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東亞海盜的興起

bookmark

安東的開發,基本是沿鴨子河流域展開的,但是主要集中在西部以綏化城(哈爾濱)爲中心的平原地區,也是安東開拓的大漢官民商人的主要匯聚處。

東南方向,還特別設立率賓府,不過由於陸上交通的艱難複雜,漢民漢商的通行也主要通過海路,率賓府這幾年的發展,海商的作用很大。

當然,不是因爲率賓府有多麼大的經濟利益,而在於對高麗、日本商路、航道的拓展,東海水師甚至派了一支小艦隊,常駐率賓府。

而如今的東北亞海域,毫無疑問,是大漢的後花園,水軍、官商民船,任意通行,無所忌憚。

當然,也沒有什麼人、什麼勢力能對此發表什麼異議,航線上唯二的兩個獨立國家,高麗國已經被“制裁”怕了,如今乖巧地不得了,溫順地像只小貓,尤其在王伷繼位後,對東京的態度就更加卑躬屈膝了。

在東京的荒唐太子,成爲高麗國王之後,除了私生活依舊荒唐之外,大是大非上,倒是很有大局觀的,那就是一味地舔漢、順漢。

王伷當國王的這些年,除了在開州建設他的“朝鮮開京”之外,主要精力都放在維護漢麗關係,對東京幾乎是三月一小貢,半年一大貢。

漢商前來,雙手歡迎,給予優待,漢軍前來,大開港口,供吃供喝,還能舉辦一些聯誼活動,把高麗的美女奉敬陪牀。

至於日本,素來是識時務的,這個時代,也沒有什麼領海概念,當然對大漢而言,軍官商民船所能抵達的地方,都是大漢的勢力範圍。

而東北亞海上貿易興起,可不只是漢商的功勞,高麗、日本的商人也同樣參與其中,只是不如漢商那麼趾高氣揚,那麼任意自在罷了。

這些年,三國之間的政治經濟聯繫,大概是有史以來最爲緊密的了,今後可能會更加緊密,畢竟在這東北亞地區,就這麼三個國家,大漢是巨無霸,哪怕蟄伏,也是鎮壓一切的存在,高麗、日本兩個小弟,也只能瑟瑟發抖,曲意逢迎。

海上貿易的興起,也不可避免地催生了一個新的羣體與新的海上活動,俗稱海盜。不得不說,最初的海盜行徑,有一部分大漢水師的私下行動,趁着執行任務,或者出海訓練的機會,打劫過往商船,當然一開始是針對外來船隻,尤其是漢麗交惡那段那時間的大肆劫掠,更是毫無底線可言。

見有利可圖,後來是乾脆連漢人商船也搶,被捅到朝廷之後,劉皇帝“震怒”,責了樞密院、郭廷渭一個治軍不嚴的罪,責令整改,處置了一批水軍軍官,這股由水軍帶起來的掠奪風氣,纔有所整改。

而事實上,水師搶掠所得的財貨,朝廷也是分了一杯羹的,只是實在不好拿到檯面上來講罷了。

朝廷之所以及時叫停整改,也是因爲,這樣的行徑實在不合國格,影響也實在惡劣,當然最爲關鍵的則是,對海上貿易造成了嚴重遏制與傷害,這是不符合朝廷利益的。

於是,官方的打劫行爲結束了,但民間海盜卻日漸猖獗,大漢水師也從搶劫者變成了保衛者,開始着力打擊南北航線上的海盜。

既爲了護衛航線,保障海上貿易的安全,也作訓練,同時,打擊海盜也是和平時期大漢水軍立功升職的機會了。另外,水軍也明白過來一點,剿滅海盜,也是個獲利的途徑,既有軍工拿,同樣有豐厚的戰利品。

不過,那萬里海疆,以及更加漫長複雜的海上商道,也不是大漢那七萬人的水軍所能兼顧的,海域太遼闊了,可以躲藏的地方也太多了,海盜根本是剿之不盡,滅之不絕的,只要海上貿易還在進行,只要那一艘艘載滿貨物的船隻仍在通行。

而在東亞海域上活躍的海盜,毫無疑問,也主要來自三個國家,大漢、高麗、日本。大漢這邊的海商,有的時候,你根本分不清他到底是海商,還是海盜,有的在貿易中血本無歸的,就乾脆帶着自己的船幹起了打劫的行當。

至於高麗、日本,其國內窮苦人口就更多了,幹起無本買賣更不會有什麼心理負擔。只不過,各國的海盜,似乎達成了一定默契,各有“勢力範圍”。

大漢的海盜,大多活躍於東南以及南洋,高麗、日本海盜則在東北亞海域間活動。不過,近兩年來,來自日本的一些倭寇,也開始向南洋拓展了,甚至造成了海盜之間的衝突與廝殺。

出身大漢的海盜,大多保持着一定的剋制,自詡義盜,秉持一個劫而不殺的原則,絕大多數情況下,進行打劫活動時,都是劫而不殺。

聰明的盜賊,從來都不會趕盡殺絕,來自大漢的海盜們,對竭澤而漁這四個字,也有最爲基本最樸素的認知。如非必要,或者被激怒,都儘量避免殺人,畢竟,劫船加上殺人,是足以引起大漢水軍窮追勐打的。

很多時候,目標商船隻要給足過路費,就能順利放行通航,畢竟對於海盜而言,搶奪貨物還要一個銷售變現的流程,還不如收取現錢。

當然,在大漢的一些港口,尤其是流求、安南的一些商港,也活躍着一些商人,專門負責處理一些來路不明的貨物。

產業鏈、利益鏈,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甚至於,對大漢的水軍來講,海盜的興起,也不能算是壞事,否則如何體現他們存在的價值。

