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板子來得毫無徵兆

bookmark

“啓稟陛下,皇城使殿外求見!”

“讓他進來!”劉皇帝的情緒與注意力總算被牽扯了幾分,眼神都不斜一下,淡淡地吩咐道。

“小的參見官家!”很快張德鈞入內,高效地將殿中的情形收入眼底,恭順如常,大禮拜道。

這幾日, 張德鈞並沒有如此前那般,時時覲見,日日奏事,而是按捺着,安分地待在衙司,有種隔岸觀火的感覺。

然而, 甫一得召, 便像得到了什麼訊號一般,立刻振奮精神, 迅速來見。作爲皇城司的頭頭,宮中發生了什麼事,張德鈞自然是清楚的,甚至對於劉皇帝召見的用意,都已經猜到了。

“平身!”劉皇帝直接叫起張德鈞問道:“宮中發生的情況,你也都知道了吧!”

“小的略有耳聞!”張德鈞態度顯得異常恭謹,應道。若是不清楚,那他這個皇城使大概也就做到頭了。

劉皇帝一副不想囉嗦的樣子,當即道:“知道便好!現在朕給你這個任務,發揮你皇城司的嗅覺,去查, 一查到底,把宮中那些蛀蟲都給朕挖出來, 朕要看看,在朕視野之外,究竟還有多少聳人聽聞的腌臢之事!”

聞諭, 張德鈞做出一副激動萬分乃至痛心疾首的模樣,咬牙切齒地保證道:“官家放心!小的必定將這些辜負聖恩、欺君罔上、吃裡扒外的禽牲給揪出來!”

張德鈞的表演並沒有打動劉皇帝, 可見其心情之糟糕,當然,於張德鈞而言,能夠讓劉皇帝看到他的忠誠與恭敬便足夠了。

而通過劉皇帝的態度,張德鈞對官家此番的生氣程度也有了一個基本的判斷,對於此次辦差的分寸把握也在段時間內有了一個想法。

見劉皇帝沒有再做叮囑的意思,張德鈞欲退,被劉皇帝叫住了。劉皇帝轉身在御案上翻出一份奏呈,扭頭問道:“這上邊記錄,現在每年給皇城司的撥款只有十萬貫,這數額不算少,但對皇城司這片攤子來說,夠嗎?”

一聞此言,張德鈞也不由得一陣心驚,這怎麼又牽扯到他皇城司了,官家這是何意?

與武德司不同,皇城司每年的經費, 都是由宮裡直接撥款, 他們是劉皇真正的鷹犬, 自然也由皇室養着。

而經過十多年的發展, 到如今,皇城司正式的在編人員,有職銜、吃皇糧的,也就三百多人。僅人員俸錢以及日常運轉來講,十萬貫,是夠的。

然而,一個情報組織、特務機構的運轉,所需所費,可遠不止於此。各種任務,各類情報的刺探,細作眼線的安插等等,都是需要驅動的,不外乎權錢,而錢是最直接、有效的。

皇城司那麼多人,哪怕號稱皇帝的家奴、鷹犬,可要說這麼些人,都對劉皇帝忠心耿耿,甘願爲劉皇帝效死,劉皇帝自己都不相信。

畢竟,甘願投身皇城司這等機構的人,就不要對這等人有過高道德、節操方面的期待。而劉皇帝驅策他們,更主要的,還是靠權威,但對於皇城司大多數人來說,追求的也無外乎是名利富貴。

皇城司的運轉,顯然是離不開錢的,這需要大量的錢。十萬貫,真要細算下去,對皇城司來說,能夠發揮的作用可就有限

如果,僅限於此,皇城司根本發展不到如今的程度。且不提其他,就皇城司下屬那些外圍人員加起來,不說五千,也有三千,這麼多人,張德鈞要養他們,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但問題就在於,每年張德鈞從內廷支取的,就那麼十萬貫,這其中,豈能沒有問題。

此時,聽劉皇帝問起,張德鈞心中警鐘震響,迎着那審視的目光,只遲疑了下,還是不敢有過多隱瞞,說道:“官家,除內廷撥款之外,司衙下屬,還在西京經營着一些產業,所得收入,用以維持運轉......”

對此,劉皇帝並不奇怪,在大漢朝廷,哪怕是一些清水衙門,都有一些職田、職產,武德司下屬控制的產業,甚至遍佈全國各大城市,皇城司的基本盤在京中,置有一些產業,自然不足爲奇。

只是,此前劉皇帝從未過問這等事務罷了。然而現在,卻不免多生了幾分心思,眼神玩味地看着張德鈞:“看來你也是經營有道啊,否則何以供養皇城司,竟然不需請加錢款......”

“小的不善商賈之道,經營所得,也只勉強供應罷了!官家信任小的,小的又豈能以些許錢款,污官家之耳......”張德鈞道。

張德鈞或許真的不善經營錢財,但是,他手下不缺人啊。

“呵呵!你倒是替朕考慮,爲朕分憂啊!”劉皇帝淡淡地應道,想了想,道:“是否勉強,朕無意探聽。不過,此番事了,你把皇城司下屬經營的產業,到少府做好備案記錄,今後賬目也要交由少府審查!”

