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高麗想伸手了

bookmark

“小的見過殿下!”行在外,見到晉國公劉晞領着人過來,喦脫便面帶春風地迎了上來,對於皇子們尤其是幾個賜爵開府的皇子,他一向殷勤小心。

而劉晞雖然一向以閒散示人,存在感不那麼強,但跟在劉皇帝身邊這麼多年,喦脫是少數了解,這個三皇子並不像表面展現出的那麼簡單。相較之下,皇子之中,真正崇尚自由逍遙,有遊戲人生志向的,反而是五皇子齊國公劉昀。

“陛下在吧,可曾有空暇?”看着喦脫,劉晞語氣保持着一貫的慵懶。

“回殿下,陛下正在接見武德使,有吩咐,高麗國使至,可直接覲見!”喦脫當回道。

成婚之後,劉晞明顯成熟了不少,下巴上也留出了一抹性感的胡茬,形容之間仍舊帶有一種淡定從容的氣質。出巡以來,劉晞很是自在,安安逸逸地打着醬油。

不過,劉煦被劉皇帝派出去巡視燕山道地方了,於是,劉晞的逍遙時光也一去不再,被劉皇帝安排在身邊當值,安排處置一些瑣事俗務。此番高麗國遣使來朝,也由他去接待引見。

劉晞回過頭,對於一名畢恭畢敬,穿着高麗朝服的年貴族輕笑道:“徐侍郎,陛下正等着你呢,去面聖吧!”

“不敢!不敢!多謝殿下指引!”高麗國使一臉的卑敬,姿態放得很低,上身幾乎平行地面。

高麗來使名叫徐熙,官宦出身,是高麗國內的後起之秀,青年俊傑,不到三十歲,就作爲使節被高麗國王派來大漢。

шшш• ttκΛ n• C〇

劉晞與此人簡單地交談過一番,覺得此人不錯,頭腦清晰,口才伶俐,反應也快,是個人才。

堂內,劉皇帝正聽取着李崇距關於各方面消息的彙報,這段時間,他算是進出行在最頻繁的大臣了。

“高麗國使臣徐熙參拜大漢皇帝陛下!”入內,徐熙仍舊保持着卑敬。

“免禮!平身!”劉皇帝坐正身體,右手虛擡。

“謝陛下!”

打量着徐熙,態度雖然卑微,但是表現很冷靜,不慌不忙的,很有氣度。劉皇帝微微一笑:“來使很年輕啊!”

“臣德行淺薄,身負王命,誠惶誠恐!”徐熙應道。

“高麗王可曾安好?”劉皇帝又問。

“多謝陛下惦念,我王尚安,只是近年少受天朝教誨、陛下垂訓,心懷忐忑!”徐熙答道。

聞言,劉皇帝笑了,說道:“大漢與高麗素爲睦鄰友好,情誼深厚,那些俗禮縟節,倒也不必在意!如今大漢正逢多事之秋,朕也無多閒暇,怠慢了高麗,還請見諒!”

“陛下言重了!”徐熙趕忙道:“是下國禮辭不足,臣此番來朝,正爲告罪!”

見這徐熙,一言一行,無不禮敬,自身放得極低,把大漢捧得很高,看在劉皇帝眼裡,只覺有趣。雖然過去有高麗使節來朝,比之還要卑微些,但是這徐熙不一樣,嘴裡說着曲意逢迎的話,眼神卻始終沒什麼波動,不以爲恥。

“看來高麗王發掘了一位難得的人才啊,竟有你徐侍郎這樣的臣子!”劉皇帝道。

不待徐熙繼續表現他的謙虛,劉皇帝直接說:“朕就不加囉嗦直言了,高麗王遣你來朝,有何目的?”

劉皇帝突然變得這麼直接,讓徐熙愣了一下,但過硬的素質使他調整地很快,當即躬身應道:“前者,收到大漢國書,我王率文武朝臣,積極應對,徵調兵馬,籌措軍需。今兵馬錢糧已備,正當發兵,協助大漢共討契丹,特遣臣前來稟報此事......”

“呵呵......”徐熙言罷,堂內突然冷了一下場,然後劉皇帝爆發出一陣爽朗的笑聲,帶有一絲玩味與戲謔的笑聲。

看着徐熙,劉皇帝道:“朕沒有記錯的話,伐遼國書,早在今歲三月便已送抵高麗,如今中秋可都已經過去了!呵呵......”

劉皇帝的笑聲,似乎能直透人心,徐熙聞之,更不敢迎視目光,臉上頭一次露出了點尷尬的笑容。這終究是徐熙第一次來朝,第一次直面劉皇帝這個威加四海的大漢皇帝,心裡怎麼可能沒有負擔,只是被他掩飾得很好罷了。

不過,但劉皇帝展現出其攻擊性後,在那強勢的氣場影響下,徐熙也難以做到滴水不漏的表現了。

“不敢欺瞞陛下,臣也不諱言國內鄙處。高麗朝中,不乏怯懦保守之輩,彼等對備戰造成了不小的阻礙,然我王感念陛下多年的教誨與扶持,痛下決心,掃平異議,堅定支持大漢對遼作戰!”徐熙語氣變得激昂起來,似乎想以此掩飾心虛。

“哦?”劉皇帝臉上似笑非笑的,擡手理了理袖子,悠悠然地道:“不知高麗國內,準備了多少軍隊伐遼啊?”

徐熙當即稟道:“回陛下,我國已備水陸十萬大軍,其中步軍七萬,已屯於遼麗邊境,水軍亦可隨時北上作戰!”

