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還京

開寶八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卡在新年到來之前,經過一段漫長而冰冷的旅途,御駕終於抵京,時隔近半載,劉皇帝再度回到洛陽。

在南渡黃河之前,劉皇帝原本是打算去開封的,畢竟自從西遷洛陽之後,劉皇帝就沒有正式地回過開封。

不過,稍加考慮,還是放棄回開封的想法。如今朝廷的主體在洛陽,國家又處於需要穩定休養,一系列北伐的善後事宜需要處置,他若是待在開封,就顯得不那麼恰當了,畢竟若是再讓朝廷暫遷東京,又是一堆麻煩,完全沒必要。

說起來,雖然已經在洛陽待得習慣了,但對於開封,還是時不時地生出些想念的,畢竟是待了近二十年的地方,難免有所眷戀。

“臣等恭迎陛下凱旋!”乾元殿前,在宰相趙普的率領下,文武百官齊聚,以迎鑾駕。

雖然如往常一般,劉皇帝降詔,不做大舉迎奉,但皇城之內,趙普還是組織起了一場迎駕儀式,在京諸部司主官以及公卿們皆在。

近半載未見,再看這些大漢的高官重臣們,劉皇帝有種陌生感,不過這些人對自己的敬畏,還是熟悉的。漢宮還是如此,只是時值深冬,更加冷肅了,但隨着主人的迴歸,終將會回覆如初。

“衆卿免禮平身!”劉皇帝自鑾駕而下,掃了一圈,擺擺手。

“謝陛下!”

“陛下躬親視事,北巡督戰,如今載譽歸來,滿朝振奮,內外臣民,也可安心了!”趙普上前陪着劉皇帝,當宰相後一向以冷麪示人的他,此時臉上帶着謙恭的笑意。

“哦?朕不在京中,讓臣民們不安了嗎?朕收到的消息,在趙卿的帶領下,朝廷可是安好,運轉良好,井然有序!”劉皇帝笑着對趙普道。

劉皇帝可知道,在他不在的這段時間,趙普在京中,可是意氣風發,縱然談不上驕橫跋扈,也可以說是一言九鼎,大權在握,宰執天下,或許就是他過去真正追求而難得的事情。

不過,隨着劉皇帝的歸來,一切又得回到過去的狀態了,即便劉皇帝大膽放權,但只要他人在宮中,對於這些大臣而言,不論你權勢多高,都要籠罩在劉皇帝施以的壓力之下!

聞言,趙普立刻開舔,道:“陛下才是大漢的主心骨,臣蒙陛下不棄,委以朝政,卻也只能勉力維持,如履薄冰,如今陛下歸來了,人心立定,臣也可稍釋重負!”

“哈哈!趙卿謙虛了,將朝政交在你手上,朕很放心!”劉皇帝擡手,親和地拍了拍趙普肩膀,爽朗一笑。

巍峨雄壯的乾元殿如山嶽一般矗立於北風之中,劉皇帝望了望,目光中閃過少許親切,不過,並沒有入殿坐朝,沿着梯級御道,往垂拱殿而去。

東京崇政殿,西京垂拱殿,都是劉皇帝日常所居的寢殿,而從這兩者之間,也可以看出劉皇帝的變化。

“不讓你們迎,你們也迎了!”大馬金刀地坐在尚冰涼的龍座上,羣臣參拜,劉皇帝很是乾脆地道:“趙卿說你們心中難安,如今,朕已回朝,你們也見過了,可以放下下了吧!

京中一切如舊,爾等各歸本職,不要朕回來,反而騷動難安,徒生波瀾!朕旅途疲憊,也有些乏了,你們先退下,朕翌日再升殿坐朝!”

“臣等告退!”劉皇帝這番話,讓一干臣工有些失望,不過,還是老老實實地應下,告退而去!

“趙普、宋琪、石守信、潘美留下!”劉皇帝又多了一句,這四人,乃是留京最主要的人重臣。

“是!”

“朕不在的日子裡,辛苦諸位了!”衆臣散去,劉皇帝也收起了他的威風八面,看着幾臣,面容和煦,說道:“尤其是趙卿、宋卿,總領朝政,調理陰陽,不易啊!”

“臣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得到劉皇帝的褒揚,趙普立刻躬身表示道。潘美、石守信也是一般。

這四臣中,也就趙普,最顯意氣風發,權勢彷彿有滋補效果一般,繁重的政務,非但沒有壓倒趙普,反而使他精神而具魅力。

相較之下,宋琪的氣色就要差一些,面容間彷彿縈繞着少許的晦色,他可算是憂國憂民了,多慮多勞。

“有幾件事,朕交待一下!”看着幾臣,劉皇帝擡指。

“陛下吩咐!”聽此言,趙普幾人頓時肅然。

劉皇帝言語,簡潔有力:“其一,南郊設壇,敬拜天地,祭告祖宗;

其二,大軍凱旋,準備一場進城獻俘儀式;

