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敵酋首級獻上

bookmark

已是深夜,星月暗沉,整個野狐嶺都籠罩在一片黑幕之下,只有嶺口要塞內閃爍的燈火,點綴着這暗夜。蕭蕭北風肆虐下,軍塞稍顯冷清,除了留守護駕的將士外,大部分官兵都出擊破遼了。

劉皇帝下榻處外,宿衛的衛士們不避風寒,仍舊肅立着,尤其門口雄壯的大內侍衛,更是一副生人勿近的模樣。

昏暗窄小的廊道間,零星的燈火映照着兩道身影,一坐一立,一靜一動,坐着的恣意淡定,站着的左右徘徊。是晉國公劉晞與內閣學士、秘書丞張雍。

“我說張學士,捷報早傳,勝局已定,你就不要在此左右逡巡了,淡定些,我看你也走累了,來坐會兒!”劉晞看着在那裡來回踱步的張雍,漫不經心地說道,還挪了挪屁股,給他騰出個位置。

張雍三十來歲,長相雖然普通,但一身儒氣,屬於老派的儒家學士,堅持道德論,維護儒家思想的正統地位,律己律人。當然,如果只是一個單純的儒臣,是很難成爲劉皇帝的近臣。

張雍難能可貴的,是在具備道德修養的同時,也不乏經學之用的才幹,這也是他的思想觀念之一。在修習經學的同時,也花費了大量精力在法律、水利、農事等具體的專業技能上。

劉皇帝欣賞此人,除了他本身的才情之外,更重要的,是從他身上看到了一些王樸、範質的影子。

當然,這並不是個完人,比如,爲人爲官,清幹自律,卻過於重視名譽,並且,處事尚急,面對應急之務,往往難以自安。

這不,同劉晞一道前來覲見,彙報軍情,就難以肅立,等得焦急。若是換作別人調笑,張雍恐怕早就心有不滿了,但是面對劉晞,也只能露出一點樸實的笑容,應道:“勝報頻來,臣心潮澎湃,未能自持,讓殿下見笑了!”

劉晞笑了笑,打量着張雍,只覺得這人有趣。像張雍這樣的人,是不討同僚喜歡的,盡公職,寡私誼,處事概莫容情,別人都認爲他鄙吝,笑其沽名釣譽,但是在劉晞看來,大漢若是多幾個像張雍這樣經學致用的官員,也是官場上的一泓清流。

“張學士對國家朝廷,對蒼生百姓,都是滿腔熱忱,實在令人敬佩啊!”劉晞嘴裡說着奉承話。

“殿下謬讚了!臣不敢當!陛下不以臣微鄙,擢拔恩遇,如東海之深,不敢忘懷,唯有盡心竭力,報效萬一......”張雍說着,還朝屋內拱了拱手。

見張雍言語間不忘表現對劉皇帝的感恩戴德,劉晞莞爾一笑,道:“誰說張學士不近人情,我倒覺得說這話的人,實在是毫無見識。”

“殿下說笑了!”

二人閒談間,屋內侍者添燭,明亮了些,很快傳出劉皇帝召見的消息。接見劉晞與張雍,劉皇帝是以一種慵懶的姿態,衣着簡單,剛睡醒的樣子。

“這一覺,睡得痛快!”落座,劉皇帝還生了個懶腰,對二人笑道。

劉晞:“您這些時日,夙興夜寐,操勞軍務,也確實需要好生歇息,養重龍體!”

看了看外邊深沉的夜色,陣陣滲入的冷風彷彿讓劉皇帝清醒了一些,搖了搖有些昏沉的腦袋,看着二人,道:“說說吧,戰果如何?”

