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胃口極大的反擊

“韓卿所言不可挽回的危機是什麼?有話但請直言,不必保留,你是否察覺到了什麼?”耶律賢眉頭深鎖,看向韓德讓的目光中帶有幾分疑問。

韓德讓則是一副苦大仇深的表情,拱手應道:“臣無定論,只是覺得,南朝實力雄厚,有充足的軍力民力可以調用,此番雖爲我軍所趁,乃有山陽之失,但絕不會坐視局面惡化。

漢軍援兵不至,越是如此,則越令臣驚心,或許,在我們不察之間,漢軍暗蓄兵馬,潛伏而來,意圖謀我!

陛下,如今的雲中對於我軍而言,太過深入了!”

“韓卿,這還是朕第一次見你露出如此怯態吧!”見韓德讓一臉遲疑,滿口猜測,耶律賢嘆道。

“臣只是,深感憂慮!”韓德讓道。

“朕又何嘗不是如此!”耶律賢疲憊的面容間露出少許蕭索之意,沉吟良久,終於下定決心一一般:“召喚在外將士,全軍準備撤離!”

雖然耶律賢聽取建議,做下決定,但是韓德讓也沒有多少鬆懈,而是緊跟着請道:“陛下,還當從速!”

“立刻召集將領,議定撤軍事宜!”迎着韓德讓凝重的目光,耶律賢幾乎咬牙道。

撤兵對於任何一支軍隊來說,都是個技術活,稍有不慎,或出現些什麼意外,撤退就變成敗退了。

遼軍也一樣,耶律賢想要安全地北撤,就遼軍自身,都有不少需要克服的困難。其一,將士衆願,在沒有發現明顯危機之時,很多人都不願意就這麼畏戰北撤;其二,兵力處於分散狀態,想要將那些外山陽劫掠上癮的軍隊重新召集起來,需要時間;其三,遼軍雖然全是騎兵,畜馬頗多,但那些繳獲的錢糧物資,將大大降低他們的機動能力。

當然,最重要的還在於,漢軍這邊,豈會甘休,放任他們輕鬆離去?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在遼軍兵圍雲中,肆掠山陽之時,大量的漢軍援兵已自三面向山陽挺進,或許不該叫援軍,因爲漢軍的目標明顯不在救援雲中,而是擊破這支膽大猖獗的遼軍。

二十日的時間,足夠讓劉皇帝從遼東抽調一支精銳歸來,並集結休整。更多的軍隊,則在後續不斷完善的作戰計劃中,按照軍令,運動到位,只待發出雷霆一擊。

雲中遼軍大營的動靜,當然瞞不過雲中城漢軍的眼睛。老將雖然已多年不帶兵,但是老當益壯,重披戎裝,仍舊極俱威勢。

登上北城關,極目遠眺,雖然並不能看清楚什麼,但是,隔着數裡地,都能感受到遼軍答應的忙碌與緊張。

“這兩日,已有三支分掠的遼軍,回到雲中,敵西北兩大營,都在收拾整備,情況已經很明顯了,遼軍打算撤退了!”手指城外,山陽諸軍副都指揮使田重進語速極快,向李萬超說道。

“想走?豈能如其意?”李萬超花白的鬍鬚在涼風中凌亂,老眼依舊如鷹隼一般犀利。

“此前,尚無動靜,變化就發生在這兩日間,末將也無法確定,是哪裡出了問題,驚得遼軍欲遁!”田重進四十歲左右,有勇力,通兵略,帶兵經驗豐富,但此時,語氣中帶有幾分焦慮。

此番,籍遼軍南下之機,設套引誘山陽深入,合圍殲之,這個策略是田重進最先提出籌劃,然後才由李萬超出面,上報通知,協調執行。

結果基本是按照設想在走,遼軍確實破防南下了,兵臨雲中,但是,最關鍵的一步,也最難把握的一步,還未開始。

山陽已經被遼軍禍害過了,官民損失嚴重,若是最後讓遼軍溜掉了,那結果就太難讓人接受了。雖然上邊有李萬超頂着,但作爲首先提出策略並輔助執行的田重進而言,也是巨大的挫敗,會影響仕途的。

“遼軍之中也是有能人的!”李萬超倒是穩得住,沉着說道:“有所警惕,不足爲奇,若無此機警,縱然給他們機會,也未必抓得住,南下闖關!”