過去,朝廷內部也總有人提出,要削減水軍,大漢畢竟是大陸權帝國,在很多朝臣看來,維持七萬水軍,以及數百條戰船,實在沒有必要,每年還有那麼多人員、訓練、船隻的花費,這可比養馬步軍貴多了。

也就是隨着海上貿易的興起,以及劉皇帝的支持,大漢水軍方纔得以保持如今的規模,在兵制改革中,軍力也沒有怎麼削減。

但即便如此,比起陸軍大哥,水軍仍舊是小弟,不怎麼受重視,甚至有些苦逼。此前,爲什麼郭廷渭能水軍大將會默認麾下的搶掠,還不是爲了彌補水師軍費的缺額,給水軍將士們發些福利。

因此,哪怕有養寇自重這種犯忌的嫌疑,大漢水師也確實需要海盜的存在,用以練兵、立功以及獲利。而大漢水師主要追剿的,也正是那些殺人越貨的海盜。

而相比於大漢的“儒盜”,來自高麗、日本的海盜,則要放肆得多,也暴虐得多,他們更殘忍,更好殺,在浩瀚的大洋上,製造了大量慘劇。

這是爲大漢水師完全不能容忍的,在近幾年,打擊的目標,也基本放在這些“麗賊”與“倭奴”身上。

對於高麗、日本同行,大漢的海盜們,也是十分瞧不上的,認爲這些人毫無遠見,只會謀那種一時之利,因此,當日本海盜向南活動擴張時,受到的是來自官府與同行的雙重打擊遏制。

因爲東北亞海域上海盜活動猖獗,在劉皇帝的授意下,大漢朝廷還向兩國就“消滅海盜、肅清海域”下達了一份指示,敦促兩國對本國海盜進行清剿。

讓兩國派水軍出海去打擊海盜,顯然是不現實的,高麗的水師就不提了,在漢麗衝突期間,早就被摧毀了,元氣未復,甚至放棄恢復,至今也只有大船小船三兩艘,與率賓府部署的水軍力量差不多。

至於日本的水軍,船小人少訓練差,也沒有遠航能力,他們去剿滅海盜,且不說能不能找到海盜行蹤並消滅的問題,遇到狠的大的海盜團,說不準就是被消滅的結局。

因此,哪怕迫於大漢的示諭,兩國所謂的海賊進剿計劃,也都是停留於紙面的。不過,爲了給大漢一個交代,兩國對背靠本國港口的一些海盜,進行了驅逐剿滅,將他們趕離本土,自生自滅。

顯然,在過去,高麗、日本的海盜,也是有一定官方背景的......

第59章 元臣多鄙第86章 戍卒之心第162章 河東風雲(9)第61章 南北之爭第193章 盧多遜治河西第307章 老馬將軍值得重任第71章 安東大開發2第172章 潦倒的鐘謨第1737章 生民百遺一第174章 帝崩第85章 安心第369章 功臣宿將第351章 滿朝之中,只此一人第211章 太子掛帥第367章 下面的聲音第5章 春闈第36章 西面來人第482章 李氏第160章 河東風雲(7)第73章 趙大已在軍中第289章 大漢宰相不好做第38章 殿議第12章 方略第1766章 噩耗連連,皇后病危第387章 就國第14章 武夫軍閥世宗篇30 快速翻篇的歷史第95章 真定府、壽國公第309章 江淮將帥第448章 還是太子立場堅定第97章 真正迂直的人是活不久的第1816章 一個勳貴家族的進化第56章 是非第163章 索然無味第352章 隔代嗣君再起微瀾第1755章 良平島第91章 這個都不好遷第214章 股肱之臣、肺腑之言第319章 大將早逝第56章 契丹不乏憂患之士第66章 朕要親征第251章 此冬二三事第375章 由創業走向守業第167章 請辭第64章 回鶻汗之死第28章 史弘肇赴邊第375章 少林寺第45章 聰明的瑤蠻第258章 漢軍的反應第388章 考制利弊第100章 北上真定第2083章 太宗篇30 雍熙二年第161章 蜀人填湘第79章 滏陽之捷第1779章 四王畢第37章 回鶻使者第149章 河東巡撫第1759章 生財之道淺談兩點第42章 李郡公一怒第472章 聲勢浩大第134章 班師還朝第34章 三次鐵離之戰第269章 軍事會議第211章 惶恐的李崇矩第165章 安排,又去一宿將第362章 權宜之計仁宗篇1 正統時代第2136章 世宗篇11 政法大學堂第7章 不如意的二審結果第2102章 太宗篇49 魔都的誕生第105章 逐一接見第378章 東水門外第356章 太子犒軍,限期已至第1690章 拼圖第2133章 世宗篇8 走進新時代第444章 求而不得第485章 老皇帝:查一查是否有問題第137章 迂迴之師第203章 幸災樂禍第39章 大舅哥與小姨子第147章 朝局變動的前兆仁宗篇8 罷相“疑雲”第94章 汝公出山第314章 壬戌科狀元第364章 皇子戍邊第325章 和約締成,平南準備第58章 郭威又病了第1章 柩前繼位第11章 大典日第31章 送行第155章 着周王善後第391章 暗箭第90章 老將可用第2097章 太宗篇44 大漢陰影下的世界(中)第144章 堂審第1704章 崇政殿內第483章 南巡第93章 完了第51章 該當有所“表示”