32章 邠州,北遷隊伍世宗篇37 翻篇收場第54章 兵制改革2第65章 開封府尹的問題第35章 楊村第229章 血戰錦州第383章 敞開談第327章 派系第169章 兩面三刀第132章 向訓爲帥第173章 日常第79章 滏陽之捷第274章 厚葬之第2065章 太宗篇12 雍熙皇帝第382章 契丹盡失東北第32章 太子的安排第265章 謀劃高麗第399章 劉皇帝的矛盾心理第510章 最後的旅途9第384章 皇帝意志不改第420章 老年喪子第345章 剝削者第1680章 忠臣孝子高麗王第121章 登乾元第54章 主動出擊的回鶻人第196章 戰略之議第131章 鳴沙匪第351章 南粵,危!第146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世宗篇23 官錢糧鹽第384章 皇帝意志不改第458章 小器、雍王進言第451章 完顏來朝,東北將亂第209章 御史臺→都察院第198章 秋獵第53章 改國號,去帝位,稱臣修貢第1786章 面目可憎第1817章 搖人?大漢一併接着第145章 非常之事第364章 沉默第370章 劉鋹第184章 劉承贇也來了第449章 皇帝對太子第125章 邢州事第29章 太后的病世宗篇44 漠北風雲、契丹滅國第127章 不允第367章 禮遇隆重第172章 潦倒的鐘謨第391章 大漢第一將帥第2123章 康宗篇14 臣亦擇君,兄弟之間第258章 遼河戰役,高奏凱歌第281章 全軍覆沒?第122章 睡仙第2073章 太宗篇20 元年爭儲第342章 敏感的劉皇帝第316章 不裝了第82章 遼營之中的暗流第98章 灰溜溜地滾回去第41章 西域戰況第139章 崇政殿聽政1第123章 劉煦使命,親自拜訪第80章 春夜第12章 大朝會第81章 廝殺漢第119章 節度進京第82章 矛盾世宗篇28 朝暉之城,老年白龍第378章 父子交心第78章 滄州府第400章 柴榮死了第195章 遼帝第300章 他們在金山第97章 再臨六合第36章 奉宸營第1715章 力所能及第230章 主動出擊第1812章 浪潮下的密州變遷第2105章 太宗篇52 臨淄王第183章 下一盤大棋第506章 最後的旅途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