李萬超蒼老卻渾厚的聲音似乎有安撫情緒的作用,田重進也冷靜下來,想了想,說道:“而今遼軍欲走,合圍的大軍也不知已兵臨何處,進展如何!”

這便是這種大計劃執行最爲困難的地方,消息傳遞不便,也很難及時,參與各路兵馬想要做到完美配合,就更難了,很多情況,只能靠各路的將領臨機決斷,而任何一種選擇,都可能造成結果的不同,影響勝負成敗。

而云中在被圍的情況下,想要及時協調,與其他幾路軍緊密配合作戰,就更難了。

李萬超當然也明白這個道理,表情微微繃緊,使得臉上的溝壑更加清晰了,沉吟幾許,李萬超道:“再派人南下,聯繫上康延澤,讓他儘快北上。”

說着,李萬超不由望向西北方向,嚴肅道:“其餘諸軍的行動,固然重要,但老夫最爲關切的,還是康保裔!能否留下遼軍,能取得多大的戰果,就看他那邊,能否紮緊北面這道口子了!”

聞之,田重進頷首,附和道:“這麼久了,康保裔當有充足的時間東來,如無意外,眼下應當已過白道阪,能夠趕上!唯一的顧慮,是其兵少,且遠途行軍,難免疲憊,能否截斷遼軍歸路,無法保證!”

李萬超嘆道:“陛下過去曾言,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形勢已然發展至此,其餘幾路軍的進展,不在我們把控之中,作爲包圍反擊的基礎,我們眼下,只能將我們能做的事情做好,竭盡全力!傳令吧,讓將士們準備好,一旦遼軍北撤,便出城追擊,務必要纏住他們,以待後援!”

“是!”田重進鄭重應道。

“末將有一請!”看着李萬超,田重進拱手,一臉認真像。

“請講,不必如此客氣!”見狀,李萬超輕笑道。

田重進:“追擊之事,由末將率衆出城,請老將軍坐鎮雲中,不必親臨戰陣!”

“田將軍是嫌老夫年老,不能提刀躍馬,上陣殺敵了嗎?”聽此前,李萬超雙眼一眯,盯着田重進,語氣中有所不滿。

見狀,田重進神情嚴肅而真誠,應道:“此戰兇險,勝負安危難料,末將自當率衆死戰,若有差池,陷於其中,末將自不足惜。然雲中,還需老將軍坐鎮,只要雲中在,那麼戰局就仍在我們掌控之中,爲顧全大局,還請老將軍暫抑殺敵之心,留守雲中!”

聽田重進這番話,李萬超面上的不愉之色消散了,目光變得和藹,雖然共事還不足一個月,但他對田重進確實欣賞。

稍加考慮,李萬超道:“罷了,我這老朽之軀,就留在雲中城,坐待爾等得勝而還!”

“是!”田重進再拱手,慨然道。

雲中遼軍後撤意切,漢軍也針鋒相對,當圍城十日之後,漢騎第一次出城,突破遼騎的封鎖,南下之後,遼軍的反應也更加急切了。

這種情況,對韓德讓而言,再清晰不過了,漢軍謀劃他們,已是定論,否則,不會他們這一動,就這般大的反應。

對漢遼雙方而言,這似乎,又是一場對時間的爭奪戰了。當日,耶律賢便派了一支輕騎北上,保護後撤道路,同時,第一批約兩萬人的部卒軍隊,也先行動身北返。雲中城中的漢軍則沒有輕動,他們要打的是追擊戰,出擊的時機要把握好!

在遼軍正式動身北撤時,雲中以南百餘里的地方,一支數萬人的大軍,已越過桑乾河向北挺進。高揚的旌旗,綿延的隊伍,遊弋的騎士,無不證明着,這就是合圍大軍的主力了。

這支軍隊一共六萬餘人,成分比較複雜,有邊軍,有州縣兵,有蕃兵,還有大量的鄉兵義勇,但基本都來源自河東道。這也是,河東那邊,在不到一個月時間,組織起來的軍隊。

雖然戰鬥力比起禁、邊軍要弱上不少,但都經過基礎訓練,具備一定紀律的士卒,哪怕是那些鄉兵義勇。

即便如此,集結的軍隊,也另外花時間進行整備,中下層的軍官,則多源自有戰陣經驗的官兵,一路有序北上,也伴隨着整編以及訓練。

當收到雲中急訊時,北上的速度也立刻提了起來。二十九日,尚在應州境內隱蔽休整,十月一日,便已進入懷仁境內。

而懷仁,距離雲中不過八十來裡。河東援軍的領軍主將,名叫康延澤,當年曾作爲楊業的副將,參與百草口之戰,痛擊來犯遼軍。此人雖然名聲不揚,但識略非凡,統軍能力很強,尤其是組織編練軍隊的能力。

