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重任在肩

bookmark

出得垂拱殿後,所有人都舒了一口氣,緊繃着的身體有了明顯的鬆懈變化,回想起殿中劉皇帝那番訓話,都有種驚魂後的解脫感。

他們這批人,不是所有人都像張齊賢這般,過去曾榮幸地與劉皇帝有過交流, 然甫一經歷,直覺聖心難測,天威難犯。

並不知道其他面聖聽宣的人是怎樣的感受,反正他們是大感驚悚,互相張望了幾眼,在這宮室之中,卻更加不敢多言,以免失言冒犯,但有好幾個人, 都下意識地在官袍上蹭了蹭手,那手心,都是汗漬。

倒是趙普,淡然而視,一改在劉皇帝面前的卑敬,顯得很平靜,在這些人眼中,這便是大漢宰相的風度了,這也是相權帶來的底氣了。

與隨來的中樞屬吏交待了幾句,令其引這些新晉官員前往賓館歇息,只待最後的手續辦完,制命下達, 便可領命前往各地赴任了。

不過, 張齊賢卻被單獨留下了, 在其他人或驚疑、或豔羨的目光中,陪同趙普,前往政事堂。

政事堂, 再是威嚴大氣, 對於劉皇帝而言,也只是個隨意進出的門房罷了。但於公卿重臣們,卻是權力的象徵,地位的體現,往往帶有幾分敬畏。

而於天下絕大多數官僚而言,更是神秘莊嚴,令人生畏的同時,也無限嚮往。哪怕有當年在京中觀政的經歷,此番也張齊賢首次踏足這個大漢的政治權力中樞。

聳峙的樓宇,大氣的廳堂,也令張齊賢有些心馳神往。當然,不似在垂拱殿時那般壓抑,但心中的敬畏感卻半點不減,甚至猶有過之。

垂拱殿那邊,讓人敬畏的是劉皇帝,但那對於普天之下的官僚而言,都是很遙遠的,而這座廣政殿,這政事堂, 卻是治國務, 管理天下官吏百姓的,是更爲真切地掌握着天下官僚仕途前景的機構。

進堂,入房,落座,奉茶,張齊賢畢恭畢敬,一絲不苟,目不斜視,連落座,都緊繃着腰臀。雖然心中同樣帶有一絲疑問與好奇,但張齊賢很好地掩飾住了,只是靜靜地等待趙普示下。

趙普呢,自然也默默地觀察着他的表現,心中還是比較滿意的。飲了口熱茶,趙普看着張齊賢,微笑道:“師亮不愧是朝廷後起之俊傑,就衝這份涵養與氣度,就勝過天下絕大多數官員!”

“相公謬讚了!下官實不敢當,朝廷人才輩出,張齊賢何足爲道?”張齊賢表示謙虛。

趙普搖了搖頭,道:“你不必過謙,你的履歷,我是仔細研究過的,包括你入仕前的經歷,僅攔駕獻策,便是一段佳話,至今思之,也不免讚歎!”

張齊賢頓時想說什麼,被趙普止住了:“或許當年是一時激昂,莽撞從事,但也可見,你是一個有志向的人!

而後苦讀歷練,進士及第,更證明,你是個可造之才。衡水任上,更是出類拔萃,北伐期間,舉國同力,衡水地處河北腹地,並非邊陲前線,但卻因你的作爲而揚名,受到上官的讚賞,甚至得入天聽!

伱也不必在我面前謙虛,吏部選才舉官,可不是衝着你這份謙慎,沒有實在的政績作爲,這一批升遷的官吏中,未必有理!”

趙普都這般說了,張齊賢也不再故作謙辭了,起身拱手道:“此幸得朝廷的培養與信任,不敢居功!”

“師亮你入仕至今,也快有五年了吧!”言談幾句,趙普的態度也變得親切了幾分,連稱呼都呼表字了。

張齊賢也感受到了,不明其意的情況下,保持着恭謹,應道:“正是!”

趙普老臉上露出少許的讚歎,感慨道:“雖是進士出身,但五年的時間,便拜一州之任,這樣的提拔速度,在如今的大漢,實在少見!即便是乾祐年早期,這也不是尋常人能夠做到的。”

“在當朝之中,比你更突出的,怕是隻有前西京尹廣陽伯趙匡義了!”趙普悠悠嘆道,語氣中帶有一絲異樣。

要說趙匡義,二十六歲便是州府主官,二十九歲任安南道,三十三歲則官拜洛陽府,可謂升遷飛速了。

若不是去年那場風波,恐怕用不了幾年,政事堂都會有他的位置了。當然,人家出身高,入仕的時間也早,能力更是出衆,倒也沒有引起過多的嫉妒。

張齊賢則不然,聽此言,頓時也表示道:“下官,豈敢同趙廣陽相提並論!”

趙普搖了搖頭,注視着張齊賢,道:“此番升遷任職後,你張師亮,恐怕就要爲朝野所矚目了!”

聽此言,張齊賢心中也不由一緊,表情顯得有些凝重。事實上,對於此番晉升,他心中也是有所疑問的。

迎着趙普的目光,略微斟酌了下,拱手請教道:“相公!此番下官得召還朝述職新任,心中實在亦有疑惑,下官自省,略有窮才,薄有小績,卻也不至遽然擢拔,委以一州之職,雖幸得看重,然實感惶恐!”

“你能有這份持重,不爲高升所惑,而失本心,可稱難得了!”趙普嘴角掛着些笑意:“地人之際遇,總是難言,老夫當年,就曾蹉跎十數年,而立之後,方纔託閉劉公幕後爲吏,年三十三,方纔受薦,簡拔於陛下!