說這話時,徐熙語氣中沒有掩飾住自豪與興奮,而這一絲情緒,被劉皇帝敏銳地察覺到了,也暴露了這高麗棒子的一些心理。

“倒真是不少啊!”劉皇帝眼睛一眯,目光變得凜然,感慨了一句。

“我王祈稟陛下,高麗十萬大軍,隨時聽候陛下調遣,北上協助大漢作戰!”徐熙以一種強調的語氣,繼續道。

“朕若是不同意呢?”劉皇帝突然漫不經心地說了句。

“這......”徐熙一愣,終於擡眼望向劉皇帝,面帶愕然,他縱有舌辯,但面對劉皇帝那淡漠的眼神,也心中直泛寒意,涌到喉頭的話也有些說不出口了。

“陛下,高麗素爲天朝藩屬,我朝君臣也滿腔熱情,甘爲僕從,望陛下垂憐,給高麗一個效忠陛下、回報天朝的機會!”穩定心緒,徐熙再度跪下了,匍匐在劉皇帝面前,幾乎五體投地。

“高麗王如此盛情,拳拳誠意,朕倒要感動了!你回高麗後,替朕向王昭表示感謝!”盯了他好一會兒,終於收回了目光,擺擺手,不鹹不淡地說:“來使一路辛苦,先去賓館暫歇吧!對高麗所請,朕也當與臣僚做些討論,再行回覆!”

“陛下......”徐熙起身,還想做些努力,但被劉皇帝一個眼神殺,憋了回去,只能改口:“是!臣告退!”

劉皇帝也沒有再與這徐熙多話的意思,直接示意人帶他下去。待其離開,劉皇帝頓時不屑道:“說着謙卑的話,卻是野心昭然!也不知是誰給高麗的勇氣,時至如今,想要插手漢遼大戰!他們想幹什麼?來摘桃子,佔便宜?”

“你怎麼看?”劉皇帝直接問劉晞。

劉晞是一臉安然地候在那裡,這個兒子,你不點他,他就不動。不過,當劉皇帝問起時,還是慢條斯理地,拱手說出自己的看法:

“自開寶年來,高麗與大漢便始終若即若離,屢有齟齬,民間貿易往來,也多衝突!來使那番陳情,毫無意義,不需當真!

漢遼開戰已然半載,高麗近遼東咫尺,卻始終按兵不動,坐望之心顯然。而今,遼東戰局已定,他們這是坐不住了!

如今,來遠地區尚未臣服,也是距離高麗最近的城邑,他們的目標,只怕也是遼東南那些州城,倘若待朝廷徹底掃平,他們就沒有涉足的藉口了!”

“好盤算,只是,高麗想要插手遼東,就不怕燙手!”劉皇帝冷冷地說了句。

第211章 太子掛帥第109章 在長安第217章 大動干戈第309章 交待後事第1683章 武德司的整頓第370章 劉鋹第23章 老臣凋零第1711章 趙王履職第114章 三月爲期第188章 後續第392章 搶救一下第431章 吐蕃之亂 可安心乎第69章 禍事了第1687章 癸未年科舉第291章 酬功第351章 滿朝之中,只此一人第177章 耶律妃第282章 新形勢,新階段第40章 潞州三傑第245章 出兵伐蜀第113章 必成大器第345章 治世之道第61章 晉陽來人第1章 揚州的風波第203章 幸災樂禍第64章 回鶻汗之死第172章 川蜀定製,鍾謨彙報第210章 第三任武德使第235章 開封新城第121章 最難啃的骨頭,最輕鬆地啃下了第49章 花裡胡哨不管用第137章 後宮那點事第87章 欒城之戰(1)第92章 大調整第145章 策勳御宴第283章 降將第407章 麻煩第194章 蕭護思眼中的強漢世宗篇46 北定漠北第131章 川間棧道敗兵急第49章 醫政第476章 趙匡義留臺喪龍鍾響第415章 血色將至第182章 徵唐之議第129章 勳貴與官僚第153章 未來將帥第259章 自置死地第267章 親赴雲州第63章 開寶十三年下半年第86章 戍卒之心第15章 漸不自知第2089章 太宗篇36 新時代下的大漢(上)第2101章 太宗篇48 雍熙九年第84章 劉承祐的決定第210章 問題來了,誰做主帥第504章 最後的旅途4第8章 宰臣間的齟齬第399章 還債第 283章 皇帝還朝第135章 西北匪患第85章 安心第227章 席捲半島第201章 正面交鋒第262章 趙普議蜀第492章 事發第149章 鄴都城下第91章 王峻驕狂第43章 大公主回來了第334章 交待第141章 崇政殿聽政3第1719章 什麼忌諱的事都敢聊第154章 絕不姑息第341章 實在是敵軍不中用第242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1706章 拾遺補闕第287章 趙普使蜀1仁宗篇4 範公秉政,苦苦支撐第46章 郭榮奏事第62章 禍福之間第99章 御帳議戰第45章 同樣的選擇第148章 教誨第456章 剛愎的劉皇帝第2092章 太宗篇39 勾吳國之始第22章 “鄭州站”第1711章 趙王履職第1682章 治本之法第1810章 軍隊得求穩第238章 南口大戰7第185章 賜宴第157章 提親第130章 監察系統的變動第38章 河西局勢由此轉變第236章 母、妻、子第2140章 世宗篇15 中亞風雲明城會戰第1801章 還是土地問題第58章 當太子與首相共同針對第147章 朝局變動的前兆第307章 老馬將軍值得重任世宗篇50 花落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