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反擊從野狐嶺開始

bookmark

野狐嶺防線並不是一座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城關,而是以嶺口要塞爲主,輔以長城、山嶺諸堡寨,共同構建的防禦體系。

雖然環環相扣,有道路交通,可相互支援,但劉廷翰所率兩萬多守軍鋪開之後,兵力也稍顯分散。若是再刨除騎兵不算,真正佈置在野狐嶺防線上的漢軍,只有一萬三千餘卒。

因此,如果當初耶律賢能夠痛下決心,一往無前,趁勝進攻,集中優勢兵力,攻其一點,結果如何,仍舊未料。回頭設想的事情,什麼結果都有可能,什麼狀況都能發生。

但是到如今,隨着兵力的陸續補足,隨着精兵西調,屯於後方,也就徹底沒有再考慮如果當初的必要了。

相反,在野狐嶺這邊,一場反擊同樣已醞釀得差不多了,就待發起之時,而野狐嶺這邊,也是配合山陽那邊的行動。

隨着文德縣漢軍,在統兵都將李漢瓊的率領下整裝出動,陸續抵達野狐嶺一線,來自漢軍的反擊,也到箭至弦上,不得不發的地步。

背靠燕山叢嶺,直面塞北高原,秋末冬初的野狐嶺顯得有些荒涼,茫茫羣山,蒼莽原野,都透着濃濃的蕭索之意,唯有關嶺堡寨間飛揚的諸色大漢軍旗爲之增添了少許亮麗的色彩。

嶺口要塞後,有限的空間內,拔地而起一片營寨,佈置緊密,設施簡陋,隨駕而來的兩萬五千漢軍官兵在營寨將吏的引導下正在入住。只是一座臨時營地,隨駕的官兵,只有一夜多的休整時間,而後便將投入到對野狐嶺外遼軍的進攻之中。

御駕的到來,也使堡塞漢軍本就壓抑的氣氛更加凝重了,軍堡依地形而建,陳設簡單,卻肉眼可見的堅固。

關門前,在劉廷翰的率領下,嶺口要塞的將吏恭敬列隊,以迎聖恭,負責護衛的漢軍將士整裝齊備,警戒的官兵甚至沿着山脊展開,肅立於寒風之中,如磐石一般絲毫不動搖,向皇帝展現着他們最爲精神的面貌。

“都平身吧!”看着拜倒一片的劉廷翰等將校,劉皇帝只是簡單地揮了下手,語氣有些平淡,態度顯得不那麼熱情。

在劉皇帝秉國的當下,軍中早已不再流行什麼“甲冑在身,不能全禮”,皇權至高,凌駕於一切之上,皇帝降臨,不論是否甲冑在身,該拜就拜,該跪得跪。

而這些將士恭敬謙卑地匍匐於皇帝腳下,則深刻地揭示了一個道理,那個驕兵耀武、悍將逞兇的時代已經徹底過去了。

“謝陛下!”伴着一陣甲葉碰撞的聲響,劉廷翰等人起身,大概劉皇帝給的威勢太足,動作更加敬畏了。

“帶朕去堡內看看吧!”劉皇帝簡單地打量了下將士與關口,吩咐道。

“是!陛下請!”劉廷翰趕忙側身的指引。

一路上,劉皇帝沒有作話,只是默默地觀察着堡寨,這則帶給劉廷翰更大的壓力,自敗歸之後,他一直在此負責野狐嶺防線的安排,沒有機會面聖。

而劉皇帝這種明顯冷淡的態度,則更令其心中忐忑,當走完堡壘那條並不算長的主道之後,劉廷翰的額頭已然冒出了少許冷汗。

一直到登上堡塞北關樓,劉皇帝迎風而立,極目遠眺,劉廷翰終於忍不住了,沉聲道:“天嶺之戰,是臣警惕不足,爲敵所趁,累大軍虧輸,將士折損,未及面聖請罪......”

“已經過去的,就不必過於糾結了!”劉皇帝也終於再開口了:“再給朕打一場勝仗,一雪前恥即可!”