其三,關於北伐,帑藏所用錢帛,官倉所耗錢糧,武庫所費軍械,各地抽調民力,前線所損將士,朕需要一個詳細的彙報,朝廷也需要做一個總結;

其四,朕打算奉行與民休息之政,中樞這邊,當拿出一份養息的政策來;

其五,北伐議功,兵部儘快議定功勳,將士官民賞賜撫卹,準備措施,以慰功臣;

其六,快開年了,西京準備一場慶典,這一年,朝廷上下,官民百姓,日子都不好過,以一場慶典,迎接新的一年。”

劉皇帝的語速並不快,甚至顯得有些慢,但一口氣吩咐下來,顯得十分順暢。而聽在趙普等人耳中,卻大感壓力,皇帝一回來,卻是千頭萬緒,雖然有些事情,他們已經做在了前頭,但被劉皇帝這麼淡定地一逼,也有種手忙腳亂之感。

不過,沒有反駁的餘地,趙普牽頭稱是。對他們的態度,劉皇帝自然是滿意,語氣也轉緩,輕笑道:“事務或許繁重,但都是急務,還要辛苦諸卿了!”

“豈敢言苦!”趙普應道,對他而言,或許有這些事,才越有動力,若是幹得漂亮,則更加顯出他趙相的本事,贏得劉皇帝的歡心。

交待一番,劉皇帝也沒有多留他們,吩咐退下,回到京城,劉皇帝下意識地覺得釋然,但一放鬆下來,此前身心之疲,也一下子向他涌了來。

劉皇帝是真的感覺到自己有些精力不濟了,實在不堪其負。

“爹,既已還京,還當好生休息,保重身體!”太子劉暘是見劉皇帝未加掩飾的疲憊,溫言勸道。

劉皇帝朝着龍椅靠了靠,看着了劉暘,吩咐道:“朕也給你一個差事,這半年來,中樞處理的公務奏章,你去審閱一番,不求有什麼問題差錯,總要了解一番北伐期間國家的朝政情況!”

“是!”劉暘答道。

“還有!”劉皇帝又補充了一句:“既然回京了,你也不再是北伐主帥了,身份、思維要及時扭轉過來,立足全國,總覽大局!”

“兒明白!”

第1725章 見微知著第334章 喜訊傳來第76章 效郭威戰法第26章 郭樞密過相州第69章 張彥威之死第1726章 民何以安?第179章 東京風波,向帥自首第450章 落幕第315章 質量最高的一次科舉第2141章 世宗篇16 中亞風雲終第320章 蠻瑤歸服第101章 大整軍第23章 老臣凋零第34章 史卿,朕還有重任相托第288章 殿議總結第351章 南粵,危!第481章 行宮第114章 大朝會第207章 還京第492章 事發第86章 發落南臣第85章 安心第268章 一城,一戰第11章 歸來謁天子第10章 如此處置第88章 天子金令第161章 蜀人填湘第52章 聯姻第1771章 襄陽王第291章 酬功第61章 趙二爲官第209章 劉皇帝腦子還是清醒的第2051章 最後的旅途(終)第71章 叛軍勢蹙第465章 “教匪”第351章 南粵,危!第1章 何謂開寶世宗篇47 封禪第147章 朝局變動的前兆第123章 幽燕事了第102章 遼國現狀第477章 三月初十第160章 三個青年第353章 聰明的張德鈞第409章 法不責衆第31章 功成第235章 難以樂觀第68章 二次北巡第83章 東京反應,王峻密奏第141章 太子的提醒第193章 乾祐五年秋舉第134章 東路軍第298章 王著罷相第418章 洗禮第153章 亂事終不可免第3章 臺懷之事第156章 亡國之君第101章 梁山觀政第313章 日常第221章 全線出擊第157章 提親第10章 如此處置第88章 童謠第122章 連鎖反應第141章 雌威第18章 劉皇帝打個噴嚏,朝廷都得震三震仁宗篇7 官僚新貴,倒範集團第504章 最後的旅途4第56章 契丹不乏憂患之士第2101章 太宗篇48 雍熙九年第284章 虛了第308章 班師還朝第159章 禮尚往來第352章 隔代嗣君再起微瀾第334章 交待第133章 李德明之死第26章 名將第480章 “新對策”第288章 敵酋首級獻上第368章 吳越結局註定第114章 欲謀大功第293章 生於憂患第269章 軍事會議第2102章 太宗篇49 魔都的誕生第2141章 世宗篇16 中亞風雲終第109章 再破陳軍第251章 壽國公第329章 遊市第507章 一縷嘆息第107章 練將如礪劍第41章 劉信遭貶第2125章 康宗篇終 在位八年,荒怠無功第2046章 最後的旅途17第95章 效果已顯第200章 天子的態度第460章 劉皇帝最大的問題第505章 最後的旅途5第214章 股肱之臣、肺腑之言第326章 尋覓終有果第69章 禍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