早在午後,得知遼軍潰敗,勝局已定,劉皇帝就放下關心,不再理會,下榻入眠,安心補覺,一覺便睡到這沉夜。而令其心情愉快的,是一醒來,就可以聽取前方的捷報。

劉晞把機會讓給張雍,讓他彙報。心懷感激,張雍拿出一份初步統計出的戰果,語氣輕快地念道:“陛下,燕子城一戰,到目前爲止,已知我軍殺敵三千餘人,俘虜兩千餘衆,遼軍四散潰敗,鐵騎、龍捷馬兵仍在追剿,具體戰果,猶待計劃,但定然比已報更加豐碩。

時下,大部分將士已然得勝還營,暫駐於燕子城,劉都帥與李都將正在料理善後。田仁朗將軍,追敵六十餘里,於西北鴛鴦泊斬遼將韓匡美而還。

此戰,遼軍崩滅,我軍大獲全勝,完全達成目標!”

說到最後,張雍的聲音都顯得高昂了些,不過,劉皇帝反應倒顯得平淡,彷彿不是什麼大事一般。也是,與過去劉皇帝經歷的大陣仗,取得的輝煌戰績相比,這種勝利,實在是有些乏味。

“些許小勝,不足一道!”劉皇帝只是嘴角稍微翹動了一下,語氣顯得極具攻擊性,冷冷道:“韓匡美軍,只是道開胃小菜,正餐尚在山陽,在雲中!若是此番能把遼主及山陽遼軍留下,那纔是大獲全勝!”

“陛下所言甚是!是臣激切孟浪了!”聞言,張雍也從興奮喜悅中恢復,調整心態,繼續道:“如今,大軍暫於燕子城休整,劉李二將帥,已然初整兵馬。按照計劃,不再理會敗潰殘敵,當於明日,即拔營西進,馳援山陽,圍殲遼軍!

田仁朗將軍,已然先期率領三千禁騎西進,如無意外,後日即可趕抵白水濼!”

“這田仁朗,也是一員良將啊!”劉皇帝頷首,表示對這安排滿意,語氣中絲毫不掩飾欣賞之意:“朕記得,乾祐北伐,南口大戰,他就有力戰之功!”

“正是!”劉晞附和道,朝外招呼了一下,一名軍士端進一個盒子,劉晞接過獻上:“這是劉都帥命人送來,敵主將韓匡美首級,鴛鴦泊追殲激戰,由田將軍部下斬下頭顱!”

對劉皇帝而言,這似乎比收到捷報更值得高興,眉毛挑了挑,伸手示意:“打開!朕倒要看看,此賊是怎樣一番樣貌!”

盛放首級的盒子被打開,明亮的燈火照耀下,劉皇帝看得很仔細,正面朝上,沒有血肉模糊,明顯被清洗過,但那蒼白森然,更顯恐怖。

但劉皇帝什麼屍山血海沒見過,非但不怵,反而饒有興趣地指着韓匡美首級笑道:“也就一蒼髯老酋,無甚稀奇,如此爲遼國盡忠,也該其落得個身首異處的下場!”

“處置了吧!”劉皇帝擺手吩咐道,興趣很快就消散了。

“擬詔劉廷翰,讓他按照計劃西進作戰即可,不必再事事請示!”劉皇帝對張雍吩咐道。

“是!”

“雲中那邊,戰鬥應當已然展開了吧!”回首向西,劉皇帝目光炯炯,沉聲道:“燕子城這邊,算是開了個好頭,希望山陽諸軍,不會讓朕失望吧!此番若能留下遼帝,那此番北伐,卻也收穫意料之外的大喜了!”

“爹,我有條建議,希望您能採納!”這時,劉晞卻嚴肅道。

看着他,劉皇帝有些意外,一般而言,劉晞很少主動進言,但往往言之有物。略表好奇,劉皇帝:“講!”

“大軍若西進作戰,野狐嶺便空虛了,您不適合再待在這邊了。雖然不大可能,但若有遼軍自雲中東來,那御駕將面臨威脅。爲策萬全,還請暫離,回返幽州!再者,野狐嶺這邊,環境實在簡陋,也不利聖躬休養......”劉晞解釋道。

聽其言,劉皇帝臉色稍微變了變,當然不是爲了自身的安危,命喦脫取來山陽的地圖看了看,伸指道:“我們的計劃,是按照遼軍向北撤安排的,倘若察覺到危險後,他們轉而向東呢?那我們的兵力佈置,是否又出現漏洞了?”