“陛下寬宏,臣感激涕零,唯誓死一戰!”劉廷翰的表情愈發嚴肅了。

見狀,劉皇帝側過身,一手搭在關樓的牆垛上,看着劉廷翰,一手指着他在風中凌亂的鬍鬚:“鬚髯有多久沒有打理了,亂糟糟的,你可是大軍主帥,要注意形象。朕觀將士軍容,整齊雄壯,你這個主將,則更當打起精神!”

聽劉皇帝不問軍事,不提敵情,而是關心起自己的形象,劉廷翰稍微愣了下,但心中的緊張確實消散了不少,迎着劉皇帝的目光,鄭重應道:“陛下,不破遼軍,臣不修鬚髯!”

“好!”見其堅定的表情,劉皇帝冷淡的面容間終於綻開了一點笑意,道:“朕此來,除了給你帶來後續兵馬之外,就是要在此,觀你破遼!”

“請陛下拭目以待!”聞言,劉廷翰當即允諾道:“自臣以下,將士無不胸懷雪恥之志,意在破遼!”

“準備得如何?是否還有什麼問題需要解決?”劉皇帝頷首,肯定其態度,問道。

提及此,劉廷翰神宇間明顯多了些興奮,指着北邊說道:“遼軍軍衆約三萬人,大部屯於二十里外燕子城,小部四散遊弋超掠,臣一直盯着他們,未有異動。

臣計劃,分兩路出擊,一路出嶺口,一路出桃山,騎兵先行,步軍鍾後,合圍遼軍!倘若不出意外,一日可解決戰鬥。

而後,轉戰向西,馳援山陽,圍剿遼帝!如今,兵馬已備,只待命令出擊。只是,雲中那邊情況尚未明瞭,若是提早發動,恐生變故!”

“怕什麼變故?怕驚到遼軍,讓他們提前跑了?”劉皇帝問。

“正是!若能先收到康延澤大軍的消息,再隨機而動,會穩妥些!”劉廷翰明顯有所遲疑。

見狀,劉皇帝反倒堅定了,說道:“消息明確,或許只需一兩日的時間,但這一兩日間,戰情變化,如何把握?既然把握不住,又何須強求完備妥善?

軍情局勢,瞬息萬變,既然都準備好了,那就不必遲疑!出擊早了,也比遲了好!反擊大局早已定下,雲中那邊,朕相信九原侯他們,會隨機應變的!”

“是!”劉皇帝的話,讓劉廷翰徹底放下了心中負擔。顯然,此前的那場失敗,還是給他造成了不小的影響。

“直接召集參戰將領,安排任務吧!”劉皇帝吩咐着。

“是!”

很快,鼓聲在嶺口要塞內響起,數十名中上級軍官齊聚,沒有任何拖延,劉廷翰熟練地安排着作戰任務。

散議後,領到軍令的將領魚貫而出,劉皇帝則留下劉廷翰,嚴肅認真地道:“自北伐以來,你在漠南與那韓匡美交手數次,始終未定勝負,此番,也該有個結果了!朕,要此人首級!”

“陛下放心!必以敵酋首級獻上!”劉廷翰沒有任何遲疑,一臉決然道。

野狐嶺外的敵軍主將,還是遼西南招討使韓匡美,一個爲遼國鞠躬盡瘁的漢臣。而此時的劉廷翰,心胸之中翻涌着一股怒志,復仇之怒,破敵之志!