劉皇帝這顯然是要收緊皇城司的錢袋子了,張德鈞聽聞此言,心中大震,臉上也不由露出一抹驚愕之色,支吾道:“這......”

“怎麼!你有意見?”劉皇帝目光一瞬。

張德鈞嚇了一跳,又是低腰,又是搖頭,語氣則分外肯定:“小的並無異議,謹遵官家諭令!”

“你也不用覺得委屈,一應收入,仍舊用在皇城司,只是賬目需要監管!”劉皇帝又淡淡道。

“小的明白!”張德鈞應道。

事實上,於張德鈞而言,在意的不是將產業賬目上報少府,這於他本人利益並沒有實際的損失。皇城司要來錢,有的是辦法,這種特務機構,若沒有什麼灰色收入,都不配稱之爲特務機構,少府又能真正做到什麼監管呢。

問題在於,劉皇帝這道諭令背後透露的意思,究竟因爲宮內紛擾而興之所來,驟起心思,還是對皇城司,或者說對他張司使有什麼看法了?

爲劉皇帝當差效命,是不敢不多思多想的,更不能失了警惕。劉皇帝也沒管張德鈞那顯得深沉的表情,擺擺手,道:“先去把差事辦好了!”

“是!”張德鈞應道,臉上的凝重也消散一空。

告退之前,漫不經心地橫了一旁的喦脫一眼,那眼神中透着一股玩味。喦脫對此,眉頭下意識地擰起,一張平靜的臉也不由多了些陰鬱。

當劉皇帝叫來張德鈞,把清查內廷的差事交待下去後,喦脫的心情就已經沉下去了,二者之間的恩怨,讓他不得不當心。

以喦脫對張德鈞的瞭解,說不準這廝就在什麼地方就給自己挖個坑,設個套什麼的,而從他那異樣的眼神來看,自己的警惕顯然是正確的。

兩個大太監眼神的交流,目光的碰撞,還是讓劉皇帝察覺到了,也是眉毛一挑,叫住張德鈞:“等等!”

“官家還有何吩咐?”張德鈞回身問道。

劉皇帝指着喦脫,道:“你也跟着去,協助皇城司偵辦!”

“是!小的一定全力協助!”喦脫略感意外,但立刻積極應道。

而張德鈞見此,心下也不由暗沉,但沒有表現出來,也不敢反對,只能答應着。兩個大太監一起出殿,心情都不怎麼好,張德鈞是心驚劉皇帝板子敲打得沒有徵召,讓人惶恐,喦脫則是苦惱這些腌臢事難免牽扯到自己身上,尤其在張德鈞這隻老狗負責的情況下。

第72章 安東大開發3第357章 中秋御宴第27章 謀算無用,危第372章 劉皇帝的孝心第51章 詔令西進第71章 六合堤上第190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第1723章 秦王的請求第22章 荊南既定第166章 出使歸來第282章 新形勢,新階段第50章 喜訊第135章 降將→良將第3章 田畔問對第61章 晉陽來人第77章 吏職變動第39章 濮州案(2)第91章 今日開寶第35章 唐將空談第85章 安心第380章 投漢世宗篇28 朝暉之城,老年白龍第2054章 太宗篇1 變天第38章 濮州案(1)第307章 算盤打得很美,終究落空第221章 名將團隊第1711章 趙王履職第41章 劉信遭貶第76章 大才蒙塵第334章 交待第183章 小城寡民第217章 大動干戈第16章 新勳爵體系第437章 二十年難遇的大水第129章 既進京,總有些變動第217章 幽州行營第364章 皇子戍邊第124章 輕取揚州第26章 新政與人事第122章 相互誅心第354章 貴妃母子第411章 政治危機第7章 貴戚解權第1691章 晉王的成就第171章 耶律璟選擇保守第412章 二王第122章 連鎖反應第131章 鳴沙匪第27章 西京風波第65章 選擇第164章 侯府尹升堂第433章 聖訓第167章 重建的雲中第1729章 太子之問第385 禮賓館第357章 宮廷與宗室世宗篇26 北廷國相第195章 王、韓遭貶第136章 太子的認識第110章 孝明仁皇后第385 禮賓館第84章 夏州降第1693章 安西王第2125章 康宗篇終 在位八年,荒怠無功第161章 二郎,我恐命不久矣!第78章 滄州府第451章 完顏來朝,東北將亂第351章 南粵,危!第130章 西北剿匪第462章 當年善政第459章 擺爛的李國舅第18章 詔議國策第2097章 太宗篇44 大漢陰影下的世界(中)第84章 夏州降第204章 遼帝的處置第180章 過鄴都第232章 淮南情況第356章 磨礪與考驗第2055章 太宗篇2 世祖皇帝第182章 尚敢北顧?第259章 兵臨樑泉第2074章 太宗篇21 其心難測第58章 七皇子,安南問題第2133章 世宗篇8 走進新時代第1780章 侵入黑汗國第104章 平息第84章 滅佛伊始第154章 絕不姑息第364章 沉默第116章 涼甘瓜沙第515章 最後的旅途14第313章 晉王一家子第4章 李昉夜訪東宮第80章 一意孤行,而蹈死地第474章 補漏匠第157章 《刑統》將成第154章 河東風雲(1)第226章 馮道請辭第143章 園苑中瀰漫着自在的氣息第236章 南口大戰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