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捷報齊至

bookmark

大戰正急,待在野狐嶺的劉皇帝,卻多了幾分閒情逸致,讓劉晞陪着,巡長城,登關山,縱覽北疆的大好河山。

初冬的塞上,滿目蕭疏,原野漫無邊際,天地一片蒼茫,當然,蜿蜒的長城,依舊起伏於重重山嶺,無懼風寒。

若是早年的劉皇帝,或許還有興致吟誦一首“北國風光”,但是時至今朝,完全不需要。對劉皇帝而言,千百年後,後人給他簡介之中,只需要貼上政治家、軍事家即可,至於其他的,沒有必要,收拾河山、統一天下的功績,已然足夠矚目,大權獨攬的皇帝,其意義也蓋過任何其他。

“你看這長城,屹立千百年而不倒,至今仍舊是如此雄壯巍峨,歷朝歷代,多有加築修繕,我朝亦然。但是,遼軍南來,仍舊得以突破長城防線,深入山陽爲患。這萬里長城,縱然百年不塌,千秋不墮,又有何用?”站在桃山以西的一座烽火臺上,劉皇帝輕撫着斑駁的牆體,感慨道。

“你說呢?”扭頭看向總是漫不經心的三兒子,劉皇帝問。

劉晞明顯一愣,然後下意識地說道:“兒並不熟諳軍事,不過,既然歷朝歷代皆不懈不怠,費心修築,自有其道理!古人先賢的智慧,也不是兒所能相比的?”

聽劉晞又開始藏拙打諢,劉皇帝給氣樂了,頓時呵斥一句:“別在老子面前裝傻充愣,說說你的真實看法!”

聞斥,劉晞臉上流露出一抹尷尬,嘿嘿一笑,然後嚴肅了些,應道:“兒以爲,長城關防,綿延數千裡,面對強敵,固然難以全然抵禦,但若無長城,北寇南下,將更加從容。”

劉皇帝笑了笑,沒有對此做更多的議論,長城之利弊,對他而言也沒有繼續討論的必要,該修還得修,尤其是密佈於沿線的關隘、堡寨以及那些烽火臺,這些都是大漢掌控北疆的倚仗。

“出來巡遊,你還帶簫?”劉皇帝注意力突然被劉晞腰間別着的一管蕭吸引了,好奇問道。

聞問,劉晞解下,那是一管翠玉短,簫,說道:“這是當初成婚之時,舅舅所贈賀禮,兒十分喜歡,歷次出遊,都帶在身邊。”

“會吹嗎?”劉皇帝問。

“若不會吹,那兒也成附庸風雅之輩了!”劉晞輕輕一笑。

見狀,劉皇帝伸手示意了下。劉晞也不矯情,稍微思索了下,便擺弄起來。悠揚的簫聲,在冬風的影響下,多了幾分縹緲,天高雲闊,曠野無垠,劉皇帝登臨高處,腳下踩着江山萬里,俯視着他的帝國疆土,微閉目,嘴角不自覺地揚起淺笑,分外陶醉。

一曲罷,劉皇帝也從自我沉醉之中醒過神來,看着在那裡擦拭玉簫的劉晞,說道:“沒曾想到,你還會吹簫,還挺動聽!”

劉晞應道:“只不過閒情弄雅罷了,論及樂藝,比起七弟,可差太多了!”

“劉暉?他也只會弄些詩文,玩耍些風雅吧了!”劉皇帝淡淡道:“曲子聽着有些耳熟?”

劉晞:“爹的耳朵還是這般敏銳,這是當年北伐之際,舅舅所譜《黃沙曲》!”

“呵呵!”聞之,劉皇帝輕笑道:“我們的安國公,不只長於沙場馳騁、領兵作戰,還挺內秀啊!”

“也不知來遠戰事進展如何了?”劉皇帝呢喃了一句,眼下,高懷德正領軍對付北上的高麗軍。

在山陽這邊籌謀反擊之時,大漢在其他戰線上的軍事行動仍在持續,並且烈度不低。遼東南對高麗反擊,郭廷渭已率水師幾度在高麗登陸,襲擾侵掠。通州戰場,面對馬仁瑀十萬大軍,耶律斜軫進退失據,日漸式微,處境孤危。包括北上的王彥超軍,仍舊是不溫不火的,但想要打破僵局的意願分外強烈。

不過,按照此前的計劃,既已入冬,不論進展如何,都該暫且罷休了。遼東大軍的後撤,也是勢在必行,不能再拖延了。

“陛下!陛下!”思索期間,忽聞一陣呼喚聲。

那是張雍聲音,扭頭一看,只見張雍提着他那一身常年不變的官袍腳,手裡拿着一封奏章,艱難地爬上烽火臺。

劉皇帝就這麼注視着他,直到張雍登頂,看他氣喘吁吁,狂冒熱氣,笑道:“張卿,你得多鍛鍊鍛鍊,登這幾階石梯,就累成這樣?”

看得出來,劉皇帝的心情還不錯,張雍也是跑得極了,停下來反而說不出話來,爲免失儀,又不好大喘氣,憋得很難受。

劉皇帝道:“先喘喘,有什麼事,慢慢說!”

“臣,臣失儀了!請陛下恕罪!”張雍緩了緩,拱手作揖,一板一眼道。

“還是這般急切,有什麼要事?”劉皇帝問。

“陛下,曹樞密急文!”張雍雙手恭敬地呈上奏章,意態之間難掩興奮:“來遠、和衆、通州,三處戰場,皆有突破進展!”