漢遼野狐嶺之戰,發生在開寶八年十月一日,漢軍步騎約六萬,遼軍不足三萬,戰事爆發於野狐嶺外二十里的燕子小城。

漢軍由劉廷翰、李漢瓊二將率領,劉廷翰出野狐嶺口軍塞,李漢瓊出桃山堡,圍殲遼軍。漢軍之發,如迅雷之勢,遼軍雖然及時反應,但終究應對匆忙。

二十里的距離,在原野之間,實在不算長,緊急之間,遼軍主將韓匡美調派騎兵出擊阻截漢騎以爭取時間集兵禦敵。

但是,還沒等韓匡美軍從匆忙之中擺脫出來,漢騎已突破阻滯,兵臨燕子城。其後,理所應當而又順其自然地,兩軍在燕子城下激烈碰撞。

漢騎兵少,但萬衆一心,勇往直前,而無後顧之憂。遼軍雖衆,卻相形見絀,韓匡美麾下的戰力,可稱不上強,精兵猛將自然是跟隨皇帝耶律賢去的。

於是,韓匡美軍被出擊的漢騎死死地糾纏上,待漢軍後援,陸續逼近,遼軍很快就潰敗了。是韓匡美主動下令撤退的,臨戰之際,撤退自然輕易轉變爲敗退。

韓匡美也是沒辦法,他知道,不撤,等漢軍主力趕到,那可能就是全軍覆沒了,兩害相權取其輕,這個決定並不難做。

漢軍的合圍計劃,終究沒能完美地實現,因爲沒能將燕子城的遼軍全殲。但是,就結果而言,還是好的,漢軍完勝,遼軍完敗,戰果多得自追擊的過程之中。

尤其是敵主將韓匡美,龍捷軍都虞侯田仁朗率軍,沒有其他目標,就死盯着韓匡美的將旗,不依不饒,緊追不捨,在燕子城西北六十里外的鴛鴦泊趕上,激戰一場,陣斬韓匡美。

而燕子城一戰,也隨着韓匡美的陣亡,徹底奠定漢軍的勝利。

第348章 潘帥喜迎敵援第1773章 質問第350章 分封之始第126章 冬至宴2第26章 郭樞密過相州第512章 最後的旅途11第47章 陶谷自薦第2080章 太宗篇27 忠臣賢紳,手段頻出第52章 幽燕變故第174章 湖南:你方唱罷我登場第134章 回府第434章 重任在肩第194章 楊邠案(2)第289章 捷報齊至第73章 安東大開發4第474章 補漏匠第218章 皇帝未至,廝殺已烈第254章 久待良機第30章 可以準備善後了第264章 更有楊業在後頭第121章 最難啃的骨頭,最輕鬆地啃下了第194章 減稅難第94章 善後第57章 朝堂的風波第143章 艱難度日第78章 火油彈第231章 全國大水第1753章 百年國運+第51章 郭氏父子第79章 滏陽之捷第385章 怨艾、抉擇第17章 武德司第134章 王師已克敵都第320章 改革干將第102章 盛怒之下第182章 尚敢北顧?第11章 局勢變化於未測之際第127章 打破潛規則第43章 “梳理”、“優化”第1741章 壓力轉移第5章 堂議第164章 壽陽郡公的憂患意識第458章 再臨東京第74章 燥熱的遼帝第212章 王樸卸任第216章 下詔北伐第77章 間策第328章 決議橫涉流沙第10章 如此處置第135章 趙家父子第110章 郭榮之斷第367章 禮遇隆重第307章 算盤打得很美,終究落空第16章 諸般滋味在心頭第310章 海路主將第57章 揚州案有結果了第300章 他們在金山第335章 改到自己頭上第163章 索然無味第466章 經濟制裁第1740章 農民苦第26章 史卿,朕要重任相托第351章 南粵,危!第14章 外戚第377章 難知禍福的決議第150章 聽政第2096章 太宗篇43 大漢陰影下的世界(上)第245章 下一步戰略第385 禮賓館第232章 南口大戰1第73章 安東大開發4第382章 契丹盡失東北第125章 文盲將軍第102章 盛怒之下第98章 封禪之議第240章 家宴第340章 《開寶總類》第1808章 老來喪女第101章 亂情控制第9章 啖耳將軍亦回京第44章 殷勤的女真人第139章 銀州叛亂第1779章 四王畢第43章 接見世宗篇26 北廷國相第275章 當與衆樂第163章 河東風雲(終)半島史話·安平公主第82章 不手軟第76章 視察第67章 遺表第127章 西路奇兵第45章 治安第276章 陰山南麓的戰事第84章 滅佛伊始第468章 信教不留頭留頭不信教第6章 遺奏十條第5章 劉皇帝的考驗又來了第79章 滏陽之捷第345章 剝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