日晡時分,大軍抵達懷仁,以營爲單位,各結守禦陣型,就地休息,飲水進食。北風呼嘯而過,被遼軍肆掠過的懷仁縣城空無一人,冷清清地矗立在那兒,彷彿訴說着無限的淒涼。

康延澤看起來像個儒將,平日裡身上帶着一股隨和的氣質,但此時,凝望着破敗蕭條的縣城,面容冷峻,久久無語。

“都將,是否派人,進城收容屍體?”身邊的偏將請示道。

“不了!破遼要緊!”康延澤的聲音聽不出什麼情緒,但給下屬極大的壓力。

“天色已然黯淡,是否吩咐下去,就地宿營,明日再向雲中進兵?”

“不!”康延澤再度拒絕,轉向北方,雙目中閃動出驚人的神采,說道:“遼軍已然北撤,可以放心進軍!傳令下去,全軍高舉火把,做足聲勢,結陣向北,連夜進發!”

“連夜進兵,是不是太冒險了?”

“趕到雲中即可!”

第46章 駙馬的上下兩策第489章 不好收場第506章 最後的旅途6第272章 徵發之苦第133章 李德明之死第2199章 仁宗篇16 家國第141章 雌威第80章 京觀第162章 薨逝第412章 本非同道第23章 室韋女真一番戰終,宗親無特權世宗篇39 寇準罷相第159章 政事堂中的平衡第366章 將士百戰歸第237章 王峻暴亡,將臣進京第343章 宦官少府第27章 出兵爭論第96章 壽春城內第176章 接風洗塵第93章 完了第3章 臺懷之事第14章 腹黑之謀第76章 大才蒙塵世宗篇30 快速翻篇的歷史第106章 倒趙第30章 “寬刑簡政”第272章 徵發之苦第2089章 太宗篇36 新時代下的大漢(上)第158章 善後第384章 皇帝意志不改第33章 西巡結束第103章 缺少一個系統的李從益第135章 西北匪患第57章 耶律阮:我在第五層第15章 漸不自知第1690章 拼圖第1761章 新問題第196章 橐駝兒第44章 太后相召第200章 禦敵第194章 蕭護思眼中的強漢第1755章 良平島第67章 遺表第2107章 太宗篇54 皇帝的認可第34章 史卿,朕還有重任相托第36章 奉宸營第368章 宰相們的異見第152章 又是一年二月二第1692章 香料之路 魏王奏章第1755章 良平島第236章 母、妻、子第115章 冬月第283章 雲中之圍第35章 東歸第86章 鬚髮花白第183章 小城寡民第74章 十八日,御駕幸淮南第103章 郭王會第97章 真正迂直的人是活不久的第47章 誘其北上第28章 劉承祐的想法第1章 揚州的風波第34章 三次鐵離之戰第1744章 此路不通第162章 薨逝第400章 柴榮死了第345章 治世之道仁宗篇5 徹底固化的統治階級第1795章 父子夜談第351章 林邑國第401章 王彥升之死第117章 潑冷水第460章 劉皇帝最大的問題第483章 南巡第24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202章 百草口之戰第22章 稱帝第143章 園苑中瀰漫着自在的氣息第142章 公堂之上世宗篇41 帝國之法世宗篇44 漠北風雲、契丹滅國第39章 連夜南進第23章 室韋女真一番戰終,宗親無特權第441章 登聞鼓又響了第1706章 拾遺補闕世宗篇38 安東王的遺囑第90章 交趾收復第100章 北上真定第279章 喜從天降第5章 春闈第6章 “座談會”第2055章 太宗篇2 世祖皇帝第39章 大舅哥與小姨子第415章 皇孫歸來第164章 監國第142章 武德使之死第102章 政爭這種事是很正常的第1795章 父子夜談第168章 金陵主臣第95章 大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