劉晞也觀察了下,凝眉思慮片刻,很快搖搖頭:“遼軍縱有所覺察,對我軍準備與行動,也難窺全貌。在這種情況下,北撤仍舊是最佳選擇,不明我軍實情,倘若東來,就是自陷死地。我擔憂的,只是遼軍的偏師殘卒,驚擾聖駕!”

點了點頭,對劉晞的看法,劉皇帝還是認同的,想了想,笑道:“朕還不至於被這等疑慮,嚇得縮回幽州!這樣,調一支兵馬,沿長城以南,搜索向西,若有殘敵,即行剿滅!”

“是!”如此,劉晞也沒有其他意見了,做好查漏補缺就足矣。

第141章 父子關係第363章 安西緩封第2078章 太宗篇25 皇帝難欺第2122章 康宗篇13 帝國病斑,皇帝無後第207章 王景崇之死第52章 對峙第93章 來自地方的聲音第189章 趙大述職第376章 拷問第9章 王峻歸來第45章 聰明的瑤蠻第100章 關中蜀亂第485章 老皇帝:查一查是否有問題第103章 強勢、陰謀第370章 其志甚堅第80章 一意孤行第2093章 太宗篇40 雍熙之治第33章 有人想腐蝕孫將軍第512章 最後的旅途11第168章 金陵主臣第359章 這個太子不簡單第318章 披麻戴孝十萬家第36章 奉宸營第11章 劉皇帝的法治思想第304章 過去的三年第19章 韓熙載都等急了第98章 溫柔鄉第235章 南口大戰4第37章 新政第132章 登清流,議善後第135章 趙家父子第326章 劉皇帝的態度第184章 心照不宣第1688章 南洋之重第178章 祭拜第1790章 憂勞第31章 進軍令第127章 魏博問題第148章 再去一臣,繼任人選第245章 出兵伐蜀第60章 家事、國事世宗篇24 老貴新貴,宗王大會第213章 紆尊降貴第426章 仍在進步的太子第2126章 世宗篇1 誰繼大統第20章 被忽視的問題第123章 諮之以邊事第2132章 世宗篇7 漢金衝突 再下一臣第67章 來自河陽的消息第263章 縱論天下第111章 武德司如此,皇城司何如?第476章 趙匡義留臺喪龍鍾響第158章 善後第112章 回京前的安排第63章 朝廷應對第429章 向南!第2077章 太宗篇24 反彈開始第369章 皇帝不好伺候第169章 遼國政壇的暗流第23章 皇帝的底氣第271章 再度上演檀州事第408章 蠢兒子第225章 遼國的應對第2064章 太宗篇11 太和樓裡諸王會第14章 腹黑之謀第271章 青年驍將第130章 喪國之約世宗篇30 快速翻篇的歷史第183章 王景崇有話說第2197章 仁宗篇14 從港區到華亭第21章 黃袍加身第202章 劉皇帝已至長安第174章 帝崩第85章 少壯派第116章 西南大案第136章 趙都帥第338章 棋手與棋子第113章 西使歸來第139章 崇政殿聽政1第116章 淮陽王太傅第60章 狠狠敲打第262章 賢妃之賢,調整方向第2100章 太宗篇47 大漢陰影下的世界(下)第407章 一人連着一人,一案套着一案這纔是感言第311章 爲太子劉皇帝也是操碎了心第352章 皇城使和他的義子世宗篇42 極盛背後的陰霾第143章 夔州大捷第112章 整風第127章 魏博問題第111章 “名將”之敗第98章 追捕第56章 契丹不乏憂患之士第198章 遼國變故第3章 取士不公第95章 效果已顯第44章 太后相召第2097章 太宗篇44 大漢陰影下的世界(中)第2070章 太宗篇17 妥協的,裝傻的,跑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