你能有今日的成就,盡職努力,乃是基礎,得貴人提拔,鯉越龍門,平步青雲,便是福運!這等際遇,就是老夫,也不免羨慕啊!”

張齊賢自然是聰明人,趙普這番感慨,明顯意有所指,聯繫前後,腦海中頓時浮現出太子劉暘的身影,適才在垂拱殿前那道極具內涵的眼神也格外清晰了。

難免心血來潮,但張齊賢面上還是儘量穩住,更不會自鳴得意地把太子掛到嘴上,只是以一個謙懷的姿態表示道:“還有賴相公之提攜,下官深感榮幸!”

再度擺了擺手,趙普道:“老夫也就明言了,以你的才幹、履歷、成績,提拔州府之任,是早晚的事。若是晚上幾年,更是水到渠成的事,此番破格提拔,自然不是無的放矢!”

聽此言,張齊賢頓時精神一振,拱手道:“還請相公賜教!”

“對於兗州,你瞭解多少?上任之後,可有施政的思路?”趙普話題一轉,問道,似乎有考校的意思。

張齊賢則琢磨了下,回道:“兗州中原腹境,河南大州,地轄七縣,人口衆多,汶、泗二水橫貫,又是文化之鄉,下官到任之後,當簡政安民,養育百姓,同時,提倡教化,發揚聖人明德......”

“這些場面上的話,就不要說了!”聽其答案,趙普似乎有些不滿意,擺擺手,利落地說道。

見狀,張齊賢臉色也不禁變,凝眉思索一會兒,拱手道:“下官尚未到任,難以因地制宜,卻也無話可說!”

見他一臉坦然,趙普笑了笑,這才慢悠悠地說道:“這麼多官員,老夫獨留你面議,自有緣由,讓你赴兗州之任,也自有道理!”

“還請相公示下!”趙普這麼說,張齊賢反而有所釋然,表情微肅,鄭重地道。

“你方纔談及兗州情況,有一點沒有提!”趙普也變得嚴肅:“兗州北境,有一山,名爲泰山!”

驟聞此言,張齊賢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兩眼微亮,道:“相公的意思是?”

“恰如你所想!”趙普頷首,鄭重地對他道:“而今天下太平安寧,此皆陛下文治武功之德,雖則尚未定議,但是早晚之事!”

張齊賢迎合地點點頭,而後有些受寵若驚地道:“相公以如此重任相托,下官不勝惶恐啊!”

趙普卻很淡定地說:“觀你衡水之任,駕馭僚屬,調用民力,都堪稱得心應手。一州雖不比一縣,但老夫以爲,你還是堪當此任的!”

“你到任之後,便要着手兗州當地各方面的準備,這也是你最主要的任務!”趙普又道,語氣中有種不容拒絕。

張齊賢也不再矯情,起身恭拜領命。

第107章 深思熟慮第223章 滑州河防第53章 兵臨刪丹第1714章 百姓苦第165章 舊邸第43章 事畢第2131章 世宗篇6 先下一臣第264章 孺魏王第69章 夫妻密談第178章 帥府籌謀第236章 母、妻、子第149章 降表第325章 和約締成,平南準備第127章 皇城司第260章 論婿第291章 漢遼山陽之戰第302章 有些事只能朕來做第194章 蕭護思眼中的強漢第74章 萬歲呼聲第221章 名將團隊第16章 態度迥異第54章 聘納郭女第149章 西拓南並第149章 河東巡撫第45章 靖江軍第168章 金陵主臣第121章 登乾元第16章 新勳爵體系第14章 腹黑之謀第187章 北疆流犯第514章 最後的旅途13第442章 矛頭直指第190章 治不好了第287章 反擊從野狐嶺開始第238章 杯酒釋權第169章 國慶大典第40章 荒唐太子第1763章 二度卸任第280章 慮難備戰於前第16章 新勳爵體系第7章 不如意的二審結果第151章 我,慕容彥超,委屈第315章 趙匡義有個大膽的念頭第238章 皇帝還是怕皇后第2061章 太宗篇8 公國第1736章 試炮第458章 再臨東京第142章 武德使之死第24章 被瓜分的洛陽第328章 默認第166章 太子與大將第2章 父母兄弟第389章 宮廷秘聞第33章 東京城內第165章 天子的態度第91章 欒城之戰(3)第8章 瓊林宴第141章 崇政殿聽政3第127章 不允第1790章 憂勞第23章 皇帝的底氣第515章 最後的旅途14第94章 汝公出山第24章 被瓜分的洛陽第1758章 關係經營第73章 趙大已在軍中第322章 再啓西進第151章 聽政2第77章 嚇人第57章 父子雙相位,一門兩國公第192章 遼帝南狩第155章 蓄奴之議第29章 勸諫第176章 雍王第357章 中秋御宴第127章 冬至宴3第1723章 秦王的請求第26章 要堅持做大漢的忠臣世宗篇25 宗藩新約第17章 板子終究落下來第320章 改革干將第44章 聽政湖湘第495章 市場的形成第12章 皇子們的教育第435章 完美的宰相第351章 南粵,危!第224章 鄴都文武第261章 大捷第254章 難得嘮叨的劉皇帝第210章 第三任武德使第1810章 軍隊得求穩第309章 江淮將帥第253章 皇帝的敬酒第32章 邠州,北遷隊伍第178章 祭拜第52章 “厚道”的做法第255章 “社會實踐”第1749章 調教契丹第174章 互揭其短第21章 聰明主動的安氏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