“哦?這大抵就是心有靈犀吧,朕適才提起,這奏章就來了!”劉皇帝接過奏章,道:“曹彬給朕帶來什麼好消息了?”

在劉皇帝西赴野狐嶺期間,樞密副使曹彬是留在幽州,代表劉皇帝,處理軍務。

翻閱的同時,張雍稍顯激動地道:“安國公於九月二十六日,大破高麗於來遠城,追擊七十餘里,斬敵一萬餘,俘虜一萬餘,溺死、凍死鴨綠江中者無數,高麗七萬大軍,徹底崩潰!今已收兵,留兵戍守,攜戰獲與俘虜而還!”

第一則,就是個大好消息,劉皇帝聞言大樂,不知爲何,擊敗遼軍他都沒有多殺興奮,反而是聽說痛擊高麗,直覺痛快。或許,打內心裡,劉皇帝還是反高麗的。

“哈哈!”笑聲有些肆意張揚,劉皇帝不禁戲謔挖苦:“這高麗軍隊,似乎沒什麼長進嘛?兵器裝備訓練都提上來了,爲何如此不堪一擊?是我軍太強了,還是對方太弱了?”

張雍稟道:“小小高麗,夜郎自大,膽敢越境北犯,自當受此一敗!出擊之前,安國公曾廣告將士,言打完此仗,就當收兵過冬,將士們爲了過個安寧的冬季,因而戰意高昂,作戰勇猛,一戰擊破高麗大軍......”

“如此,高麗之患,算是暫且解決了!”劉皇帝笑容一斂。

張雍道:“曹樞密稟報,時下,我東海水師仍在侵擾高麗沿海,大掠其境,敵水軍覆滅後,難以制之,因而,來遠一戰大敗,他們國內雖則還能武裝兵馬,但絕無力再北上犯境了!”

“好!”劉皇帝的視線仍舊停留在奏章上。

張雍則繼續稟道:“通州上報,馬仁瑀大軍已克通遠城,前後殲敵一萬,耶律斜軫再度敗退,北走黃龍府。通州附近四城,已盡爲我軍所據!”

“秦國公上報,奚王籌寧舉義反正,歸順朝廷,已率部衆,背擊高勳,協助我軍,攻破和衆城,眼下,我軍已挺進奚王府城。賊將高勳,爲王老將軍所部捉拿,發往幽州,獻俘陛下......”

“哈哈!”劉皇帝再度暢快地笑了,笑聲在長城烽堡間飄蕩,看着劉晞與張雍,揚揚手中奏報的,很是得意:“朕的這些將帥啊,是不是約好了,要一齊把朕樂壞啊!”

“看來此冬,可以過得安穩了!”

第160章 軍政分離的嘗試第450章 落幕第65章 劉皇帝的猜忌第1758章 關係經營第81章 內外變動第1744章 此路不通第55章 我趙匡胤何德何能?第309章 交待後事第95章 玩陰謀第2100章 太宗篇47 大漢陰影下的世界(下)第132章 向訓爲帥第115章 西北情況第93章 升遷第273章 雲州遂破第110章 郭榮之斷第279章 中路軍之失第257章 黃花谷之戰第133章 納了第1756章 海豐號第193章 盧多遜治河西第303章 乾祐十五年第108章 後知後覺後怕第34章 崇元殿中第87章 對夏綏事宜第65章 君臣相宜第342章 殺肥第70章 唐主忙亂急點兵第9章 公府密議第305章 太子在遼東的最後時間第125章 頌公亭第455章 見聞第329章 遊市世宗篇終 駕崩第211章 籌議北伐第101章 大整軍第317章 修法第1760章 無聊的雍王第2088章 太宗篇35 成功亦是妥協第76章 太子還京第2070章 太宗篇17 妥協的,裝傻的,跑偏的第1803章 運動第215章 確立太子第53章 交代後事第2107章 太宗篇54 皇帝的認可第55章 燕王病故第169章 武德司二三事第87章 兄弟仁宗篇3 歐陽大家第415章 血色將至第184章 張德鈞的彙報第7章 不如意的二審結果第330章 黨侯並不傻第1679章 太子過問軍事第85章 少壯派第106章 再臨大江第27章 謀算無用,危第209章 劉皇帝腦子還是清醒的第209章 各執己見第51章 耿淑妃薨第299章 遼國的情況第68章 撤了第422章 安東國的第一個冬季第260章 論婿第447章 形勢不妙第53章 交代後事第1696章 藏兵於民第35章 室韋覆滅第76章 大才蒙塵第406章 影響擴大第414章 雲消日出第173章 日常第2051章 最後的旅途(終)第171章 艱難的乾祐二年2第118章 蒲陰第34章 崇元殿中第2062章 太宗篇9 延康大街上的插曲第158章 善後第168章 執迷不悟第174章 帝崩第160章 魏王病篤第147章 孟昶的覺悟第233章 漢騎出絕域第296章 三處餘音第20章 小民猶能議國政第3章 姐夫的彙報第25章 周世宗與楊令公第252章 面聖第230章 主動出擊第360章 宰割天下第125章 冬至宴第222章 青史留名之宴第262章 趙普議蜀第2077章 太宗篇24 反彈開始第16章 諸般滋味在心頭第157章 提親第215章 手忍不住顫抖第35章 東歸第312章 董遵誨兵臨上京第291章 酬功第416章 尾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